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吉林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开卷考试。答题前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科考号、试卷科目等项目填写或涂在
答题卡和试卷所要求的位置上。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本试题分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书面表达题。试卷满分为 100 分。答题时间
为 80 分钟。
3.所有选择题的答案都必须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
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选择题答案写
在试卷上无效。
4.第Ⅱ卷的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注意字迹清楚,卷面整洁。
第Ⅰ卷(选择题 共 4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符合题意)
1.雅典民主政治制度中代表公民利益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A.十将军委员会
C.五百人议事会
B.四百人议事会
D.公民大会
2.右图是英国 1989 年发行的纪念币。它是纪念
A.“光荣革命”的爆发
B.《权利法案》的颁布
C.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D.两党政治的形成
3.列宁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文件时
A.《土地法令》
C.《四月提纲》
B.《和平法令》
D.《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4.1992 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A.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B.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C.“一国两制”方针
D.“一个中国原则”
5.1953 年 12 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
A.“另起炉灶”
C.“一边倒”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6.某学生制作了“欧洲联合三步曲”的表格,表格中空白处适合填写的内容是
时间
标志
意义
20 世纪 50 年代
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开启联合之门
20 世纪 60 年代
加强经济合作
20 世纪 70 年代
“用一个声音说话”
加强政治联合
A.成立欧洲共同体
C.成立欧洲联盟
B.成立“北约”
D.成立“华约”
7.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决定性因素是
A.重农抑商
B.倭患猖獗
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D.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8.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于
A.19 世纪六七十年代
B.19 世纪末
C.20 世纪初
D.20 世纪二三十年代
9.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使农村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政策是
A.建立人民公社
C.实行对外开放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10.下列选项中反映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是
A.粮票——股票
C.法币——人民币
B.老爷——先生
D.臣民——公民
11.罗斯福新政在社会福利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A.调整农产品结构
B.政府成立农业调整署
C.发放紧急救济金
D.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12.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反全球化运动的现象,说明经济全球化
A.是一把有利有弊的双刃剑
B.是发达国家对落后国家的经济侵略
C.不利于各国经济长远发展
D.不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13.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下列属于儒家思想主张的是
A.兼爱非攻
C.无为而治
B.民贵君轻
D.以法治国
14.在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发展过程中,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家是
A.普罗泰戈拉
C.柏拉图
B.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15.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伏尔泰对人类的贡献是
A.提倡“天赋人权”思想
B.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C.阐述“人民主权”思想
D.坚持人要自律主张
16.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是
A.《夏小正》
C.《授时历》
B.“殷历”
D.《齐民要术》
17.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下列属于维新派主张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师夷长技以自强”
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18.下列毛泽东的著作发表于新中国成立后的是
A.《论持久战》
B.《论联合政府》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论十大关系》
19.规定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总任务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
C.中共七大
B.遵义会议
D.七届二中全会
20.下列作品中,关注社会问题,批判社会罪恶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是
A.《人间喜剧》
C.《等待戈多》
B.《巴黎圣母院》
D.《母亲》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 4 页,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答在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前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并在第 6 页右下方“考生座位序号”栏内正确填入自
己的座位序号。
第Ⅱ卷(书面表达题 共 60 分)
二、填空题(本题有 10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21.西周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实行
;秦朝通过
,实现了对地方政权
直接有效的控制。
22.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后,第一位首相是
;美国 1787 年宪法在权力结构中
突出“
”原则,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精神。
23.明中叶以后,部分行业中民营手工业超过
占据主导地位;明朝中后期江
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
性质的生产关系。
24.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把实现
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1995 年,未
解决中低收入的城镇居民住房问题,国家启动了“
”。
25.黄宗羲是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他揭露了
是天下之大害;他提出
“
”的民主思想。
26.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中医专著《
》,创造性地提出了辨证施治
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被医家誉为“
”。
27.19 世纪末 20 是世纪初,普朗克提出了
;爱因斯坦提出了
,
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28.在中国首先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是
,他撰写的《
》,
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29.
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出现,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
质的全合成,开辟了
的时代。
30.1956 年春,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
”的方
针,推动文化的繁荣;“文革”结束后,邓小平指出文艺属于人民,要为人民服务,为
服务。
三、材料题(共 20 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40 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工业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1851 年英国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有 10 个国家接受邀请,
此为世界博览会的开始,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性盛会,原材料、机械、工业制品及雕塑
作品成为 19 世纪世纪博览会的主要展品,蒸汽机、混凝土、铝制品、橡胶、缝纫机、印刷
机、火车等相继成为展会上的新宠。
——摘编自霍勒死•格里利《水晶宫及其经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技术革命性变化从哪个行业先
开始?使工业革命进入崭新发展阶段的重大发明是什么?(4 分)
材料二 19 世纪中后期,很多科学研究成果都应用于生产,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
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人们把这一历史进程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这次工业革
命中,德国和美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并指出人类由此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 2》
进入什么时代?(10 分)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使社会关系发生怎样的
重大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生工业生产结构和生产组织形式各发生怎样的变化?(6
分)
四、历史写作(共 20 分)
32.2015 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面对现实,
回顾历史,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 30 年代日本发动了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
了深重的灾难和深远的影响。
结合史实,“以两次侵华战争不同结局和影响”为主题,写一篇字数不超过 500 字的
历史评论短文。
写作要求:(1)以文章形式呈现,逻辑严谨,过渡自然。
(2)内容全面,史论结合,表达准确,语句通顺。
内容包括:(1)日本在两次侵华战争中的滔天罪行。(4 分)
(2)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及对中国社会进程的影响。(4 分)
(3)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8 分)
(4)谈谈你对中日关系的认识。 (4 分)
2015 年吉林普通高中会考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题号
答案
1
D
题号 11
答案
C
2
B
12
A
3
C
13
B
4
D
14
B
5
D
15
A
6
A
16
C
7
C
17
D
8
A
18
D
9
B
19
D
10
A
20
A
二、填空题(本题有 10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21.分封制;郡县制
22.沃波尔(沃尔波尔);分权与制衡
23.官营手工业;资本主义
24.小康;安居工程
25.伤寒杂病论;万世宝典
26.君主专制;天下为主,君为客
27.量子假说;相对论
28.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29.1965;人工合成蛋白质
30.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社会主义
(说明:错字、漏字一律不得分)
三、材料题(共 20 分)
31.(1)(4 分)
棉纺织业(2 分)
蒸汽机(或改良蒸汽机)(2 分)
(2)(10 分)
①电力的广泛使用;②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③化学工业的发展;④钢铁
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⑤新的交通、通信技术的进步。(答出四点即可
得 8 分)
电气时代(2 分)
(3)(6 分)
社会关系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2
分)
工业生产结构变化:重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2
分)
生产组织形式变化:形成垄断组织。(2 分)
四、历史写作(共 20 分)
32.评分标准
(1)有论文题目。(1 分)
(2)罪行:(4 分)(答出其中的两点即可得 4 分)
旅顺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潘家峪大屠杀;“七三一部队”
(3)(6 分)
结果:1895 年,清政府战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3 分)(答战败或
《马关条约》可得 2 分,都答出得 3 分)
影响: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3 分)(如果没答出半殖
民地化加深,答出以下三点每点给 1 分)(①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
受严重损失;②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刺激列强在中国划分
“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4)历史意义:(6 分)
①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 100 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
完全胜利,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3 分)
②中国抗战的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2 分)
③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1 分)
(5)认识:(3 分)(答出其中一个方面即可得 3 分,其他角度言之有理即可得 3
分)
①教训:以史为鉴,汲取历史教训,防止悲剧重演,尊重历史,反对篡改历
史;
②和平: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③发展:面向未来,促进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中日友好往来,增进中日互信,合作共
赢,共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