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7 题,共 14 分,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提供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
1.读经纬网图,对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要求)
A.乙的经纬度为(60°E,40°N) B.甲的时间比乙的时间早 C.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只有丁点 D.位于西
半球的只有甲点
读图,完成第 2-3 题.
)
)
2.下列关于 A 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农业发达,是世界上著名的农产品出口国 B.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C.气候具有
明显的海洋性特征 D.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热资源丰富[来源:学,科,网]
3.属于 B、C 两国共同特征的是(
A.人口、城市集中分布于东北沿海 B.农/牧场规模大、农/牧业从业人口比重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
牧业带 C.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发达,高新技术产业均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D.为移民国家,所以均以
混血种人为主,通用英语,信仰基督教
4.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我国形成了两大农业区城,即以种植业为主的东部农业区城和以畜枚业为主的西
部农业区城.这两大农业区城的分界线大致与下列哪些分界线相重合
①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②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③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④秦岭-淮河一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来源:学.科.网 Z.X.X.K]
5.下列对我国地理事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由于纬度高,气温低,不适合水稻生长,所以超市没有东北大米出售 B.华北平原属于中温带,
作物熟制只有一年两熟 C.北方地区煤、铁、石油资源丰富,南方地区有色金属、水能资源蕴藏量大 D.京
沪线和陇海线交汇处的铁路枢纽是兰州
6.下列我国各省与其易发自然灾害组合正确的是(
)
)
)
A.新-洪涝 B.台-地震 C.内蒙古-泥石流 D.川-雪灾
7.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省全部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B.图中地形为:A 高原山地、B 盆地 C.达州市在图中的数字代号是③ D.该
省著名旅游景点有峨眉山、青城山、泰山等
二、综合题(每空 1 分,共 16 分)
8.读等高线图,回答问题.
(1)丙的地形部位名称为_________.丙地和 B 点的相对高度可能为下列选项中的_________(填字母).
A.95 米 B.105 米 C.155 米 D.205 米.
(2)小河 A 的流向大致为_________.若甲乙两村图上距离是 2.5 厘米,则实地距离为_________千米.
(3)图示地区地形主要为_________和平原.
(4)若图示地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则其耕地类型为_________.
9.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 黑河-腾冲一线以东以南地区,人口_________(稠密/稀疏).
(2)甲乙丙丁四大地理区城中,自然环境特征为“高”、“寒”的是_________(填代号)区域.
(3)由图可得,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的共同特征是:沿_________分布.
(4)C 海城有我国位置最南、最年轻的城市:_________市.
(5)下列关于图中 A、B 两河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都流经了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B.都流经了臧、青和川
C.下游都流经平原并形成地上河
D.都有结冰现象.
10.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为推动区城经济一体化发展,我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是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贯穿欧亚大陆,东连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
济图.
材料二:“一带一路”规划图
(1)A 大洲地形以_________为主,平均海拔低.
(2)B 国地域辽阔,矿产丰富,其中_________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一,大量出口,其产值在该国经济中占重
要地位.
(3)D 地区以_________人种为主,擅长击鼓和雕刻,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
(4)E 是_________运河,连接了红海和地中海,从而沟通了印度洋和大西洋.
(5)下列选项中,与 C 地气候类型相符合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2016 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地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7 题,共 14 分,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提供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
要求)
1.读经纬网图,对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的经纬度为(60° E,40°N) B.甲的时间比乙的时间早 C.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只有丁点 D.位于西
半球的只有甲点
【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 .
【专题】经纬网图;地球仪与经纬网.
【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
位置.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 E 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
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 W 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 N 表示,若相
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 S 表示.
【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
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乙点的经纬度为 40°E,60°N;故 A 错误;
依据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甲的时间比乙的时间晚;故 B 错误;
极地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从图中可以看出,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丙、丁点,故 C 错误;
东西半球分界线是 20°W 和 160°E 组成的经线圈,20°W 以东、160°E 以西为东半球,20°W 以西、160°E
以东为西半球.从图中可以看出,位于西半球的只有甲点;故 D 正确;依据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读图,完成第 2-3 题.
2.下列关于 A 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农业发达,是世界上著名的农产品出口国 B.工业主要分布在太 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C.气候具有
明显的海洋性特征 D.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热资源丰富
【考点】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概况.
【专题】示意图;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与国际合作.
)
【分析】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 4 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附近的海域
组成.日本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平原面积较小;岛国资源贫乏,市场狭小,岛国多优良海港.
【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 A 国是日本;
A、日本工业发达,是世界上著名的工业产品出口国,农业不占主要地位,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B、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C、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夏季凉爽,冬季温和,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D、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热资源丰富,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日本的地理概况,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
3.属于 B、C 两国共同特征的是(
A.人口、城市集中分布于东北沿海 B.农/牧场规模大、农/牧业从业人口比重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
牧业带 C.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发达,高新技术产业均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D.为移民国家,所以均以
混血种人为主,通用英语,信仰基督教
【考点】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概况.
【专题】分布图;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与国际合作.
【分析】由题干提供的图示可知,B 是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适合发展农牧业,该国家热带草原气
候面积广大,适宜发展畜牧业,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坐在矿
车上的国家”.C 国家是美国,美国平原面积广大,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高,是世界上出口粮食最多的国家;
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
【解答】解:读图可知,B 国是澳大利亚,C 国是美国;B 澳大利亚人口、此时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C
美国人口、城市集中分布于东北沿海地区,故 A 错误.
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适合发展农牧业,该国家热带草原气候面积广大,适宜发展畜牧业,澳大利亚是世界
上重要的小麦生产和出口国;美国的五大湖附近气候湿冷,适宜牧草的生长,且这里人口众多,畜牧业发
达,美国平原面积广大,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高,是世界上出口粮食最多的国家;美国和澳大利亚农/牧场
规模大、农/牧业从业人口比重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农/牧业带,故 B 正确.
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的国家,澳大利亚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在各科技园
区.美国矿产资源丰富,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故 C 错误.
美国是移民国家,澳大利亚是典型的移民国家,都以白色人种为主,故 D 错误.根据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地理概况,记忆解答即可.
4.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我国形成了两大农业区城,即以种植业为主的东部农业区城和以畜枚业为主的西
部农业区城.这两大农业区城的分界线大致与下列哪些分界线相重合
①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②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③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④秦岭-淮河一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考点】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
【专题】生态环境类简答题;中国的气候.
)
【分析】我国 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以东主要为种植业、林业、渔业分布区,以西主要为牧业的分布区,种
植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盆地.这条界线大致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相一致.
【解答】解:种植业与非种植业 的分界线大致与 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大致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
界线相一致.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半干旱、
干旱地区,农业生产方式以畜牧业为主.根据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我国两大农业区城的界线,属于基础题.
)
5.下列对我国地理事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由于纬度高,气温低,不适合水稻生长 ,所以超市没有东北大米出售 B.华北平原属于中温带,
作物熟制只有一年两熟 C.北方地区煤、铁、石油资源丰富,南方地区有色金属、水能资源蕴藏量大 D.京
沪线和陇海线交汇处的铁路枢纽是兰州
【考点】我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
【专题】配对题.
【分析】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
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
【解答】解:东北平原虽然纬度高,气温低,但在东部降水较多的平原地区适合水稻生长,超市有东北大
米出售;华北平原属于暖温带,作物熟制只有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北方地区煤、铁、石油资源丰富,南
方地区有色金属、水能资源蕴藏量大;京沪线和陇海线交汇处的铁路枢纽是徐州.
故选:C.
【点评】该题考查我国各地理区域的差异,及各种自然资源、铁路分布的状况.
)
6.下列我国各省与其易发自然灾害组合正确的是(
A.新-洪涝 B.台-地震 C.内蒙古-泥石流 D.川-雪灾
【考点】旱、涝、寒潮、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
【专题】配对题.
【分析】中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解答】解:洪涝是我国频繁发生并造成严重损失的自然灾害.它多出现在降水比较集中的夏、秋季,南
方地区是我国洪涝的多发区,故 A 不符合题意;
台湾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中,故 B 符合题意;
我国西南山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常见自然灾害有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故 C 不符合题意;
雪灾主要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考查影响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要理解记忆.
7.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省全部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B.图中地形为:A 高原山地、B 盆地 C.达州市在图中的数字代号是③ D.该
省著名旅游景点有峨眉山、青城山、泰山等
【考点】四川省.
【专题】生态环境类简答题;中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来源:学科网 ZXXK]
【分析】四川简称川或蜀,四川盆地因为地表多出露紫红色砂页岩,所以有紫色盆地之称,这里气候温暖
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农耕发达,被人们称为“天府之国”.
【解答】解: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主要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和东南丘陵;
读图可知,该省为四川省,四川省全部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图中地形 A 为川西高原、山地、B 为四川盆地;
③是达州市;四川省著名旅游景点有峨眉山、青城山等;泰山位于山东省;故选项 D 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该题考查四川省的相关知识.
二、综合题(每空 1 分,共 16 分)
8.读等高线图,回答问题.
(1)丙的地形部位名称为山顶.丙地和 B 点的相对高度可能为下列选项中的 B(填字母).
A.95 米 B.105 米 C.155 米 D.205 米.
(2)小河 A 的流向大致为自西向东流.若甲乙两村图上距离是 2.5 厘米,则实地距离为 5 千米.
(3)图示地区地形主要为丘陵和平原.
(4)若图示地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则其耕地类型为水田.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专题】地形图;地形与等高线地形图.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
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
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
【解答】解:读图可知,(1)丙地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图中的等高距为 50
米,丙地海拔高度为 400~450 米之间,B 点海拔高度为 300 米,两地的相对高度 可能在(400~450 米)-300
米=100 米~150 米之间,选项 B 符合题意.
(2)根据指向标判断,小河 A 的流向大致为自西向东流.图中的比例尺为图示 1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2 千米,
若甲乙两村图上距离是 2.5 厘米,则实地距离 为 2.5×2 千米=5 千米.
(3)图示地区最高处海拔在 400 米~450 米之间,低于 500 米,地形主要为丘陵和平原.
(4)若图示地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则其耕地类型为水田.
故答案为:
(1)山顶;B;
(2)自西向东流;5;
(3)丘陵;
(4)水田.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要读图解答.[来源:Zxxk.Com]
9.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黑河-腾冲一线以东以南地区,人口稠密(稠密/稀疏).
(2)甲乙丙丁四大地理区城中,自然环境特征为“高”、“寒”的是丁(填代号)区 域.
(3)由图可得,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的共同特征是:沿海分布.
(4)C 海城有我国位置最南、最年轻的城市:三沙市.
(5)下列关于图中 A、B 两河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填字母).
A.都流经了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B.都流经了臧、青和川
C.下游都流经平原并形成地上河
D.都有结冰现象.
【考点】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我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
分.
【专题】示意图;中国的人口与民族.
【分析】读图可得,甲是西北地区,乙是北方地区,丙是南方地区,丁是青藏地区,A 是黄河,B 是长江.
【解答】解:(1)图中黑河-腾冲一线以东以南地区,人口稠密,以西地区人口稀疏;
(2)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为“高”、“寒”,该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一阶梯上;
(3)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的共同特征是沿海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