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一 2020 年广东暨南大学语言文学基础与理论考研真题
2019 年广东暨南大学语言文学基础与理论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洛神赋》
2、《文学革命论》
3、现代汉语
4、典型
5、“意象派”诗歌
二、简答题
1、试论明代前后七子文学复古的得失与影响。
2、简述 1930 年代茅盾的小说创作概况和主要特点。
3、举例说明“声调、调值、调型、调号、调类”的定义。
4、什么是文学的风格和流派?
5、简述欧洲古典主义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基本特征。
三、论述题
1、以具体实例分析李商隐诗歌的艺术成就。
2、结合时代文化背景,比较“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在创作上的同与异,并作简
要的评判。
3、什么是中心词分析法?其特点有哪些?什么是层次分析法?其原则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并比较二者差异。
4、曹丕指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
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曹丕:《典论·论文》)
请分析这段材料。
5、试论古希腊神话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6、简述你熟悉的一种少数民族语言的基本特点;或简述一位当代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
2020 年广东暨南大学语言文学基础与理论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永明体
2、《棋王》
3、构词法(并举例)
4、艺术构思
5、“湖畔派”诗人
二、简答
1、简述唐诗发展轨迹
2、简述 1980 年的“知青文学”
3、文学消费的二重性是什么?
4、当代文学消费有什么特点?
5、简述浪漫主义文学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特征
三、论述
1、论述市民文化形态的变化和明清小说繁荣的关系
2、论述“十七年文学”的优点和缺点
3、论述《儿子与情人》中的“俄底浦斯情结”
4、结合具体作品论述象征型文学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