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湖南省株洲市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4 分,共 50 分)
1.读经纬网图,回答 1~2 题。
甲地的经纬度是
(
)
A.120°E,50°N
C.120°E,50°S
B.120°W,50°N
D.120°W,50°S
2.读经纬网图,回答 1~2 题。
当甲地当地时间为 8:00 时,乙地当地时间为
(
)
A.5:00
B.6:00
C.10:00
D.11:00
3.俄罗斯是一个地跨亚、欧两洲的国家,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其人文独具特色。结合所学知
识回答 3~5 题。
该国人口和城市多分布在
(
)
A.欧洲部分
B.亚洲部分
C.北冰洋沿岸
D.太平洋沿岸
4.俄罗斯是一个地跨亚、欧两洲的国家,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其人文独具特色。结合所学知
识回答 3~5 题。
对该国居民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
A.单一民族,通用英语
B.多民族,通用俄语
C.多为黄种人,信奉基督教
D.多为白种人,信奉佛教
5.俄罗斯是一个地跨亚、欧两洲的国家,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其人文独具特色。结合所学知
识回答 3~5 题。
该国民居墙体厚实,屋内建有火炕,窗户较小,是为了
(
)
A.防风沙
B.防潮湿
C.防寒保暖
D.通风散热
6.小明和他的朋友前往某地进行野外考察,如图为该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 6~8 题。
当他们登上山顶甲观日出时,面向何方向最合适
(
)
A.A
B.B
C.D
D.E
7.小明和他的朋友前往某地进行野外考察,如图为该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 6~8 题。
测量山顶甲的海拔,其结果可能是
(
)
A.1 200 米
B.1 100 米
C.1 000 米
D.900 米
8.小明和他的朋友前往某地进行野外考察,如图为该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 6~8 题。
考察途中可能遇到河流的地点是
(
)
A.A
B.B
C.C
D.D
9.读我国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回答 9~11 题。
对该地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B.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夏季高温少雨,冬季寒冷干燥
10.读我国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回答 9~11 题。
该气候区夏季最常见的气象灾害是
(
)
A.沙尘暴
B.寒潮
C.旱涝
D.霜冻
11.读我国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回答 9~11 题。
下列天然植被位于该气候区的是
(
)
A.森林
B.森林草原
C.草原
D.荒漠
12.亚马孙河流域气候湿热,森林茂密,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产生的氧气占地球总氧量的 1/3,
被称为“地球之肺”;该地区人烟稀少。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2~14 题。
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主要是指
(
)
A.保持水土
B.释放氧气
C.物种丰富
D.涵养水源
13.亚马孙河流域气候湿热,森林茂密,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产生的氧气占地球总氧量的 1/3,
被称为“地球之肺”;该地区人烟稀少。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2~14 题。
亚马孙河流域人烟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
A.气候湿热,不利于人类生存
B.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C.旱涝频繁,农业落后
D.资源不足,工业欠发达
14.亚马孙河流域气候湿热,森林茂密,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产生的氧气占地球总氧量的 1/3,
被称为“地球之肺”;该地区人烟稀少。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2~14 题。
合理开发和保护亚马孙热带雨林措施得当的是
(
)
A.毁林开荒,发展农业
C.封山育林,禁止开发
B.采育结合,多种经营
D.招商引资,大力采伐
15.印度尼西亚人口众多,地形崎岖,多火山地震。2018 年 9 月 28 日,苏拉威西省发生 7.4 级地震并引发
了海啸。如图为印度尼西亚附近板块分布图。结合图文资料回答 15~17 题。
该国多火由地震是因为
(
)
A.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B.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
C.美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D.美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
16.印度尼西亚人口众多,地形崎岖,多火山地震。2018 年 9 月 28 日,苏拉威西省发生 7.4 级地震并引发
了海啸。如图为印度尼西亚附近板块分布图。结合图文资料回答 15~17 题。
火山喷发可能会引发巨大灾害,但印度尼西亚有一个怪现象,有人宁愿搬到火山口附近去居住,其主要
原因是
(
)
A.气候适宜,适合居住
B.耕地缺乏,火山灰土壤肥沃
C.火山壮观,利于冒险
D.风景优美,便于观看
17.印度尼西亚人口众多,地形崎岖,多火山地震。2018 年 9 月 28 日,苏拉威西省发生 7.4 级地震并引发
了海啸。如图为印度尼西亚附近板块分布图。结合图文资料回答 15~17 题。
该地震发生时,正在海边小木屋度假休闲的某游客自我保护措施得当的是 (
)
A.迅速躲到大树下
B.紧闭大门,等待救援
C.驾驶豪华游艇生
D.撤离到空旷的高地,蹲下来
18.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热量不足,适宜喜温凉的青稞、豌豆等作物生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8~20 题。
最能体现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是
(
)
A.冷湿
B.高寒
C.干旱
D.湿热
19.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热量不足,适宜喜温凉的青稞、豌豆等作物生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8~20 题。
该地区的青稞、豌豆等作物主要分布在
(
)
A.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
B.三江源地区
C.柴达木盆地
D.藏北高原
20.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热量不足,适宜喜温凉的青稞、豌豆等作物生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8~20 题。
该地区种植的青稞、小麦等作物穗大粒饱,单产较高,下列原因与此无关的是(
)
A.光照强,日照时间长,光合作用强
B.昼夜温差大,积累养分多
C.气温低,病虫害少
D.光热不足,生长速度慢
21.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读图回答 21~22 题。
图中各要素随时间的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
)
A.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C.人均粮食不断上升
B.环境污染不断加重
D.自然资源数量持续增加
22.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读图回答 21~22 题。
人口激增很可能会导致
①土地资源利用过度
②人均粮食持续上升
③自然资源枯竭
④环境污染加重
(
)
⑤人口大量死亡乃至停止增长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23.遥感考古具有传统田野考古无法比拟的优势。研究人员应用遥感考古,神奇的将新疆境内“消失已久”
的长城遗址复原了出来。读“新疆长城遗址分布图”,回答 23~25 题。
新疆古长城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沿南北两线保护丝绸之路。形成这种分布点的主要因素是
A.水源
B.地形
C.土壤
D.气候
(
)
24.遥感考古具有传统田野考古无法比拟的优势。研究人员应用遥感考古,神奇的将新疆境内“消失已久”
的长城遗址复原了出来。读“新疆长城遗址分布图”,回答 23~25 题。
关于图示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B.河流湖泊多,水资源丰富
C.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D.土地资源、水能资源丰富
25.遥感考古具有传统田野考古无法比拟的优势。研究人员应用遥感考古,神奇的将新疆境内“消失已久”
的长城遗址复原了出来。读“新疆长城遗址分布图”,回答 23~25 题。
传统的田野考古很难复原新疆古长城遗址,可能的原因有
(
)
①古长城就地取材,由黄沙建成
②古长城历经千年,久经风沙侵袭
③新疆地广人稀,地貌复杂
④新疆植被茂密,难以发现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5 个小题,共 50 分)
26.(10 分)阅读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 1 为法国地形、河流、资源分布图,图 2 为法国气候分布图。
材料二:
法国环境优美,风光风情、美食时装、文化艺术、历史古迹,无不吸引着天下的游人,尤其喜欢
夏季到地中海沿岸享受阳光沙滩。
材料三:
法国铀(核电的主要原料)、铁、铝土资源丰富,煤和石油严重不足;工农业发达,核电占总发电
量的 70%以上。
(1)读图 1,描述法国的地形地势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 结 合 材 料 一 , 从 水 位 和 结 冰 期 两 方 面 归 纳 塞 纳 河 的 水 文 特 征 , 并 简 要 分 析 原 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