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四川德阳小升初语文真题及答案 B 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积累运用 (共 12 题;共 27 分)
1. (1 分) 从课文《好伙伴》中找出和巡逻一样的词语(部首一样)
________
________
2. (1 分) 选词填空。
(1) 慌忙
急忙
①西门豹带着卫士,真的来了,巫婆和官绅________迎接。
②________之中,他把衣服都穿反了。
(2) 严重
沉重
①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________。
②他这两天的心情特别________。
3. (1 分) 多音字组词。
的
de________
dí________
漂
piāo________
piào________
炸
zhá________
zhà________
扇
shàn________
shān________
量
liáng________
liàng________
泡
pāo________
pào________
行
háng________
xíng________
喝
hē________
hè________
尽
jǐn________
jìn________
扫
sǎo________
sào________
4. (2 分) 按拼音写词语。
zhuī dào
tài shān
hóng máo
bō xuē
sòng zàng
lì yì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5. (2 分) 文化积累。下列选项内容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 . 醉酒戏嫦娥----猪八戒----《西游记》
B . 智取生辰纲----鲁智深----《水浒传》
C . 搭救星期五----鲁滨逊----《鲁滨逊漂流记》
D . 远航慧因国----格列佛----《格列佛游记》
6. (2 分) 下列词组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 . 沉重的打击 沉重的心情 沉重的负担
B . 沉痛的情绪 沉痛的教训 沉痛的脚步
C . 苍茫的夜色 苍茫的大地 苍茫的天空
D . 灵活的动作 灵活的身体 灵活的猴子
7. (2 分)“理屈词穷”的“屈”的意思是(
)
A . 屈服,使屈服
B . 弯曲,使弯曲
C . 冤枉
D . 理亏
8. (2 分)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在平原地区是看到松鼠很少的。
B . 为了避免今后再犯类似的错误,我们正在总结经验。
C . 他对自己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D . 这次实践活动,我深受教育。
9. (2 分) 指出句中省略号的作用。
A.表示説活断断綾獎
B.表示珸意未尽
C.表示列挙的省
①“不……不是……这不是我干的。”他结结巴巴地说。________
②暑假期向,我看了许多书,如《西游记》《史记》《三国演义》……________
③队长不知说什么好:“大家的……”________
10. (5 分) 解释句中加横线的词语。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①晓出:
②慈寺:
③林子方:
11. (5 分) 课文回放站。
(1) 在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中,我知道庐山的________,欣赏了黄山的________,领
略了台湾的________,还品尝到了葡萄沟的________。感受到了祖国的美丽和富饶。
(2) 通过学习,我知道________树叶像手掌,________喜暖在南方,银杏水杉
________,我还知道人和动物要做________。
(3) “________,疑是银河________”。这两句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
12. (2 分) 读句子,填上标点。
(1)
鸟蛋拿在手上好玩吗________
(2)
鸟儿的欢唱你听见过吗________
(3)
鸟妈妈看不到鸟蛋一定会焦急不安________
二、 阅读理解 (共 3 题;共 31 分)
13. (15 分)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
至今不能忘记他。
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取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他的相貌很古怪,他
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
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
分地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
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我常给他画漫画,勾一个轮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惟
妙惟肖。他的身材高大,但是两肩总是耸得高高,鼻尖有一些红,像酒糟的,鼻孔里藏着
两筒清水鼻涕,不时地吸溜着,说一两句话就要用力地吸溜一声,有板有眼有节奏,也有
时忘了吸溜,走了板眼,上唇上便亮晶晶地吊出两根玉箸,他用手背一抹。他常穿的是一
件灰布长袍,好像是在给谁穿孝,袍子在整洁的阶段时我没有赶得上看见,余生也晚,我
看见那袍子的时候即已油渍斑斓。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
儿似的。我很难得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
有一天,先生大概是多喝了两盅,摇摇摆摆地进了课堂。这一堂是作文,他老先生拿
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题目尚未写完,当然照例要吸溜一下鼻涕,就在这吸溜之际,
一位性急的同学发问了:“这题目怎样讲呀?”老先生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题
目还没有写完,写完了当然还要讲,没写完你为什么就要问?”滔滔不绝地吼叫起来,大
家都为之愕然。这时候我可按捺不住了。我一向是个上午捣乱下午安分的学生,我觉得现
在受了无理的侮辱,便挺身分辩了几句。这一下我可惹了祸,老先生把他的怒火都泼在我
的头上了。他在讲台上来回地踱着,吸溜一下鼻涕,骂我一句,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其
中警句甚多,我至今还记得这样的一句:“×××,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
这一句颇为同学们所传诵。谁和我有点争论遇到纠缠不清的时候,都会引用这一句“你
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当时我看形势不妙,也就没有再多说,让下课铃结果了
先生的怒骂。但是从这一次起,徐先生算是认识我了。酒醒之后,他给我批改作文特别详
尽。批改之不足,还特别的’当面加以解释,我这一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居然成为
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
(1)
用文中原句回答:“我”至今不能忘记先生的原因是什么?
(2)
先生给“我”的印象主要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方面来刻画的。
(3)
先生的“凶”表现在他的________、________上,作者还具体写了先生________这件
事。
(4)
眼镜成了先生最显著的特征,这说明_____。
A . 先生知识渊博。
B . 形象滑稽,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
C . 突出先生的“凶”。
D . 既点明先生的特征,又说明其知识的渊博。
(5)
先生说的“一眼望到底”的意思是________,加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
14. (4 分) 现代文阅读,
法布尔的故事
蟋蟀的住宅 是法布尔写的 法布尔是法国的一位著名的昆虫家
法布尔为了研究昆虫,一生如痴如醉地观察昆虫的习性。一天,他趴在地上,用放大
镜观察蚂蚁搬苍蝇,一连看了三四个小时,以致四周围满了人,还骂他是“怪人”,可他全
然不觉(jiào
jué)得。又有一次,他爬上果树观看螳螂的活动,直到树下有人大叫“抓
小偷”,他才从昆虫王国的迷梦中惊醒过来。
法布尔在普温斯教(jiào
jiāo)书时,经常到附近一条沙路上观察昆虫。有一天大
清早,他在沙路上走着,忽然听到蛐蛐的叫声,于是就循着声音来到一块大石头旁,轻轻
地躺了下来。几个农妇早上下地时看见他,到黄昏收工时,仍看他躺在那里。她们实在不
明白,这个人怎么花一天的功夫,就看着一块石头,简直中(zhōng
zhòng)了邪!其实
法布尔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布尔活了 90 多岁。他把毕生的精力都倾注在昆虫学的研究上,成为十九世纪有名的
科学家。
(1) 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 给第一自然段加上标点。
(3) 在第三自然段最后的横线上补上合适的内容。
(4)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毕生________
研究________
(5) 选择答案。
“可他全然不觉得”中“全然”的意思是(
)。
A . 忽然
B . 必然
C . 完全
(6) 朗读这句“以致四周围满了人”时,停顿正确的是(
)。
A . 以致/四周围/满了人
B . 以致/四周/围满了人
(7) 第二自然段在材料安排上采用了(
)的结构方式。
A . 总——分关系
B . 分——总关系
C . 总——分——总关系
(8) 文章围绕中心,写了法布尔三件事。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15. (12 分) 阅读理解
快乐和感触
依稀记得在我两三岁的时候,我天天跟着妈妈到学校里玩耍,那时妈妈在学校里给幼
儿班代课。课间一群比我大点的孩子们总是围着我说啊、笑啊、眯眯眼做做鬼脸什么的,
也有不停地给我手中或嘴里塞干粮的。他们一听到铃声嘴里 “哦———”着飞也似的进了
教室。于是我便一人悠闲自在地在校园里溜达:一步一步地踱到东边看看美丽的花儿;爬到
西边的球台上翻着晒晒太阳;听到南边教室里悠扬的歌声,于是又跑到窗户下踮着脚使劲儿
地仰起头向里看;仰倦了头嘴里嘟嘟地哼着,若无其事的来到北面那两块瓷砖镶嵌的大地图
下,看着那些花花绿绿的条条块块,也不知道是些什么。
如今,我已是那时年龄的四倍了,仍在这熟悉温暖的校园里,那时一切不懂的,今天
都明白了。那时的快乐依在,那时的天真依在。不过现在我所看到的、听到的、感悟的比
那时多得多了。
清晨的校园,阳光钻透东边茂密的柳林,斑驳的光点印在绿绿的草坪上。无数只鸟儿
横着或倒挂在柔柔的柳条上凑响清脆的晨曲。在通向教师办公大楼的水泥道上,陆陆续续
晃过一群高大的身影———我们的老师,他们又上班去了。
当校园正中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时,悦耳的歌声和朗朗的读书声早已把校园装点得生
机勃勃。我再不需要像过去那样踮脚仰头地去向往了。我尽心地在这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
习,聆听着老师的教诲,享受着群体的温暖与关爱。
课间,我们三三俩俩去拉着或牵着幼儿班的那些小娃娃,说啊、笑啊、眯眯眼做做鬼
脸什么的,也有不停地给他们手中或嘴里塞泡泡糖的。有一天,我把三四个小娃娃牵到北
面那两块瓷砖镶嵌的大地图下,学着老师的样子摇头晃脑、指着地图比比划划地讲:“这是
中国,这是长江、那是黄河……,我们的学校在这里,要记住,别忘记。看我的手好大,
把一个省都罩住了。” 小娃娃们叽叽喳喳地笑个不停,我也笑得前俯后仰。
上课铃响了,我们“哦———”着飞也似的进了教室。那天我们进了教室,唱完了一
首长长的歌,没见老师来,于是我站起来对大家说:“大家先读读书吧,我去办公室看看”。
话音刚落,只见李老师一瘸一拐地走进教室。同学们注视着他的脚。原来他脚上缠着一圈
大大的药纱布。我们明白他的脚受伤了。他开始给我们讲课,和往常一样站着,不时还转
去转来。一会儿,我从他变化了的语调中感到:他的脚疼痛难忍了。我忍不住环视一下四
周,发现所有同学的眼里都水晶晶的,此刻我心头一热,眼泪夺眶而出。这天我在日记中
写道:“在我们快乐的时候,我们的老师也许正痛苦着;在我们获取的时候,我们的老师正
在奉献着;在我们成长的时候,我们的老师正在消亡着。”
太阳依旧从东边升起,灿烂的阳光总是洒满校园。当我的年龄到了是现在的若干倍的
时候,我会依然记起今天的快乐与感触。
(1)
作者的感触是什么。
(2)
在文中找出拟人的一句话写在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