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论文排版模板.doc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料共3页,全文预览结束
Table 1 Performance comparison between
本文题名 1 空一行:此空行为五号字,段落为固定值 12pt,下同。 Z 箍缩等离子体及其应用 XX(班级,学号),XXX(班级,学号)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空一行 摘 要:中文摘要为中文小五号宋体,英文及数字字体为 Times New Roman;行距为固定值 14pt,段落左右各缩 进 0.74 厘米(,标点为全角。 关键词:字体、段落设置同摘要,标点为全角,关键词之间用全角分号“;”分隔 空一行 1 二级标题为小四黑,英文字体为 Arial, 无悬挂缩进和首行缩进,段前段后均空 8pt, 标题序号与标题文字之间空一个汉字的距离 正文字号五号,首行缩进 0.74cm,中文宋体, 英文及数字为 Times New Roman,行距为单倍行距 (“根据页面设置确定行高线”选项选中),段尾不 要单字成行。文中字母与公式中字母应一样,文中 括弧除列项说明为全角外,其余均为半角。 1.1 三级标题五号黑体,英文及数字用 Arial,标 题序号与标题文字之间空一个汉字的距离,希腊字 母保持不变,如。无首行缩进和悬挂缩进, 段前段后不空 1.1.1 四 级 标题 五 号 宋体 ,英文及数字用 Times New Roman 字体,无首行缩进、悬挂缩进,段前段 后不空 文中列项说明格式如下: 1)工作模式 1。 2)工作模式 2。 1.1.2 数字的排版 数字之间,自小数点起,前后每隔 3 位留 1/4 字符空格,数字和单位之间留不间断空格(在英文状 态下按 Ctrl+Shift+空格键),如:12 345.879 08 m。 正文中参考文献的序号和数字后的单位不能置于行 首。 1.1.3 文中标题不得设置自动编号 文中标题可以设置为标题样式(如标题 1、标 题 2、标题 3 等)但不要设置为自动编号。标题的 设计方法是:将光标移至需要成为标题的段落中, 通过按“Shift+Alt”和“←”或“→”(左箭头键或 右箭头键),来设计 1 级标题,或 2 级、3 级等标题。 方框下面给出的标题和编号是样板。 1.1.4 正文的输入 正文的输入,只需在标题输入完毕后,按回车 键 , 即 可 直 接 输 入 ; 或 者 从 “ 格 式 工 具 栏 ” 的 中选择“正文”样式。 1.1.5 图、表、参考文献、公式的编号 文中的图、表、参考文献、公式一律采用阿拉 伯数字单独连续编号。如图 1,表 2 或式(3)。如“图 3 中国 1985—1990 年人口变化趋势图”就是指本 论文的第 3 个图。建议采用全篇统一按原文中出现 的先后顺序编码。附录中的图、表、公式另行编号, 如图 A1,表 B2(表示附录 B 中的第 2 个表)。 1.1.6 其他要求 定义 1 定理 1 (文字黑体顶格,数字 Times New Roman, 加黑。) 1.2 变量和单位的要求 文中所用的变量和单位一律采用国家标准,可 参见国家标准《量和单位》(GB3100~3102-93)。 每个变量的大小写、上下标等要全文统一,切勿混 淆;每个变量符号只能用一个字符(可另加上、下标) 表示,切勿用英文单词的缩写(字母组合)表示.相 同的符号只能代表同一意义。 正文中如出现如下符号:   请使用 Symbol 字体。 段落文本中除非必须(如分式、根式、同一字 符同时有上、下标等)不要使用公式编辑器来编辑, 一般使用插入的字符来输入,以保持段落文本的整 齐。但要正确设置字符的字体、上、下标、正斜体 和粗体。例:CH4、Umax。 1.3 公式的输入要求 使用 MathType 公式编辑器。尺寸定义:完全 10.5pt、上标/下标 6.5pt、次上标/下标 4.5pt、符号 15pt、次符号 12pt;有编号(编号加半角括号)的 公式,公式居中,编号右对齐。公式 1 行排不下时 第 2 行以下应有明显缩进,公式转行时就优先在
本文题名 2 =,>,<,→等关系符号处,其次在+,-,×,÷, /等运算符号处转行;转行时关系符号和运算符号应 位于上行末,下行首不再重复。对于“ ”类型 a bc  的公式,改成横排时,不要排成“a/b*c”应改为 “a/(bc)”,公式转行时排列格式如下: π 2)] sin[(   h ( ) I h I s  1 π h sin[(    h 1)(  1 h  π 2)]   U U 式中:I 为 xxx;t 为 xxx;h 为 xxx。 1.4 表格的要求 1)(  1 h     m s (1) 1)中文表题小五黑,数字与英文字体及英文表 题为 Times New Roman,居中,单倍行距。 2)表中物理量:单位用分数形式表示,单位与 物理量需折行排时,分数线要划在上一行的行末。 以百分数表示的量,一般用“φB/%”表示。 3)表内栏目线 0.5pt,顶线和底线 0.75pt。表 中文字为六宋,数字及英文为 Times New Roman, 行距为 12pt。列间一律用制表位对齐。 示例: 表 1 DPMA 与 DFT 算法的性能比较 Table 1 Performance comparison between DPMA and DFT algorithm 算法 fsp/Hz DFT DPMA 2 3 4 2 3 4 eang/() 0.099 7 0.148 6 0.194 3 0.007 3 0.017 3 0.031 5 emag /‰ 2.195 9 3.694 5 5.553 8 1.241 0 2.771 7 4.884 2 eTVE/% 9.971 6 14.863 3 19.521 4 1.238 1 2.775 1 4.906 5 表格与栏等宽,表格属性中的选项设置如下 1.5 图的要求 1)图的插入方式为嵌入式,居中,图中中文文 字为六号宋体,英文字母为 Times New Roman 体, 各物理量的正、斜、粗体应与文中保持一致。图中 线条的粗细要区分出主线和副线,主线用较粗的线 0.75 磅,副线用较细的线 0.5 磅。在曲线图中,数 据曲线是主线,坐标线和指引线是副线;在流程图 中,物注解线是主线,装置设备线是副线,设备结 构图中,设备边框是主线,中心线,剖面线,尺寸 线是副线。一般图形的标注见附录 A。 2)图题与表题相同,居中,中文为小五黑,数 字与英文字体为 Times New Roman,行距单倍行距。 1.6 论文中符号和缩略词的要求 符号和缩略词在第一次出现时一一加以说明, 给以明确的定义。示例: 集 成 门 极 换 向 晶 闸 管 (integrated gate commutated thyristor,IGCT)。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参考文献为六宋,英文字体为 Times New Roman,编号 后空 2 小格。行距 12pt,悬挂缩进 0.63cm,悬挂缩进与首 行对齐。中文标点除括弧为半角外,其余均为全角。英文标 点均为半角,注意标点后空格。 我刊的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如下: [1] 葛 俊,童陆园,耿俊成,等.TCSC 暂态过程中晶闸管导通角特性 的研究[J].电网技术,2001,25(7):18-22. GE Jun, TONG Luyuan, GENG Juncheng, et al. Research on thyristor conduction angle characteristics in transient process of TCSC[J]. Power System Technology, 2001, 25(7): 18-22. 中文期刊:注:其中,“2001”为出版年,“25”为卷号,“7”为 期号,“18-22”为起止页码; 中文文献必须提供英文,标点用半角。英文篇名中单词除除句首 和专有名词外,均小写。中文人名为两字时,两字间应空一个汉 字的距离。 [2] 张贤达.现代信号处理[M].3 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179-193. ZHANG Xianda. Modern Signal Processing[M]. 3rd ed. Beijing, China: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12: 179-193.
本文题名 3 [3] 昂温 G,昂温 P S.外国出版史[M].陈生铮,译.北京:中国书籍 出版社,1998:112-147. Owen G, Owen P S. Western publication history[M]. CHEN Shengzheng, translated. Beijing, China: China Book Press, 1998: 112-147. [4] Anderson P M, Agrawal B L, van Ness J E. Subsynchronous resonance in power system [M]. New York, USA: IEEE Press, 1990: 35-68. 中文专著:著作者.专著名称[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引 用页码. [5] 袁慧梅.用 GA 优化的 ANN 在配电网线损中的应用[D].北京:中 国农业大学,1999:7-9. YUAN Huimei. Applying GA-optimized ANN in lines loss of distribution power network[D]. Beijing, China: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1999: 7-9. 学位论文:论文作者.论文名称[D].学校所在地:学校名称,年 度. 号,“971-978”为起止页码。作者的姓在前,名的首字母放在其后。 标点用半角。 外文文献不需要提供中文。 [8] Kennedy J, Eberhart R.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C]// Proceedings of IEEE Conference on Neural Networks. Perth, Australia: IEEE, 1995: 11-14. 会议论文:作者.所参考的文章[C]//会议名称或者会议论文集名称。 会议举办的城市,举办国家:会议举办组织,举办年度:文章页 码。 举办地点未知的用[S.l.],举办组织未知的用[s.n.]代替。 [9] GB/T 5795—1986 中国标准书号[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6. GB/T 5795—1986 Chinese Standard SN for Books[S]. Beijing, China: China Standard Press, 1986. 标准:注:“GB/T 5795—1986”为标准编号,“中国标准书号” 为 标准名称,“中国标准出版社” 为标准的出版单位,“北京”为标 准的出版地,“1986”为标准出版年。 [6] 蒋卫平. 西北 750 kV 系统电磁暂态实时仿真研究[R]. 北京:中国电 [10] 刘振亚.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坚强的国家电网[N].中国电力 力科学研究院,2002. JIANG Weiping. Transient simulative research in real-time on the 750 kV power system in Northwest China[R]. Beijing, China: CEPRI, 2002. 报告:报告作者.报告名称[R].报告单位所在地:报告存放单位, 年度. 报,2005-02-24(1). LIU Zhenya. Practice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accelerate building a stubborn National Power Grid[N]. China Electric Power, 2005-02-24(1). 报纸:注:“刘振亚”为作者,“2005”为发表年,“02” 为发表 月,“24” 为发表日,“(1)”为第 1 版。 [7] Sharma C . Modeling of an island grid[J] . IEEE Trans on Power [11] PACS-L:the public-access computer system forum[EB/OL]. Houston, Systems,1998,13(3):971-978. 外文期刊:注意不要使用缩写的外文期刊名称,请给出全称。注: “Modeling of an island grid”为文章名称,“IEEE Trans on Power Systems”为期刊名,“1998”为出版年,“13”为卷号,“3”为期 USA: University of Houston Libraries,1989[1995-05-17]. http://info.lib.uh.edu/pacsl.html. 电子文献:著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 版者,出版年(更新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