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全球定位系统教案-长安大学.pdf

第1页 / 共102页
第2页 / 共102页
第3页 / 共102页
第4页 / 共102页
第5页 / 共102页
第6页 / 共102页
第7页 / 共102页
第8页 / 共102页
资料共102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GPS卫星定位测量是用三维地心坐标系(WGS-84坐标系)为依据来测定和表示总的空间位置,它即可用地心空间坐标系(X,Y,Z)表示,也可用椭球大地坐标系为大地纬度、大地经度、大地高(B,L,H)表示。 在已有常规测量成果的区域
大地测量建立的大地坐标的重要作用之一是为测图服务,传统地图均为平面图,作为测图控制的大地点的坐标也必须是平面坐标。因此,需要将椭球面上各点的大地坐标,按照一定的数学规律投影到平面上成为平面直角坐标。 由于地球椭球面是不可展的曲面,无论采
高斯投影和墨卡托(UTM)投影具有如下特征: (1)椭球面上任一角度,投影到平面上后保持不变。 (2)中央子午线投影为纵坐标轴。 (3)高斯投影的中央子午线长度比 m0=1,而UTM投影的m0=0.9996。
高斯投影和UTM投影是正形投影,因此,其角度没有变形,而长度除中央子午线外均存在变形,距中央子午线越远,长度变形越大。为了限制长度变形,根据国际测量协会规定,将全球按一定经差分成若干带。 我国采用6度带或3度带。6度带是自零度子午线起每
6.3 GPS定位测量中的坐标转换
6.3.1 空间直角坐标系与椭球大地坐标系的关系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 原 理 与 应 用 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工程学院 主讲教师: 张 勤 王 利 张永志
第六章 GPS定位测量的数据处理
6.1 概述 与所有有测量任务相同,由GPS定位技术所获得测量数据, 同样需要经过数据处理,方能成为合理而实用的成果。 常规测量通常将某点在空间的位置分解为平面位置和高程 位置关系,即分别用两个相对独立的坐标系统——平面坐标系 统(经纬度、平面直角坐标)和高程坐标系统(正常高或正高)迭 加表述,这种表达理论的不够严密还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空间三 维坐标体,但即能满足大多数测量定位的需要,因此,成为长 期以来,几乎所有测量定位的主要表述方法。 常规测量中,总的平面位置一般是用国家坐标系或地方独 立坐标系表示,而高程则是用相对某一大地水准面的高程系来 表示。
GPS卫星定位测量是用三维地心坐标系(WGS-84坐标系) 为依据来测定和表示总的空间位置,它即可用地心空间坐标 系(X,Y,Z)表示,也可用椭球大地坐标系为大地纬度、 大地经度、大地高(B,L,H)表示。 在已有常规测量成果的区域进行GPS测量时,往往需要 将由GPS测量获得的成果纳入到国家坐标系或地方独立坐标 系,以保证已有测绘成果的充分利用,因此,GPS定位测量 数据处理中,需要考虑如何将GPS测量成果由WGS-84世界地 心坐标系转换至国家或地方独立坐标系。
同其它测量数据处理一样,平差计算仍是GPS 测量数据处理的主要任务之一。由于GPS测量数据 是空间三维坐标系下的成果,所以对其进行的平差 应是三维平差。 另外,为了能和已有常规测量数据联合使用或 处理,还需考虑GPS测量数据的二维平差。本章着 重讨论的GPS网的三维平差和二维平差计算方法。
由于GPS测量是在WGS-84地心坐标系中进行的,GPS定位 获得的大地高是空间点至椭球面的高,即大地高是以椭球面 为基准的高程系统,所获得的高程为相对于WGS-84椭球的大 地高HGPS,由于椭球面是一个用于计算的几何面,所以,大地 高是一个几何量,不具有物理意义。 除了个别特殊用途外,要把GPS大地高转换为我国使用的 正常高Hnormal或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的正高Horthometric,即海拔高。 因此,还必须研究如果由GPS大地高求得实用的正常高。
6.2 国家坐标系与地方独立坐标系 6.2.1 旋转椭球与参心坐标系 水准面:在地球重力场中,当水处于静止时的表面必定 与重力方向(即铅垂线方向)处处正交。我们称这个与铅垂线 正交的静止水平面为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假设海水面处于静止平衡状况,并将它一 直沿伸到地球陆地内部形成一个闭合的水准面,用来表示地 球的形状,我们将这个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是对地球的物理逼近,它可以较真实地反 映地球的形状,但是地壳内部物质密度分布的不均匀,造 成地面各点重力大小和方向不同,因此,与铅垂线处处正 交的大地水准面是起伏不平的,因而它也很难以用简单的 数学模型描述。要用它作为各种地面测量数据的计算基准 面比较困难,必须寻找一个简单的适合测量计算的基准面。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