logo资料库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美术面试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51页
第2页 / 共51页
第3页 / 共51页
第4页 / 共51页
第5页 / 共51页
第6页 / 共51页
第7页 / 共51页
第8页 / 共51页
资料共5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美术面试真题及答案
第一批
第二批
第三批
第四批
2017 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美术面试真题及答案 第一批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活动一:观看视频,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万马奔腾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且提问:视频中的马儿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观察回答 教师总结并继续提问:你们想不想用画笔描绘出万马奔腾的画面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从而引出课题——《奔马图》 活动二:赏析作品,讲授新课 (一)直观感知 欣赏多位艺术家创作的奔马主题的作品《奔马图》《八骏图》等,并且引导学生思考问 题:看到这些作品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交流回答 教师总结:图中的马儿给人的感觉健硕,飘逸,精神气十足。 教师继续提问作品中的马儿由哪些部分构成呢?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头、颈、肩、背、胸、腹、前肢、后肢、尾、髋。 (二)形势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继续观看大屏幕,并引导学生四人为一组进行交流:奔马的每个部分都是 如何刻画的,有何规律? 交流后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讲解用笔用墨的方法 1.鬃毛和尾巴:用枯笔描绘,枯笔是用沾墨很少的笔来作画。 2.四肢:用比较浓的墨和侧锋来刻画。 3.身体部分在画的时候要有节奏,有浓淡干湿变化,所以可以用稍微淡一点的墨,关节 处墨深,其他处墨浅,以这样的规律画出富有韵律的变化来。 教师继续提问:怎样能够结合这些技法画出一匹奔跑的马儿呢?
活动三:示范操作,实践展评 (一)教师演示 教师演示奔马图的绘画方法 1.用胭脂调出土黄画出马的躯干脖子,定大型。 2.在未用完的墨中加入少量墨画出四肢及头部、马鬃、马尾。 3.用墨色勾出人物大型,添加马鞍、马缰等细节。 4.收拾画面,完成作品。 (二)课堂练习 教师提问:我们在课堂开始时说要做一幅万马奔腾图,现在每个人都只有一匹马,我们 时间有限,怎样快速的创作出万马奔腾图呢? 学生交流,教师总结: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是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出示空白长卷, 组织学生用剪刀剪下自己的作品,美术委员组织同学把自己的作品粘到长卷上,最终形成一 幅万马奔腾图。 (三)学生展示交流,教师评价 1.学生自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且介绍自己的绘画思路和方法。 2.教师从学员的创作角度、专业技能、课堂表现等角度进行鼓励性评价。 活动四:小结作业 (一)小结 教师提问:本节课都收获了什么?
学生自主分享,教师总结:本节课学习了如何用毛笔画奔马图,一只奔跑的马儿没有多 大的气势,但是大家的马儿组合在一起组成了一幅万马奔腾图,集体的力量是无穷大的,我 们作为一个班级体要时刻团结在一起,我们是一家人。 (二)作业 课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搜集一些其他艺术家的作品,下节课带上来与大家分享你的感 受。 【板书设计】 略 【答辩题目解析】 1.谈一谈中国画笔墨技法? 【参考答案】 中国画的魅力在于笔墨技法的运用,笔墨是中国画关于状物和传情达意的艺术技巧,笔 是指运用毛笔以勾、勒、皴、点等不同技巧,表现变化无穷的线条情趣;墨是指运用墨的浓 淡、疾缓、干湿等,以烘、染、泼、积、破等方法,使之产生丰富而细微的色度变化,在宣 纸上呈现出动人的效果。 中国画笔墨的技法还讲究运笔的流畅性。在有节奏的气脉连贯流动的线条中,笔走龙蛇, 顾盼生姿,互相呼应中发生出美的力量。如音乐,舞蹈一样中途不能打结,一条线也不容打 结,“欲行不行,欲止不止”是运笔之病也。宋郭若虚曰笔有三病:扳、刻、结。板乃死板、 呆滞、无生命力,没节奏与韵律。刻乃刻露,妄生圭角,行笔犹豫,结疙瘩,无法体现内在 骨力与生命力。只有流畅的线才能体现内在的运动着的生命活力。潘天寿曰:一条线中也有 峰,即指笔迹中的起伏,线有方园、扑拙、灵秀、光毛之不同。 中国画用墨的方面,从艺术的角度感觉其厚重而不轻薄,感觉厚而运笔薄。透明,不透
明则僵化、滞气、没有活力。要看似薄而透亮,厚而不浊。总之要画之薄,感觉厚,活泼、 透明、灵动、不伤笔触,每一层都有效果才是好墨。丰富,指层次复杂多变而不简单轻薄, 要繁而不浊,灵透而不薄。笔墨对于中国画而言那就是核心。是根、是本说到底中国画的创 作实践要通过笔墨的运用才能达成。 2.谈一谈你最喜欢的一幅中国画? 【参考答案】 《韩熙载夜宴图》描绘了官员在韩熙载家设夜宴载歌行乐的场面。此画绘写的就是一次 完整的韩府夜宴过程,即琵琶演奏、观舞、宴间休息、清吹、欢送宾客五段场景。整幅作品 线条遒劲流畅,工整精细,构图富有想象力。作品造型准确精微,线条工细流畅,色彩绚丽 清雅。不同物象的笔墨运用又富有变化,尤其敷色更见丰富、和谐,仕女的素妆艳服与男宾 的青黑色衣衫形成鲜明对照。几案坐榻等深黑色家具沉厚古雅,仕女裙衫、帘幕、帐幔、枕 席上的图案又绚烂多彩。不同色彩对比参差,交相辉映,使整体色调艳而不俗,绚中出素, 呈现出高雅、素馨的格调。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活动一:播放音频,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音频“打桩歌”,引导学生闭眼聆听,并提问:通过聆听歌曲你能想到什么画 面,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交流回答,教师总结:一群劳动者在辛苦的打桩很辛苦,但很开心给人欢快的感觉。
音乐家用歌声的方式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其实农民也用绘画来展示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 表达自己的热爱生活热爱劳动,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装饰色彩》。 活动二:赏析作品,引导想象 (一)感知体验装饰色彩 展示农民画《耱地》,引导学生赏析,并提问观察画面中有哪些颜色,给你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 老师总结:鲜艳的红色,蓝色,绿色,黄色,给人明快之感。 (二)欣赏、讨论装饰色彩 1.寻找装饰画与生活中的不同点 (1)展示生活的图片耱地,让学生进行观察讨论这幅画中的场景与生活中的场景有什么 不同,可以先从动物人物的造型,线条的粗细、密集、弯曲程度进行分析。 (2)除了造型不一样,颜色上面有什么不一样?得出装饰色彩的概念。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一切在自然色彩的基础上,经过概括、提炼、想象、夸张等艺术 加工后的色彩,可被称为装饰色彩。 2.探讨装饰色彩的魅力 (1)教师展示《美丽的花孔雀》,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把蓝色和红色两种颜色进行对调, 再将红色换成黄色,将绿色变成黄绿色,画面与之前的对比会有什么变化呢?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颜色位置对调后,画面仍然很和谐。当画面中出现不纯的颜色时, 会破坏整个画面的鲜艳度。 (2)学生四人一小组交流并回答问题:画家为什么会用这么鲜艳的色彩来表现生活的场
景。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装饰色彩既鲜艳又和谐,明快,通过画面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活动三:示范操作,实践练习 (一)学生演示,教师纠错 展示黑白线条画《彝族服饰》,请一位同学运用装饰色完成这幅画,最后进行纠错环节。 1.这服饰上龙的装饰。龙主要是以黄色为主,我们可以用大面积的黄色来表现龙,用红 色稍加点缀,学会对龙的颜色进行提炼,夸张。 2.画面中出现黄绿色,为了显示出画面的鲜艳度,明快感完全可以用绿色来进行描绘, 这样才能是画面更加鲜艳明亮,更加和谐。 (二)课堂练习 教师发放多张民间艺术作品,让学生去挑一张自己喜欢的作品去临摹,并且运用装饰色 来进行描绘,再次感受装饰色彩的用色规律以及它的魅力。(教师巡视指导过程中针对共同 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及时纠正。表扬有创意的作品;对个别学生进行技法指导) 活动四:交流评议,布置作业 1.学生自愿展示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参观者进行投票。票数最多者,请投票人分 享一下为什么会投给此作品?(从颜色和创意方面来进行解说),主持人(教师)总结评议。 2.为自己的作品写一段设计理念,下节课进行分享,最后教师将学生作品发布网上让网 民去欣赏学生作品,挑选他们心目最喜欢的作品。 【板书设计】 略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