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AD428_508维修手册(震旦).pdf

第1页 / 共958页
第2页 / 共958页
第3页 / 共958页
第4页 / 共958页
第5页 / 共958页
第6页 / 共958页
第7页 / 共958页
第8页 / 共958页
资料共958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操作原理
操作原理 总目录
安全和重要警告事项
重要注意事项
危险、警告和注意事项说明
安全警告
安全信息
重要注意事项
设备上的警告标识
发生事故时的措施
维修手册的组成
维修手册中使用的符号
500 / 420主机
修订记录
目录
概述
1. 系统配置
2. 产品规格
3. 本机配置
4. 纸张路径
组成/操作
5. 总配置
5.1 电源开启时的时序图
5.2 控制框图
6. 扫描器部分
6.1 组成
6.2 驱动
6.3 操作
6.3.1 扫描/曝光灯控制
6.3.2 原稿尺寸检测控制
6.3.3 AE控制
6.3.4 图像处理
7. 写入部分
7.1 组成
7.2 操作
7.2.1 激光束路径
7.2.2 写入控制
7.2.3 图像稳定控制
7.2.4 图像处理
8. 光导体部分
8.1 组成
8.2 驱动
8.2.1 感光鼓驱动
8.2.2 感光鼓卡爪驱动
8.3 操作
8.3.1 图像创建控制
8.3.2 感光鼓卡爪控制
8.3.3 图像稳定控制
9. 充电部分
9.1 组成
9.2 操作
9.2.1 充电控制
9.2.2 消电灯(EL)控制
10. 转印/分离部分
10.1 组成
10.2 操作
10.2.1 转印导板控制
10.2.2 转印/分离控制
10.2.3 转印曝光灯(TSL)控制
11. 显影单元
11.1 组成
11.2 驱动
11.3 操作
11.3.1 显影剂传输
11.3.2 显影偏压
11.3.3 显影部分控制
11.3.4 图像稳定控制
12. 碳粉供应部分
12.1 组成
12.2 驱动
12.3 操作
12.3.1 碳粉水平检测控制
12.3.2 碳粉料斗部碳粉供给控制
12.3.3 显影单元的碳粉供给控制
12.3.4 碳粉传输控制
13. 清洁/碳粉回收部分
13.1 组成
13.2 驱动
13.3 操作
13.3.1 清洁操作
13.3.2 碳粉收集机构
13.3.3 碳粉传输操作
14. 进纸部分(纸盒1/2)
14.1 组成
14.1.1 纸盒1
14.1.2 纸盒2
14.2 驱动
14.2.1 进纸驱动
14.2.2 纸盒提升驱动
14.3 操作
14.3.1 上升/下降控制
14.3.2 纸张尺寸检测控制
14.3.3 进纸控制
14.3.4 纸张用完控制
14.3.5 剩余纸张检测机构
15. 手送进纸部分
15.1 组成
15.2 驱动
15.2.1 进纸驱动
15.2.2 纸盒提升驱动
15.3 操作
15.3.1 上升/下降控制
15.3.2 纸张尺寸检测控制
15.3.3 进纸控制
15.3.4 纸张用完控制
16. 对位部分
16.1 组成
16.2 驱动
16.3 操作
16.3.1 波幅控制
17. ADU部分
17.1 组成
17.2 驱动
17.3 操作
17.3.1 传输路径
17.3.2 传输控制
18. 定影部分
18.1 组成
18.2 驱动
18.3 操作
18.3.1 定影辊驱动控制
18.3.2 清洁带驱动控制
18.3.3 定影温度控制
18.3.4 定影辊边缘冷却控制
18.3.5 信封传输机构
18.3.6 防止异常现象
18.3.7 卡纸检测控制
19. 翻转/出纸部分
19.1 组成
19.2 驱动
19.3 操作
19.3.1 传输控制
19.3.2 翻转控制
20. 接口部分
20.1 组成
20.2 规格
21. 图像稳定控制
21.1 概述
21.2 操作流程
21.2.1 当电源开关(SW2)打开时的图像稳定控制流程
21.2.2 打印和空闲时的图像稳定控制流程
22. 图像处理
22.1 扫描器部分中的图像处理
22.1.1 阴影校正
22.1.2 AE控制
22.1.3 区域鉴别
22.1.4 亮度/浓度转换
22.1.5 过滤/缩放倍率
22.1.6 扫描器gamma校正
22.1.7 半色调处理(误差扩散)
22.1.8 压缩
22.1.9 存储图像数据
22.2 写入部分中的图像处理
23. 其他
23.1 风扇控制
23.1.1 组成
23.1.2 操作
23.2 计数器控制
23.2.1 组成
23.2.2 操作
23.3 打开电源开关时操作的零件
23.3.1 打开主电源开关(SW1)时操作的零件
23.3.2 打开电源开关(SW2)时操作的零件
DF-607
DF-607
修订记录
目录
概述
1. 产品规格
2. 纸张路径
2.1 单面模式
2.2 双面模式
组成/操作
3. 组成
4. 驱动
5. 操作
5.1 拾纸机构
5.1.1 拾纸操作
5.2 输稿/传输机构
5.3 升高/降低位置检测机构
5.3.1 DF 15度打开/关闭检测机构
5.3.2 DF打开/关闭检测机构
PC-202
修订记录
目录
概述
1. 产品规格
2. 纸张路径
组成/操作
3. 组成
4. 驱动
5. 操作
5.1 进纸部分
5.1.1 进纸机构
5.1.2 纸张提升动作
5.2 纸盒部分
5.2.1 纸张尺寸检测
5.2.2 纸张水平指示器机构
PC-402
修订记录
目录
概述
1. 产品规格
2. 纸张路径
组成/操作
3. 组成
4. 驱动
5. 操作
5.1 进纸部分
5.1.1 进纸机构
5.2 纸盒部分
5.2.1 升/降机构
5.2.2 移位门驱动机构
5.2.3 移位器驱动马达
5.2.4 缺纸检测
LU-201
修订记录
目录
概述
1. 产品规格
2. 纸张路径
组成/操作
3. 组成
4. 进纸部分
4.1 驱动
4.1.1 进纸驱动
4.2 操作
4.2.1 进纸控制
4.2.2 剩余纸张检测控制
5. 纸盒部分
5.1 驱动
5.1.1 纸盒提升驱动
5.2 操作
5.2.1 纸盒提升控制
FS-510/PU-501/OT-601
修订记录
目录
概述
1. 产品规格
1.1 FS-510
1.2 PU-501
1.3 OT-601
2. 纸张路径
2.1 出纸至纸盘/1
2.2 出纸至纸盘/2
2.3 出纸至OT
组成/操作
3. 组成
4. 驱动
4.1 FS-510
4.2 PU-501
5. 操作
5.1 传输部分
5.1.1 入口/传输部分
5.1.2 中间传输部分
5.1.3 出纸传输部分
5.2 升/降部分
5.2.1 升/降机构
5.2.2 纸盘升/降操作
5.2.3 纸盘上限位置检测机构
5.2.4 挡板打开/关闭机构
5.3 堆叠部分
5.3.1 纸张对齐机构(副扫描方向)
5.3.2 纸张对齐机构(主扫描方向)
5.3.3 出纸机构
5.4 装订
5.4.1 装订机构
5.4.2 装订单元移动机构
5.4.3 装订位置
5.4.4 订书钉用完检测
6. PU-501
6.1 组成
6.2 操作
6.2.1 对位机构
6.2.2 打孔机构
6.2.3 打孔状态检测
6.2.4 打孔废料盒装满检测机构
7. OT-601
7.1 组成
7.2 操作
7.2.1 概述
FS-511/RU-502
修订记录
目录
概述
1. 产品规格
1.1 FS-511
1.2 RU-502
2. 纸张路径
组成/操作
3. 组成
4. 驱动
4.1 FS-511
4.2 RU-502
5. 操作
5.1 RU传输部分
5.1.1 传输机构
5.2 FS传输部分
5.2.1 入口传输机构
5.2.2 门机构
5.2.3 副纸盘传输机构
5.2.4 主纸盘/处理纸盘传输机构
5.2.5 辊分离机构
5.2.6 传输操作
5.3 主纸盘部分
5.3.1 主纸盘升/降机构
5.3.2 主纸盘移位机构
5.4 打孔部分
5.4.1 打孔机构
5.4.2 打孔转换机构(适用于英制地区)
5.5 装订部分
5.5.1 对位机构
5.5.2 装订器移动机构
5.5.3 装订机构
5.5.4 装订纸张置空控制
SD-502
修订记录
目录
概述
1. 产品规格
2. 纸张路径
组成/操作
3. 组成
4. 驱动
4.1 对折部分
4.2 鞍式装订部分
5. 操作
5.1 纸张传输机构
5.2 传输辊压制/释放
5.2.1 压制/释放机构
5.2.2 操作
5.3 装订机构
5.4 装订导板
5.4.1 装订导板机构
5.4.2 工作时序
5.5 对折机构
5.5.1 操作
5.6 导纸板
5.6.1 导纸板机构
5.7 纸盒纸张检测
MT-501
修订记录
目录
概述
1. 产品规格
2. 纸张路径
组成/操作
3. 组成
4. 驱动
5. 操作
5.1 纸张传输机构
5.2 纸张路径选择机构
5.3 纸张检测
JS-502
修订记录
目录
概述
1. 产品规格
2. 纸张路径
组成/操作
3. 组成
4. 操作
4.1 作业纸盘传输/出纸
现场维修
现场维修 总目录
安全和重要警告事项
重要注意事项
危险、警告和注意事项说明
安全警告
安全信息
重要注意事项
设备上的警告标识
发生事故时的措施
维修手册的组成
维修手册中使用的符号
500 / 420主机
修订记录
目录
概述
1. 系统配置
2. 产品规格
维修保养
3. 定期检查
3.1 日程
3.1.1 主机(bizhub 500)/DF/PC/LU/FS/MT/SD/RU
3.1.2 主机(bizhub 420)/DF/PC/LU/FS/MT/SD/RU
3.2 维修保养项目
3.2.1 主机
3.2.2 DF
3.2.3 PC
3.2.4 LU
3.2.5 FS
3.2.6 MT
3.2.7 SD
3.2.8 RU
3.3 更换零件列表
3.3.1 定期更换零件列表
3.4 寿命值
3.4.1 耗材寿命值
3.5 外部部分的维修保养步骤
3.5.1 更换臭氧滤网
3.5.2 更换滤网盖板组件和吸滤器/A组件
3.5.3 更换出纸口吸滤器
3.6 写入部分的维修保养步骤
3.6.1 更换写入单元
3.7 光敏材料部分的维修保养步骤
3.7.1 更换感光鼓单元
3.7.2 更换感光鼓
3.8 转印/分离电晕部分的维修保养步骤
3.8.1 更换转印/分离电晕单元
3.9 显影部分的维修保养步骤
3.9.1 更换显影单元
3.9.2 更换显影剂
3.10 碳粉供应部分的维修保养步骤
3.10.1 更换滤网安装板组件
3.10.2 更换吸气盖板/2组件
3.11 清洁/碳粉回收部分
3.11.1 更换清洁刮板组件
3.12 进纸部分的维修保养步骤
3.12.1 更换进纸辊/拾纸辊(纸盒1)
3.12.2 更换分离辊组件(纸盒1)
3.12.3 更换进纸辊/拾纸辊(纸盒2)
3.12.4 更换分离辊组件(纸盒2)
3.13 手送纸盒部分的维修保养步骤
3.13.1 拆卸/重新安装手送纸盒单元
3.13.2 更换分离辊组件
3.13.3 更换进纸辊
3.14 对位部分的维修保养步骤
3.14.1 清洁辊尘清除刷
3.14.2 更换波幅辊、波幅轴承、右侧对位辊以及右侧和左侧对位轴承
3.15 定影部分的维修保养步骤
3.15.1 拆卸/重新安装定影单元
3.15.2 更换定影爪组件
3.15.3 更换定影清洁带
3.15.4 更换定影从动辊组件/A和/B
3.15.5 拆卸/重新安装定影加热灯/1(L2)和/2(L3)
3.15.6 更换定影辊、定影压辊、绝热套筒/A、上部和下部定影轴承以及定影输入齿轮组件
3.15.7 更换定影传感器传感器组件
3.15.8 更换定影支架组件
4. 维修工具
4.1 维修耗材列表
4.2 夹具列表
4.3 耗材
5. 固件版本升级
5.1 ISW
5.1.1 概述
5.1.2 固件数据流程图
5.1.3 执行ISW时主机侧的设置
5.2 ISWTrns
5.2.1 规格
5.2.2 ISWTrns的安装
5.2.3 ISWTrns的使用
5.2.4 错误列表
6. 其他
6.1 不允许拆卸和调整的项目
6.1.1 扫描器部分
6.1.2 写入部分
6.1.3 显影单元
6.1.4 感光鼓单元
6.2 要拆卸和重新组装的零件列表
6.3 拆卸/组装步骤
6.3.1 拆卸/重新安装后盖/1
6.3.2 拆卸/重新安装后盖/2
6.3.3 拆卸/重新安装后盖/3
6.3.4 拆卸/重新安装右侧上盖
6.3.5 拆卸/重新安装右侧下盖
6.3.6 拆卸/重新安装左侧盖板
6.3.7 拆卸/重新安装前门
6.3.8 拆卸/重新安装原稿台玻璃
6.3.9 拆卸/重新安装上部前盖板和上部左盖板
6.3.10 拆卸/重新安装上部后盖板
6.3.11 拆卸/重新安装前盖
6.3.12 拆卸/重新安装操作面板
6.3.13 拆卸/重新安装CCD单元
6.3.14 更换曝光灯
6.3.15 拆卸/重新安装曝光单元
6.3.16 拉伸扫描器钢丝绳
6.3.17 拆卸/重新安装碳粉供应单元
6.3.18 拆卸/重新安装纸盒1和纸盒2
6.4 选购计数器
6.4.1 插入式计数器的配置
6.4.2 插入式计数器的安装步骤
调整/设置
7. 如何使用调整/设置部分
7.1 组成
8. 效用菜单
8.1 效用模式列表
9. 调整项目列表
10. 维修模式
10.1 维修模式列表
10.2 设置方法
10.2.1 启动和退出维修模式
10.3 设备调整
10.3.1 打印位置:主缘(打印区域)
10.3.2 打印位置:侧缘(打印区域)
10.3.3 进纸方向调整(打印区域)
10.3.4 打印机对位波幅
10.3.5 手送纸盒调整
10.3.6 图像位置:主缘(扫描区域)
10.3.7 图像位置:侧缘(扫描区域)
10.3.8 横向调整(扫描区域)
10.3.9 进纸方向调整(扫描区域)
10.3.10 主缘消边调整
10.3.11 非图像区域消除检查
10.4 图像处理调整
10.4.1 主充电器手动调整
10.4.2 转印手动调整
10.4.3 分离(AC)手动调整
10.4.4 分离(DC)手动调整
10.4.5 栅网充电手动调整
10.4.6 偏压手动调整
10.4.7 TCR调整
10.4.8 自动碳粉供应
10.4.9 碳粉浓度调整
10.4.10 激光直径调整
10.4.11 LD1偏移调整/LD2偏移调整
10.4.12 LD1偏压调整/LD2偏压调整
10.5 系统1
10.5.1 销售地区
10.5.2 电话/传真号码
10.5.3 序列号
10.5.4 故障隔离
10.5.5 No sleep(非睡眠模式)
10.5.6 Foolscap尺寸设置
10.5.7 原稿尺寸检测
10.5.8 检测尺寸设置
10.5.9 安装日期
10.5.10 初始化
10.6 计数器
10.6.1 计数器显示
10.6.2 当前零件寿命
10.6.3 定期维修保养
10.7 状态确认
10.7.1 传感器检查
10.7.2 装纸检查
10.7.3 内存/硬盘状况
10.7.4 存储器检查(内存/硬盘调整)
10.7.5 硬盘读取/写入检查(内存/硬盘调整)
10.7.6 硬盘格式化(内存/硬盘调整)
10.7.7 调整数据表
10.7.8 调整数据表
10.8 ADF
10.8.1 进纸方向
10.8.2 主缘
10.8.3 侧缘
10.8.4 对位波幅调整
10.8.5 原稿尺寸调整
10.8.6 浓度调整
10.8.7 扫描位置调整
10.8.8 传感器自动调整
10.9 排纸处理器
10.9.1 中间装订位置(SD-502)
10.9.2 对折位置(SD-502)
10.9.3 打孔水平位置(PU)
10.9.4 打孔张对位波幅(PU)
10.10 固件版本
10.11 CS Remote Care
10.11.1 概述
10.11.2 设置CS Remote Care
10.11.3 CS Remote Care的软件开关设置
10.11.4 设置确认
10.11.5 维修保养呼叫
10.11.6 管理员呼叫中心
10.11.7 检查传输日志
10.11.8 详细设置
10.11.9 CS Remote Care错误代码列表
10.11.10 CS Remote Care的故障排除
10.12 系统2
10.12.1 数据采集
10.12.2 纸张尺寸设置
10.12.3 DipSW设置
10.12.4 ISW
10.12.5 选购件
10.12.6 故障复位
10.13 列表输出
10.13.1 列表输出
10.14 测试模式
10.14.1 测试图案列表
10.14.2 测试图案输出
10.14.3 运行模式
10.15 传真设置
10.16 增强的安全性
10.16.1 安全设置列表
10.16.2 启动和终止安全模式
10.16.3 CE密码
10.16.4 管理员密码
10.16.5 管理员功能等级
10.16.6 CE验证
10.17 帐单设置
10.17.1 帐单设置列表
10.17.2 启动和终止帐单设置模式
10.17.3 计数器设置
10.17.4 管理功能选项
11. 机械调整
11.1 纸盒1和纸盒2的对中不准调整
11.2 手送纸盒的对中不准调整
故障排除
12. 卡纸代码
12.1 卡纸代码列表
13. 故障代码
13.1 故障代码列表
附录
14. 零件布局图
14.1 主机
14.1.1 开关/传感器
14.1.2 装纸
14.1.3 板和其他
14.2 DF
14.3 PC
14.3.1 PC-202
14.3.2 PC-402
14.4 LU
14.5 FS
14.5.1 FS-510
14.5.2 FS-511
14.6 PU-501
14.7 SD-502
14.8 MT-501
14.9 RU-502
14.10 JS-502
15. 接口布局图
15.1 主机
15.1.1 板内的接口
15.2 DF
15.2.1 板内的接口
15.3 PC
15.3.1 板内的接口
15.4 LU
15.4.1 板内的接口
15.5 FS
15.5.1 板内的接口
15.6 SD
15.6.1 板内的接口
15.7 MT
15.7.1 板内的接口
16. 时序图
16.1 主机
16.2 DF
16.3 LU
16.4 FS
16.4.1 FS-510
16.4.2 FS-511
17. 整体电路图
17.1 主机1/4
17.2 主机2/4
17.3 主机3/4
17.4 主机4/4
17.5 DF
17.6 PC
17.6.1 PC-202
17.6.2 PC-402
17.7 LU
17.8 FS
17.8.1 FS-510/PU-501
17.8.2 FS-511
17.9 SD
17.10 MT
DF-607
修订记录
目录
概述
1. 产品规格
维修保养
2. 定期检查
2.1 维修保养步骤
2.1.1 更换拾纸辊和进纸辊
2.1.2 更换分离辊
2.1.3 清洁拾纸辊、进纸辊和分离辊
2.1.4 清洁其他轮
2.1.5 清洁其他辊
2.1.6 清洁扫描导板
2.1.7 清洁反射传感器部分
3. 其他
3.1 禁止拆卸/调整的项目
3.2 要拆卸和组装的零件清单
3.3 拆卸和组装步骤
3.3.1 前盖板、后盖板和原稿输送盘下盖板
3.3.2 DF控制板(DFCB)
3.3.3 原稿尺寸VR(VR1)
3.3.4 整体戳记单元2
3.3.5 更换可更换戳记2
调整/设置
4. 机械调整
4.1 纸张主缘歪斜调整
PC-202
修订记录
目录
概述
1. 产品规格
维修保养
2. 定期检查
2.1 维修保养步骤
2.1.1 更换分离辊组件
2.1.2 更换进纸辊
2.1.3 更换拾纸辊
3. 其他
3.1 不允许拆卸/调整的项目
3.2 要拆卸、组装和清洁的零件清单
3.2.1 要拆卸和组装的零件清单
3.2.2 要清洁的零件清单
3.3 拆卸和组装步骤
3.3.1 右门/右后盖板/右下盖板/右前盖板
3.3.2 后盖板
3.4 清洁步骤
3.4.1 分离辊
3.4.2 进纸辊
3.4.3 拾纸辊
3.4.4 垂直传输辊
调整/设置
4. 机械调整
4.1 纸盒3和4的对中不准调整
PC-402
修订记录
目录
概述
1. 产品规格
维修保养
2. 定期检查
2.1 维修保养步骤
2.1.1 更换分离辊组件
2.1.2 更换进纸辊
2.1.3 更换拾纸辊
3. 其他
3.1 不允许拆卸/调整的项目
3.2 要拆卸、组装和清洁的零件清单
3.2.1 要拆卸和组装的零件清单
3.2.2 要清洁的零件清单
3.3 拆卸和组装步骤
3.3.1 右门/右后盖板/右下盖板/右前盖板
3.3.2 后盖板
3.3.3 纸盒
3.3.4 钢丝绳
3.4 清洁步骤
3.4.1 分离辊
3.4.2 进纸辊
3.4.3 拾纸辊
3.4.4 垂直传输辊
调整/设置
4. 机械调整
4.1 对中不准调整
4.2 移位器移动定时皮带调整
LU-201
修订记录
目录
概述
1. 产品规格
维修保养
2. 定期检查
2.1 进纸部分的维修保养步骤
2.1.1 更换拾纸橡皮和进纸橡皮
2.1.2 更换分离辊
3. 其他
3.1 要拆卸和组装的零件清单
3.2 拆卸和组装步骤
3.2.1 拆卸和重新安装右盖板、前盖板和后盖板
3.2.2 更换钢丝绳
调整/设置
4. 机械调整
4.1 调整提升板的倾斜角度
FS-510/PU-501/OT-601
修订记录
目录
概述
1. 产品规格
1.1 FS-510
1.2 PU-501
1.3 OT-601
维修保养
2. 定期检查
2.1 维修保养步骤
2.1.1 清洁辊和轮
3. 其他
3.1 不允许拆卸/调整的项目
3.2 要拆卸和组装的零件清单
3.3 拆卸和组装步骤
3.3.1 传输前盖板/上部、/右、/下部
3.3.2 传输上盖板
3.3.3 前门
3.3.4 传输前盖板/左
3.3.5 出纸前盖板、后盖板、接口盖板
3.3.6 纸盘/2
3.3.7 OT
3.3.8 纸盘/1
3.3.9 提升纸盘
3.3.10 传输单元
3.3.11 装订器
3.3.12 PU
3.3.13 堆放器叶片驱动离合器组件
3.3.14 固定纸张叶片驱动离合器组件
调整/设置
4. 机械调整
4.1 装订位置调整
4.2 调整挡板驱动齿轮的安装位置
4.3 打孔对中不准调整(PU-501)
FS-511/RU-502
修订记录
目录
概述
1. 产品规格
1.1 FS-511
1.2 RU-502
维修保养
2. 其他
2.1 要拆卸和组装的零件清单
2.2 拆卸和组装步骤
2.2.1 拆卸/重新安装上部盖板
2.2.2 拆卸/重新安装前盖板/上部
2.2.3 拆卸/重新安装前盖板/下部
2.2.4 拆卸/重新安装后盖板
2.2.5 拆卸/重新安装打孔单元
2.2.6 更换装订单元
调整/设置
3. 机械调整
3.1 输出检查模式
3.1.1 板内的开关
3.1.2 输出检查模式
3.2 调整垂直方向的打孔位置
3.3 调整电磁铁
3.3.1 调整旁路门电磁铁(SD1)
3.3.2 调整主门电磁铁(SD2)
3.4 调整皮带张力
3.4.1 调整传输马达/上部(M4)的定时皮带
3.4.2 调整传输马达/下部(M2)的定时皮带
3.4.3 调整出纸马达(M3)的定时皮带
3.5 调整纸盘上表面检测位置
3.6 调整纸盘过载检测等级
SD-502
修订记录
目录
概述
1. 产品规格
维修保养
2. 定期检查
2.1 维修保养步骤
2.1.1 清洁辊和轮
3. 其他
3.1 不允许拆卸/调整的项目
3.2 要拆卸和组装的零件清单
3.3 拆卸和组装步骤
3.3.1 接纸盘/前盖板
3.3.2 后盖板
3.3.3 上盖板
3.3.4 鞍式装订单元
3.3.5 折叠单元
3.3.6 装订单元
3.3.7 纸张导板马达(M13)
3.3.8 折叠辊
调整/设置
4. 机械调整
4.1 折叠倾斜调整
4.2 中央装订倾斜调整
MT-501
修订记录
目录
概述
1. 产品规格
维修保养
2. 定期检查
2.1 维修保养步骤
2.1.1 清洁辊和轮
3. 其他
3.1 不允许拆卸/调整的项目
3.2 要拆卸和组装的零件清单
3.3 拆卸和组装步骤
3.3.1 后盖板/右门
3.3.2 前盖板/上盖板/接纸盘
JS-502
修订记录
目录
概述
1. 产品规格
维修保养
2. 其他
2.1 不允许拆卸/调整的项目
2.2 要拆卸和组装的零件清单
2.3 拆卸和组装步骤
2.3.1 上盖板
IC-204
修订记录
目录
概述
1. 产品规格
维修保养
2. 固件版本升级
3. 拆卸/重新组装
3.1 所需工具
3.2 拆卸/安装打印机键控制板
调整/设置
4. 维修模式
5. 启动和结束维修模式
故障排除
6. 打印系统故障排除
6.1 打印控制器和复印机故障排除
7. 数据收集
维修手册 操作原理 AD428/508 2006.02 上海震旦办公自动化销售有限责任公司 Ver1.0
操作原理 总目录 安全和重要警告事项......................................................................................................... S-1 重要注意事项 ...............................................................................................................S-1 危险、警告和注意事项说明..........................................................................................S-1 安全警告 ......................................................................................................................S-2 安全信息......................................................................................................................... S-12 重要注意事项 .............................................................................................................S-12 设备上的警告标识 ......................................................................................................S-13 发生事故时的措施 .......................................................................................................... S-15 维修手册的组成................................................................................................................ C-1 维修手册中使用的符号 ..................................................................................................... C-2 AD428/508主机 概述................................................................................................................................. 1 组成/操作 ...................................................................................................................... 9 * 有关详情,请参见主机的目录。 DF-607 概述................................................................................................................................. 1 组成/操作 ...................................................................................................................... 5 * 有关详情,请参见 DF-607 的目录。 PC-202 概述................................................................................................................................. 1 组成/操作 ...................................................................................................................... 3 * 有关详情,请参见 PC-202 的目录。 PC-402 概述................................................................................................................................. 1 组成/操作 ...................................................................................................................... 3 * 有关详情,请参见 PC-402 的目录。 LU-201 概述................................................................................................................................. 1 组成/操作 ...................................................................................................................... 3 * 有关详情,请参见 LU-201 的目录。 i
FS-510/PU-501/OT-601 概述 ................................................................................................................................ 1 组成/操作...................................................................................................................... 9 * 有关详情,请参见 FS-510/PU-501/OT-601 的目录。 FS-511/RU-502 概述 ................................................................................................................................ 1 组成/操作...................................................................................................................... 7 * 有关详情,请参见 FS-511/RU-502 的目录。 SD-502 概述 ................................................................................................................................ 1 组成/操作...................................................................................................................... 3 * 有关详情,请参见 SD-502 的目录。 MT-501 概述 ................................................................................................................................ 1 组成/操作...................................................................................................................... 3 * 有关详情,请参见 MT-501 的目录。 JS-502 概述 ................................................................................................................................ 1 组成/操作...................................................................................................................... 3 * 有关详情,请参见 JS-502 的目录。 ii
安全和重要警告事项 安全和重要警告事项 进行维修工作之前,请仔细阅读以下所述的安全和重要警告事项。 重要注意事项 因为没有经验的人员维修本机可能会带来人身危险并可能损坏本机,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 株式会社 (以下简称 KMBT)强烈建议所有维修工作都由经过 KMBT 培训的维修技术人员 来进行。 本维修手册出版之后,为改进性能,本机可能有所变更。因此, KMBT 不以任何明确或隐含 的方式保证本手册中所包含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当对本维修手册所适用的产品进行维修时,使用本维修手册的用户必须自己承担所有可能的 人身伤害或产品损坏的危险。 因此,无论在技术培训课程或培训之后,在开始维修工作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本维修手册, 以便正确进行产品的维修保养和控制。 请妥善保存本维修手册,以备将来维修中使用。 危险、警告和注意事项说明 在本维修手册中,三种术语 “ 危险”、“ 警告”和 “ 注意”以及具有特定含义的符号 定义如下。 当维修产品时,必须极其小心地进行有关工作 (拆卸、重新组装、调整、修理和维修保养 等)。 危险:极有可能导致死亡或严重伤害的行为 警告:有可能导致死亡或严重伤害的行为 注意:有可能导致轻微伤害、中等故障和财产损失的行为 用于安全和重要警告事项的符号定义如下: :使用主机时的注意事项。 一般注意事项 电气危险 高温 :使用主机时的禁止事项。 一般禁止事项 请勿用湿手触摸 请勿拆卸 :使用主机时的指导说明。 一般指导事项 拔出插头 接地/地线 S-1
安全和重要警告事项 安全警告 [1] 未经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授权不得进行改造 柯尼卡美能达品牌的产品以高稳定性而闻名。这种稳定性是通过高质量的设计和坚实的维修 网络来实现的。 产品的设计是一种高度复杂和精细的过程,它必须充分考虑机械、物力、电气等众多方面, 旨在获得合适的耐用性和安全性。因此,未经授权的改造极有可能降低其性能和安全性。因 此,严禁进行这种改造。以下列举的要点不能涵盖所有情况,但足可说明本方针的合理性和 必要性。 禁止行为 • 使用任何非 KMBT 指定的电缆或电源线。 危险 • 使用任何非KMBT 指定的保险丝或温控器。安全将得不到保 证,并可能导致火灾或受伤的危险。 • 使保险丝功能失效或用钢丝绳、金属夹、焊锡或类似物体短 接保险丝的端子。 • 使继电器功能 (如在继电器触点之间插入纸张)失效 • 使安全功能 (联锁、安全电路等)失效。安全将得不到保 证,并可能导致火灾或受伤的危险。 • 未经 KMBT 指导对产品进行任何改造 • 使用任何非 KMBT 指定的零件 S-2
[2] 电源插头选择 在某些国家或地区,随本产品提供的电源插头可能不适合该地区使用的壁式电源插座。在此 情况下,安装合适的电源插头或电源线组件以将产品与电源连接是用户工程师 (以下简称 CE)的职责。 安全和重要警告事项 电源插头或电源线 警告 • 使用满足下列条件的电源线组件: - 提供的插头形状可用于连接适合产品额定电压和电流的 AC230V 壁式电源插座;并且 - 插头有用于接地的导线引脚/端子;并且 - 配有 3 导线电缆,具有足够的电流容量;并且 - 电源线组件符合当地的规章制度要求。 使用不适当的电源线组件可能会导致火灾或触电。 • 使用满足下列条件的电源插座: - 可用于连接适合产品额定电压和电流的壁式电源插座; 并且 - 插头有用于接地的导线引脚/端子;并且 - 符合当地的规章制度要求。 若将本产品通过不合适的电源线组件接到不合适的电源 (电压、电流容量、接地),可能会导致火灾或触电。 • 电源电缆中的导线必须按下列顺序连接到插头的端子: • 黑色或棕色: L (线) • 白色或浅蓝色:N (中性线) • 绿色/黄色: PE (地线) 连接错误可能使本产品中的保护机制失效,并可能导致火 灾或触电。 AC208V 240V S-3
安全和重要警告事项 [3] 进行现场维修时的检查要点 为保证满足所有适用安全标准、保护用户和 CE 免受人身伤害的危险,柯尼卡美能达品牌的 产品在出厂前都经过全面测试。但是,在日常使用中,任何电气设备都会遇到零件磨损和最 终完全失效的问题。为了维持安全和可靠性, CE 必须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1. 电源 与电源的连接 • 检查主电源是否符合规格。 连接到错误的电压会导致火灾或触电。 警告 ? V kw • 将电源插头直接插入到具有与插头相同形状的壁式电源插 座。 若将本产品通过转接器连接到不合适的电源 (电压、电流 容量、接地),可能会导致火灾或触电。 若身边没有壁式电源插座,建议用户请有资格的电气工程 师安装一个。 • 将电源线插入容量大于最大功耗的专用壁式电源插座。 若壁式电源插座中的电流超过额定值,可能会导致火灾。 • 若壁式电源插座可插入 2 根或以上的电源线,总负荷不得超 过电源插座的额定值。 若壁式电源插座中的电流超过额定值,可能会导致火灾。 • 请务必将电源线牢固插入壁式电源插座。 接触不良可能会导致电阻增大、过热或火灾。 S-4
与电源的连接 警告 • 检查产品是否正确接地。 如果非接地产品出现漏电,操作产品时可能会导致触电。 将电源插头插入到电源插座。 电源插头和导线 警告 • 当使用随产品提供的电源线组件(入口型)时,请确保插头 牢固地插入产品的入口。 当提供有固定措施时,请用固定夹具正确固定电源线。 如果电源线 (入口型)未安全地连接到产品,接触不良可 能会导致电阻增大、过热或火灾。 • 检查电源线是否会被踩到或被桌子等压住。 这可能会导致过热引起火灾。 • 检查电源线是否损坏。检查电源线套层是否损坏。 若电源线插头、电源线或套层出现损坏,请更换为 KMBT 指定的新电源线或电源线组件 (两头带插头和接口)。 继续使用损坏的电源线可能会导致火灾或触电。 • 不要捆扎电源线或将电源线打结。 这可能会导致过热引起火灾。 安全和重要警告事项 S-5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