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云南普通高中会考生物考试真题
[考生注意]:本科试卷分第 1 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按规定要求作
答,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共 60 分,每题 1。5 分。每题下面都有 A、B、C、D 朗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
第 I 卷(选择题,共 60 分)
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施莱登和施旺共同提出
A.中心法则
B.分离定律
C.细胞学说
D.进化学说
2.下列物质的合成过程需要供给氮源的是
A.糖原
B 淀粉
C.脂肪
D.蛋白质
3.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二肽时生成一分子水,该水分子中的氢来自于
A.羧基
B.羧基和氨基
C.氨基
D. R 基
4.下列化合物与其功能表述相符的是
A.结合水——细胞中的良好溶剂
C.葡萄糖——细胞中的主要能源物质
5.下列不属于细胞核功能的是
B.脂肪——生物膜的基本支架
D.蛋白质一一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A.遗传信息库
C.细胞遗传的控制中心
B.细胞代铡中心
D.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
6.豚鼠胰腺细胞将细胞内合成加工的分泌蛋白通过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的方式是
D.胞吐
C.主动运输
A 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7.下列关于酶的表述,全面而准确的足
A.酶不能脱离生物体起作用
机物
C.酶与无机催化剂没有本质区别
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
D.酶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8.下图为细胞中 ATP 与 ADP 相互转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不需要酶的催化
C.过程①不能发生在线粒体中
B.过程②发生高能磷酸键的断裂
D.过程②不能发生在叶绿体中
9.某同学剧烈运动后感到肌肉酸痛,主要原因是肌细胞产生并积累大量的
A.酒精
B.乳酸
C.醋酸
D.碳酸
10.下图是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的示意图,图中 A 和 B 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
11.下列关于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日期:染色体复制一次
C.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
B 中期:染色体与 D~JA 数目相等
D。末期:始终看不到核膜耜核仁
12.老年人皮肤上出现“老年斑”的主要原因是皮肤细胞
A 色素积累增多
C.分裂能力增强
B.含水量增多
D.分化能力增强
13.香水玫瑰的花色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用 R、r 表示)。某同学从下面的杂交实验中
得出的结论有几项正确
①红花为显性②红花 A 一定为杂合子③红花 C 和红花 D 的基因型一定相同
④红花 B 只产生一种配子
A.一项
C.三项
B.两项
D 四项
14.在下列各项实验中,最终能证实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成立的是
B.不同类型纯种亲本之间的杂交实验
A.F1 的自交实验
C.F1 与隐性个体的测交实验
D.鉴定亲本是否为纯种的自交实验
15.同源染色体是指
A.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C.形态大小完全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B.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D。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两条染色体
16.下列有关受精卵和受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受精卵具有全能性
B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卵细胞,一半来自精子
C.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
D 仅减数分裂就能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19.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脱氧核糖核苷酸对模型,其中正确的是
20.下列有关细胞中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是染色体的主要载体
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
B.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D.一个 DIYA 片段就是一个基因
21.在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中,密码子位于
A.DNA 上
B.mRNA 上
C.蛋白质上
D.染色体上
22.在大田的边沿和水沟两侧,同一品种的小麦植株总体上比大田中间的长得高壮。产生
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基因重组引起性状分离
C.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
23.由生殖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称为
B.环境差异引起性状变异
D.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发生了变化
A.六倍体
B.三倍体
C.二倍体
D 单倍体
24.下列事件与所利用的原理,搭配正确的是
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染色体变异
B.无子西瓜的培育——单倍体育种
C.青霉素高产菌株的培育——基因突变
D.猫叫综合征——基因重组
25.下列关于育种优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多倍体通常茎杆粗壮,果实、种子大
C 人工诱变育种能提高变异频率
26.下列属于基因工程技术培育的新品种是
B 转基因抗虫棉
A.耐寒的小黑麦
27.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是
B.杂交育种能产生新基因
D.利用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C 太空椒
D.试管牛
A.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个体
B.生物的进化对于环境的改变没有影响
C.突变和基因重组浃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28.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它们的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结果双方都没有取得明
显的优势,这说明
A.自然选择不起作用
C.双方在斗争中用进废退
29.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的是
B.生物为生存而进化
D.双方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A.激素
R.神经递质
c.血红蛋白
D.抗体
30.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运动时,人体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能导致疾病发生
D.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31.调节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位于
A.大舾皮层
B 脑干
32.下列不属于激素调节特点的是
A.微量而高效
C.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C 脊髓
D.小脑
B 蒸腾作用加快
D。光合作用增强
33。艾滋病病毒 mV 主要攻击人体内的
A. T 淋巴细胞
B。造血于细胞
34。植物茎的向光性是由于单侧光引起
A.呼吸作用加强
C。生长素不均匀分布
35.促进番茄果实成熟的激素是
C.B 淋巴细胞
D.吞噬细胞
B.通过体液运输
D.作用时间短暂
A 生长素
B.细胞分裂素
C。脱落酸
D。乙烯
36。下列不属于种群特征的是
A 年龄组成
B.基因频率
C 出生率和死亡率
D.种群密度
37.某种群进入一个适合其生长和繁殖的环境中,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时
间和空间内该种群的增长曲线最终可能为
38.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C 群落演替导致群落内生物种类不断改变
替
39.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A.森林生态系统 B 草原生态系统
40.下列能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是
B 群落演替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D 在人类干预下群落可按一定进程发生演
C.荒漠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A.为美化城市环境,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观赏粪植物
B.为保护草场、减少沙化,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
C.为控制水葫芦在我国造成的严重灾害,将其天敌引入我国
D 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殖,并进行部分野外回归实验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40 分)
二、简答题(共 40 分,每空 1 分)
41(5 分)下图为某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①]是____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2)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是[
(3)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由[
(4)[③]表示____,无生物膜结构。
(5)[⑤]结构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若适当降低温度,流动性将
]____
]____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变慢或不变)。
42(5 分)下图为某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填加快、
(1)在类囊体上分布有吸收光能的____。
(2)图中①为________,(CH2O)中的能量直接来源于
(3)若突然停止 CO2 供应,则短时间内 C3 的含量将
(4)农业生产上提高产量的措施有:控制光照强弱和温度的高低,适当增加环境中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的浓度。
43.(5 分)下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 图表示____分裂,细胞中有____条染色体。
(2)B 图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____期,细胞中含有
(3)若 B 图中①号染色体上含有基因 A,则其等位基因 a 应位于____号染色体上。
个核 DNA 分子。
44.(5 分)下图为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用 A、a 表示等位基因)。请据图回答:
I
45.(5 分)下图为人体部分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若该分泌细胞分泌的物质是抗体,该细胞的名称是____抗体进行的免疫方式属于
特异性免疫中的____免疫。
(2)饭后 30 分钟血糖浓度会升高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分泌胰岛素的是胰岛
此时胰岛素分泌量将
细胞。
(3)若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将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
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调节。
46.(5 分)某岛屿栖息着狐和野兔,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后来有人登岛牧羊,捕食野兔和
狐,狐也捕食羊羔,形成如图所示的食物嘲。第 5 年,岛上狐濒临灭绝,但野兔数量
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第 6 年,野兔种群爆发了由兔瘟热病毒引起的瘟疫,其数
量骤减。请据图回答:
(1)在该食物网中有食物链____条。
(2)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
(3)与登岛前相比,人登岛后的第 5 年,野兔种内斗争强度
,兔瘟热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是
(填增加、减小、
不变)。
(4)一般情况下,被捕食者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随捕食者种群密度的增加而
(填
增强、减弱、不变)。
47.(5 分)回答下列有关实验的问题:
(1)西瓜汁和梨汁比较,适宜用来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理想材料是
(2)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加入 CaCO3 的怍用是
的色素是
。
(3)生物实验中常用
(4)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 H 应____取样。
试剂鉴定黄豆组织中是否存在蛋白质。
。
上扩散速度最快
48(5 分)现有三支试管 A、B、C,向试管 A、c 内各加入 2mL 可溶性淀粉溶液,向试管 B
内加入 2mL 蔗糖溶液,再按下图所示步骤操作,最后分别用斐林试剂检验。回答下列
问题:
(1)试管 A 和 B 对照,说明酶具有
(2)试管 A 和 C 对照,说明酶的活性受
(3)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的加热方式为
(4)A、B、C 试管中会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