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5年广西南宁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料共3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5 年广西南宁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共 15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第 1—9 小题每题 1 分,第 10—12 小题每题 2 分,共 15 分。在各小 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标号涂黑。) 1.为粉碎回部贵族的分裂势力,加 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乾隆帝 A.册封达赖喇嘛 C.设置驻藏大臣 B.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迎接土尔扈特部回归 2.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悲剧深刻鞭挞了封建礼教的罪恶。这一爱情悲剧出自文学作 品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红楼梦》 D.《西游记》 3.曾经雄伟壮丽的圆明园如今只剩下几处历经风雨依然伫立的残垣断壁,像在控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劫掠 者的暴行。当年的劫掠者是 A.英法联军 B.德法联军 C.英日联军 D.美法联军 4.识读地图是我们历史学 习应掌握的技能。与右图信息相符合的历 史 事 件是 A.鸦片战争 C.北伐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 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 这个“伟大传奇”是指 A.南昌起义 C.井冈山会师 B.秋收起义 D.红军长征 率 领 奇 。” 6.1857—1859 年,饱受英国殖民侵略的印度人民进行了顽强而悲壮的反抗,期间涌现出来的民族英雄是 A.章西女王 B.玻利瓦尔 C.圣马丁 D.克莱武 7.巴黎和会期间,英国首 相劳合·乔治在备忘录中不无担忧地写到:“如果德国认为 1919 年的合约不公平, 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这 里的“合约”是指 A.《四国条约》 C.《凡尔赛和约》 B.《五国条约》 D.《九国公约》 8.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曾说:“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都会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 里。”1993 年,哪一组织的成立表明雨果的说法正在逐步变成现实 A.东盟 C.世贸组织 B.欧盟 D.国联 9.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的一幅画作以最简单的几何形块描绘战争的恐怖、痛苦和兽性,控诉德国法西斯 轰炸西班牙一个小镇的暴行。这幅画作是 A.《记忆的永恒》 B.《格尔尼卡》 C.《向日葵》 D .《最后的晚餐》 10.鸦片战争中,数千武器落后的清军死在战场上,而英军阵亡不足百人,中英之间的巨大差距在这场战 争中暴露无疑。造成这一巨大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清朝统治者长期对外推行 A.对外开放政策 C.重本抑末政策 B.八股取士制度 D.闭关锁国政策 11.1946 年,当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全面内战时,周恩来说:“我们并不因为蒋(介石)破坏了这 些协定,就以为没有了收获。因为全国人民都承认了这样的 事实,认为中共的地位是不可抹杀的。”这 表明 A.共产党通过重庆谈判赢得了民心 C.共产党在战场上连连打败国民党 B.美国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D.国民党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12.17 世纪以后,社会转型的步伐加快,资本主义发展的潮 流浩浩荡荡,势不可挡。下列历史人物的作为 顺应这一发展潮流的是
A.康熙帝推行文字狱,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B.雍正帝设立军机处,进一步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 C.英国查理二世复辟,对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攻倒算 D.华盛顿领导独立战争,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25 分) 二、材料解析题(第 13 题 7 分,第 14 题 8 分,共 15 分) 13.(7 分)科技发展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 料 三 自 治 区 农 业 厅 近 期 启 动 “ 现 代 青 年 农场主培育计划”,旨在吸引和扶持农村青年创业兴业……利用广西农业技术服务 QQ 群(微信群)、广西创 新团队专家在线等载体为培育对象提供在线教育培训、在线管理考核、对接农村电子商务、信息推动等跟 踪服务。 20 世纪上半期的无线电收音机广告 19 世纪上半期的火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火车是以什么作为动力的?(1 分)这种动力的广泛使用把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1 ——摘自 2015 年 6 月 2 日《南国早报》 分) 动力:蒸汽。(1 分)时代:蒸汽时代。(1 分) (2)根据材料二,无线电技术最早出现在哪一次工业革命中?(1 分)当时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 活的新 动力是什么?(1 分) 第二次工业革命。(1 分)新动力:电力。(1 分) (3)根据材料三,自治区农业厅启动“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计划”所采取的培训方式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 命的哪一项成果?(1 分) 成果:计算机网络技术。(1 分) (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概括科技进步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答两点即可。2 分) 影响:科技进步方便了人们的出行;科技进步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科技进步扩大了人们受教育的 途径。(围绕材料答任意两点即可,每点 1 分,共 2 分) 14.(8 分)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 70 周年,承认并牢记那些为拯救人类所做出的牺牲,才能珍爱 和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7 年 7 月 7 日,宛平,卢沟桥。一场对现代中国影响深远的战争就此爆发。面对强邻一而 再,再而三的挑衅,宋哲元说不,蒋介石说不,全中国奋起反抗!卢沟桥上的枪声震撼了华北,中国数千 年历史上规模最大、伤亡最重, 也胜得最扬眉吐气的对外战争就此打响…… 材料二 (1941 年 12 月 6 日)布朗与其他传教士围坐在传教室的收音机前等待来自华盛顿的消息。在 那里,美国国务卿科德尔·赫尔与日本代表野村吉三郎、来栖三郎特使进行着最后的谈判。赫尔对和平谈 判已几乎不抱希望……第二天下午 4 点,传教会传来了“日本空袭夏威夷的惊人消息” ……美国总统罗斯 福将这次袭击称为“永远的国耻日”。
材料三 中国参与那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不仅仅是为了国家尊严和生存,还为了所有同盟国的胜利。正 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东西方一起抗击了有史以来最黑暗的邪恶力量。 ——以上材料均摘自拉纳·米特著,陈永强等译《中国,被遗忘的盟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强邻”指的是谁?(1 分)“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规模最大、伤亡最重,也胜得最扬眉吐气 的对外战争”指的是哪一场战争?(1 分) 强邻:日本。(1 分)战争:抗日战争。(1 分) (2)材料二中“日本空袭夏威夷”指的是什么事件?(1 分)该事件的发生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出现 了什么变化?(1 分) 事件:珍珠港事件或日本偷袭珍珠港。(1 分)变化: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 大。(1 分)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列举除中国外的两个同盟国成员。(2 分)材料中“最黑暗的邪恶力量”指的 是什么?(1 分)根据材料三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胜利的最重要原因。(1 分) 成员:美国、英国、苏联等。(列举任意两个同盟国成员即可,每个 1 分,共 2 分)邪恶力量:法西 斯势力。(1 分)最重要原因: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团结协作。(1 分) 三、问答题(10 分) 15.(10 分)在世界各国走上近代化道路的进程中,不管是挽救危机的局部调整,还是推动社会转型的 全面变革,改革始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方式之一。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19 世纪 60—90 年代,中国的一群改革者在维护传统的名目下,小心翼翼地迈出了“自强”的步伐。 这场为“自强”而开展的运动称为什么?(1 分)列举该运动中为实现“自强”而创办的任一军事工 业。(1 分) 运动:洋务运动。(1 分)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列举任意一个洋 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即可,1 分) (2)1895 年,北京 1300 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觉醒,也由 此 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请写出变法维新的一位代表人物。(1 分)这场变法维新运动的性质是什 么?(2 分)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列举任意一位代表人物即可。1 分)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 革。(2 分) (3)到 19 世纪上半期,俄国依然有 90%的人口是农奴,他们饱受虐待,被随意买卖。1826—1861 年间, 不堪忍受的农奴发动了一千多次起义。为了挽救统治危机,沙皇被迫进行了 1861 年改革,改革对农 奴身份做出了怎样的规定?(2 分) 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2 分) (4)1871 年,明治政府派遣包括政府大部分要员在内的使节团,对欧美 12 国进行了历时近两年的广泛考 察。这次考察推动明治政府在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措施?(1 分)这一措施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 影响?(2 分) 措施: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1 分)影响: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或使日本资 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2 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