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广东普通高中会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本试卷共 6 页,24 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用 时 120 分钟。
一、本大题 11 小题,共 26 分(1-10 题,每题 2 分,11 题 6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
苏东坡晚年自题画像的两句话“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带着无限心酸的自
我调.侃,蕴含着深刻的人生体认,苦难的□炼成就了他文化创造巨大功绩,促成了他人生
)最有人格魅力的
思考的深邃.和文化性格的完善,他是中国古代士大夫精英中最为炫目(
一位。
1、下列填入文中□处的文字,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垂
B、陲
C、锤
D、捶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字注意,正确的一项是(
)
A 、 tiáo
suì
B 、 diáo
suì
C 、 tiǎo
suí
D、diǎo suí
3、下列填入文中(
)处的标点,使用正确的是(
) (2 分)
A、 ,
B、:
C、 。
D、……
4、在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乡村教育是中国教育的
环节,而优秀乡村教师的缺乏又是影响步村教育
发展的最关健问题,今年的教育部的
的《2017 年秋季开学工作专项督导报告》,
提出要
训。
教师队伍结构,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的培养培
A、虚弱
发布
优化
B、薄弱
颁布
强化
强化
D、薄弱
发布
优化
颁布
) (2 分)
C、虚弱
5、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个幼儿节目的主题曲广受欢迎,小朋友们对它耳熟能详....。
B、冰岛的自然风光美轮美奂....,让远道而来的游人流连忘返。
C、他有时讥评起那些喜欢沽名钓誉的学者来,真是入木三分....。
D、她写这个课本剧一气呵成....,是因为之前做了分的准备。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环 保 部 要 求 , 各 地 要 采 取 切 实 有 效 的 措 施 , 保 护 好 国 家 自 然 文 化 遗
) (2 分)
产。
B、不仅毒品泛滥会诱发大量刑事犯罪,而且会影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C 、 复 习 课 不 仅 要 辨 析 关 键 知 识 点 , 构 建 知 识 网 络 , 还 要 培 养 运 用 知 识 的 方
法。
D、据统计,2017 年广东制造业 500 强企业平均营业收入约为 63 亿元左右。
7、下列各句中,所用修辞方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① 新 职 业 所 有 贡 献 的 就 业 机 会 像 以 前 那 么 高 吗 ? 答 案 是 否 定
的。
②昆曲《牡丹亭》的舞台,长长的水袖仿佛成了连通心意的鹊桥。
③ 唯 有 卡 瓦 博 这 座 6740 米 的 山 峰 仍 然 保 持 着 她 的 圣 洁 , 决 绝 人 类 的 染
指。
A、设问
C、设问
拟人
比喻
比喻
拟人
B、反问
D、反问
比喻
拟人
拟人
比喻
)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A、你千万不要担心,关键时刻,我会鼎力..帮助你的。
B、家母..年过 70,身体健康,这是我们做儿女最大的欣慰。
C、这是我的原创作品,今天送给您,请您拜读..指正。
D、星期天我正好有空,如果你方便,请来我府上..聊一聊。
9、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①占据了长江流域的鄂北、湘南、川东等地区的楚国,拥有丰富的生漆资源。
②为什么楚国的漆器制作会如此发达呢?
③再加上人工种植的漆树,把楚国称作“生漆之国”,并不为过。
④这些不得不从楚国的地理位置说起。
⑤武当山、巫山、武陵山等山区中,有大面积的漆树林。
B、①⑤②④③
A、①③②④⑤
10、下列各项中,作家、作品、人物的对应关系错误..的一项是(
A、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夏洛克。
C、②①④⑤③
D、②④①⑤③
) (2 分)
B、罗贯中——《三国演义》——马谡
C、王实甫——《西厢记》——崔莺莺
D、鲁迅——《祝福》——祥林嫂
11、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只按前 3 题计分)(6 分)
(1)吾尝终日而思矣,
。
。不如登
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2)
,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3)戍卒叫,函谷举。
,
。(杜牧《阿房宫赋》)
(4)遥想公瑾当年,
,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本大题 6 小题,共 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2-15 题目。(12 分)
朱竹君先生,名筠,大兴人,字美叔,又字竹君,与其弟石君珪,少皆以能文有名。
先生中乾隆十九年进士,授编修,进至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读学士,督安徽学政,以
过降级,复为编修。先生初为诸城刘文正公所知,以为疏俊奇士。及在安徽,会上下诏求
遗书,先生奏言翰林院贮有《永乐大典》,内多有古书世未见者,请开局使寻阅,且言搜
辑之道甚备。时文正在军机处,顾不喜,谓非政之要而徒为烦,欲议寝之。而金坛于文襄
公独善先生奏,与文正固争执,卒用先生说上之,四库全书馆自是启矣。先生入京师,居
馆中,纂修《日下旧闻》。未几,文正卒,文襄总裁馆事,尤重先生。先生顾不造谒,又
时以持馆中事与意忤,文襄大憾。一日见上,语及先生,上遽称许朱筠学问文章殊过人,
文襄默不得发,先生以是获安。
先生为人,内友于兄弟,而外好交游。称述人善,惟恐不至;即有过,辄复掩之。后
进之士多因以得名。室中自晨至夕未尝无客,与客饮酒谈笑穷日夜,而博学强识不衰,时
于其间属文。其文才气奇纵,于义理、事物、情态无不备,所欲言者无不尽。尤喜小学,
为学政时,遇诸生贤者,与言论若同辈,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谆勤,去而人爱思之。所
欲著书皆未就,有诗文集合若干卷。
(选自[清]姚鼐《朱竹君先生传》,有删改)
1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会.上下诏求遗书。
B、而金坛于文公独善.先生奏。
C、与文正固.争执
D、又时以持馆中事与意忤.。
13、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违背
坚决
) (2 分)
适逢
友好
) (2 分)
A、遇诸生贤者与言论∕同辈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谆勤去∕而人爱思之
B、遇诸生贤者与言论∕同辈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谆勤∕去而人爱思之
C、遇诸生贤者∕与言论同辈∕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谆勤去∕而人爱思之
D、遇诸生贤者∕与言论同辈∕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谆勤∕去而人爱思之
14、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文正和文襄二公对朱竹君从《水乐大典》中搜寻古书的奏言持不同意见。
) (2 分)
B、 文襄公对朱竹君态度的变化,从侧面表现了后进不攀附、不阿谀的性格。
C、因为朱竹君的称赞和爱护,不少后学之辈得到了好名声。
D、朱竹君因为交友广泛而见识广博,且酒量很好,才气纵横。
15、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督安徽学政,以过降级,复为编修。
(3 分)
(2)未几,文正卒,文襄总裁馆事,尤重先生。(3 分)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 16-17 题。(6 分)
晚菊和蔗泉观察①韵
(清)袁牧
千红万紫尽飘流,开到寒花岁已周②。
晚节不嫌知己少,香心如为故人留。
影摇落叶东篱短,帘卷西风小室幽。
白发渊明谁作伴,一枝黄雪满庭秋。
【注】①蔗泉:赵蔗泉,袁牧的好友。观察:官名,清代对官员的别称。
②周:究。
16、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描写了岁末时节菊花凋零、衰败的样子。
) (2 分)
B、颔联将菊花人格化,写其“晚节”和“香心”。
C、颈联化用典故,营造出冷寂、静谧的氛围。
D、尾联用了设问,内容上呼应了颔联的“知己”和“故人”。
17、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
三、本大题 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①有人说达尔文经常被挑战,达尔文自己怎么看?
②达尔文是一个很严谨的科学家,他的物种起源理论早就想到了自然选择,但他闷了
几十年都没发表,因为他还要做各种考证。所以达尔文曾经说过,生物的中间类型非常重
要。他说的中间类型主要指的是化石,“这一点,也许将成为对我的理论最直接、最严重
的挑战。”
③达尔文觉得,我们到山上去看一个地质层面,应该见到不同层位充满了各种各样过
渡类型的化石,但是事实上不是这样的。我们古生物学家找化石的时候就会发现,一种类
型的化石往往延续一定的时间,相似的种类中间还是有着很明显的差异。
④直到今天,很多神创论者或者极端宗教主义者反对进化论,就是拿“缺少过渡类型
的化石”来作为一个攻击借口。
⑤事实情况是这样吗?当然不是。在《科学》杂志 2014 年十大进展中,有一项是鸟类
的起源,讲到近一二十年,在中国发现了一些长羽毛的恐龙和早期鸟类,这使“鸟类起源
于恐龙”假说获得了大量的化石证据支持。
⑥以往的观点认为,羽毛是鸟类所特有的,后来发现恐龙也能长羽毛,比如中华龙鸟、
顾氏小盗龙等等。值得一提的是,2009 年发现的赫氏近鸟龙,这个种名就是献给赫胥黎的,
因为作为进化论最忠实的支持者,赫胥黎被称为“达尔文的斗犬”,碰巧他又是第一个提
出鸟类起源于恐龙学说的科学家,所以把这样一个物种的名字献给赫胥黎,应该是一个最
好的纪念,也是对进化论的一个支持。
⑦其实除了长羽毛的恐龙,我们也发现了很多原始鸟类的化石,比如热河鸟、孔子鸟
等过渡类型的化石,从而填补了恐龙与现代鸟类之间的不少空白。
⑧不仅生物不同类群之间存在这种过渡,实际上一种生物重要特征的演化,也是这样
循序渐进的。表型进化有一个特点,就是一般不会无中生有—— 一下突变出一个翅膀来是
不可能的,你总得找到类似翅膀模样的结构。生物特征的变化以及复杂的结构,从来都是
在原来简单结构基础上经过修修补补而来的,所以这也决定了没有完美的进化。
⑨我再举一个化石的例子——哺乳动物耳朵里的听小骨,这个小骨头是哪来的呢? 实
际上,其中有两块是从爬行动物的下巴里面来的。它原先在下巴里负责的是别的功能,最
终钻到哺乳动物的耳朵里,变成听小骨。当然化石里面会找到一系列过渡的类型,就是说,
耳朵里的这些骨头不是一下子冒出来的,它有一个逐步过渡的过程。
⑩实际上,生物演化就是要解决一系列不同生物之间的过渡问题,以及这些重要的特
征是怎么来的。芝加哥大学进化生物学家杰瑞·科恩说,“虽然达尔文在写作《物种起源》
的时候,还没有任何过渡形态的物种可供其作为证据,但如今他应当可以瞑目了,因为现
代古生物学的累累硕果已经彻底证实了他的理论。”这当然是对古生物学的一个很高的评
价。尽管如此,化石的记录实际上并不完全,因为曾经存在过的生物,其中能有百分之一
或千分之一变成化石,就很不容易了。正因为化石不完全,所以导致了我们有很多误区。( 有
改动)
18.下列关于“鸟类起源于恐龙”假说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顾氏小盗龙化石的发现,对“羽毛是鸟类所特有的”这一观点提出了挑战。
) (2 分)
B.从生物类别,中华龙鸟属于早期原始鸟类。
C.长羽毛的恐龙和热河鸟、孔子鸟都属于过渡形态的生物物种
D. 近一二十年, 中国发现了大量的化石证据,支持了该假说。
19.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达尔文在提出物种起源理论时, 考虑到了中间类型生物化石的缺失可能会对该理论构
) (2 分)
应挑战。
B. 赫胥黎是进化论最忠实的支持者,所以“赫氏近鸟龙”的种名献结了他。
C. 哺乳动物的听小骨的进化程, 说明了生物重要特征的演化不是突变的。
D. 文章认为生物不同类群的演化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生过渡的过程。
20.下列关于文章的论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章从达尔文应对挑战的话题入手,逐步展开论证过程,最后解释产生误区的有因。
) (2 分)
B. 作者用发现了具有生物类群, 特征演化的化石这一事实, 反驳了“缺少过渡类型的化
石”的说法。
C. 作者用杰瑞·科恩的话, 是为了证明化石的不完全导致了人们对达尔文理论的理解有很
多误区。
D. 文章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增强了文章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四、本大题 3 小题,共 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3 题。
虫子漫道
鲍尔吉·原野
①小青虫有跟菜叶同样的质感,浅绿,更多是水样的绿。真羡慕青菜能派生出这样
的小虫。有人对菜青虫吃菜叶感到愤怒,我不知道这样的愤怒从何而来。世界上无论有多
少山珍海味,小虫吃到的只有菜叶。它跟菜叶是共生关系,相当于吃它妈的奶,你生什么
气?一只小虫能吃多少菜叶?菜青虫不吃法式牛排,也不吃宫保鸡丁好使你掏钱请它去吃,
它也吃不下。如果把它放在一盘宫保鸡丁上,它以为是受刑,熏也熏死了。只有人类吃各
种奇里古怪的东西而不会死,什么海胆、牛鞭、燕窝。如果拿这些东西强制喂食牛羊,也
会喂死它们。人为自己能吃许许多多的东西并不死而怡然自得,他们把吃东西当成地位的
象征之一。
②小青虫在菜叶子上爬行,它这辈子不想离开菜叶而去其他地方,它只在菜叶子上爬,
吃吃菜,喝喝露水,太阳照得暖和对***。就这些,它听从老天的安排,用流行的话说中“一
切都是最美好的安排”。
③没在菜叶上爬过其实不知道菜叶并不好爬,菜的绿叶部分如同泡泡纱,在上面匍匐
很磨肚子。小虫无脚,只好用肚子走路。虫子知道,世界除了菜叶之外空无一物,它没时
间仰望星空与城市的灯光。虫子的大床是一张青玉案,饿就吃这张床。虫子把菜叶咬出斑
斑点点的小窟窿,正好透点凉风。它从窟窿眼里往外看,下面的菜叶层层叠叠,不光吃不
完,睡也睡不完。菜青虫再一次满意自己是生在菜里的虫子,它不想让别的生物知道它的
幸福。
④菜青虫从菜叶上爬过来,像菜叶湿了,-菜叶卷起一滴清水,然后爬动,这不就是
小青虫吗?拈过一只青虫看,它通体澄澈,看上去比人干净 2020 倍。它没有腰椎这类东西,
是的,它只是一包清水。小虫吃菜叶长大身上除了水还能有什么呢?菜叶上的小虫如一小
节挤出的牙膏,然而它会爬,于人无害地在菜叶上蠕动。上帝赋予菜青虫的爬行速度是每
秒一微米。这个速度怎么能保证这个物种不灭绝呢?它没被灭绝的原因——第一,它不好
吃;第二,它不是蛋白质,第三,它不是药材尤其不是中药材;第四,它有伪装色;第五,
饥渴第六,有毒;第七,攻力强。因此,小虫具备了其中四项,可以勉强活着,但免不了被鸟
儿吃掉。然而最可怕的不是鸟儿。上帝不会在安排鸟儿吃虫子的同时又安排老虎、狼和狐
狸去吃虫子,那样有多少虫子也不够吃。比虎狼更冷酷..的是农药, 尽管小青虫只是一滴水,
有伪装色又不是药材,但农药仍然会准确无误....地杀死,不是杀个半死,是全死..。
⑤小虫子没有肠肝肾这类复杂器官,也没脑子,其实不是所有生物都需要脑了,本就
是以一条命活下去,该经历的苦难不是有脑子就可以回避的,我看一些人一辈子没活到不
是因为脑子没用时,小虫子想长脑子也没地方长,它身体里到处都是来自菜叶的水。风从
它身上吹过,它以为下了雨,雨浇在它身上的时候,它以为自己钻进了温润的菜帮里。菜
叶的大地碧绿无限,,除了小虫,竞没有其他主人,小虫爬行,失足掉进菜心里,它才知道
嫩黄的菜心比屎帮更可口,菜青虫吃到菜心后,套用人类表决心的话说,叫“下辈子还要
当小虫。”
(本文有删改)
2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①②小青虫吃得简单、自然。而人类的食谱古怪、杂乱,语言充满讽刺意味。
) (2 分)
B.文章使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修手法,既生动形象,又幽默有趣。
C.作者在写菜青虫的同时,也与人类进行对比,暗含看对人类自身的反思和批判。
D.文章寓意深刻,在写法上以小见大,在表达方式上以抒情为主。
22.④段中影的“冷酷”“准通无误”“全死”三个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 分)
23.请结个全文,谈谈你对虫子的“澄嫩”的理解。(4 分)
五、本大题 1 小题,共 40 分。
2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40 分)
当同伴都在玩电脑玩手机,不到 20 岁,就读于某建筑工程学校的梁智斌却在搬砖砌墙。
除了春节等假期,他每天都是十多个小时的训练。凭着这种耐心、专注和坚持,梁智斌的
“高颜值”墙在 2017 年第 44 届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中夺得第一名,为中国队捧回第一
枚金牌。据了解,世界技能大赛有“世界技能奥林匹克”之称,其技水平代表了该领域的
最高水准。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
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700 字。
2018 年广东普通高中会考语文参考答案
2. A
3.C
1.C
4.D
【解析】①虚弱:身体衰弱,元气亏损;不结实。②薄弱:是指单薄;不雄厚;不坚强。
形容事物在外界影响下容易受挫折、被破坏或发生动摇的状况。
③发布:表示思想、观点、文章和意见等通过报纸、书刊、网络或者公众演讲等文字和演
讲的形式公之于众,向外界传输消息的一种过程。④颁布:指政府机关或人民团体将其研
拟的法令规章、行政措施和所属成员的权利义务有关的诸事宜,依法公布周知。
⑤优化:采取一定措施使变得优异。⑥强化:指通过某一事物增强某种行为的过程。
5. C
【解析】①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
②美轮美奂:原本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现在也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
精美效果。
③入木三分: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1 厘米) 深。
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文章或见解深刻、透彻。
④沽名钓誉:沽:捞取,故意做作以谋取;钓:用饵引鱼上钩,比喻骗取。用某种不正当
的手段捞取名誉。
⑤一气呵成:呵:呼气。一口气做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情
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
6.A
【解析】B.关联词位置不当,主语相同,关联词放在主语后面。把“不仅”调到主语“毒
品泛滥”后面。看见关联词,检查其位置是否恰当。
C.谓语“培养”与宾语“方法”搭配不当。抽取主干,检查主谓宾搭配是否恰当。
D.“约”与“左右”语义重复,看见数量短语,检查是否表约数的词语重复。
7.C
8.B
【解析】①鼎力相助:大力相助。鼎力,大力 。指别人对自己的大力帮助。敬辞,一般用
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
③拜读:读别人作品或书信的敬词。 ④府上:敬词,是指对别人的家或老家的尊称。
9.D
10.A
【解析】夏洛克:一个是莎士比亚笔下《威尼斯商人》里的反派夏洛克,是个贪婪的吝啬
鬼;另一个是阿瑟·柯南·道尔《福尔摩斯》里的夏洛克·福尔摩斯。
11、(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 (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3)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②家母: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
(4)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翻译】而唯独金坛文襄公认为先生的奏议很
遇诸生损者,与言论若同辈。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谆勤,去而人爱思之。
12.B
【解析】善:《形意动》认为……好;
好。
13.D
【翻译】遇到贤能的生员,跟他们说话谈论就好像同辈人一样,劝别入为学要先从识字开始,
语意诚恳殷勤,离去之后人们都爱戴思念他。
14.D 室中自晨至夕未尝无客,与客饮酒谈笑穷日夜,而博学强知不衰,时于其间属文。
翻译:先生房中从早到晚不曾没有客人,整日整夜跟客人饮酒谈笑,博学强记却不衰减,还时
常在这期间写文章。
15.(1)担任安徽学政的官职,因为过错降级,后来又重为编修。
(2)不久,交正公去世了,文襄公任四库馆事务总裁,特别看重先生。
【参考译文】
朱竹君先生,名筠,大兴人,字美叔,又字竹君,和他的弟弟石君珪,年少时都以会
写文章而出名。先生乾隆十九年中进士,授官编修,后升至日讲起居注官,翰林院侍读学
士,督管安徽学政,因过降级,又重为编修。先生起初受到诸城刘文正公赏识,被认为是
疏朗俊伟奇特之士。后来到安徽,遇到皇上下诏搜求散佚的书籍,先生上奏说翰林院著有
《永乐大典》,里面有很多当世见不着的古书,请成立一个专门机构来搜寻校阅,并且陈
述的搜集方法也十分完备。当时刘文正在军机处,却不高兴,认为不是紧要的政事而徒增
烦恼,打算建议让这事停下来,而唯独金坛文襄公认为先生的奏议很好,跟刘文正坚决争
执,最终采用先生的意见上奏给了皇上,四库全书馆从此启动了。先生进入京城,住在馆
中,纂修《日下旧闻》。不久,文正去世,文襄任四库馆事务总裁,特别看重先生。先生
却不去拜访,还不时因主持馆中事跟他的意见抵触,文襄感到十分遗憾。一天见到皇上,
谈及先生,皇上便称许朱筠学问文章远超别人,文襄默然不能发话,先生因此而安然无事。
先生为人,在家与兄弟友善,而在外喜好交游。称赞别人的好处,唯恐没有说到极致;
若有过错,就总是掩饰。后进之士多因他的称许而得名。先生房中从早到晚不曾没有客人,
整日整夜跟客人饮酒谈笑,博学强记却不衰减,还时常在这期间写文章。他的文章才气新
奇豪放,对于义理、事务、情态,无不具备,想要说的话无不穷尽,尤其喜爱小学(文字
音韵训诂之学),当学政时,遇到贤能的生员,跟他们说话谈论就好像同辈人一样,劝别
人为学要先从识字开始,语意诚恳殷勤,离去之后人们都爱戴思念他。他想要写的书都没
有写成,有诗文集合若干卷。
16.A
【解析】首联翻译:曾经万紫千红的那些花卉,现在大都随风逝去,而菊花在寒冬里依然绽放,
时光飞逝,一年又要过去了。所以,首联写的是菊花开放的样子。
17.这首诗写“花中四君子”之一的晚菊,写菊花开放较迟,当春花夏卉辉煌不再,风流云散
之后,它本姗姗迟来,于清秋霜天之日呈妍播香,不随潮流,傲霜挺立。诗大以菊花自比,尽显
无羁无绊,优游自在,正如诗中所说,他以靖节先生自况,只喜欢幽静小院一枝黄菊,多则滥,
多则无所适从,一叶知秋足矣。
18.B
21.D
【解析】此题主要考査对文本重要信息、内容要点的理解以及表达技巧方面的鉴赏。A、B、
C 所分析的内容,在文本容易找到一一对应的信息,考生只需要耐心细心寻找,即可判断。
D 项“表达方式上以抒情为主”错,应该是“表达方式上以议论为主”,结合相关句子和标
题中的“漫道”一词可以判定。
19.B
2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