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资料共17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0-2021 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 题及答案 一、计算题(共 2 小题,满分 30 分) 1. 直接写出得数。 600+900= 63÷9= 9×9= 42÷6= 95-27= 24÷8= 49+23= 1000-300= 640-40= 8+60= 160-80= 1800-800= 24+62= 27÷3= 60-12= 400+500= 80-7= 770-700= 30+90= 40÷5= 【答案】1500;7;81;7;68 3;72;700;600;68 80;1000;86;9;48 900;73;70;120;8 【解析】 2. 用竖式计算,加☆的要验算。 62÷7= 39÷9= ☆800-406= 352+638= 546+283-312= ☆59+541= 【答案】8……6;4……3;394 990;517;600 【解析】 【分析】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计算方法,计算时,利用乘法口诀来试商,有余数时, 余数要比除数小; 整数的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计算,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注意进位和退 位的情况。减法的验算:差+减数=被减数;加法的验算: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详解】62÷7=8……6 39÷9=4……3 800-406=394 验算: 352+638=990 546+283-312=517 59+541=600
验算: 二、认真读题用心推敲(35 分)填空。(30 分) 3. 看图写一写,再比一比。 ( )____( ) 【答案】 ①. 5639 ②. > ③. 5082 【解析】 【分析】根据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依次写出各位上的数字,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 就在那位上写 0,即可写出此数;比较整数的大小,先看位数的多少,位数多的数就大;位 数相同,从高位比较,高位上的数大则这个数大,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 推。 【详解】算盘上 1 个上珠表示 5,1 个下珠表示 1,第一个数由 5 个千,6 个百,3 个十和 9 个一组成,是 5639; 第二个数由 5 个千,8 个十和 2 个一组成,是 5082。 5639>5082
【点睛】本题考查整数的写法和比较大小。 4. 508 里面有( )个百和( )个一;3 个千和 6 个十组成的数是( )。 【答案】 ①. 5##五 ②. 8##八 ③. 3060 【解析】 【分析】根据整数的数位顺序可知,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第二 位是十位,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第三位是百位,百位上的数表示几个百,第四位是千位, 千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千,据此解答。 根据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依次写出各位上的数字,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位 上写 0,即可写出此数。 【详解】508 中的 5 在百位上,表示 5 个百,8 在个位上,表示 8 个一; 3 个千和 6 个十组成的数是 3060。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万以内数的组成。 5. 60 里面最多有( )个 8;51 至少再添上( )就能正好平均分成 9 份。 【答案】 ①. 7 ②. 3 【解析】 【分析】(1)求 60 里面最多有几个 8,用 60 除以 8 求出商即可; (2)先用 51 除以 9 求出商和余数,算出每份是几,还余几,要使能正好平均分成 9 份,那 么用 9 减去余数,就是需要再添上的数。 【详解】(1)60÷8=7……4 即:60 里面最多有 7 个 8。 (2)51÷9=5……6 9-6=3 即:51 至少再添上 3 就能正好平均分成 9 份。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 100 以内数的有余数的除法的应用。 6. 在除法算式□÷8=6……△中,△最大是( ),这时被除数是( )。 【答案】 ①. 7 ②. 55 【解析】 7. 在括号里填上“>”“<”或“=”。 2 分( )100 秒 65 毫米( )16 厘米 1 时( )57 分 7 米 6 分米( )76 分米 【答案】 ①. > ②. < ③. > ④. = 【解析】 【分析】根据“1 时=60 分,1 分=60 秒,1 米=10 分米,1 厘米=10 毫米,1 分米=10 厘米”来完成此题。 【详解】2 分=120 秒,所以:2 分>100 秒; 16 厘米=160 毫米,所以:65 毫米<16 厘米; 1 时=60 分,所以:1 时>57 分; 7 米=70 分米,所以:7 米 6 分米=76 分米。 【点睛】不同单位的名数的大小比较通常是先化成相同的单位名数,再根据数值的大小进行 比较。 8. 看图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 ÷ = = (堆)…… (个) (个)…… (个) 【答案】21;5;4;1 21;4;5;1 【解析】 【分析】根据第一个算式的得数单位“堆”,是求可以分成几堆。所以第一个列式的意思是: 一共有 21 个小正方体,每 5 个小正方体堆成一堆,这 21 个小正方体可以堆成几堆,还剩下 多少个,这个问题就是求 21 里面有几个 5,所以用 21 除以 5 解答; 第二个算式的意思是:一共有 21 个小正方体,堆成 4 堆,求平均每堆用几个小正方体,还
剩下多少个小正方体,所以用 21 除以 4 解答。 【详解】由题意得: 21÷5=4(堆)……1(个) 21÷4=5(个)……1(个)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应用。 9. 在括号填合适的单位。 (1)一节课的时间是 40( ); (2)一张方桌高 8( ); (3)小明跑 50 米用了 9( ); (4)5 枚 5 角硬币叠放在一起的厚度大约是 8( ); (5)如图,“一拃”大约长 15( )。 【答案】 ①. 分钟##min ②. 分米##dm ③. 秒##s ④. 毫米##mm ⑤. 厘 米##cm 【解析】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时间单位、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结合实际情况可知: (1)计量一节课的时间用“分钟”作单位; (2)计量一张方桌高度用“分米”作单位; (3)计量小明跑 50 米需要的时间用“秒”作单位; (4)计量 5 枚 5 角硬币叠放在一起的厚度用“毫米”作单位; (5)计量一拃的长度用“厘米”,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一节课的时间是 40 分钟; (2)一张方桌高 8 分米; (3)小明跑 50 米用了 9 秒; (4)5 枚 5 角硬币叠放在一起的厚度大约是 8 毫米;
(5)如图,“一拃”大约长 15 厘米。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 大小,灵活的选择。 10. 如图,图中一共有( )个角,其中直角有( )个。 【答案】 ①. 6 ②. 2 【解析】 【分析】分类计数,然后相加算出总数即可。由单个角构成角:3 个;由 2 个单个角构成角: 2 个;由 3 个单个角构成角:1 个。 其中直角通过观察得到:2 个。据此答题即可。 【详解】由题意得: 图中一共有角: 3+2+1 =5+1 =6(个) 故:图中一共有 6 个角,其中直角有 2 个。 【点睛】本题考查组合图形的计数问题。结合规律去统计数量即可。 11. 如图,在□中填数,使这道竖式能连续进位,□□中可以填( )。 【答案】63 【解析】 【分析】7 最小加 3 就能进位,即 7+3=10,进一; 10-1-3=6,即第二个加数的十位数字最小是 6,注意本题答案不唯一。 【详解】由题意可得:
(答案不唯一) 【点睛】这种竖式的计算题,常常把已知的数字作为解答的突破口,结合数字的特点和数位 知识以及计算法则解答。 12. 钟面上分针从数字 2 走到数字 6,经过的时间是( )分,时针从数字 12 走到数 字 2,经过的时间是( )分。 【答案】 ①. 20 ②. 120 【解析】 【分析】根据对钟表的认识,分针走 1 大格是 5 分钟,分针从数字 2 走到数字 6,走了 4 大 格,是 5×4=20(分钟); 时针走 1 大格是 1 小时,时针从数字 12 走到数字 2,走了 2 大格,即 2 小时,也就是 120 分;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6-2)×5 =4×5 =20(分) 60+60=120(分) 故:钟面上分针从数字 2 走到数字 6,经过的时间是 20 分; 时针从数字 12 走到数字 2,经过的时间是 120 分。 【点睛】此题主要是考查钟表的认识,时针走 1 大格是 1 小时,分针走 1 大格是 5 分钟,秒 针走 1 大格是 5 秒钟。 13. 算盘(如图)上拨 4 颗珠,可以表示的最大的三位数是( ),最小的三位数是 ( )。
【答案】 ①. 800 ②. 103 【解析】 【分析】算盘上,上面的珠子一个代表 5,下面的珠子一个代表 1,要使三位数最大,就把 所有的珠子放在百位上,4 个珠子,上面一颗,下面 3 颗,这个数就是 800;最小的三位数 就让百位上的珠子最少,那就是 1 颗并且放在下面,其它 3 颗珠子放在个位的下面,这个数 就是 103。 【详解】由题意得: 算盘上拨 4 颗珠子,可以表示的最大的三位数是 800,最小的三位数是 103。 【点睛】本题借助算盘拨珠子理解数的组成。 三、选择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1 分,满分 5 分) 14. 448+174 得数是( )。 A. 五百多 【答案】B 【解析】 B. 六百多 C. 七百多 【分析】计算出 448 加 174 的和,即可选择。 【详解】448+174=622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数加法的运算,关键是要注意,计算时数位要对齐。 15. 小明家在学校的南面,小林家在学校的东面,小明家在小林家的( )面。 A. 东北 【答案】B 【解析】 B. 西南 C. 西北 【分析】先画出示意图,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即可。 【详解】如图: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