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期 (总第 54 期)
2007 年 3 月
黎 明 职 业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Liming Vocational University
No. 1
Mar. 2007
文章编号 : 1008 —8075 (2007) 01 —0035 —05
·科技研究·
基于 AVR 单片机的三相正弦波变频电源设计
孙 静
(黎明职业大学电子工程系 福建 泉州 362000)
摘要 : 介绍了基于 AVR 单片机的三相正弦波多频电源设计原理 、主要电路设计与计算及软件设
计等 。该系统采用 AVR 单片机 A Tmega16L 作为控制器产生输出信号驱动晶体管 , 利用等效面积法
生成 SPWM 脉冲 , 实现正弦波变频电源 , 具有过流保护 , 液晶显示 , 键盘输入等功能 。主电路的逆
变部分采用了 IR2110 芯片进行驱动 , 简化了驱动电路 。
关键词 : AVR 单片机 ; 等面积法 ; SPWM 脉冲 ; 逆变
中图分类号 : TN86 文献标识码 : A
1 引 言
2 设计原理
在实验室和工业部门 , 三相正弦波变频电源
常用于各种测量和控制电路中 , 产生单相或三相
正弦波信号作为基准信号 , 基准正弦波的波形质
量直接影响到测量和控制的精度 。对于一个良好
的正弦信号源 , 要求其输出的基准正弦波信号幅
值 、频率高度稳定 、失真度小 、带负载能力强 、
幅值可调 , 对于三相正弦波信号还要求三相对称
度好 。兼顾这些要求往往使电路变得复杂 。SP
WM 的实现方法多种多样 , 可通过专有芯片来
实现 , 如 HEF4752 、SL E4520 等 , 但这些芯片
价格较贵 。软件方法 , 有表格法 、随时计算法 、
实时计算法 。〔1〕前两种方法没有实时处理功能 ,
动态响应时间较慢 。第三种方法有数学模型 , 如
自然采样法 、规则采样法 、等效面积法等 。本文
采用 A Tmega16L 单片机作为控制器产生输出信
号驱动晶体管 , 利用等效面积法生成 SPWM 脉
冲 , 实现正弦波变频电源的设计 。
采用交流 - 直流 - 交流 , 即先整流后逆变的
方法 , 制作一个频率可调的三相正弦波变频电
源. 先通过自耦变压器和隔离变压器将 220V 的
市电转化为 36V 左右 , 再通过电容滤波的不可
控整流电路 , 将交流整为直流 , 控制电路采用
A Tmega16L 单片机通过内部的累加器和比较器
通过调节占空比可以在 PC4 口输出 SPWM 波实
现 SPWM 调制产生输出信号 , 输出信号送给
IR2110 驱动 IGB T , 利用等效面积法生成 SP
WM 脉冲 , 产生三相正弦波 。
3 主要电路设计与计算
3
1 主电路
主控电路硬件原理说明装置的构成框图如图
1 所示 。
收稿日期 : 2006 - 09 - 03
作者简介 : 孙静 (1979 —) , 女 (汉) , 河北邯郸人 , 黎明职业大学电子工程系教师 , 硕士 , 主要从事单片机、可编程序控制器
等方面的研究。
63
黎 明 职 业 大 学 学 报
2007 年 3 月
图 1 主控电路
如图 1 所示 , 主电路采用交流 - 直流 - 交
流 , 即 AC220V 先经过变压器降压 , 然后经过
整流桥进行全波整流 , 通过电容 C 滤波 , 得到
直 流 电 , 再 经 过 稳 压 片 7805 稳 压 , 得 到
DC60V , 再由逆变电路将平滑的直流电变成频
率可变的交流电 , 制作一个频率可调的三相正弦
波变频电源 。
图 2 驱动电路
图 2 是驱动电路 , 其中逆变电路采用了三块
IR2110 对 IGB T 进行驱动 。每块 IR2110 同时输
出两个驱动信号给逆变桥中的上下晶体管 , 共产
生六路输出 , 形成三相正弦波信号 。控制信号由
单片机产生 , 经 IR2110 放大输出 , 直接推动功
率管 。为了防止干扰 , 还采用了光电耦合电路进
行隔离 。
3
2 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主控芯片采用 A Tmel 公司生产的
A Tmega16L 单片机 。该芯片片内资源丰富 , 配
置 16 KB Flash ROM 、512B EEPROM 、1 KB
RAM , 8 通道 10 - bit ADC , 16 - bit Counter/
Timer (可作 PWM 通道) , 有 USAR T、SPI 等
接口 。提供充足的程序空间 , 使控制器组态简
第 1 期
孙静 : 基于 AVR 单片机的三相正弦波变频电源设计
73
单 , 稳定可靠 , 且价格相对低廉 。
图 3 控制电路
3
3
控 制 电 路 如 图 3 所 示 , 利 用 单 片 机 A T
M EGA16L 的内部的累加器和比较器通过调节占
空比可以在 PC 口输出 SPWM 波 , 产生六路输
出信号分别输送给三个 IR2110 驱动晶体管 。通
过键盘可对当前电压频率进行修改 , 并将设定的
频率值送液晶屏显示 。
3 SPWM 调制原理
3
3
3
1 规则取样法
在三角波中心线与正弦波的交点 C 处引一
条水平线 , 以此水平线与三角波的交点 A 、B 来
决定 SPWM 脉宽 , 如图 4 所示 。其不足之处是
脉宽数值误差较大 , 不能用于精度要求较高的场
合 。因其取样结果 t11 = t12 , 故又称为对称规则
取样 。〔2〕
2 自然采样法
以正弦波为调制波 , 等腰三角波为载波进行
比较 , 在两个波形的自然交点时刻控制开关器件
的通断〔3〕这就是自然采样法 。其优点是所得 SP
WM 波形最接近正弦波 , 但由于三角波与正弦
波交点有任意性 , 脉冲中心在一个周期内不等
距 , 从而脉宽表达式是一个超越方程 , 计算繁
琐 , 难以实时控制 , 用查表法将占用大量内存 ,
调速范围有限 , 一般不采用 。
3
3 等效面积法
把一个正弦半波分为 N 等分 , 每一等分的
正弦曲线与横轴所包围的面积都用一个与此面积
相同的等高矩形脉冲代替 , 矩形脉冲的中点与正
弦波每一等分的中点重合 , 这样 , 由 N 个等幅
而不等宽的矩形脉冲所构成的波形就与正弦半波
等效 , 显然这一系列脉冲波形的宽度和开关时刻
可以严格地用数学方法计算得到 。〔4〕
3
如图 5 所示 , 在区间 [ t ,
t +Δt ] , 正弦波
面积为 S , 则有 :
S1 = M ×US ∫t
t +Δtsinωtdt
=
M
ω ×US| cosωt - cosω (t +Δt)
(1)
式中 M 为调制深度 , US 为直流电源电压 。
对应图 5 中脉冲面积
|
图 4 规则取样法
83
S2 =δ×US
2
黎 明 职 业 大 学 学 报
2007 年 3 月
(2)
3
3
5 电压 、电流采样电路
电流互感器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电器元件 , 除
能将被测大电流降到标定值外 , 还可以安全的将
高压电路隔离 。本系统采用电流互感器来测量负
载端电流信号 , 用互感器从线路上取出反映电流
大小的控制信号 。当电流突然增大时 , 电流互感
器输出电流也随之增大 , 经过全桥整流 、滤波 ,
输出直流电压信号 。CPU 通过对输出端电压的
AD 采集来感知 AC220V 电流的变化 , 当输出端
的电压过高时 , CPU 可以对电路采取保护措施 。
图 5 等效面积控制法
将正弦信号的正半周 N 等分 , 则每份为π/
N 弧度 , 由图知脉冲高度为 US/ 2 , 设脉冲宽度
为δK , 则第 K 份正弦波面积与对应的第 K 个
SPWM 脉冲面积相等 , 解得 :
4 软件设计
软件部分主要分为初始化 、信号采集 、中断
处理 、液晶显示 、键盘控制等部分 。单片机程序
采用 AVR 编程语言 , 通过 PC 机直接下载在线
编程调试 。主程序流程图如图 6 所示 。
ω [cos ( K - 1
2M
N
M
[cos ( K - 1
=
πf
N
) π- cos ( K
N
) π- cos ( K
) π]
N
(3)
IGB T 的开关时间按如下计
) π]
δK =
如图 5 所示 ,
算 :
IGB T 开启时刻 :
Ton =
1
2
(Δt -δK) =
1
2
(
1
2 ×F ×N
-δK)
IGB T 关断时刻 :
Toff =
1
2
(Δt +δK) =
1
2
(
1
2 ×F ×N
+δK)
(4)
3
3
(5)
本系统采用等效面积法实现 SPWM 调制 。
4 键盘输入和显示电路
人机交互模块是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与人之间
的信息传递渠道 。它包括人对应用系统的状态干
预与数据输入以及应用系统向人报告运行状态与
运行结果两个方面 。
液晶显示器以其微功耗 、体积小 、显示内容
丰富 、超薄轻巧的诸多优点 , 在袖珍式仪表和低
功耗应用系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
本系统采用 4 个按键设定频率值并通过液晶
屏显示 。接口电路简单 , 可视化程度较高 。
图 6 主程序流程图
第 1 期
4
1 采集部分
将负载端电压信号通过传感器采集后 , 经过
A/ D 转换送到单片机 , 当负载端电压高于电压
最大值时 , 单片机可以对电路采取保护措施 , 使
其负载端电压处于安全电压范围内 。
4
2 键盘控制
系统采用了 4 个按键键盘作为人机交互接口
的输入设备 , 可以对频率值进行设定更改 。
4
3 液晶显示
为了能够直观的看到频率的设定值 , 本系统
采用了液晶屏实现显示功能 。
4
4 中断子程序
定时时间到达载波周期 T 后 , CPU 执行 T/
C0 中断服务程序 , 读开关点数据 , 计算各相占
空比 , 存储在相应 PWM 控制寄存器中 , PWM
使能 , 向端口发送驱动信号 。
5 实验及结论
按照上述的设计思想 , 开发了单片机控制系
统的软硬件 , 程序由 fastavr4
30 编写 , 在 SL -
AVR 实验开发机上调试通过 , 输出波形经示波
器观察 , SPWM 波形线性度较好 , 当给定频率
改变时 , 三相线电压基本保持对称 。采用等效面
孙静 : 基于 AVR 单片机的三相正弦波变频电源设计
93
积法生成的 SPWM 波形精度高 , 更接近正弦波 ,
且谐波分量小 , 同时也对 CPU 的运算速度提出
更高要求 。本文利用高速嵌入式 AVR 单片机产
生 SPWM 脉冲序列 , 与专用控制芯片相比 , 具
有速度快 、精度高 、算法灵活等特点 , 同时由
AVR 单片机价格低康 , 编程开发方便 , 在低成
本的变频系统中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
总之 , 本系统采用等效面积法生成的 SP
WM 波形精度高 , 更接近正弦波 , 且谐波分量
小 , 实现了正弦波变频电源 , 具有过流保护 (输
出电流有效值达 3
6A 时动作) 、负载缺相保护
及负载不对称保护 (三相电流中任意两相电流之
差大于 0
5A 时动作) 功能 , 保护时自动切断输
入交流电源 、测量显示 , 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
参 考 文 献
〔1〕阎纲. 三相 SPWM 波的软件生成及应用研究 〔J 〕. 自
动化技术与应用 , 2003 , 22 (9) : 22 —24.
〔2〕郑瑞晨. 自然取样法 PWM 型变频调速的微机控制开
关点的确定 〔J〕. 湖北水力发电 , 2003 ,
(5) : 11 —13.
〔3〕高沁翔. 微机高精度调频调幅正弦波脉宽调制实时控
制器 〔J〕. 电网技术 , 1999 ,
(2) : 14 —17.
〔4〕张希林. 基于 AVR 单片机的 SPWM 变频调速控制策
略 〔J〕. 微计算机信息 , 2003 ,
(10) : 28 —32.
(责任编辑 东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