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8年浙江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资料共8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8 年浙江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6 页,满分 7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 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 2B 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 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 本试题卷上无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 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根据甲骨卜辞,商朝的最高统治者称王,天上的至上神则称为帝。王每每出师征讨,必 先卜帝是否授佑。这反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C.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D.最高执政集团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种“希望人类回归朴素和安宁,与宇宙及他人都保持 和谐,维持人类生存永恒”的新思想。这种新思想的代表人物有 A.孔子、孟子 B.老子、庄子 C.墨子、庄子 D.荀子、韩非子 3.下图为中国古代一幅著名书法作品,其字体的特征是
第 3 题图 A.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B.工整清晰,飞洒活泼 C.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 D.奔放跃动,极富写意性 4.某学校拟组织一次以“浙江古代文明成果”为主题的图片展。下列素材可以入选的有 ①越窑的青瓷 ②大邑的白瓷 ③钱山漾的绢片 ④马王堆的素纱襌衣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一个类似桌面的大轮盘,分为若干格,活字字模按韵排列在格内。排版时,两人合作, 一人读稿,一人转动字盘,取出所需的字模,排入版内。印刷完毕后,将字模还原放入 格内,既省时又方便。此项技术的发明者是 A.东汉杜诗 B.北宋沈括 C.宋代毕异 D.元代王祯 6.关税的税则税率是一个国家用以限制和鼓励某些进出口商品,以保护本国工商业利益的 手段。近代列强开始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B.《马关条约》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7.有学者说:“1895 年以后民营工业之所以发展较快,乃外人大量设厂所激起之经济民族 主义使然。外人大量设厂之后,一面有民间提倡挽回利权,一面有清廷倡导于上。”该 学者认为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有 ①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②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③实业救国思潮涌现 ④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孙中山研究了各种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实地考察了西方政治制度、经济民生和社会 状况,就民生方面提出的主张是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9.《新青年》经常介绍生物、医学、生理、体育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宣传宇宙是可以认 识的,物质是实在的等唯物主义观点。由此可见,新文化运动 A.主张维新变法 B.倡导民主共和 C.提倡科学思想 D.批判封建伦理 10.某爱国运动的宣言提出:“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这场爱国运动是 A.五四运动 B.国民革命运动 C.一二·九运动 D.全民族抗日运动
11.近代以来中国婚俗发生了很大变化。右图主要反映了 第 11 题图 A.新式婚礼开始出现 B.恋爱自由新风开创 C.政府提倡新式婚礼 D.城乡流行集体婚礼 12.某学生对抗战期间发生的部分战役进行梳理,制成下表。表中①②③对应选项正确的 是 时间 空间 战果 1937 年 ① 八路军伏击日军,歼敌千余人,取得全面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1938 年 ② 中国官兵消灭日军一万余人,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③ 华北 八路军一百多个团,歼敌四万多人,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A.平型关 台儿庄 1939 年 B.平型关 台儿庄 1940 年 C.台儿庄 平型关 1939 年 D.台儿庄 平型关 1940 年 13.在我国即将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对 国内主要矛盾变化做出分析,并提出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 14.邓小平在与英国外交大臣的谈话中说:“我很有信心,‘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能够 行得通的。这件事情会在国际上引起很好的反映,而且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国家间解决 历史遗留问题的一个范例。”“这件事情”首先得到成功实践是在 A.1979 年 B.1982 年 C.1997 年 D.1999 年 15.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下列
表述体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迅速增长的是 A.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中国开始工业建设 B.对外开放格局形成,中国开始走向国际舞台 C.国防科技成就突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空间技术发展迅速,中国开始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 16.下列是当今世界四个国际组织的标志。这四个国际组织按其成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 的是 ① ② ③ ④ 第 16 题图 A.①②④③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③②①④ 17.伯里克利在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 该制度是指古代雅典的 A.中央集权制 B.君主立宪制 C.联邦体制 D.直接民主制 18.在罗马共和国初期,平民和贵族展开长期的斗争,推动了一部被后世誉为“欧洲一切 公法和私法的渊源”的成文法颁布。这部成文法是 A.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公民法 D.万民法 19.1698 年,某国外交官提及英国当时政治状况时说,若没有议会的参与,英国国王签署 的条约不过是一纸空文。这种状况的形成是因为当时英国 A.国王已经成为虚君 B.王权的神圣性没有改变 C.限制王权法案的实施 D.议会的权力来源于国王 20.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伏尔泰不仅获得了民众的崇拜,而且成为凡尔赛宫的座上宾,国 王和贵族们也一样尊敬这位思想的天才。这位“思想的天才” ①提倡宗教信仰自由 ②反对君主专制 ③主张三权分立学说 ④提出“主权在民”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1.1787 年制完会议上,与会代表达成一个妥协:黑奴在选派国会代表和纳税时按自由民
人数的五分之三计算,奴隶贸易进行到 1808 年停止。这一妥协有利于调和 A.南方与北方的矛盾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大州与小州的矛盾 D.立法与司法的矛盾 22.美国物理学家约瑟夫·亨利在铺设大西洋海底电缆的竣工仪式上说:“19 世纪历史的显 著特点是,将抽象的理论应用于实用技术,让物质世界的内在力量为智慧所控制,成 为文明人的驯服工具”。“抽象的理论”中最先成熟和完善的核心理论体系是 A.万有引力定律 B.经典力学 C.广义相对论 D.狭义相对论 23.罗斯福执政期间,美国国会通过了某项法案:“雇员享有自行组织起来,建立、参加或 协助劳工组织,自行选派代表集体谈判以及为了集体谈判或其他互助或自卫事宜而采 取协同行动的权利”。该法案是 A.《农业调整法》 B.《紧急银行法》 C.《全国劳工关系法》 D.《联邦紧急救济法》 24.1949 年,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 12 个国家在华盛顿集会,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建立了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该组织总部位于右图中的 第 24 题图 A.① B.② C.③ D.④ 25.下表是 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数据 年份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GDP 增长率 1.2% -0.4% 2.7% 2.3% 3.5% 2.0% 2.8% 3.8% 4.5% 5.7%
失业率 5.6% 5.2% 6.6% 6.8% 6.1% 5.7% 5.4% 5.0% 4.7% 4.1% 通胀率 5.4% 6.9% 6.5% 2.7% 2.7% 2.5% 2.3% 1.7% 2.1% 2.5% 该表反映了这一时期美国 ①GDP 获得较快增长 ②失业率逐年下降 ③通胀率明显下降 ④财政赤字问题解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26 题 10 分,第 27 题 10 分,共 20 分) 26.汉武帝时期,中国的“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 分) 材料一 汉帝国的版图空前扩大,拥有 84 个郡和 18 个诸侯国……皇帝无与伦比的地 位在很多制度和规范中得以体现……汉朝延续了秦的很多做法。然而,汉朝之所以能 够国祚长久,得益于它善于通过摸索或者以渐进的方式变通秦的举措,而且经常颇不 情愿地采用一些新的控制手段。 (1)指出材料一中汉朝延续秦朝的两项政治制度。为了巩固空前扩大的疆域,汉武帝 ——摘自[美]陆威仪:《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 在监察制度方面采取了什么新举措?(4 分) 材料二 (汉武帝)继位之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又于第五年设置五经博士,启用好 儒术的田蚡为相。田蚡把博士中不治儒学的人一律开除,招聘数百名儒生补充进来…… 到了西汉末期,超过三万名儒生进入皇家学术机构。 ——改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提升儒学地位的措施,并简述这些措施 对中国“大一统”局面的影响。(6 分) 27.近代以来,科技进步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加速了世界一体化进程。阅读材料,回 答问题。(10 分) 材料一 人口和文化的迁移并不会在真空发生,迁移需要交通、通信和规范等基础设 施和制度。……蒸汽动力应用于铁路和航行,极大地改善了国际交通运输状况。随着 大量国家和殖民地开始供应原料,一个更广泛的贸易秩序形成了。在基本商品中,大 众用品首次变得有利可图。从事贸易的地区数量迅速上升……20 世纪初期,世界一体
化逐渐成为现实。 ——改编自[英]戴维·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蒸汽动力应用于“铁路与航行”的重大发明成 果,并概括 20 世纪初期世界一体化进程的主要内容。(6 分) 材料二 1990 年后,全球经济开始为公众所注意。支持新的全球经济的是通信技术的 发展,半导体、纤维光学和卫星实际上已经消灭了地理上的距离,引起市场经济的日 益一体化。……1995 年,世界贸易组织接管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20 世纪 90 年代世 界贸易总额超过六万亿美元,大约相当于 1980 年的两倍。 ——摘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下册 (2)根据材料二,概括 20 世纪 90 年代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简 述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4 分) 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www.zx1s.com/),未经允许, 谢绝转载。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 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A 11 C 21 A 2 B 12 B 22 B 3 D 13 B 23 C 4 A 14 C 24 C 5 D 15 D 25 B 6 A 16 C 7 B 17 D 8 D 18 B 9 C 19 C 10 A 20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26 题 10 分,第 27 题 10 分,共 20 分) 26.(10 分) (1)制度:郡县制和皇帝制。 举措: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政治。 (2)措施:重用儒生,设置太学,表彰六经等。 影响:儒学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以汉民 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中国“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 27.(10 分) (1)发明:蒸汽机车;汽船。 内容:物资和物种交流;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文化的交流与撞击;社会形态的冲突 与选择。 (2)因素: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经济组织的推动。 利:总体上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 弊:环境污染、人口爆炸等问题日益突出,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www.zx1s.com/),未经允许, 谢绝转载。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