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5年山西普通高中会考生物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资料共6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5 年山西普通高中会考生物真题及答案 答题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 45 分) ) ) ) ) B.多肽、葡萄糖、脂肪 D.蛋白质、核酸、多糖 B.细胞衰老主要由细胞外部因素决定 D.癌细胞不受机体控制且恶性增殖 B.提高细胞内化学反应的速率 D.作为系统的边界,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 ) B.ATP 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D.ATP 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 A 一 P 一 P~P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在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物质均属于生物大分子的是( A.蛋白质、核苷酸、氨基酸 C.氨基酸、核苷酸、脂肪酸 2.关于 ATP 的叙述,正确的是( A.A 代表腺嘌呤脱氧核苷 C.ATP 中含有的糖是六碳糖 3.有关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导致细胞数量增多 C.细胞凋亡不受遗传机制决定 4.下列不属于细胞膜功能的是( 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5.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与植物细胞明显不同的是( A.分裂前期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构成纺锤体 B.分裂末期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 C.后期到末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D.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粉丝点排列在赤遭板上 6.可以在水稻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叶绿体基质中产生的物质依次是( A.二氧化碳、丙酮酸、糖类 C.丙酮酸、二氧化碳、糖类 7.孟德尔用碗豆进行杂交实验时,对母本的处理是( A.去雄套袋授粉后再套袋 C.花蕾期授粉后套袋 8.下列过程中,不会出现碱基互补配对的是( A.DNA 分子的复制 C.以 mRNA 为模板合成蛋白质 9.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双亲表现型正常,生了一个患该病的孩子。若再 生一个患该病孩子的可能性是( A.100% 10.巳知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病属于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以下遗传系谱图(注: 别表示正常男女, B.以 DNA 为模板合成 RNA D.RNA 通过核孔转移到细胞质中 B.丙酮酸、葡萄糖、二氧化碳 D.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 B.开花后去雄再授粉 D.只去雄套袋不授粉 ) B.75% C.50% D.25% ) 分别表示患病男女)中可以表示该病的是( ) ) 分 11.关于可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 ) B.52% C.48% ) D.40% A.经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幼苗,体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 B.染色体变异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到 C.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D.基因突变只发生在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中 12.右图是 DNA 分子的结构模式图,有关叙述错误 的是( A.7 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或尿嘧啶脱氧核苷酸 B.5 和 6 交替连接构成了 DNA 的基本骨架 C.9 表示该 DNA 分子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 D.两条链上的碱基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 13.在某种生物的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 AA 的个体占 24%,Aa 的个体占 72%。则基因 a 的基因频率是( A.60% 14.下列内容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A.用进废退所获得的性状可以遗传给后代 B.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15.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B.抗利尿激素使肾小管吸水能力增强 C.机体失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D.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16.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因子与体液免疫有关 C.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 17.有关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膜内电流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 B.膜外电流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C.神经纤维在未受刺激时膜内为负电位 D.传导方向是轴突→树突或细胞体 18.稳态的生理意义是( A.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B.使体液的 pH 保持相对稳定 C.使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 D.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9.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B.植物的向光性主要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造成的 C,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是由于顶芽含有大量生长素使其生长较快 D.在未受粉的雌蕊柱头涂上一定浓度生长素可获得无子果实 20.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结构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种成分组成 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 B.吞噬细胞、T 细胞与体液免疫无关 D.记忆细胞产生于抗原刺激之后 ) ) ) )
C.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大于草原生态系统 D.生态系统的能盆流动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每题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每题全选对者得 3 分,其他情况不得分。 21.欲探究影响醉活性的条件,下列叙述合理的有( A.探究温度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用斐林试剂检测 B.探究 pH 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用斐林试剂检测 C.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用点燃的卫生香检测 D.探究 pH 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用点嫩的卫生香检测 22.下表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其中正确的有( ) ) 选项 比较项目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A B C D 原料 场所 葡萄糖等有机物 葡萄糖等有机物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细胞质基质 最终的产物 二氧化碳和水 酒精和乳酸 释放能量的多少 多 少 ) 23.关于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有( A.在蛋白质的翻泽过程中,一种转运 RNA 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氮基酸 B.色盲遗传具有交叉遗传的特点,男性的色盲基因只会传给女儿,女性的色盲基因只会传 给儿子 C.如果控制人血红蛋白的基因中有一对碱基发生改变,则血红蛋白的结构一定发生改变 D.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 进入细菌细胞中,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 24.关于种群数城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有( A.种群呈现“J”型增长的前提条件是环境、资探非常优越,生存空间无限等 B,呈现“s”型增长的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增长所受的环境阻力不断加大 C.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曲线一般是“s”’型曲线 D.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有 K 值,但在图中表示不出来 25.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有( 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B.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C.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共同进化的结果 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 )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5 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6 个小题,共 55 分。 26.(10 分)下图是人体内某细胞,图中 7 是分泌蛋白。请据 图回答: (1)若用 3H 标记该细胞所吸收的氨基酸,则 3H 在该图结构 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用数字和 箭头表示)。 (2)7 是以 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的,它体现了
细胞膜具有 (3)图中属于生物膜的有 的结构特点。 。 (填标号),生物膜的结构模型称为 (4)若该细胞是胰岛 B 细胞,则 7 为 。该物质的作用是 。 B.遮光部分变蓝 D.叶片全不变蓝 染液染色;若要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上述实验,需要在活细胞状态下观察的是(填“前一个 (5)若要观察 5,可以用 使用的染色剂是 实验”或“后一个实验”)。 27.(8 分)阅读以下资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1864 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 一半曝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观察颜色变化。 (l)在该实验中,萨克斯看到的现象是( A.叶片全变蓝 (2)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的目的是( A.将叶片中的水分消耗掉 C.增加叶片的呼吸强度 (3)该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_。 资料二: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氧的同位素 18O 分别标记 H2O 和 CO2, 18O 和 C18O2,然后进行如下图所示的两组光合作用实验(容器中为小球藻 使它们分别成为 H2 悬液,将容器置于光照条件下)。 (4)该研究方法是 (5)该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来自 根据该实验写出乙图中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 C.曝光部分变蓝 ) B.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消耗掉 D.提高叶片对光的敏感度 ) 。 , (6)氧气产生于光合作用的 生的部位是 28.(9 分)图一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 DNA 含量的变化;图二表示细胞处于 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请据图回答: 阶段,发 。 (l)图一中 AB 段形成的原因是 于细胞分裂的 (2)图二中细胞处于图一中的 CD 段.其中染色体数目为 含”)同源染色体。 (3)分析图二丙,该细胞中染色体数与 DNA 分子数之比为 期。 ,该过程发生 且 (“含”或“不 ,该细胞处于 分裂 期。 (4)图二乙所示细胞可称为 29.(10 分)水稻中有芒(A)对无芒(a)是显性,抗病(B)对不抗病(b)是显性。根据 。
下列育种过程回答问题: (1)F1 的表现型为 ,其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分别为 。 。 ,其原理是 ,这种类型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这种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基因型应为 , 欲得到这个理想品种,需要进行 (2)F2 中有芒抗病个体占 (3)F2 中无芒抗病个体占 占无芒抗病类型的比例为 不断筛选才行。 (4)上述的育种方式为 30.(8 分)某男子与一位重症禽流感患者接触过,因而被进行医学隔离。在此期间,医生 检查发现该男子体内有相应的抗体,但除了体温稍有升高外并未出现其他症状。请回答下 列问题: (l)该男子感染禽流感病毒后的发热是由于 若其体温较长时间维持在 38℃,这时产热 散热。 (2)人体的热量来源于 持体温恒定的调节方式是 (3)某人在 15℃和 5℃环境中体温均是恒定的,并且穿的衣股一样多,同时既不出汗也无 寒颤。这时体温的恒定主要是通过神经调节实现的。此时的效应器主要是 (填“少于”、”多于”或“等于”)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调节。 增多和 ,维 , 并 。 不畅造成的, 。 (4)该男子感染了禽流感病毒却无明显病症,但这并不能保证他不会再次成为禽流感患 。 。 ,作为次级消 者,理由是 31. (10 分)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简图,图中甲一庚代 表不同的生物。请据图分析回答: (l)此生态系统中,作为生产者的是 费者的是 (2)甲与己的关系是 (3 ) 该 图 只 体 现 了 生 态 系 统 的 部 分 成 分 , 未 体 现 的 成 分 有 (4)若鲤鱼(杂食性)是本系统中的一员.最可能代表鲤鱼的是 (5)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6)图中最可能代表虎等大型肉食动物的一种生物是 少的多,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 。 2015 年山西普通高中会考生物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DBDBB 二、多项选择题:BD 三、非选择题: 26.(每空 1 分,共 10 分) ABD CADDC AD AC BADAB ABCD BCDCA 。 。 ,虎在数量上比其他动物
(1) 1→2→4→6 (3) 23456 (4)胰岛素 (5)健那绿_ 甲基绿和吡罗红 流动镶嵌模型 降低血糖浓度【其它正确答案也可) (2)胞吐 流动性 前一个实验 27.(每空 1 分,共 8 分) (3)淀粉 (2) B (1)C (4)同位素标记法 (5) (6)光反应 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28.(每空 1 分,共 9 分) 间 含 (l) DNA 复制 (2)f 甲 (3)1:2 (4)初初级精母细胞 8 减数第二次分裂 中 29. (每空 1 分,共 10 分) (l)有芒抗病 (2) 9/16 (3) 3/16 (4)杂交育种 AB:Ab:Ab:ab=1:1:1:1 1/9 aaRB 1/3 连续自交(多次自交或不断自交) 基因重组 30(每空 1 分,共 8 分) (1)产热 散热 等于 (2)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 (3)皮肤毛细血管 (4)禽流感病毒容易发生突变 下丘脑 神经—体液 31. (每空 1 分,共 10 分) 甲、丙、丁 (1)戊 (2)捕食、竞争 (3)分解者 (4)甲 (5)单向流动 (6)丙 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虎处于最高营养级,所含能量较少,因而数量较少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逐级递减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