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浙江省宁波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表是对 17 世纪某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政治体制的比较,据此判断该国是(
)
政治制度
是否依法统治
革命前
君主专制
否
革命后
君主立宪制
是,《权利法案》等
国家元首及产生方式
国王,世袭
国王,世袭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法国
2.“秦始皇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下面能解
释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 B.焚书坑儒 推恩令
C.统一文字 推恩令
D.统一文字 罢黜百家
3.今天中国象棋中的“炮”,最早写为“砲”字,而到宋代出现“砲”“炮”两字并用的现
象,此现象的出现可能是因为宋代(
)
A.发明了中国象棋 B.发明了火药
C.火药广泛用于战争 D.西方近代火炮传入
4.下列单元主题最适合如图的是(
)
A.侵略与反抗 B.内战烽火 C.近代化探索 D.变法与革新
5.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
①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德战场实现转折
②设驻藏大臣﹣﹣西藏开始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③新航路开辟﹣﹣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④工业革命﹣﹣开启欧美工业化、现代化进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解答题
6.“每一个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无疑是不同时期引领
中国发展的伟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顺时而变的孙中山】孙中山的一生就是“不断在挫折中修正自己”的一生。如 19 世纪末
到 20 世纪初,他从一个“社会改良者”逐渐转变为一个“民主革命者”,实现了一次伟大
的转变。
(1)分析促进孙中山从“社会改良者”逐渐转变为一个“民主革命者”的社会背景。
【勇于创新的毛泽东】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新
道路,并最终赢得了胜利。
(2)这是一条怎样的革命新道路?其“新”在哪里?
【审时度势的邓小平】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邓小平根据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的重大变化,
提出当今世界的两大时代主题,调整了国家政策,加速了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进程。
(3)当今世界的两大时代主题是什么?举一实例,说说我国是怎样顺应时代主题的。
(4)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重要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何作用。
7.“历史时期”是历史学的基本概念。阅读“我国 1919 年以来主要历史时期年代尺”,回
答问题。
(1)写出 A 时期起止的标志性事件名称。
(2)B 是“十四年抗日战争时期”,说出由“局部抗战”转为“全面抗战”的时间,并说明
确定的依据。
(3)C 和 D 两个时期同处于我国什么发展阶段?D 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什么?
(4)综观上述四个历史时期,概括我国 1919 年以来的历史发展趋势。
2017 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下表是对 17 世纪某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政治体制的比较,据此判断该国是(
)
政治制度
是否依法统治
革命前
君主专制
否
革命后
君主立宪制
是,《权利法案》等
国家元首及产生方式
国王,世袭
国王,世袭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法国
【考点】H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识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了君主立宪制资产阶
级专政的史实.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起了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专政,
为该政治制度提供法律保障的文献是《权利法案》.1689 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结合图表信息“17 世纪某国资产阶
级革命前后政治体制”可知,该国是英国.
故选 C.
2.“秦始皇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下面能解
释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 B.焚书坑儒 推恩令
C.统一文字 推恩令
D.统一文字 罢黜百家
【考点】32: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分析】本题考查秦始皇和汉武帝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把握“秦始皇统一思想是不要人
民读书,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指的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的罢
黜百家.
【解答】结合材料中秦始皇“不要人民读书”和所学可知,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
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
其他书全部烧掉;以后再有谈论儒家诗书的都要判处死刑.他又把暗中批评他的一批儒生,
在咸阳活埋,这就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结合材料汉武帝“要人民只读一种书”和所学
知识可知,汉武帝为了实现思想大一统,西汉时期汉武帝采取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大力推行儒学教育;设立专门教授儒家经典的太学,成绩优秀有学生可以直接
做官;地方设立官学鼓,励私人传授儒家学说.
故选 A.
3.今天中国象棋中的“炮”,最早写为“砲”字,而到宋代出现“砲”“炮”两字并用的现
象,此现象的出现可能是因为宋代(
)
A.发明了中国象棋 B.发明了火药
C.火药广泛用于战争 D.西方近代火炮传入
【考点】6K: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和外传.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四大发明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
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宋元时期,火药和火药武器得到改进,威力更大,并开始广泛用
于军事战争,所以宋代出现“砲”“炮”两字并用的现象,表明了火药广泛用于战争.
故选 C.
4.下列单元主题最适合如图的是(
)
A.侵略与反抗 B.内战烽火 C.近代化探索 D.变法与革新
【考点】82: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8A:甲午中日战争;8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分析】本题以“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为切入点,考查的是这些战
争的共同点.
【解答】本题以“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为可知,最适合的主题侵略
与反抗.英国政府为保护鸦片走私,借口中国禁烟,1840 年 6 月,英国舰队侵入中国广东
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1894 年 7 月,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话战争,这
一年是农历甲午年,历史上称为甲午中日战争.1900 年 6 月,俄、英、美、日、德、法、
意、奥八国拼凑了 2000 多人的队伍,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
犯,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三次侵华战争期间,中国人民都进行了坚决的抵.
故选 A.
5.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
①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德战场实现转折
②设驻藏大臣﹣﹣西藏开始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③新航路开辟﹣﹣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④工业革命﹣﹣开启欧美工业化、现代化进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考点】M6:二战的转折及重要战役;H2:新航路的开辟;I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分析】本题以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为依托,考查因果
关系正确的相关史实.
【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设置宣政院,西藏开始归属中央政府管辖,不是清朝
雍正帝设驻藏大臣,排除含有此项的 ABC.
故选 D.
二、解答题
6.“每一个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无疑是不同时期引领
中国发展的伟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顺时而变的孙中山】孙中山的一生就是“不断在挫折中修正自己”的一生。如 19 世纪末
到 20 世纪初,他从一个“社会改良者”逐渐转变为一个“民主革命者”,实现了一次伟大
的转变。
(1)分析促进孙中山从“社会改良者”逐渐转变为一个“民主革命者”的社会背景。
【勇于创新的毛泽东】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新
道路,并最终赢得了胜利。
(2)这是一条怎样的革命新道路?其“新”在哪里?
【审时度势的邓小平】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邓小平根据世界经济与政治发展的重大变化,
提出当今世界的两大时代主题,调整了国家政策,加速了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进程。
(3)当今世界的两大时代主题是什么?举一实例,说说我国是怎样顺应时代主题的。
(4)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重要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何作用。
【考点】96:辛亥革命;9N: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MH: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
大主题;PD:历史开放性问题.
【分析】(1)本题考查促进孙中山从“社会改良者”逐渐转变为一个“民主革命者”的社
会背景.
(2)本题考查材料中所说的“一条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和“新”的含义,考查中国共产党
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的道路,以及这条道路“新”的表现所在.
(3)本题考查当今世界的两大时代主题和我国顺应时代主题的实例,把握当今和平与发展
的两大时代主题.
(4)本题考查重要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
【解答】(1)1895 年甲午中日战争结束之后,民族危机加深;再加上清政府的腐败尤其是
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戊戌变法的失败等,这些都是促进孙中山从“社会改良
者”逐渐转变为一个“民主革命者”的社会背景.
(2)据所学知,在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秋收起义受挫后,
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向湘赣边境的井冈山地区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是毛泽东带领
中国共产党人开创的一条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其“新”表现在这条道路从中国国情出发,
依靠工农力量,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等.
(3)当今世界的两大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中国成功举办 G20 峰会,加强与世界各国的
友好往来和合作就是我国顺应这一时代主题的实例.
(4)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重要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顺应历史潮
流能促进历史的发展;违背历史潮流则会阻碍历史的发展等.中国 20 世纪的三位伟人,在
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为中国的进步和发展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与
发展.
故答案为:
(1)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的腐败尤其是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戊戌变法的失
败等.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从中国国情出发,由城市转入了农村,依靠
工农力量,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等.
(3)和平与发展;中国成功举办 G20 峰会,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和合作.
(4)推动或阻碍作用.
7.“历史时期”是历史学的基本概念。阅读“我国 1919 年以来主要历史时期年代尺”,回
答问题。
(1)写出 A 时期起止的标志性事件名称。
(2)B 是“十四年抗日战争时期”,说出由“局部抗战”转为“全面抗战”的时间,并说明
确定的依据。
(3)C 和 D 两个时期同处于我国什么发展阶段?D 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什么?
(4)综观上述四个历史时期,概括我国 1919 年以来的历史发展趋势。
【考点】C1:新中国成立;9B:五四运动;A1:九一八事变和中国局部抗战;A4:七七事
变和日本全面侵华;CB:三大改造完成标志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1:十一届三中
全会及其重要意义.
【分析】(1)本题以 1919﹣﹣1949 年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起止的标志
性事件.
(2)本题以“十四年抗日战争时期”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由“局部抗战”转为“全面抗战”
的时间及确定的依据.
(3)本题以 1956 年至今和 1978 年至今为切入点,主要考查这两个时期同处的社会发展阶
段及 1978 年至今最鲜明的特点.
(4)本题以题干图片四个历史时期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我国 1919 年以来的历史发展趋势.
【解答】(1)观察“我国 1919 年以来主要历史时期年代尺”可知,A 时期起止时间为 1919
﹣﹣1949 年,这段时间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 年的五四运动标
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运动前期以学生为主力,运动的中心是北京,6 月 3 日以
后,五四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上海,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
中国政治历史舞台并发挥着重大作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
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新国家、
新社会的主人.
(2)观察“我国 1919 年以来主要历史时期年代尺”可知,B 是“十四年抗日战争时期”,
由“局部抗战”转为“全面抗战”的是 1937 年的七七事变.1937 年的七七事变后,日本发
动全面侵华战争,之后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人民实现了
全民族抗战.中国的抗日战争由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开始的“局部抗战”转为“全面抗战”.
(3)观察“我国 1919 年以来主要历史时期年代尺”可知,C 和 D 两个时期同处于我国的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 年,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
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78 年底,十一届三中
全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作出的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使我国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成为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D 时期
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4)观察“我国 1919 年以来主要历史时期年代尺”的四个历史时期可知,我国 1919 年以
来的历史发展趋势是国家逐步走向独立、富强,民族解放、国家复兴.
故答案为:
(1)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
(2)1937 年.七七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正式形成,实现全民族抗战.(写出一方面即可)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
(4)从国家独立、富强,民族解放、复兴等角度回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