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7年陕西省延安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资料共1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12.请按照故事发展的脉络,从萨拉的角度补全情节。(4分)
14.联系上下文,说说第二段画线句子在文中起到了哪些作用。(3分)
15.萨拉的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4分)
1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2017 年陕西省延安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一、积累和运用(共 6 小题,计 17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 分) ( ) A.粗拙.(zhuō) 偏袒.(tǎn) 侥.幸(jiǎo) 茅塞.顿开(sè ) B.雷霆.(tíng) 挣.扎( zhèng) 禁.锢(jìn) 百废待兴.(xīng) C.步履.(lǔ) 迸.溅(bèng) 疮.痍(cāng) 潜.滋暗长(qián) D.喷薄.(bó) 哺.育(pǔ) 璀璨.(càn) 咬文嚼.字(jué)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 分) ( ) A.妍丽 庸碌 好意难确 持之以恒 B.欣尉 倾诉 酣然入梦 杂乱无章 C.筹划 精炼 饶有兴味 仗势欺人 D.诸候 企盼 登峰造及 绝处逢生 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2 分) (1)真正懂得生活 (奥秘 秘诀 真谛)的人往往明了:身在何处并不重要, 心在何处则决定了生活的意义有多深远和广阔。 (2)在同样的环境下,人们的精神状态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虽年富力强,却整日 (碌碌无为 无所事事 麻木不仁);有的人虽已至暮年,却依然壮心不已。 4.经典诗文默写〔在第(1)~(7)题中,任选五题....;在第(8)~(10)题中,任选一题....〕 (6 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 。( 龚自珍《己亥杂诗》) (2) ,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其五)) (3)问君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夜雨寄北》) (4)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 (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 。(《礼记•虽有嘉肴》) (6)陛下亦宜自谋, ,察纳雅言。(诸葛亮《出师表》) (7)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为政》) (8)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毛泽东《沁园春•雪》) (9)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何其芳《秋天》) (10)寻梦?撑一支长蒿, ……(徐志摩《再别康桥》)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3 分) ①一个人讲规矩,才会有礼有节,不卑不亢。②这样的人, B ,识分寸, A ,懂 轻重,是一个令人敬重和信任的人。③现代社会对个体的规矩意识有着更高的要求。④如果 不讲规矩, 有损人品,有亏德行, 寸步难行,注定一事无成。 (1)请将下面的词语分别填在第②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1 分) A. 知进退 B.有操守 (2)请提取第③句的主干,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 分) (3)第④句需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 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2 分) 它以难遮掩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当它来时,我听见 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 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 城市从远方 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 诗中的“它”指的是 ,本诗蕴涵着诗人艾青对 的向往和追求。 二、综合性学习(7 分) 7.请你参加以“建好我的微信朋友圈”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7 分) 【活动一:签名之寓】请将下面的文字作为你的微信签名,正确、规范、工整地抄写在下面 的田字格里。(1 分) 谈笑有鸿儒
【活 动二:加友之辩】围绕“是否赞成加父母为微信好友 ”这个话题,朋友圈里展开了辩 论,请你发表看法并阐述理由。(50 字左右)(2 分) 【活动三:分享之恩】针对统计图反映的情况,完成下面的倡议书,与好友分享。(2 分) 倡议书 亲爱的朋友们: 让朋友圈见证我们青春的奋斗与成长! 倡议人:XXX 2017 年 6 月 28 日 【活动四:互动之趣】下面是微信朋友圈中好友关于端午节的留言,请你也仿写一句,与微
信好友互动。(2 分) 甲:艾叶清香扑鼻来。 乙:粽子香甜惹人爱 丙:龙舟激越江上赛 三、阅读(共 15 小题,计 46 分) 【现代文阅读】(共 9 小题,计 3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1 题。(12 分) 城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 ①城市公共自行车作为一种健康环保的代步工具,已成为绿色出行的象征。一些发达国 家城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从 、 到 ,日臻完善,成为现代城市交通工具 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发展中国家改善交通现状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样本。 ②1965 年,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群年轻人将一些涂成白色、没有上锁的自行车放在公 共区域,供人们免费使用,被称作“白色自行车计划”。这个勇敢的尝试普遍被认为是世界 上最早的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起源。现在 ,这个古老且曾经超级发达的城市约有 40%的交通由 自行车承担,那一条条河道把城市划分成了无数个格子街区,自行车成为最适合的出行工具。 此外,荷兰还具有发展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良好基础。早在 1890 年,荷兰 就开始建设世 界上第一条自行车专用道。目前,荷兰人均自行车道路长度居世界第一位,并拥有先进的自 行车指路系统,可以提供地点、距离、方向等信息。[来源:学科网 ZXXK] ③法国是世界上首个成功推行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的国家。1974 年拉罗舍尔推出了供 市民租赁使用的“小黄车”项目。2004 年里昂推出了世界上首个使用计算机控制、采取会 员卡制度系统的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开启了以高新技术应用为特色的第三代公共自行车潮 流。2007 年法国最为著名的自行车租赁系统 Velib 在巴黎诞生。Velib 这个词语是由法语中 “自行车”(Velo)与“免费”(liberte)组合而成,这个项目实际上也始终践行着这一理... 念.——无论是巴黎市民还是旅居者,只办理相关手续便能享受一年无限次的使用。目前,巴 黎的公共自行车吸引了 22.43 万名会员,骑行人数增加 41%,每年巴黎的公共自行车使用总 次数达 1.3 亿次。 ④英国的自行车租赁业务很发达,租赁公司遍布全国,许多外国游客使用自行车环游英 国。2010 年,伦敦推出自行车出租服务,由当地政府税收支撑,实行全天 24 小时不停歇运 营。租车系统中的两个租借点之间一般不超过 300 米,用控制触屏在无停车位时直接搜索, 并点选宽限 15 分钟找车位的选项,可免去找下一个车位的租用金。2016 年,伦敦的 11500 辆公共自行车安装了 blaze 激光灯,它会在车前的地面上投射一个绿色的符号,可以让骑行
者在夜间更加醒目,提高骑车的安全性。 ⑤美国纽约市庞大而且成熟的自行车共享系统经过长时间的准备,于 2013 年 5 月 27 日正式开始投入服务。纽约市民以及来自美国和全世界的游客,在纽约可以方便地利用 300 个无人看管停车点的 6000 辆自行车去上班、上学、购物、锻炼、旅游,为纽约市增添了一 项绿色、健康的交通方式。 ⑥目前,成熟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在全球至少 49 个国家的 535 个城市 建立起来。 ⑦在我国,城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也开始大规模的运行。短短一年多,用户总数从 0 增至 1900 万,引来了众多企业的资金追捧、技术助力和需求支撑。国外的做法会给我们一 些启示,在未来,我国城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运行将更趋于规范,更利于环保,更便于出 行。 (根据有关材料改写)[来源:学科网 ZXXK] 8. 根据相关内容,给第①段空缺处补充恰当的词语,依次填写在下面的方框内。(3 分) 9.请写出第③段中加点的“这一理念”所指代的内容。(2 分)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一条条河道把阿姆斯特丹划分成无数个格子街区,独特的城市规划让该市 40%的市民选 择用自行车解决交通问题。 B.拉罗舍尔和巴黎分别推出的“小黄车”和“Velib”,都是法国成功推行城市公共自行车租 赁项目的典型案例。 C.遍布伦敦的自行车租赁公司,实行 24 小时不停歇运营。使用者在相距 15 分钟车程的两个 租赁点之间租车时,可免去租用金。 D.自行车共享系统在纽约投入服务后,市民以及游客的分享意识大幅提高,纽约市的交通方
式也更加绿色、健康。 11.国外的哪些做法,使城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日正完善?请梳理概括。(4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6 题。(18 分) 萨拉的夏天 [美]朱利·布罗森·卡瓦奇 车子在白色灯塔脚下停了下来,车上的两个人看着眼前这个巨大的湖。波浪轻轻拍打 着湖岸,仿佛在欢迎他们的到来。“就是这里了,萨拉。北风灯塔,我们的新家。” 那天晚上,萨拉和爸爸就在他们的新家住下了。爸爸领着她经过一个狭窄的、弯曲的楼 梯,上到一个四面都是玻璃窗户的小屋。萨拉把手放在玻璃上,紧张地看着下面的湖。她数 了一下,至少有 20 艘渔船在湖面上,但她看不到湖的对岸。 在屋子中间,萨拉看到了那个巨大的玻璃罩子,它看起来就像一个蜂房,几乎有她那么 高。爸爸把手伸进去, 给里面的一盏小灯注满煤油。“千万不能碰这盏灯。”爸爸说,“但你 可以帮助我。因为这盏灯必须在日落时准时点亮,到时你可以给我发出指示。” 萨拉看着太阳慢慢沉入了湖里,湖面上镀上了一层金光。当她再也看不到一丝光亮的时 候,她转过身说:“爸爸,点灯!”爸爸擦亮了火柴,当火柴点燃灯芯的一瞬间,整间屋子顿 时亮如白昼。微弱的灯光经过放大镜瞬间变得巨大,透过窗户,向漆黑的水面蔓延。 萨拉认为爸爸的工作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作。每天黄昏,她跟着他来到灯塔,专注地看 着太阳,在该点灯的那一刻给他发出指示。每天晚上,爸爸都守着灯光直到天亮,确保它不 会熄灭。 一天早上醒来时,萨拉发现天阴沉沉的。那天,爸爸一整天都呆在悬崖上,一直盯着湖 面上的那些渔船。 “爸爸,你为什么不到屋里暖和暖和?”“我不喜欢这种天气。等所有渔 船上岸后,我再休息。”爸爸答道。 下午,湖面开始变得波涛汹涌。雨点落在萨拉的额头上。波浪变得更高时,渔船相继回 到了避风港。 突然,爸爸叫了起来。他跑到灯塔脚下,迅速解开救生艇的绳子。这时,远处响起了轰 隆隆的雷鸣。萨拉焦急地问:“出什么事了?”“一个渔民遇到麻烦了。”爸爸说道。“但是, 爸爸,你不能出去。暴风雨就要来了!”萨拉大喊。“我会没事的,萨拉。你在屋里等我。” 说完,他把救生艇推进湖里,跳上去,开始划动双桨,朝湖的深处迅速划去。 萨拉恐惧极了。她跑上灯塔,通过望远镜,看到那艘渔船正在波涛中挣扎。爸爸的救生 艇快要靠近它了,但巨大的波浪又把它们分开了。
萨拉的心在颤栗。暴风雨在屋外怒吼,而且天空很快暗下来了。萨拉几乎无法看到爸 爸 的救生艇以及那艘渔船了。 萨拉大惊,她意识到太阳已经完全躲到到雷雨云后面去了。爸爸不在家,无法亲自点灯。 她紧张地盯.着火柴盒。爸爸曾说过,千万不能碰那盏灯。 现在,萨拉几乎看不见任何东西了。爸爸在哪里?如果他的救生艇翻了怎么办?如果他 无法游回岸边怎么办?如果他找不到回家的路怎么办? 萨拉抓起火柴。当亮光穿透黑暗时,萨拉的泪水涌了出来:“我必须让它整晚都亮着!” 接近黎明时,雷声停止了,雨也停了,灯火还在燃烧。 萨拉走下灯塔,来到湖边,爬上爸爸观察渔船的那个悬崖。 突然,远处的两个黑点引起了她的注意。是爸爸的救生艇和那艘渔船! 一个小时后,爸爸和那位渔民回到了岸边。萨拉扑.进了爸爸的怀里:“爸爸,我害怕极 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点亮了灯,我想你也许找不到回家的路。” “我很高兴你点亮了灯,萨拉。我们整晚都跟着它。” “爸爸,你还好吧?” “没事。暴风雨把我们吹到了对岸,但我们最终回来了。”顿了顿,爸爸又说:“萨拉, 我不得不承认,这个夏天你长大了许多。” 不知是因为激动,还是冷,萨拉的身体在轻轻发抖。爸爸把外套披在她的肩上,笑道: “我想我再也不需要向上级申请一个助手了!” 萨拉裹紧爸爸的外套,心里充满了自豪。 12.请按照故事发展的脉络,从萨拉的角度补全情节。(4 分) 跟随爸爸来到北风灯塔安家(开端)→ (发展)→ (高潮)→得到爸爸的肯定和赞许(结局) 13.结合语境,揣摩句中加点词语所表现的人物心理。(2 分) (1)她紧张地盯.着火柴盒。爸爸曾说过,千万不能碰那盏灯。 (2)萨拉扑.进了爸爸的怀里:“爸爸,我害怕极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14.联系上下文,说说第二段画线句子在文中起到了哪些作用。(3 分)
15. 萨拉的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4 分) 16.爸爸为什么认为萨拉能做自己的助手了?请分点作答。(5 分) 【古诗文阅读】(共 6 小题,计 16 分) (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7~20 题。(12 分) 任城威王彰①,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②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数从征伐,志 意慷慨。大祖尝抑之曰:“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此一夫之用,何足贵.也!” 课③彰读《诗》《书》,彰谓左右曰:“丈夫一为卫、霍④,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 号耳,何能作博士邪?”太祖尝问诸子所好,使各言其志。彰曰:“好为将。”太祖曰:“为将 奈何?”对曰:“被.坚执 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 必行,罚必信。”太祖大笑。建安二十一年,封鄢陵侯。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 【注释】①彰:曹彰。 ②膂力:体力。③课:督促。④卫、霍: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 1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 分) (1)少善.射御,膂力过人 (2)此一夫之用,何足贵.也 (3)将.十万骑驰沙漠 (4)被.坚执锐,临难不顾 ( ( ( ( ) ) ) )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2 分) A. 而.好乘汗马击剑 B. 此一夫之.用 C. 使各言其.志 D. 为.将奈何 云归而.岩穴暝 甚矣,汝之.不惠 其.真无马邪 吴广为.都尉 19.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语。(4 分) (1)数从征伐,志意慷慨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