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湖南株洲天元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真题
一、单选题(本类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共 1 分,共 40 分)
1.“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体现了教育所具有的(
)。
A.文化传承功能
B.科学发展功能
C.社会政治功能
D.经济生产功能
2.马克思主义学说认为,(
)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客观需求并创造了可能条件。
A.社会分工的细化
B.生产资料私有制
C.生产效率的提高
D.社会化大生产
3.分支型学制产生于( )。
A.前苏联
B.北美 C.西欧 D.中国
4.在我国现行学制下初等教育指的是全日制( )。
A.初中教育 B.高中教育 C.小学教育 D.中学教育
5.( )被称为“灵活的课程表”,其基本做法是将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自学三种
教学组织形式结合起来。
A.特朗普制 B.分组教学制 C.道尔顿制 D.导生制
6.下列教学方法中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的是(
)。
A.讲授法
B.读书指导法 C.演示法
D.谈话法
7.“产婆术”是( )提出来的教学方法。
A.柏拉图
B.卢梭 C.苏格拉底 D.昆体良
8.下列不属于模像直观的是( )。
A.化学老师用幻灯片展示实验过程
B.地理老师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
C.历史老师组织学生观看历史纪录片 D.生物老师组织学生观察蝴蝶标本
9.个别化教学的首要环节是( )。
A.研究教材 B.选择教法 C.了解学生 D.设计作业
10.赵老师是二年级甲班班主任,每当赵老师上课或在场时,学生都规规矩矩。可是赵老师
一走开,班级纪律明显涣散。赵老师的领导方式最可能是( )。
A.集权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忽视型
1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活动课程的特点?( )
A.重视学生兴趣与需要,尊重学生主动性
B.强调课程内容的逻辑顺序和系统性
C.重视课程综合性,以社会生活来统合各种知识
经验
D.主张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取直接
12.推行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 )。
A.课程设计 B.课程编写 C.课程实施 D.课程评价
13.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不包括( )。
A.知识与技能目标
B.综合与运用目标
C.过程与方法目标
D.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4.下面哪一项属于表现性目标?( )
A.背诵文中重点段落 B.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C.对 A、B 两个概念进行比较 D.创作一幅风景画
15.学生守则、校纪校规属于校园文化中的( )。
A.物质文化 B.制度文化 C.观念文化 D.行为文化
16.由泰勒提出的课程评价模式是( )。
A.CIPP 模式 B.差距评价模式
C.目标游离模式
D.目标评价模式
17.学生成长记录袋属于(
)的一种有效形式。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功能性评价
18.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中“好孩子”定向阶段即( )。
A.惩罚与服从阶段
段
B.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C.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D.寻求认可定向阶
19.学校对学生实施德育的最基本途径是( )。
A.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 B.思想品德课与班会课
C.社会实践与课外活动 D.共青团、少先队活动与时事政策学习
20.“儿童上学的目的是按照这个世界的原样去认识它,而不仅是以他的兴趣去解释它。儿
童不能按照他喜欢的无论什么顺序去偶然消化这些知识,而必须按照教材的逻辑体系给他
提供这些知识。”这种观点来自( )教育理论。
A.进步主义 B.存在主义 C.要素主义 D.建构主义
21.“双生子爬梯实验”证明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
A.成熟 B.遗传 C.环境 D.教育
22.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个体在()思维开始具有可逆性。
A.前运算阶段 B.形式运算阶段
C.感知运动阶段
D.具体运算阶段
23.根据卡特尔对智力构成的划分,下列属于晶体智力的是( )。
A.空间方向感 B.言语理解能力
C.知觉速度 D.机械记忆能力
24.下列属于连续性动作技能的是( )。
A.举重 B.舞蹈 C.投篮 D.射箭
25.个体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越多,反应越迅速,这说明个体
发散思维的( )越好。
A.变通性
B.独特性
C.流畅性
D.多感官性
26.从问题的目标状态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的问题解决策略是( )。
A.手段—目的分析法 B.逆向搜索法 C.爬山法
D.试误法
27.桑代克在其“练习律”中指出,个体习得的刺激—反应联结如果经常使用,其力量会加
强,如果不经常使用,则联结力量会减弱,以致逐渐消失。这与下列哪些遗忘解释学说的
观点是一致的?( )
A.干扰说
B.同化说
C.痕迹消退说 D.动机说
28.学生一边看书,一边在书中的重点文字下面划线。这种学习策略是(
)。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监控策略
29.某学生正面临大学选专业的问题。他既想学工商管理,又想学金融,在两者之间犹豫不
决。由此引发的动机斗争是( )。
A.双趋斗争 B.双避斗争 C.趋避斗争 D.多重趋避斗争
30.人们认识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往往优于中间部分的项目,这体现
出了( )的影响。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投射效应
31.小王妈妈承诺,如果小王本学期期末考试成绩的年级排名有所进步,就带他出国旅游。
小王为了实现出国旅游的愿望,努力学习。小王身上所体现的学习动机主要属于
(
)。
A.内部动机 B.认知内驱力 C.外部动机 D.自我提高内驱力
32.在班主任的三令五申下,学生被动地遵守班主任制定的班规。这是一种( )。
A.服从 B.内化 C.认同 D.从众
33.某学生为了引起老师同学的关注,在课堂上故意做出夸张的举动。而老师则采取有意忽
视的办法,对学生不理不睬。老师运用的矫正手段,实际上是(
)。
A.消退 B.强化 C.代价 D.惩罚
34.普通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是( )。
A.经验累积 B.教学研究 C.教学反思 D.教师培训
35.初中生小何不小心将教室门一脚踢坏,班主任刘老师当众对小何粗暴地进行言语谩骂,
影响十分恶劣。刘老师主要侵犯了小何的( )。
A.生命健康权 B.人身自由权 C.受教育权 D.人格尊严权
36.凡年满( )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
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儿童,可以推迟到(
)周岁。
A.七;八
B.六;七
C.五;六
D.六;八
37.根据《教育法》的规定,国家建立以( )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
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
A.财政拨款 B.企业赞助 C.学校自筹 D.公民募捐
38.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 )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
考试。
A.1 年 B.3 年 C.2 年 D.5 年
39.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处
理不服的,可以( )。
A.拒绝履行法律规定的教师义务
B.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C.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 D.向教育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40.我国小学实行的管理体制是(
)。
A.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B.校党委负责制
C.教师代表负责制
D.校长负责制
二、多项选择题(本类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41.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影响 D.教育中介要素
42.教育目的是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一般回答的是哪两个问题?( )
A.“如何实现教育公平”
B.“培养什么样的人”
C.“为谁培养人”
D.“怎样培养人”
43.“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为儒家传道、授业的基本基本教材。《大学》(
合称“四书”。
)
A.《论语》 B.《孟子》 C.《中庸》 D.《礼记》
44.实现有意义学习须满足下列哪些条件?( )
A.学生熟练运用直觉思维和顿悟
B.学生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C.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
D.学生认知结构中有适当的观念
45.布鲁纳认为,学习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 )
A.转化 B.获得 C.同化 D.评价
46.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有( )。
A.合作学习 B.接受学习 C.自主学习 D.探究学习
47.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三个面向”是指教育
要( )。
A.面向现代化 B.面向世界 C.面向全体学生
D.面向未来
48.下列属于正式群体的有( )。
A.年级 B.班级中的小团体
C.团支部
D.学习自发组织的电影兴趣小组
49.根据《义务教育法》,教科书应符合下列哪些要求?( )
A.根据国家教育方针和课程标准编写 B.内容力求全面、丰富
C.经济实用 D.保证质量
50.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应提交的材料有(
)。
A.身份证明
B.学历证书或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
C.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制定的医院出具的体格检查证明
D.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人民政府或工作单位、所毕业的学校对本人思想品德、有
无犯罪记录等方面情况的鉴定及证明材料
三、判断题(本类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共 0.5 分,共 5 分)
51.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意义。( )
A.正确 B.错误
52.在高中阶段,综合实践活动属于选修课程。(
)
A.正确 B.错误
53.对于理论性较强、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尤其是对低年级的儿童而言,采用直线
式的课程组织方式更合适。( )
A.正确 B.错误
54.“举一反三”属于同化性迁移的一种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