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4山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真题.doc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4 山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语文真题 (满分:100 分时间:150 分钟) 第一部分 教育理论知识(1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 )作用。 A.基础性 B.决定性 C.主体性 D.主导性 2.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积极行为去 影响学生的行为,用自己的良好个性去影响学生的个性,用自己的正确态度去影响学生的态 度,以便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这体现的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要求。 A.爱岗敬业 B.关爱学生 C.为人师表 D.终身学习 3.“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所体现的情绪状态是( )。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表情 4.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构成了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其中,()是教育活动的 主导者。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影响 D.教科书 5.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思想,体现了教学的( )。 A.巩固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第二部分 专业知识(90 分)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6.下列各组词语中,画横线字读音相同的是()。 A.阿门 山阿 阿谀奉承 阿弥陀佛 B.狭隘 肄业 自怨自艾 苦心孤诣 C.宁愿 宁肯 宁缺毋滥 息事宁人 D.讣告 复习 作茧自缚 翻云覆雨 7.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错的是( )。 A.祛疾 玛瑙 洪水暴发 夜不能寐 B.抱负 精辟 打架斗殴 蓬荜生辉 C.洽谈 惺忪 消声匿迹 毋庸讳言 D.倾泻 文身 竭泽而渔 贪赃枉法 8.下列各句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
A.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是一项艰巨的工作,这项工作要取得显著的成效,首当其冲的是 大家要协力同心 B.商家对“赠品经济”绞尽脑汁,虽说同是变相让利,可戏法人人都会变,只有“棋 高一着”才能在竞争中占得先机 C.我们不得不承认,大师们的作品也是参差不齐的,某些篇章语言烦冗乏味,格调低 下庸俗,令人不忍卒读 D.一名十岁女孩到某书城买书,不幸从自动扶梯上坠落身亡,当时有位先生目睹了这 扣人心弦的一幕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 )。 A.发生在富士康的惊悚连环跳,根据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加以推想,大致可归因于超 负荷工作、高淘汰等原因 B.《中国达人秀》栏目因为没有任何条件限制,所以前来报名的选手各年龄阶段都有, 他们带来的绝活也多种多样 C.总经理在协调会上宣布,拓展开发部对经营销售部的那些捕风捉影的指责,将一概 不予理睬 D.面对美韩军演剑拔弩张的局面,朝鲜除了在边境布防外,还一反常态地高调“亮核”, 这让各方面颇感意外 10.小说《巴黎圣母院》的作者及其国籍是( )。 A.雨果 法国 B.巴尔扎克 法国 C.歌德 德国 D.莎士比亚 英国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11.“风骚”指的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部作品。 12.《游褒禅山记》作者是__________(朝)__________。 13.李白、苏轼、汤显祖、陶渊明,生活年代最早的是__________。
14.诗词填空。 ①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__________。 (《逍遥游》) ②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__________,__________。(《饮酒》) ③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____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 头·明月几时有》) 四、阅读题(本大题共 9 小题,共 40 分)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溪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15.诗中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生活?请结合诗句分析。(5 分) 16.清代诗人沈德潜评价此诗“不怨而怨”,结合全诗分析这种感情。(4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弘为人恢奇多闻,常称以为人主病不广大,人臣病不俭节。弘为布被,食不重肉。每朝 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于是天子察其行敦厚,辩论有余,习文法吏 事,而又缘饰以儒术,上大说之。二岁中,至左内史。弘奏事,有不可,不庭辩之。尝与主 爵都尉汲黯请间,汲黯先发之,弘推其后,天子常说,所言皆听,以此日益亲贵。尝与公卿 约议,至上前,皆倍其约以顺上旨。汲黯庭诘弘日:“齐人多诈而无情实,始与臣等建此议, 今皆倍之,不忠。”上问弘。 弘谢日:“夫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上然弘言,益厚遇之。 17.请解释画横线字的意思。(每空 1 分,共 3 分) (1)常以为人主病不广大
(2)天子常说 (3)皆倍其约以顺上旨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 4 分,共 8 分) (1)弘为布被,食不重肉。 (2)上然弘言,益厚遇之。 (三)阅读下面短文,回答 19—21 题。 垫底的人 陈大超 终于调到一个局机关,吃上朝思暮想的“财政饭”,徐芳高兴得一天到晚都是笑盈盈的。 可是等她醒过神来,她就发现在这个既讲级别也讲资历,同时也讲能力的机关里,她原来是 个垫底的人,谁都可以指派她,谁都可以指责她,谁都可以对她垮下脸来。人到中年、在原 来的单位里大小是个头儿的徐芳,心里的高兴劲立刻就烟消云散了。 好在没过多久,局里又来了一个脑子不好使的人——基本上就是个只能拖拖地、夹夹报 纸、冲冲厕所的傻瓜。虽然傻瓜来头不小,但徐芳仍然可以把他当作垫底的人,只要她受了 谁的窝囊气,她立刻就找到傻瓜,或者说:“把地再拖一遍!”或者说:“把报纸都好好夹起 来!”或者说:“帮我捶捶背!”傻瓜简直像个一摁按钮就立刻动作起来的机器人,不论你的 脸色多难看。不论你对他的指使多么不合情理,他都是一点反应一点想法也没有。 这个名叫闵天飞的傻瓜,考大学时离读清华的分数仅仅只差一分,一阵狂笑就变成了一 个痴不痴呆不呆的傻瓜了。徐芳也挺同情他的,但她一旦受了谁的气,仍然要把他当作出气 筒,恶言恶语地把他使唤一通,让自己产生某种虚幻的优越感。她甚至觉得在这个机关里, 对她真正重要的,不是那些局长科长们,而是这个傻瓜——没有这个傻瓜给她垫底,她真不 知道自己会怎么过下去。 这天上班,她居然没见到天飞,楼上楼下各个科室都找遍了,也没见着他的身影。一问, 原来是他家里人领着他到上海治病去了。她听了心里猛然一惊,接下来一整天都恍恍惚惚、 心神不宁的。她总是下意识地跟人家讨论:“你说天飞的这种病真的能治好吗?”“你说 天飞的病治好的把握到底有多大?”还假惺惺地说:“要是真能治好那就太好了啊!”其实, 她潜意识中非常害怕他真的给治好了。 一个星期后,天飞出现在局里的时候,仍然是那副呆不呆、傻不傻的样子。徐芳见了差 点笑出声来。她也仍然常常在背后整他、吼他,拿他垫底、出气。后来她竟然发展到敢用鸡 毛掸子打他了。也就有一次,她一失手,竟然将鸡毛掸子重重地打在他的后脑勺上。打得他
当时猛地一激灵,全身仿佛触了电似的一抽搐。谁也没想到,这一击,竟然使天飞的智力因 此而恢复了。 天飞在家里休息了几天,再到局里上班的时候,脸上就再无半点呆气傻气了,局长也不 让他再做那些杂事了,而是要他在秘书科“适应适应”。仅仅过了两三个月,天飞就给人一 种英气勃勃、年轻有为的感觉了。自然,在这个局里,徐芳又成了一个垫底的人了。她是多 么后悔啊!后悔自己竟然用鸡毛掸子去打他~—这一打,又把自己打入了度 E1 如年的冰窟 里。 她常常幻想在天飞独自在办公室里值班的时候,悄悄地出现在他的后面,用一个暗中准 备好的小木棒,对着他的后脑勺乒乒乓乓地从各个角度猛敲一气——再把他脑子里的那个开 关敲关上…… 19.小说中的徐芳有着怎样的心理特征?请简要分析。(4 分) 20.小说中安排闵天飞去上海看病这一情节,对于故事发展有哪些作用?(4 分) 21.请从主旨的角度分析小说题为“垫底的人”的作用。(4 分) (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 22—23 题。 弗洛伊德——心灵深处的哥伦布 很小的时候,弗洛伊德就对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 9 岁就上了中学,学习成绩始终 名列前茅,由此取得了免试进入大学的资格。弗洛伊德在语言方面具有超人的才能,他不仅 熟悉自己祖先的希伯来语,而且精通拉丁文、希腊文和英语等其他主要西方文字。弗洛伊德 十分喜爱文学和哲学。他阅读过大量不同时期不同作家的优秀作品,特别推崇文学大师莎士 比亚和歌德。这些大家的一些主要作品的精华部分,他都能背得滚瓜烂熟。也正是从这些优 秀的文学作品中,他学到了对人、人的生活的认真观察和深入思索,学会了用艺术的语言、 形象的描述去表现自己深刻的思想。与此同时,弗洛伊德精读过许多重要的西方哲学书籍, 广泛汲取古代希腊以降哲学家的许多重要的理论观点和理论逻辑方法。这一切,都为弗洛伊 德以后的科学理创造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应该特别指出,青年弗洛伊德自身思想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对人本身的关注。用他自 己的话来讲,就是对人类本身问题的好奇心。集中为一点就是人类个体的本质。长久以来, 从对文学作品和生活过程的观察中,他对于人的情感、性格和各种幻想.对于人本身所受到 的压抑始终怀有特殊的关注。当然,他不是像当时西方不少神学家和哲学家那样在人体之外 去寻求答案,而是要独具匠心地从人体之内找出人的本质。 弗洛伊德的大学生涯是在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开始的。从 1873 年到 1881 年,他把大量的 时间用于学习生物学、医学、病理学、外科手术等课程上。此外,他也认真听过三年的哲学 课,使自己在理性思维上达到了较高的造诣。这些年,也是弗洛伊德为他一生伟大的科学事 业奠定知识基础(探究)的时期。1881 年 3 月,弗洛伊德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医学院的毕业 考试。1882 年.弗洛伊德在从事了一年多的理论研究之后,改行做了专职医生。
后来,他自己把这一走向实际工作的重要转变称为“我生命中的转折点”。在 1882 年到 1885 年,弗洛伊德在初期的医学实践中,对人类神经系统的疾病已经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 并且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也是在这时,他打定了一个主意:“把成为一个神经病治疗专 家作为我一生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竞帮他开创了一项崭新的科学事业。 22.作者认为,弗洛伊德的科学研究是建立在坚实的思想基础之上的。这里的“思想基 础”指什么?请简要概括。(4 分) 23.为什么弗洛伊德把走向实际工作的转变称为“我生命中的转折点”?请简要分析。 (4 分) 五、作文(30 分) 24.“窗口”,可以是具象的,如建筑物上的窗口;也可以是抽象的,如心灵上的窗口、 改革开放的窗口等。在你已有的生活中,一定经历过各种各样的窗口。请以“窗口”为题, 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