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抽油机matlab仿真.doc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资料共14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机械设计大作业报告 ——抽油机抽油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姓名:程实 学号:02004748 指导教师:钱瑞明 日期:2006 年 12 月 25 日
目录 一、 任务与要求…………………………………………….1 1.1 已知条件………………………………………...1 1.2 求解问题…………………………………………2 二、 分析及求解……………………………………………..2 2.1 问题分析…………………………………………2 2.2 问题求解................................................................3 三、 做题感受…………………………………………………7 3.1 参考文献…………………………………………7 3.2 附录………………………………………………7 3.3 心得体会与收获…………………………………12 3.4 意见与建议………………………………………12
一、任务与要求 1.1 已知条件 主动件曲柄 AB 作匀速逆时针转动,转速 n=11r/min; 机构运动尺寸为 AB=0.8 m, BC=3.2m, CD=1.8m, x=2.4m, y=3.2m, r=3m; 圆弧状(圆心位于 D)驴头通过绳索 (绳索与圆弧状驴头作纯滚动)带动抽油杆作上下往复运动。机构简图如图(一) 其实物图如图 (二)示: 1 /12
1.2 求解问题 (1) (2) 判断此曲柄摇杆机构的类型; 求出极位夹角θ和最小传动角min 的数值; (3) (4) (5) 推导悬点的位移规律 s()、速度规律 v()和加速度规律 a(); 编程计算并打印一个周期内悬点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数值(取抽油杆 最低位置作为机构零位:曲柄转角=0,悬点位移 s=0,步长 2°); 绘制一个周期内悬点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曲线。 二、分析与求解 2.1 问题分析 如图(三) 首先根据各杆长,即比较 a2+d2 与 b2+c2 的大小可以判断出曲柄摇杆机构类型; 然后再找出曲柄摇杆机构的两个极限位置,CD 顺时针摆动——C1→C2,上冲程 (正行程),慢行程,B1→B2;CD 逆时针摆动——C2→C1,下冲程(反行程),快 行程,B2→B1;则极位夹角θ如下图中的∠C1AC2;再由四连杆机构的特征可知其最 小传动角在拉升共线或重合共线时出现,就可求的其最小传动角;最后由机构的 几何特征及运动学知识可以得到悬点位移规律、速度规律以及加速度规律。 2 /12
2.2 问题求解 (1)d= 2 x  2 y = 2 4.2  2 2.3 m=4m 由于 a2+d2= 0.82+42 =16.64 b2+c2 =3.22+1.82=13.48 则 a2+d2>b2+c2 因此此曲柄摇杆机构属于Ⅱ型曲柄摇杆机构。 (2)如图(三)所示,极位夹角θ=∠C1AC2=∠DAC1-∠DAC2 在⊿DAC2 中,cos∠DAC2= 2 d 2   ab     abd 2  2 c 2 4 = 2   8.02.3 8.1     8.02.3 42   2 ≈0.9646 则 ∠DAC2 ≈ 15.291°   ab     abd 2  d 2 2 在⊿DAC1 中,cos∠DAC1= 2 c 2 4 = 2   8.02.3 8.1     8.02.3 42   2 ≈0.8987 则 ∠DAC2 ≈ 26.012° 因此极位夹角θ=∠DAC1-∠DAC2=26.012°- 15.291°=10.721° 由一问知此机构为Ⅱ型曲柄摇杆机构,所以min 出现在曲柄和机架拉直共线时, 此时有: 2 2 c b    cos BCD ( d  2 bc 则∠BCD=146.089°  2 a ) =-0.830 所以min=180°-∠BCD= 33.911° (3)由题意可知,对于起始位置有∠DAC=26°,∠ADC=77°,则有 1=26-, 1= n 30 ,其中为曲柄的转角,n 为转速 1°位置分析 假设 AD 方向为 X 轴的正方向  对于四杆机构有有如下矢量关系: AB BC AD DC       用复数形式表示: i  1 l e 1  i l e  3 3 (a) 其 中 1   、 、 分 别 为 AB 、BC、DC 与 X 轴 正 方 向 夹 角 , 1 l 2 3 l 2 、 、 、 分 别 为 l 3 l 4   i  2 l be l 2 4    3 /12
    AB BC AD DC 、 、 、 的长度 消去 2 得: A cos +B 3 sin+C=0 3 式中系数: A= 4 l  l  1 1 cos ,B= 1 l  1 sin ,C= 2  2 l 3 2 A B   2 l 3 l 2 2 ; 由题意可知 A C ,所以 3 = 2arctan 同理可得 B+ A B C  2 2  A-C 2  2  arctan B l  3 A l  3 sin cos  3  3 2°速度分析 对式(a)求导可得 i  1 l ie  1 1  l  2 2 ie i  2  i ie  l  3 3 3 (b) 在两边同时乘 2ie  ,消去 2 ,然后取实部可得   1  3 l 1 l 3 sin( sin( 1   2   2   3 ) ) 在两边同乘 3ie  ,同样取实部可得   1   2 l 1 l 2 sin( sin( 1 )   3 )   3   2 角速度为正表示逆时针方向,为负表示逆时针方向 3°加速度分析 将式(b)对时间求导可得 i  ie 2      i  2 i  3 e e i  1 l l l ie  3 3 2 l  1 1 2  2 2  2 2 2 l  3 3 i  3 e 将上式两边同乘 2ie  ,以消去 2 ,并取实部可得 l  3         2 2 cos( 2 l 1 1   2 3 2 2 3 ) cos( l 3  1 sin( l 2 3   2 )   3 ) 由以上求得的 3   、 、 便可求得悬点对应的位移 s()、速度 v()和加速度 3 3 a()分别为: 4 /12
s ( ) r  3 (  103) v ( ) r  3 a ( ) r  3 (4)程序线图如下: 已 知 条件 → 杆CD与杆BC 的转角 杆 CD 与 杆 BC的角速度 → → 杆 CD 的 角加速度 → 悬点位 移、速 度、加 速度 程序代码如下: l1=0.8; l2=3.2; l3=1.8; l4=sqrt(2.4*2.4+3.2*3.2); n=11; r=3; %以上为已知条件 %求s3的参数 %一个周期的角度变化,步长为2 s=[0:2:360]; s1=(26-s)*pi/180; A=4-l1*cos(s1); B=-l1*sin(s1); C=(A.*A+B.*B+l3*l3-l2*l2)/(2*l3); s3=2*atan((B+sqrt(A.*A+B.*B-C.*C))./(A-C)); s2=atan((B+l3*sin(s3))./(A+l3*cos(s3))); w1=n*pi/30; w3=w1*l1*sin(s1-s2)./sin(s3-s2)/l3; w2=-w1*l1*sin(s1-s3)./sin(s2-s3)/l2; a3=(l2*w2.*w2+l1*w1.*w1.*cos(s1-s2)-l3*w3.*w3.*cos(s3-s2)) ./sin(s3-s2)/l3; disp=r*(s3-103/180*pi); vel=r*w3; acc=r*a3; subplot(221); plot(s,disp,'b*'); subplot(222); plot(s,vel,'r+'); subplot(223); %位移曲线 %速度曲线 5 /12
plot(s,acc,'g.'); 数据见附录表(一) (5)一个周期内悬点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曲线分别见图(四)、图(五)、图(六): %加速度曲线 6 /12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