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2021学年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2020-2021 学年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 温馨提示: 1.本试题共 8 页。测试时间:120 分钟,满分 100 分。 案 2.本试题设置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请考生把选择题的答案用 2B 铅笔涂写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处,非选 择题用黑色墨水签字能工整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答案填写在试题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3.合理掌握考试时间,仔细认真作答!祝同学们学习愉快,考试顺利! 一、积累与运用。(17 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凫.水(fú) 怠.慢(dài) 橄榄..(gǎn nǎn) B.斟.酒(zhēn) C.农谚.(yǎn) 连翘.(qiáo) D.载.途(zài) 炎.热(yán)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5) 潺.潺(chán) 酬.谢(chóu) 甘醇.(chún) 簌簌..(sù) )(2 分) A.追溯 B.薏仁 C.巴结 D.过瘾 两栖 煨炖 归省 健脾 凑齐 两颊 行辈 落慕 密蜂 元霄 撺掇 风雪载途 相差无几 诸如此类 鸟臀目 天衣无缝 销声匿.迹(nì) 屋舍俨.然(yǎn) 豁.然开朗(huò) 袒.胸露乳(tǎn) )(2 分) 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教育改革的号角刚刚吹响,宝鸡市教育局一马当先....,走在了教育改革的前列。 B.许多孩子刚摆脱尿布就开始摆弄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其热衷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C.每当日薄西山,林中的鸟儿便销声匿迹....;旭日东升时,密林中又嘈嘈杂杂。 D.这篇文章立意明确,论述周到、深刻,真可谓天衣无缝....。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1)舞台上女艺术家的演奏__________动听,观众在这经典乐曲里如痴如醉。 (2)正在进行旅游开发论证的千岛湖水下古城,其历史可以__________到一千年以前。 (3)只有拥有了渊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我们创作作品才有可能__________。 A.优雅 追溯 一气呵成 C.幽雅 追述 一气呵成 B.优雅 追述 一鼓作气 D.幽雅 追溯 一鼓作气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抓共管。 B.我校两名同学喜获全国第十五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陕西赛区复赛一等奖。 C.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凤翔区姚家沟镇改善了农村居住环境,发扬了文化旅游产业。 D.抓紧推行和构建科学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6.古诗文默写。(4 分) (1)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子衿》) (3)参差荇菜,左右流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睢》)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写出洞庭湖丰富的蓄积和动荡的声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阅读下面名著选段,根据要求填空。(3 分) “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你只要 留心别的有教养的青年就可知道。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下,叮叮当当的!出台行礼或谢慕,面部表情要温 和,切勿像过去那样太严肃。这与群众情绪大有关系,应及时注意。只要不急,心里放平静些,表情自然 会和缓。” 选文出自我国著名翻译家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一部“最好的艺 术学徒修养读物”或者经典的“教子篇”。他一生翻译法国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 30 余种,巴尔扎克《人间 喜剧》中的大部分作品以及罗曼罗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丹纳的《艺术哲学》等都是经他之手 翻译交流至中国。作为父亲,和很关心儿子的生活与成长,他在信中对儿子提出意见和建议,爱子之情, 溢于言表。 二、综合性学习(6 分) 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6 分) 倡导低碳生活 近年来,“低碳生活”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习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必须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倡导低碳生活。低碳,是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 的排放。低碳生活就是指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生活和工作中耗用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的 排放量,达到减少大气污染、减缓生态恶化的目的。“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代表着一种更为健康、 更为自然的生活态度,意味着人类要负起保护地球的责任和义务。 (1)【写标语】某区正准备就“倡导低碳生活”开展宣传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写两条宣传标语。(1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提建议】人们在践行“低碳生活”这种生活方式时,小行为往往会带来大改变。请你从衣食住行等 方面提出两条切实可行的建议?(2 分)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看法】倡导“低碳生活”的关键在于转变人们的生活观念。当前,还有一些市民对“低碳生活” 的认识不足。有的认为“低碳生活”是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关心的问题,与我们没有关系;有的认为个人 的能力太渺小,对“低碳生活”的推进起不了什么作用。对此,你是否赞同他们的看法?请简述理由。(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37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9-13 题。(15 分) 病 人 每天下午,她都要准时来到医院大门口左侧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那是一本 很厚的书。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的那双 大眼睛,平静而清澈。虽然病号服并不合身,但并不能掩盖住她的典雅的气质。 她很友善,每当有人找她问事的时候,她表现得非常耐心。我想,她可能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 起风了,她轻轻地合上书,又整整齐齐把那张报纸叠好,转身走进了大楼。 楼内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有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视的日子,电梯刚停下,人们争着拥了进 去,电梯马上有了反应,发出“受不了”的报警声,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 等下一趟。 下一趟的人照样很多,不过还好,电梯没有报警,人们纷纷选择自己要去的楼层数。有个农民模样的 大伯触动数字 7 的时候,那数字就是不亮。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一遍一遍地摁。但没有人告诉他为 什么。她发现后,急忙说:“大伯,这部电梯双层停。”大伯仍然没有明白什么是“双层停”。说话间已经到 了 8 层。大伯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肯下。她非常客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请等一下,我把他送到楼梯口。” 她让大伯从 8 层走到 7 层。其实楼梯离电梯也就四五步远,她很快就回来了,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 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当然,肯定有人心里想:这人真多事! 电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篮的小伙子自言自语: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 12 层呢?她主动接过来说:是 的,往左拐。电梯到了 14 层,一位急忙下电梯的姑娘不小心丢下了插在塑料袋里的一枝玫瑰。塑料袋里有 几盒营养品,但只有这一枝玫瑰。这时电梯门将要关上,她迅速触动开门钮并捡起那枝玫瑰,还没有说完 “请等我一下”就跨出了电梯。她一定想把这枝玫瑰还给那位姑娘。对于姑娘要看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 浪漫温馨的玫瑰,可以疗伤的玫瑰。 但她没有想到,她的后脚刚刚迈出电梯,电梯内一位戴眼镜的女士“啪”的一下就把电梯给关上了, 并且触动了上行按钮。“神经病!”女士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没有发泄干净,继续说,“真的,这个人我知 道,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精神病人。” “嗬,我觉得她的行为不太正常。”另一个人接着说。 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大家觉得甩掉她真是太正常了。 9.开头一段的描写有什么作用?(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0.本文写“病人”选了电梯中的四件事,请概括四件事的内容,并写出这 4 件事的共同点。(5 分) 第一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在第一段中作者对“病人”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作用是什么?(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2.小说的标题是“病人”,从全文看,①到底谁是病人?②得的是什么病?(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3.小说以“病人”为标题有什么深刻含义?(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4-16 题。(10 分) 亭 朱千华 ①江山无限景,都取一亭中。亭,停也,人所停集也。凡驿亭,邮亭,园亭,并取此义为名。这是汉 代许慎对亭的定义。说起亭,忽然想起清代扬州笔记作家李斗,他在《扬州画舫录》中说,扬州以园亭胜。 意思是,扬州之风景,以园亭而著称。园亭,就是指园林。当然,扬州的亭也是别具一格的。以五亭桥最 为有名。五亭桥,是中园传统园林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又称莲花桥。亭与桥结合,形成亭桥。分为五亭, 莲花状,聚集于一桥,亭亭之间连以短廊,形成完整屋面。清人黄惺庵赞此桥: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 面清波涵月镜,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 ②亭虽小,自古以来,在传统园林建筑中,亭是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如果园林是一篇文章,那么其 中的亭,就是园林的句逗,是文章中的标点符号。一座园林里没亭,就像一篇文章没有号逗。明代袁中郎 游香山,觉得“香山,山色轩楹,比碧云殊胜……龙潭水光千顷,荷香十里,长堤迂曲回环,垂杨夹道, 大有江南风景。”但美中有不足,他说:“无亭榭可布几筵耳。”四周群山郁苍,群木荟蔚,景致殊美。若有 一亭,供三两知已摆点酒菜,喝上几盅,方才快意。 ③山水之间,有亭可憩,方能渐入佳境,将山水之美,与人文情趣融为一体。登山途中,或风景佳处, 皆有亭。流泉自幽涧中或隐或现,曲折而下,激石有声,铿锵如琴。苏轼说,唯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 得天全。亭虽小,在瞬间又被无限放大。古人作画,亦多置亭,为点缀。元代画家倪云林,每画山水,则 多置空亭,他写下名句:亭下不逢人,夕阳澹秋影。张宜题倪画《溪亭山色图》,诗云:石滑岩前雨,泉香 树杪风,江山无限影,都聚一亭中。 14.第①段用大量的文字介绍五亭桥,为什么这样写?(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节选自《雨打芭蕉落闲庭》,有删改) ___ 15.本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以第②段为例具体分析。(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6.以第③段为例。简析本文的语言特色。(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7-20 题。(8 分) 观月 张孝祥 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余游金 沙堆①,其具是四美者与? 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 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②童隶③而登焉。沙之色正黄④,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 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 于是为备。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注释】①金沙堆:在洞庭湖与青草湖之间,是由湖沙堆积而成的小岛。②尽却:全部退去。③童隶:书 (有删改) 僮仆役。④正黄:纯黄。 17.写出“天无纤云,月白如昼”的大意。(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8.解释第一段文中加点的“宜”和“是”的意思。(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9.第一段中,作者所说的“四美”具体指什么?请用第二段中的原话回答。(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0.文中有一个四字词与“中秋”的意思相同,请写出这个词。(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21-22 题。(4 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1.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首联中“辅”气势宏大;“望”以实写虚,因为从长安实际上是望不见“五津”的,是作者的想像。 B.颔联是劝慰朋友的话,意思是说既然离乡“宦游”,离别是常事,不必感伤。 C.尾联中的“儿女”指的是男子和女子:我们在分别时不必像他们那样哭哭啼啼。 D.在即将分手的路口,我们无需像平常送别的青年男女那样伤心落泪。 22.简述你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诗其中蕴含哲理的理解。(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四、作文(40 分) 23.面对纷繁的生活,我们常常有许多感悟:当我们看见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时,我们也许会感悟到青年人的 朝气蓬勃与旺盛的生命力,当我们看见叶子从树上落下时,我们也许会感悟到生命的短暂,而应该珍惜时 光、发奋进取…… 作为中学生的你,对生活有什么感悟呢?请以“感悟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感悟”后面的空白处填一个词或短语。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公开你的真实信 息。④书写工整,不少于 600 字。 1.B 2.C 3.B 4.A 5.B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6.(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挑兮达兮,在城阙兮。(3)窈窕淑女,寤寐求之。(4)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7.傅雷 《傅雷家书》 《约翰.克利斯朵夫》 8.(1)【示例】节能减排,人人有责 ;追求绿色时尚,拥抱低碳生活;低碳运作,让地球换一个活法。(一 条 0.5 分。要求语言简洁,意思明确,有鼓动性)(2)【示例】建议尽量少开私家车,多坐公交车。倡导多 步行或骑自行车。建议在房屋周围或阳台上多植树木花草;建议少用塑料袋,多用布袋;建议生活垃圾要 分类入箱。(3)(针对两种观点作答,每点 1 分。如只答“赞同”或“不赞同”,该题不给分。)【示例】我 不赞同他们的看法。(1 分)因为“低碳生活”不仅仅是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的事,而是关系到人类未来的 生存与发展的大事,也是每位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只有人人都行动起来,才能实现“低碳生活”。(1 分) “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不是一种生活能力,而是一种生活态度,低碳生活看起来就是小事,需 要从我做起,不能因自己“渺小”而不为。(1 分) 9.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烘托人物的外在美和典雅的气质。(意思对即可) 10.①电梯超载,主动等下趟电梯。 ②为农民大伯引路。 ③为探病小伙主动指点探病地点。 ④给遗失玫 瑰花的姑娘送还玫瑰花。共同点:主动帮助别人。(意思对即可) 11.动作描写、外貌描写。作用:表现“病人”的外在美,衬托她的内在美。 12.①电梯上戴眼镜的女士和剩下的十余人。②冷漠、自私自利。 13.揭示了当前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冷漠病态的关系,从而唤醒人们的良知,宁可被冷漠的人视为“病人”, 也不要成为不知关心别人只知道关心自己的冷血动物。(意思对即可) 14.写五亭桥别具一格,突出中国造亭艺术高超,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艺术性。
15.示例:打比方,引用。把园林和亭比作文章、句读,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亭是园林中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 引用袁中郎文,增强说服力,提升文学文化内涵。(意思对即可) 16.示例:整散结合,文白相间。简约典雅,流畅生动。(意思对即可) 17.天上没有一点云彩,月光明亮如同白昼。 18.宜:适合。 是:此,这。 19.天无纤云,月如白昼;沙之色正黄,与月同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 20.八月之望 21.B 22.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好像近在眼前。(1 分)真正的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 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1 分)(意思对即可) 23.略。(依据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