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广西贵港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1~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第 1 卷(选择题,共 30 分)
1.下列加点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A.荟萃(cuì)
B.稽(qǐ)首
C.杠(gāng)杆
D.龟(jūn)裂
拎(līn)包
隽(juàn)永
盔(kuī)甲
花蕊(ruǐ)
模(mú)样
佃(tián)农
供给(jǐ)
埋(mán)怨
书声琅琅(láng)
强(qiǎng)词夺理
铿(kēng)锵有力
锲(qì)而不舍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B )
梅花傲雪绽放,它的孤高让世人_____;雄鹰搏击蓝天,它的价值得以完美展现;陶潜弃官采菊,种
豆南山,他的形象光彩夺目;邓稼先毅然回国,功成“两弹”,他的伟绩_____._____人生的长度无法由
人做主,_____人生的厚度可以因找准自己的位置而增加。
A.神往
B.艳羡
C.艳羡
D.神往
家喻户晓
举世瞩目
家喻户晓
举世瞩目
虽然
虽然
因为
因为
但是
但是
所以
所以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
A.“丹心铸魂”雕塑艺术展设在国家博物馆举行,观众摩肩接踵。
B.苏州园林修剪和栽种树木也着眼于画意。
C.开展“绿色网络”进校园,是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需要。
D.蜜蜂和其他传粉媒介的减少,导致一些作物的产量下降。
4.下列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C )
A.始龀,刚换牙,指七八岁:弱冠,古时男子十五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B.欧阳修,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卖油翁》《醉翁亭记》都是他的作品。
C.莫泊桑,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D.千里走单骑、华容道释曹操、大闹长坂桥,分别显示了关羽忠、义、勇的英雄本色。
二、议论文阅读(5~8 小题,每小题 12 分,共 12 分)
5.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生命因磨炼而美丽
①平心而论,谁也不希望自己的生命经常忍受磨炼一一折磨式的历练,哪怕真的是因此可以增加人的
美丽,也不会有人欢呼着说“啊,我多么喜欢折磨式的历练呀。”人总是向往平坦和安然的。然而,不幸
的是,折磨并不以人的主观愿望为依据,不论人们喜欢与否,它只管我行我素,甚至有时还要强加于人,
谁奈它何?
②既然如此,人们为什么不让自己振作起来去迎接这挑战呢?
③人们为什么不能把它变作某种养分去滋润自己的美丽呢?人们回避磨炼,是因为不想忍受它。当回
避不了时,人们又说磨炼原来是可以美丽人生的,两边皆有道理。
④避开折磨是生命的最佳选择,一旦躲避不开,就让折磨变作美丽人生的养分,此亦是生命的最佳选
择。之所以说此亦是生命的最佳选择,乃是因为人们在陷进折磨时,他们面对的选择不止一个,比如说痛
苦、焦灼、失望、述茫、束手无策或一蹶不振,而这些选择皆是对人生的消沉与颓废。比起这些选择,唯
有选择让折磨变作美丽人生的养分,方才算是最佳。
⑤生命因磨炼而美丽,关键在于人对磨炼认识的角度和深度。应该说,磨炼本身就具有美丽人生的功
能,假若由于认识上的原因,反让磨炼把自己丑化了,这就有点雪上加霜的味道了,除了磨炼的起因之外,
你只好谁也别怪。鉴于以上原因,所以也并不是说,谁的生命都会因磨炼而美丽的,生丑陋者也大有人在。
⑥生命因磨炼而美丽,不仅仅因为生命需要在磨炼中成长;主要在于,磨炼对生命的不可回避性。人
群之中,物欲横流,而且方向和力度又不尽相同,谁料得到何时何地就会滋生出一种针对自己的折磨来呢?
料不到又必须跟随,跟随又不想使自己一蹶不振地消沉,这样,经过努力,使其转化为对自己有用的能量,
就成为人之不选之选。这时候的磨炼对生命来说,已变作美丽的阶梯,虽然阶梯的旁边充满荆棘,但在阶
梯尽处却充满鲜花,坦然走过荆棘,就必须置身于另外一重天地。
⑦生命因磨炼而美丽,还在于它使人生收获了用金钱也买不到的某种负面阅历。人生阅历,正面的居
多;人生的教诲,善良的居多,这些东西,都构不成对人生的考验,唯有折磨具备这种特质。不是说“猪
圈难养千里马,花盆难栽万年松”吗?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就是因为其缺乏考验的机会。不光是此,生
活中的其他事情也一样,凡没有接受过考验者,你就很难断言它是否完整和美丽,而这种考验,又不是有
计划地出的考试题,它是不期然而然地就横亘在了人的面前,使人猝不及防。由于它的这种突发性质,所
以它之于人考验的意味就足得很。经此一番挣扎磨炼,人没有颓废,反而更加精神了,这样的生命不走向
美丽还能走向哪里呢?
⑧固然,磨炼也是可以丑陋人生的。人生原本还有点美丽,经过数次折磨式的历练之后,非但没有使
其成熟和美丽,反倒使它充满痛苦、迷茫、仿徨,甚至使人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唯唯诺诺,没有一点棱
角脾气了,这是不是有点丑陋呢?
⑨对于这些人来说,所有的磨炼都不能称之为磨炼,而是灾难。总而言之,只要有点挫折和难受,就
无不如同灾难临身。什么坐卧不安呀、魂不守舍呀、食不知味呀等,这些消耗情堵的东西就都来了。如此
人生,让人如何从废墟中走向美丽呢?一颗心已被灾难二字占满,体会它尚且不够,如何能让他分出心来
瞄一眼灾难背后的美丽?所谓的灾难,其本身已使人不堪忍受,再要以此种心态情堵去强化它对人的伤害,
这不是越瘸越使棍打了吗?人生难美,是不是就这样被注定了呢?
⑩这样对磨炼的感受,实际上大可不必有。
不消极不就说明其中有积极因素吗?这远比把磨炼说作灾难的认识事物的方法要乐观得多。
之间,保持个中立的态度如何?即以无所谓的心态来对待它如何?这样做,至少生命不会出现消极现象。
⑪退一步说,假若你无力使折磨变作美丽生命的阶梯,却也不该使它变作生命的灾难之门。在美丽与灾难
⑫在某些时候,人生的精神财富比物质财富也许显得更重要,人们是不应该对之忽略的,精神财富的获得
⑬不错,人总是希望平坦和安逸的,谁也不想要折磨式的历练,但是它却没有因此而不来。作为被动的承
受者,又不想就此妥协,那么,就拿出你的智慧,化腐朽为神奇吧,人生将因此而走向美丽。虽然此举属
有许多方法,而不断地经受磨炼是其方法之一,或者说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而人生之美丽与否,首先可
看的也就是他的精神财富的多寡,而不是依据他的物质财富的多寡、生命因磨炼而美丽,美就美在此处。
于被迫的性质,也比无所作为好。歪打正着,亦弥足珍贵。
(选自《读者文摘》)
(1)下列词语中与本文思想主旨相符的一项是(B)
A.卧薪尝胆
披荆斩棘
B.化茧成蝶
百炼成钢
C.十载寒窗
磨杵成针
D.破釜沉舟
脱胎换骨
(2)下列对第⑤段运用的论证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D)
A.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B.举例论证
比喻论证
C,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
D.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3)下列的理解,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C)
A.磨炼是指折磨式的历练,避开磨炼和选择磨炼都是最佳的选择。
B.只要对磨炼认识的角度正确、深度足够,生命就会因磨炼而美丽。
C.磨炼是对人生的考验,只有经受得起考验的人生才能美丽和完整。
D.人生美丽与否取决于精神财富的多寡,经受磨炼是获取精神财富的方法之一。
(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文章开头指出折磨是客观存在的,引出“振作起来迎接挑战”的观点。
B.文章⑤⑥⑦段为并列关系,从三个方面论证了生命因磨炼而美丽。
C.第⑦段引用谚语论证了如果缺乏考验就难以拥有美丽的人生。
D.第⑪段论证了在美丽与灾难之间保持中立态度的意义。
三、古诗文阅读(共 18 分)
6.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甲】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
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
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己矣。
【丙】出师表(节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
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
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
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
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
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下列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无误的一项是
A.“水调歌头”是词牌名。词前小序点明作词的时间、地点和缘由。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望月亮,无限惆怅,流露出作者抑郁伤感之情。
C.“转朱阁,低绮户”,写词人在朱阁转悠,倚户沉思,间接写出词人赏月时间之长。
D.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
(2)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忘路之远近
(《桃花源记》)
B.盖追先帝之殊遇
盖竹柏影也
(《记承天寺夜游》
C.其视下也
其如土石何
(《愚公移山》)
D.以光先帝遗德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周亚夫军细柳》)
(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冥
②不宜妄自菲薄 菲薄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②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5)乙文如何表现大鹏“志存高远”的形象特点?
(6)诸葛亮对后主有哪几方面的担忧?表现了诸葛亮怎样的性格特点?
( 1) D
( 2) B
( 3) ① 同 “ 溟 ”, 海 ; ② 看 轻 自 己 。
( 4) ① 当 它 奋 起 而 飞 的 时 候 , 那 展 开 的 双 翅 就 像 天 边 的 云 。
② 亲 近 贤 臣 , 疏 远 小 人 , 这 是 先 汉 兴 旺 发 达 的 原 因 。
( 5) 这 只 神 奇 的 大 鸟 岂 止 是 大 , 还 要 腾 空 而 起 , 还 要 乘 海 风 作 万 里 之 游 , 由 北 海 直 飞 南 海 天 池 。
( 6)① 不 宜 妄 自 菲 薄 ,引 喻 失 义 ,以 塞 忠 谏 之 路 ;② 刑 赏 偏 私 ,使 内 外 异 法 ;③ 亲 小 人 ,远 贤 臣 。
表 现 了 诸 葛 亮 忠 心 耿 耿 、 任 人 唯 贤 的 性 格 特 点 。
四、古诗文默写(每空 1 分,共 8 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90 分)
7.默写。(1)
,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2)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
,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4)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5)李清照在《渔家傲》中感慨自己空有才华的句子是
。
(6)岑参在《自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夸张的手法写沙漠冰封的诗句是
。
(7)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
是
,
。
( 1) 水 何 澹 澹
( 2) 独 怆 然 而 涕 下
( 3) 露 从 今 夜 白
( 4) 芳 草 萋 萋 鹦 鹉 洲
( 5) 我 报 路 长 嗟 日 暮 , 学 诗 谩 有 惊 人 句 。
( 6) 瀚 海 阑 干 百 丈 冰 , 愁 云 惨 淡 万 里 凝 。
( 7) 千 嶂 里 , 长 烟 落 日 孤 城 闭
五、综合实践(16-17 小题,共 5 分)
8.社区开展“弘扬家风”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说说下面古代育人小故事体现了什么家风?
曾子杀猪:
岳母刺字:
(2)“孝顺”“邻里和睦”等都是我们应该传承、弘扬的家风。请将下面关于“孝顺”“邻里和睦”的名
言补充完整。(请任选一项回答)
A:羊有跪乳之恩,
B:远水难救近火,
我选
项:
(3)老王为儿子写了一幅书法作品,作品是一副对联。请你说说对联寄托了老王对儿子怎样的希望。
立品定须成白壁
读书毋忽过青年
( 1) 讲 诚 信 ; 精 忠 爱 国
( 2) A; 鸦 有 反 哺 之 义
( 3) 树 立 良 好 的 品 格 , 珍 惜 时 间 , 趁 年 轻 多 读 书 。
六、现代文阅读(18-22 小题,共 15 分)
9.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相遇
①老刘退休后第一次上 15 路公交车。那个线路的公交车曾经是老刘战斗了 20 多年的战场,车上车下,
他抓了上百个扒窃嫌疑人,也得了一面墙的奖状,特别是“全国反扒窃能手”那个荣誉,一直令老刘骄傲
和自豪。
②眼下,车厢里显得陌生很多,那里大多是老人,也不拥挤了。老刘这才想起,其实他早就不上一线
了,退休前十来年就坐在办公室里复核案件,带带徒弟。所以说,公交车的变化不是他退休后才有的。应
该更早!老刘想。
③以“老猎手”的眼光看来,这样的环境对行窃是不利的,同时,他多少也有些失落感,早年,作为
这个城市的骨干线路,15 路公交车最繁忙、最拥挤,车厢里几乎成了不同年代的时尚展示厅,五颜六色,
熙熙攘攘,那里成了扒手的冒险乐园,当然,前提是别碰上老刘,老刘曾是他们的噩梦。
④车里有很多空座位,老刘还是习惯地选择了最后一排,从角落里,他可以对整个车厢一览无余。车
行一站地便是纪念街,下车两个人,上车三个人。老刘注意到第三个佝偻的身影儿,他连忙用帽子把自己
的脸遮了一大半。
⑤“耗子也老了。”老刘在心里嘀咕。老刘一眼就认出了耗子,他甚至认为,耗子化成骨灰他也能把
他认出来。
⑥耗子的一生也与 15 路公交车结下不解之缘,从胡子刚长硬开始,他就吃扒窃这碗饭,也一次一次栽
到老刘手里。耗子出出进进看守所和劳改队,一转眼也成了“老贼”。老贼大概没注意到“老枪”,他无
精打采地向窗外张望。老刘想,看来,耗子也偷不动了!
⑦解放广场站到了,上车的人多起来。车门关闭、启动,耗子突然站了起来,他开始在车厢里移动。
不好,老刘也本能地站了起来。他似乎忘记自己已经退体了,他想,如果耗子作案,他照样抓他。
⑧老刘尾随耗子在车里移动着,从车中间移动到车尾。
⑨车停下来,再启动。老刘又随耗子从车尾移动到前部。“要抓就抓他现行!”老刘想。
⑩耗子只是移动,并没作案,折腾了三圈,老刘额头冒汗。
他也跛着腿上了另一部电梯。电梯打开,老刘看到一个醒目的指示牌,牌子上写着“高科技培训班”。他
⑪劳动公园站到了,耗子慢腾腾地下了车。老刘连忙跟了过去,下车时差点让车门夹住。
⑫耗子大概没注意到身后,他一瘸一拐地进了一座高大的写字楼,老刘紧跟随其后,见电梯停在 15 楼,
⑬老刘随耗子进到会议室里,台上的小平头立即站起来,一边招手一边喊:“段爷来啦!请到前排就座!
还没反应过来,一个穿黑制服的人挡住了他。“他是我带来的!”老刘侧过脸,发现耗子正向他招手。
要不就手机扫一扫,这样下去,我们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如果不掌握高科技,不采取应对的办法,我们
⑭耗子说:“不了,我和一个老朋友来的,我们就坐后排吧。
⑮老刘和耗于坐了下来,他小声对耗子说:“行啊,段立军,有辈分了。”
⑯耗子说:“熬一熬就师爷了,你不也一样带徒弟了吗?
⑰小平头说:“兄弟们,形势发展对我们这个行业越来越不利了,现在人们出门都不带现金了,要不刷卡,
⑱会场上有二三十人,响起了稀稀拉拉的掌声。
⑲被称为赵博士的人一边演示 PPT,一边讲解着。老刘听不大懂,耗子似乎也听不懂,迷迷糊糊打瞌睡的
样子。⑳老刘站了起来,耗子睁开眼睛:“怎么?这就走了?”
这个古老的行业就要成光棍(骗子的古称)了……下面请赵博士为大家讲解互联网社会中的技术提升之道。”
㉑老刘说:“走了,听不明白。”
㉒耗子笑起来,嘶哑干涩,然后说:“老刘啊,我们都老了,我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说完,耗子狡狯
地冲老刘一笑,还挑逗性地眨了眨左眼。
㉓老刘站起来,走到门口,眨了眨右眼,对耗子神秘地笑了笑。
㉔下楼时老刘也哑笑着,走出大楼门口,发现外面飘着零星的雨点,老刘想起那一年,他和耗子两人凭借
体力搏斗着,从车上到车下,车轮从他的右腿、耗子的左腿碾过,那天也是稀稀落落的小雨……老刘不去
想这些了,他心里对耗子说:我警告你段立军,你别高兴得太早,你们那群人里,我看到了我徒弟的徒弟,
他正专心致志地听课呢,他可是人民公安大学毕业的!
(选自《思维与智慧》)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
(2)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㉒段划线句子。
耗子狡狯地冲老刘一笑,还挑逗性地眨了眨左眼。
(3)第㉔段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并说说这种顺序所起的作用。
(4)老刘是一个怎样的人?
(5)结合小说内容,理解题目“相遇”的含义。
( 1)退 休 警 察 老 刘 在 公 交 车 上 遇 到 交 战 多 次 的 小 偷 耗 子 ,尾 随 他 参 加 了 偷 窃 团 伙 召 开 的“ 高 科 技
培 训 班 ”, 坚 信 警 察 能 制 服 自 以 为 聪 明 的 偷 窃 者 。
( 2)句 子 通 过 对 耗 子 的 神 态 与 动 作 描 写 ,表 现 了 他 面 对 已 退 休 而 且 听 不 懂“ 高 科 技 ”的 老 刘 的 得
意 , 是 对 老 刘 无 力 制 服 现 在 小 偷 的 讥 讽 。 与 下 文 老 刘 心 中 的 想 法 照 应 , 突 出 文 章 的 主 旨 。
( 3)补 叙 。补 充 交 代 了 耗 子 腿 瘸 的 原 因 ,突 出 警 察 的 勇 猛 ,为 下 文 老 刘 心 生 得 意 铺 垫 ,突 出 文 章
的 主 旨 。
( 4) 老 刘 是 一 位 虽 已 退 休 但 依 旧 心 系 工 作 , 勇 敢 、 正 义 、 机 智 的 老 警 察 。
( 5)标 题 一 语 双 关 ,表 面 指 退 休 的 老 刘 与 年 老 的 小 偷 耗 子 在 公 交 车 上 相 逢 ,暗 指 代 表 以 警 察 为 代
表 的 正 义 与 以 小 偷 为 代 表 的 邪 恶 的 较 量 。
七、作文(50 分)
10.请以“以微笑倾听”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不少于 600 字,字要写得规范工整;
②文中不要出现与考生有关的人名、校名;
③不得抄袭。
写作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