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广东广州越秀区幼儿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考试时间:120 分钟试卷分值:100 分)
第一部分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
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21 分,共
36.3 分)
1.在构成学前教育的基本要素中,除了学前儿童、教育内容、教师,还包括(
)
A.家长和家庭环境
B.教育环境
C.教育机构
D.教育目标
2.____是儿童健康成长的第一个生活场所,____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
)
A.社会朋友
B.学校老师
C.家庭家长
D.课堂同学
3.教学前王老师将收集的各类风筝布置成一个风筝展,准备完毕后对班上幼儿说:“今
天,老师带小朋友去参观一个展览,大家看看这是个什么样的展览,展览上的东西有什么特
点?”然后,王老师引导孩子观察、欣赏各种风筝的美,让孩子在观察中自然地激发出创造
愿望。王老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采取了(
)
A.直观导入法毯,实验操作导入法
C.电教设备演示导入法
D.环境创设导入法
4.小明和小花平时比较调皮,也不爱学习。但每次碰到李老师的数学课时,他们二人都
听得很认真,因为李老师的课生动有趣,比如在教班上幼儿认识数字 7 时,李老师就会在旁
边画一把弯弯的镰刀,学习数字 8 时,则会在旁边画一个小葫芦等。案例中李老师运用了
(
)来培养幼儿的识记能力。
A.归类记忆法
B.形词结合法
C.线索记忆法
D.协同记忆法
5.幼儿园教师既要承担保育的工作,又要承担教育教学的任务;既要负责儿童的学习,
又要负责儿童的生活。这体现了幼儿园教师劳动的(
)
A.自主性
B.复杂性
C.主动性
D.单一性
6.3 岁以前是幼儿口头语言学习的重要时期,乳牙的正常萌出有利于幼儿口齿伶俐和正
常发音。下列不利于乳牙健康的是(
)
A.均衡营养
B.漱口和刷牙
C.避免任何刺激
D.避免外伤
7.幼儿教师要培养幼儿各种有利于消化吸收的进食行为,对此,幼儿教师的下列做法中
正确的是(
)
A.为增加食欲,要求幼儿在餐前做大量剧烈运动
B.告诉幼儿要细嚼慢咽每一口饭菜
C.将积木拿给正在吃饭的幼儿玩耍
D.若发现幼儿不愿吃饭,选择用零食代替正餐
8.幼儿园应当制定合理的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正餐间隔时间不得少于(
)
A.l 小时
B.2 小时
C.3.5 小时
D.5 小时
9.在日常工作中,应让婴幼儿了解基本的安全知识,掌握更多的自我保护知识。下列关
于防火的知识中有误的是(
)
A.知道火警电话是 119
B.知道水、土、沙子都能灭火
C.看见着火了自己要赶紧灭火
D.见到点着的烟头要踩灭它
10.在目前的学前教育实践中,有时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老师在幼儿园教育孩子要懂得
分享、合作、谦让等。但是有些家长却告诉孩子喜欢的玩具可以占为己有……在很多方面家
长的观念与教师的观念有很大差异,这违背了幼儿社会性教育的(
)原则。
A.行为实践
B.一致性
C.榜样作用
D.情感支持性
11.在幼儿跳跨栏活动中,要提供几种不同高度的跨栏,让幼儿自由选择;对肥胖的幼
儿以及体弱幼儿,教师应和保健医生配合制订运动方案。这体现了幼儿园户外活动原则中的
(
)
A.经常性原则
B.动静交替原则
C.全面锻炼原则
D.个别对待原则
12.一个孩子无论是在安静还是嘈杂的学习氛围中学习,都能不受影响,保持自我的学
习进度和步调,他的这种认知风格属于(
)
A.场依赖型
B.场独立型
C.反思型
D.深层加工型
13.斯金纳在《美国教育之耻》中谈到:“只有当我们提升对行为主义的理解时,当今世
界的主要问题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行为主义的最主要特征是(
)
A.研究刺激反应之间联结的学习过程
B.研究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
C.研究社会学习理论
D.研究经典行为主义到新行为主义的转变
14.在日常教育中,幼儿教师在运用干预攻击性行为常用方法中的(
)时,会提醒幼儿
像那些能够做出合作分享和助人行为的幼儿学习,并用动画片故事中的英雄形象鼓励幼儿,
促使他们认可并接受良好的社会行为。
A.强化法
B.角色扮演法
C.榜样示范法
D.转移注意法
15.幼儿经常听到长辈说:“你听话,就给你买糖果。”在发现长辈说了很多次却没有一
次兑现后,他们也学会了说谎,幼儿的这种说谎现象属于(
)
A.间接说谎
B.有意说谎
C.模仿说谎
D.无意说谎
16.在体育活动中,教师不仅要观察幼儿动作发展的情况,还要善于进行设计和指导,
让每位幼儿每天都有机会进行使用大肌肉和小肌肉的活动。下列活动中,属于发展幼儿小肌
肉动作的活动是(
)
A.用手指拾起豆子
B.走高度、宽度适宜的平衡木
C.投掷“沙包”练习
D.模仿动物走
17.幼儿体操动作的编排应包括身体的各个部位和不同方向的动作,成套幼儿体操的编
排程序是(
)
A.上肢或四肢的伸展动作—扩胸、转体动作—腹背动作—下肢及全身动作—放松、整理
动作
动作
动作
动作
B.扩胸、转体动作—腹背动作—下肢及全身动作—上肢或四肢的伸展动作—放松、整理
C.放松、整理动作—上肢或四肢的伸展动作—扩胸、转体动作—腹背动作—下肢及全身
D.腹背动作—上肢或四肢的伸展动作—扩胸、转体动作叶下肢及全身动作—放松、整理
18.掌握 10 以内的加减运算,不只是理解的问题,还有个巩固和熟练的问题,教师用两
张画有不同数目小鱼的图片,让幼儿看图回答“一共有几条小鱼”,并说明是用什么方法算
的,这运用的是(
)
A.教学游戏法
B.书面练习法
C.感知练习法
D.编题练习法
19.年龄小的孩子能够准确地回答出自己家里有妈妈、爸爸、爷爷、奶奶和自己,但却
不能简单直接地用抽象的数字“5”来概括家里共有几人,这体现了儿童早期教学概念发展
过程中具有(
)的特点。
A.从个别到一般
B.从外部动作到内部动作
C.从具体到抽象
D.从同化到顺应
20.李老师在进行科学活动时问小朋友:“小鸡长成什么样子?”晨晨站起来回答:“小
鸡的嘴巴扁扁的。”李老师据此了解到晨晨并不知道小鸡的嘴巴长成什么样子,这表明了提
问具有(
)
A.引起学习动机作用
B.帮助学生学习作用
C.管理功能
D.评价功能
21.在美术活动《小动物》中,杨老师先呈现一些小动物的图片,让幼儿进行认识和区
分,并引导幼儿表达看到这些小动物后内心的情绪和情感,最后才让大家开始动手画画,杨
老师将美术教学与促进知识、语言和情感的发展联系起来,遵循了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设计
中的(
)原则。
A.主体性
B.渗透性
C.开放性
D.游戏性
22.(
)是美术门类中最主要的一种形式,其应用最为广泛,适合幼儿欣赏的该门类作
品,特别是大师的经典作品,是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活动可以选择的主要内容。
A.雕塑
B.建筑
C.绘画
D.书法
23.一个孩子用废纸盒做了一个小汽车,起于他那小小心灵中的一个愿望,当孩子把废
纸盒中的方形同汽车的外形等同起来的时候,他已将两者都做了相当抽象,而后他考虑还需
什么材料和工具去完成他的设想。他动手修剪那个盒子,又经历了一个紧张思考和操作的过
程,最后,那个废纸盒完全改观了,出现了一个汽车样子的物体。这主要体现了艺术创造在
儿童发展中的(
)的作用。
A.发展多种心理能力
B.保障身心健康
C.审美
D.提高动手能力
24.赵老师想通过画人物来测量班上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水平,于是他给每人一张白纸和
一支铅笔,说:“请画出你们脑袋里想的一个人,并且不可以用橡皮擦。”可见,赵老师主要
是采用(
)来对学前儿童社会学习进行观察。
A.观察法
B.谈话法
C.投射法
D.调查法
25.小明在阅读时,每次都能够把书中角色的动作、表情与背景之间的关系串连起来,
对照前后画面的变化,找出二者的共同点、不同点和衔接点,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图书的主
要内容形成一个总的印象,最后以口语表达的形式表现出来。上述案例说明小明具备了良好
的(
)
A.观察理解技能
B.概括技能
C.预期技能
D.质疑、假设技能
26.宋老师将小班的语言教育活动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中,选择以“我的家”“过生日”
等为主题的活动,而对大班幼儿则开展了“环保标志”“玩具展览”等涉及信息社会、信息
科技类的语言活动。这表明宋老师在安排语言教育教学内容日麦痘烈(
)
A.按照语言教育目标有序地安排教学内容
B.按照幼儿的年龄特征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
C.幼儿原有生活经验的内在联系
D.以教师的个人喜好安排教学内容
27.情境讲述对幼儿的有意注意、有意识记、有意想象等有目的的心理活动有积极的促
进作用。在情境讲述的准备过程中,首先要做的是(
)
A.确定主题
B.准备道具
C.排练表演内容
D.制订活动计划
28.整体教唱法是指老师完整地、有表情地、一遍一遍地重复演唱歌曲,幼儿从头至尾、
一遍遍地反复跟唱。关于该方法的优缺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以保全整首歌曲的意义、情绪和形象的完整性
B.利于幼儿注意力集中地观察、倾听和模仿
C.幼儿对于歌曲细节的把握可能比较粗糙
D.能使幼儿的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
29.童童的妈妈准备系统地为三岁的童童培养音乐审美能力,音乐审美能力不包括(
)
方面的内容。
A.音乐关的感受
B.音乐美的表达
C.音乐美的创造.
D.音乐美的节奏
30.关于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幼儿唱歌时吐字清晰要比说话、念儿歌更为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