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7年5月6日安徽合肥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资料共15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7 年 5 月 6 日安徽合肥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1.对小班幼儿进行常规教育时,最合适的语言描述是( )。 A.“请注意不要错拿别人的毛巾” B.“拿别人的毛巾小朋友会不高兴的” C.“请拿自己的毛巾,上面绣着你的小标志” D.“乱拿别人的毛巾老师会批评的” 2.活动性原则要求幼儿教育以活动为主,并将活动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之中。这种活动主要 是指( )。 A.教师设计和指导的活动 B.幼儿的游戏活动 C.幼儿的自选活动 D.幼儿主动积极的活动 3.教师运用口头问答的形式,启发幼儿积极思维的教育方式是( )。 A.谈话法 B.讨论法 C.讲解法 D.游戏法 4.教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应该介入幼儿的游戏?( ) A.幼儿进入角色游戏 B.幼儿出现偏离游戏预设角色的想象 C.有小朋友争着要担当某一角色 D.游戏即将结束时
5.当角色游戏结束时,教师不合适的语言提醒是( )。 A.“现在时间到了,该下班了” B.“没看好病的病人请明天再来吧” C.“时间到了,游戏结束,老师要收玩具了” D.“请还没有卖完东西的售货员明天再来” 6.能帮助幼儿理解图形、数量,并获得对称、厚薄、宽窄、上下等概念的创造性游戏是( )。 A.角色游戏 B.结构游戏 C.智力游戏 D.体育游戏 7.幼儿根据《拔萝卜》《三只蝴蝶》《小兔子乖乖》《彼得与狼》等故事或童话开展的角色扮 演游戏,被称为( )。 A.角色游戏 B.结构游戏 C.智力游戏 D.表演游戏 8.幼儿智力游戏的组织和指导原则不包括( )。 A.选择和编制合适的智力游戏 B.帮住幼儿建构规则意识 C.培养幼儿的游戏策略意识 D.教给幼儿游戏的策略 9.下列游戏的指导方法中,错误的是( )。
A.角色游戏指导时,教师可以以角色身份指导游戏 B.结构游戏指导时,教师应该手把手地教 C.表演游戏指导时,应选择幼儿容易理解又便于表演的作品 D.规则游戏指导时,教师应该详细介绍游戏及规则 10.新人园的幼儿有时会问老师:“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对此,不合适的回答是( )。 A.妈妈放学后来接你 B.你想妈妈的时候妈妈就来接你 C.妈妈一下班就会来接你 D.妈妈下午 5 点来接你 11.为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老师将正确洗手的流程图贴在洗手池的上方。这是运 用了( )。 A.成果欣赏法 B.谈话讨论法 C.评价激励法 D.图示观察法 12.幼儿园教师经常运用有趣的故事、谜语或形象的动作描述等形式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这些方法属于( )。 A.语言激励法 B.材料吸引法 C.表演法 D.暗示法 13.阳阳能画圆圆的西瓜和气球,并能沿着边线平滑地剪下来。由此判断该幼儿的手部动作 处于哪个年龄阶段的水平?( ) A.2~3 岁
B.3~4 岁 C.4~5 岁 D.5~6 岁 14.鼓励幼儿进行跑、跳、钻爬、攀登、投掷、拍球等活动,主要是为了发展幼儿( )。 A.身体平衡能力 B.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C.身体的力量 D.身体的耐力 15.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是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合作中进行的。在人际交往 和社会适应过程中,幼儿进行社会学习的主要方式不包括( )。 A.自律 B.模仿 C.体验 D.同化 16.游戏时,教师要求幼儿按要求拿出几个球。这属于幼儿数数活动中的( )。 A.口头数数 B.按物点数 C.按数取物 D.说出总数 17.大班幼儿在“有趣的静电现象”科学活动中,最终获得的探究结果是( )。 A.感知摩擦可以生电的现象 B.静电现象产生的原因
C.静电现象的概念 D.掌握摩擦生电的技巧 18.菲菲在幼儿园绘画活动中用很长的波浪线画小草,王老师认为她画得不像,教她用三根 小短线形成的三叉作为小草,这更像现实生活中的小草。王老师的做法( )。 A.教会了菲菲正确画小草的方法 B.尊重了菲菲自己的想法 C.矫正了菲菲对小草的错误感知 D.过于强调画画技能,损害了幼儿的绘画兴趣 19.“能结合情境感受到不同语气、语调所表达的不同意思”是哪个年龄阶段幼儿在“认真 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方面的具体目标?( ) A.3~4 岁 B.4~5 岁 C.5~6 岁 D.3~6 岁 20.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广泛而复杂,所以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灵活选择适宜的评 价方法。这体现了( )的要求。 A.评价取向多元化 B.评价情境自然化 C.评价类型多样化 D.评价主体多元化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21.《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目标。 ( ) 22.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组织应动静交替,注重幼儿的实践活动,保证幼儿愉快的、有益的自 由活动。 ( )
23.教师应引导幼儿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 ) 24.开始用线条和简单的图形组合来表征自己所感知过的事物说明幼儿处于涂鸦期。( ) 25.幼儿并不认识文字,但能根据图画书中的画面形象理解它们讲述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这是幼儿对艺术美的解读。 ( ) 26.《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艺术领域的四个目标用了三个“喜欢”,这主要是为 了强调幼儿自我表现力的培养很重要。 ( ) 27.“在三个物体相比较的情况下,幼儿能说出物体 B 小于物体 A 但大于物体 C”这一教学 内容适合的年龄班是中班。 ( ) 28.在大班科学教育活动“动物的保护色”中,教师应该引导幼儿掌握的关键经验是动物对 环境的适应性。 ( ) 29.幼儿园教师经常在体育活动中通过语言和示范帮助幼儿掌握动作要领。 ( ) 30.亮亮在玩搭小房子,贝贝在玩小汽车,他们谁都没有注意到明明在他们周围跑来跑去地 玩小飞机,因此这些小朋友进行的游戏属于独自游戏。 ( )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多选、漏选和错选均不得分) 31.积木区是让幼儿操作积木的活动区。在这里,幼儿能利用积木自由地进行建构和组合。 积木区的区域设置目标是( )。 A.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 B.促进幼儿与他人合作能力的发展 C.促进幼儿表达能力的发展 D.发展幼儿的美感 32.幼儿对游戏充满了兴趣,在游戏中,幼儿能够无拘无束地玩耍,产生许多新颖的想法和 独特的行为,激发了创造性的萌生和发展。因此,幼儿园游戏对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影响是( )。 A.为幼儿提供了宽松的心理氛围 B.催发了幼儿的探究行为 C.激发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D.提高了幼儿的创造性水平
33.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工作。幼儿习惯的养成有许多方法可以 采用,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让幼儿容易接受、乐于接受。现代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方法有( )。 A.行为练习法 B.情景教育法 C.讲授法 D.实践锻炼法 34.幼儿阶段是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饮食营养是影响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为他们提供充 足的营养物质不仅可以促进身体发育,对大脑发育和智力发展也非常重要。因此幼儿合理膳 食的标准是( )。 A.多样性 B.充分性 C.平衡性 D.适度性 35.角色游戏是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反映 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它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具有( )功能。 A.对幼儿的口语发展有特殊作用 B.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C.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D.增强幼儿手指力度与大小肌肉动作的协调性 36.幼儿园教师常用的有效提问方法有( )。 A.启发式提问 B.发散式提问 C.封闭式提问 D.激趣式提问
37.早期阅读活动利用图书、绘画为幼儿创设一个书面语言环境,使幼儿有机会接触书面语 言,了解语言的基本文化内涵。因此,幼儿早期阅读的重点是( )。 A.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 B.培养幼儿对书面语言的兴趣 C.培养幼儿对汉字的敏感性 D.丰富幼儿前阅读和前书写的经验 38.幼儿园课程组织是指创设良好的课程环境,使幼儿园课程活动兴趣化、有序化、结构化, 以产生适宜的学习经验和优化的教育效果,从而实现课程目标的过程。组织幼儿园课程应遵 循的基本原则是( )。 A.整体性原则 B.生活化原则 C.活动化原则 D.主体性原则 39.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教育两个阶段的衔接,需要幼儿园与家庭、小学方面密切配 合,顺利完成从幼儿园教育到小学教育阶段的过渡。其中,幼小衔接特别注意的问题是( )。 A.衔接工作应贯穿整个幼儿期 B.进行某些方法强化训练 C.幼儿园、小学、家庭通力协作 D.避免“小学化倾向” 40.《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幼儿艺术学习与发展划分为“感受与欣赏”“表现与 创造”两个子领域,其中“感受与欣赏”包含的目标是( )。 A.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 B.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 C.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