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ADC265_225维修手册(震旦).pdf

【资料简介】
【资料截图】
ADC265_225维修手册(震旦).pdf-第1页.png
ADC265_225维修手册(震旦).pdf-第2页.png
ADC265_225维修手册(震旦).pdf-第3页.png
ADC265_225维修手册(震旦).pdf-第4页.png
ADC265_225维修手册(震旦).pdf-第5页.png
ADC265_225维修手册(震旦).pdf-第6页.png
ADC265_225维修手册(震旦).pdf-第7页.png
ADC265_225维修手册(震旦).pdf-第8页.png
【资料目录】
A. 安全和重要警告事项
1. 重要注意事项
2. 危险,警告和注意事项说明
2.1 本维修手册中的说明事项
2.2 安全和重要警告事项说明
3. 安全警告
3.1 未经柯尼卡美能达允许不得进行改动
3.1.1 需要特别注意的行为
3.2 选择电源插头
3.2.1 电源线组件或电源插头
3.3 进行现场维修时的检查要点
3.3.1 电源
3.3.2 安装要求
3.3.3 维修之后
3.4 旧电池的注意事项
3.4.1 所有地区
3.4.2 德国
3.4.3 法国
3.4.4 丹麦
3.4.5 芬兰,瑞典
3.4.6 挪威
3.5 激光安全事宜
3.5.1 激光安全事宜
3.5.2 内部激光辐射
3.5.3 激光安全标签
3.5.4 激光注意标签
3.5.5 处理激光设备的注意事项
4. 机器上的警告标识
4.1 机器内的警告标识
4.2 电路板上的警告标识
5. 出现事故时采取的措施
B. 手册内容的符号标识
1. 使用本手册时的注意事项
2. 产品名称
3. 商标名称
3.1 其它公司的商标
3.2 自有商标
4. FD方向
C. 产品规格
1. ADC265/C225
1.1 类型
1.2 功能
1.3 纸张
1.4 材料
1.5 打印量
1.6 机器规格
1.7 操作环境
1.8 打印功能
1.9 扫描功能
1.10 规格注意事项
2. DF-630
2.1 类型
2.2 功能
2.3 纸张
2.4 特殊原稿
2.5 被禁止的原稿
2.6 混合原稿进纸图表
2.7 机器规格
2.8 操作环境
2.9 规格注意事项
3. PC-114/PC-214
3.1 类型
3.2 纸张
3.3 机器规格
3.4 操作环境
3.5 规格注意事项
4. PC-414
4.1 类型
4.2 纸张
4.3 机器规格
4.4 操作环境
4.5 规格注意事项
5. CU-101
5.1 类型
5.2 机器规格
5.3 操作环境
5.4 规格注意事项
D. 整体组成
1. 系统配置
1.1 系统配置
1.1.1 系统正面图
1.1.2 系统背面图
1.2 选购件配置
1.2.1 主机和文档选购件组合配置
1.2.2 主机和进纸选购件组合配置
1.2.3 进纸选购件和除湿加热器组合配置
2. 各部配置
3. 纸张路径
4. 控制块状图
5. 成像过程
6. 成像控制
7. 处理速度
E. 维修工具
1. bizhub C266/C256/C226
1.1 维修材料列表
1.2 CE工具列表
1.3 实用工具
1.3.1 AU-201S,OMNIKEY 5427CK (AU-205H)或YSoft读卡器的IC卡信息设置工具
2. DF-630
2.1 CE工具列表
F. 定期维修保养
1. 定期维修保养概念
2. 定期维修保养项目
2.1 主机
2.1.1 bizhub C266/C256
2.1.2 bizhub C226
2.2 选购件
2.2.1 DF-630(用于C266的标准设备)
2.2.2 PC-114/PC-214
2.2.3 PC-214
3. 定期更换零件列表
3.1 bizhub C266/C256/C226
3.2 选购件
3.2.1 DF-630(用于C266的标准设备)
3.2.2 PC-114
3.2.3 PC-214
3.2.4 PC-414
4. 定期清洁零件列表
4.1 主机
4.2 DF-630(用于C266的标准设备)
5. 耗材/零件更换时间的概念
5.1 耗材/零件更换时间
5.2 现场标准印量更换时间的特定条件
5.2.1 中国
5.2.2 中国除外
6. bizhub C266/C256/C226定期维修保养步骤
6.1 成像单元部
6.1.1 更换成像单元/Y,M,C
6.1.2 更换感光鼓单元/K
6.2 显影部
6.2.1 更换显影单元/K
6.3 碳粉供应部
6.3.1 更换碳粉盒
6.4 第一转印部
6.4.1 图像转印入口导板的清洁
6.4.2 IDC传感器窗口的清洁
6.4.3 更换转印带单元
6.5 第二转印/分离部
6.5.1 更换转印辊单元
6.6 碳粉收集部
6.6.1 更换废碳粉盒
6.6.2 废碳粉收集口周围的清洁
6.7 进纸部
6.7.1 更换纸盒1进纸辊,纸盒1拾纸辊,纸盒1分离辊
6.7.2 更换纸盒2进纸辊,纸盒2拾纸辊,纸盒2分离辊
6.7.3 更换手送纸盒进纸辊和手送纸盒分离辊组件
6.8 对位部
6.8.1 对位辊的清洁
6.9 定影部
6.9.1 更换定影单元
6.10 双面器部
6.10.1 双面器传送辊的清洁
7. DF-630定期维修保养步骤
7.1 搓纸部
7.1.1 拾纸辊/进纸辊的清洁
7.1.2 分离辊的清洁
7.1.3 更换拾纸辊/进纸辊
7.1.4 更换分离辊
7.2 传送部
7.2.1 其它轮的清洁
7.2.2 其它辊的清洁
7.3 扫描部
7.3.1 清洁扫描导板
7.3.2 反射传感器部的清洁
8. PC-114/PC-214定期维修保养步骤
8.1 进纸部
8.1.1 更换纸盒3进纸辊,纸盒3拾纸辊,纸盒3分离辊
8.1.2 更换纸盒4进纸辊,纸盒4拾纸辊,纸盒4分离辊
9. PC-414定期维修保养步骤
9.1 进纸部
9.1.1 更换进纸辊,拾纸辊,分离辊
G. 拆卸/重新组装
1. 禁止拆卸/调整的项目
1.1 带漆固定螺钉
1.2 涂有红色油漆的螺钉
1.3 电路板上的可变电阻器
1.4 拆卸时的警告
1.5 安装或运输期间的警告/注意事项
2. 禁止拆卸的单元
2.1 PH单元
2.1.1 禁止原因
2.2 定影单元
2.2.1 禁止原因
3. 拆卸/安装警告/注意事项
3.1 拆卸/安装电路板
4. 运输机器时的注意事项
4.1 保护材料
4.1.1 光电导体的保护材料
5. bizhub C266/C256/C226
5.1 拆卸/重新安装零件列表
5.1.1 外部零件
5.1.2 单元
5.1.3 电路板
5.1.4 马达
5.1.5 离合器
5.1.6 风扇
5.1.7 其它
5.2 拆卸/重新组装步骤(外部零件)
5.2.1 控制面板左盖板
5.2.2 控制面板单元
5.2.3 稿台组件
5.2.4 前门
5.2.5 前下盖板
5.2.6 前盖板
5.2.7 左盖板
5.2.8 出纸盘
5.2.9 右上盖板
5.2.10 右后盖板
5.2.11 后上盖板
5.2.12 后下盖板
5.2.13 纸盒1
5.2.14 纸盒2
5.3 拆卸/重新组装步骤(单元)
5.3.1 进纸单元
5.3.2 PH单元
5.3.3 副料斗单元
5.3.4 右门单元
5.3.5 手送纸盒单元
5.3.6 内门单元
5.3.7 主驱动单元
5.3.8 传送单元
5.3.9 定影驱动单元
5.3.10 接触式图像传感器(CIS)
5.3.11 碳粉盒驱动组件
5.3.12 出纸/反转单元
5.4 拆卸/重新组装步骤(电路板)
5.4.1 直流电源(DCPU)
5.4.2 MFP电路板(MFPB)
5.4.3 高压单元(HV)
5.4.4 eMMC电路板(eMMC)
5.4.5 EEPROM/1,EEPROM/2
5.5 拆卸/重新组装步骤(马达)
5.5.1 传送马达(M1)
5.5.2 IU马达(M2)
5.5.3 定影马达(M3)
5.5.4 出纸/反转马达(M4)
5.5.5 ADU传送马达(M5)
5.5.6 碳粉供应马达/C,K(M7)
5.5.7 碳粉供应马达/Y,M (M9)
5.5.8 碳粉盒马达(M10)
5.5.9 纸盒1提升马达(M12)
5.5.10 纸盒2提升马达(M13)
5.5.11 扫描器马达(M201)
5.6 拆卸/重新组装步骤(离合器)
5.6.1 纸盒2进纸离合器(CL1)
5.6.2 纸盒2垂直传送离合器(CL2)
5.6.3 纸盒1进纸离合器(CL3)
5.6.4 对位离合器(CL4)
5.6.5 第一转印加压离合器(CL5)
5.6.6 手送纸盒进纸离合器(CL7)
5.7 拆卸/重新组装步骤(风扇)
5.7.1 电源冷却风扇(FM1)
5.7.2 转印带清洁器冷却风扇(FM2)
5.7.3 后侧冷却风扇(FM3)
5.7.4 纸张冷却风扇(FM8)
5.8 拆卸/重新组装步骤(其它)
5.8.1 手送纸盒拾纸电磁铁(SD1)
5.8.2 手送纸盒CD纸张尺寸VR(VR1)
5.8.3 UFP过滤器/除臭过滤器
5.8.4 线束导板
5.8.5 MFP电路板盒
6. 选购件
6.1 拆卸/重新安装零件列表
6.1.1 DF-630(用于C266的标准设备)
6.1.2 PC-114/PC-214
6.1.3 PC-414
6.1.4 UK-211
6.1.5 UK-215
6.1.6 CU-101
6.1.7 KP-101
6.2 拆卸/重新组装步骤(DF-630)
6.2.1 前盖板
6.2.2 后盖板
6.2.3 左盖板单元
6.2.4 可反转自动输稿器
6.2.5 DF控制电路板(DFCB)
6.2.6 原稿进纸离合器(CL1)
6.2.7 原稿对位离合器(CL2)
6.2.8 原稿进纸马达(M1)
6.3 拆卸/重新组装步骤(PC-114/PC-214)
6.3.1 右后盖板(PC-114/PC-214)
6.3.2 后盖板(PC-114/PC-214)
6.3.3 纸盒3,纸盒4(PC-114/PC-214)
6.3.4 进纸盒(PC-114/PC-214)
6.3.5 纸盒3进纸单元(PC-114/PC-214)
6.3.6 纸盒4进纸单元(PC-214)
6.3.7 PC控制电路板(PCCB)(PC-114/PC-214)
6.3.8 纸盒3 FD纸张尺寸电路板(FDPSB/3),纸盒4 FD纸张尺寸电路板(FDPSB/4)(PC-114/PC-214)
6.3.9 纸盒3 CD纸张尺寸电路板(CDPSB/3)(PC-114/PC-214)
6.3.10 纸盒4 CD纸张尺寸电路板(CDPSB/4)(PC-214)
6.3.11 纸盒3进纸马达(M111),纸盒4进纸马达(M121)(PC-114/PC-214)
6.3.12 纸盒3垂直传送马达(M112),纸盒4垂直传送马达(M122)(PC-114/PC-214)
6.3.13 纸盒3提升马达(M113),纸盒4提升马达(M123)(PC-114/PC-214)
6.4 拆卸/重新组装步骤(PC--414)
6.4.1 右后盖板(PC-414)
6.4.2 后盖板(PC-414)
6.4.3 进纸盒(PC-414)
6.4.4 进纸盒(PC-414)
6.4.5 进纸单元(PC-414)
6.4.6 PC控制电路板(PCCB)(PC-414)
6.4.7 进纸马达(M131)(PC-414)
6.4.8 垂直传送马达(M132)(PC-414)
6.4.9 升降机构马达(M134)(PC-414)
6.4.10 移位器马达(M133)(PC-414)
6.4.11 钢丝绳(PC-414)
6.5 拆卸/重新组装步骤(UK-211)
6.5.1 升级组件(UK-211)
6.6 拆卸/重新组装步骤(UK-215)
6.6.1 升级组件(UK-215)
6.7 拆卸/重新组装步骤(CU-101)
6.7.1 清洁单元盖板
6.7.2 清洁单元(CU-101)
6.7.3 清洁单元驱动电路板(CUDB)
6.7.4 排气扇/1(FM14)
6.7.5 排气扇/2(FM15)
6.7.6 吸气扇(FM16)
6.7.7 除臭过滤器/UFP过滤器
6.8 拆卸/重新组装步骤(KP-101)
6.8.1 小键盘(KP-101)
7. 市售零件
7.1 原稿尺寸传感器/2(选购件)
H. 清洁/润滑
1. bizhub C266/C256/C226
1.1 清洁零件列表
1.2 润滑零件列表
1.3 清洁步骤
1.3.1 转印带单元
1.3.2 PH窗口
1.3.3 纸盒1进纸辊,纸盒1拾纸辊,纸盒1分离辊
1.3.4 纸盒2进纸辊,纸盒2拾纸辊,纸盒2分离辊
1.3.5 纸盒2传送辊
1.3.6 手送纸盒进纸辊
1.3.7 手送纸盒分离辊
1.3.8 稿台
1.3.9 棒透镜阵列
1.3.10 滑轨
2. 选购件
2.1 清洁零件列表
2.1.1 PC-114/PC-214
2.1.2 PC-414
2.2 清洁步骤(PC-114/PC-214)
2.2.1 纸盒3进纸辊,纸盒3拾纸辊,纸盒3分离辊
2.2.2 纸盒4进纸辊,纸盒4拾纸辊,纸盒4分离辊
2.2.3 纸盒3垂直传送辊,纸盒4垂直传送辊
2.3 清洁步骤(PC-414)
2.3.1 进纸辊,拾纸辊,分离辊
2.3.2 垂直传送辊
I. 调整/设置
1. 如何使用调整/设置部分
1.1 如何使用调整/设置部分
1.2 事先检查
2. List of utility mode(机器设置模式列表)
2.1 Address Registration(地址注册)
2.2 用户设置列表
2.2.1 System Settings(系统设置)
2.2.2 Custom Display Settings(自定义显示设置)
2.2.3 Copier Settings(复合机设置)
2.2.4 Scan Settings(扫描设置)
2.2.5 Printer Settings(打印机设置)
2.2.6 Change Password(更改密码)
2.2.7 Change E-Mail Address(更改E-mail地址)
2.2.8 Register Authentication Information(注册认证信息)
2.2.9 Synchronize User Auth. and Account Track(同步用户认证和账户跟踪)
2.2.10 Registered Application Settings(注册的应用程序设置)
2.3 Administrator Settings List (管理员设置列表[1/2])
2.3.1 System Settings(系统设置)
2.3.2 Administrator/Machine Settings(管理员/机器设置)
2.3.3 Address Registration(地址注册)
2.3.4 User Authentication/Account Track(用户认证/账户跟踪)
2.3.5 Network Settings(网络设置)
2.3.6 Copier Settings(复合机设置)
2.3.7 Printer Settings(打印机设置)
2.3.8 System Connection(系统连接)
2.4 Administrator Settings List(管理员设置列表)[2/2]
2.4.1 Security Settings(安全设置)
2.4.2 Authorization function Setting(认证功能设置)
2.4.3 OpenAPI Certification Management Setting(OpenAPI认证管理设置)
2.4.4 External Memory Backup(外部存储器备份)
2.4.5 Eco Copier Settings(Eco复合机设置)
2.5 Administrator Shortcut Settings(管理员快捷方式设置)
2.5.1 Administrator Shortcut Settings(管理员快捷方式设置)[1/2]
2.5.2 Administrator Shortcut Settings(管理员快捷方式设置)[2/2]
2.6 Check Consumables List(检查耗材列表)
2.6.1 Check Consumable Life(检查耗材使用寿命)[1/2]
2.6.2 Check Consumable Life(检查耗材使用寿命)[2/2]
2.7 Banner Printing(横幅打印)
2.8 Device Information List(设备信息列表)
2.8.1 Device Information(设备信息)[1/2]
2.8.2 Device Information(设备信息)[2/2]
2.9 Remote Panel Operation List(远程面板操作列表)
2.10 Supplementary explanation of utility mode(机器设置模式的补充说明)
2.10.1 User Authentication/Account Track-Authentication Device Settings(用户认证/账户跟踪-认证设备设置)
2.10.2 Network Settings-Network I/F Configuration(网络设置- 网络接口配置)
2.10.3 Network Settings-Wireless Network Setting(网络设置- 无线网络设置)
2.10.4 Network Settings - Remote Panel Settings (outline)(网络设置- 远程面板设置(概述))
2.10.5 Network Settings - Remote Panel Settings (Server Settings)(网络设置- 远程面板设置(服务器设置))
2.10.6 Network Settings - Remote Panel Settings (Client Settings)(网络设置- 远程面板设置(客户端设置))
2.10.7 Machine Update Settings - Internet ISW Settings(机器更新设置- Internet ISW设置)
2.10.8 Machine Update Settings - Machine Auto Update setting(机器更新设置- 机器自动更新设置)
2.10.9 Machine Update Settings - HTTP Proxy Settings(机器更新设置- HTTP 代理设置)
2.10.10 Security Settings - Prohibited Functions When Authentication Error(安全设置- 认证错误时被禁止的功能)
2.10.11 Security Settings - Enhanced Security Mode(安全设置- 增强安全模式)
2.10.12 Security Settings - Driver Password Encryption Setting (安全设置- 驱动程序密码加密设置)
2.10.13 Security Settings - Quick Security Setting - Administrator Password(安全设置- 快速安装设置- 管理员密 码)
2.10.14 Security Settings - Quick Security Setting - USB Enable Settings(安全设置- 快速安全设置-USB启用设置)
2.10.15 Security Settings - Quick Security Setting - Password Rules(安全设置- 快速安装设置- 密码规则)
2.10.16 Security Settings - Quick Security Setting - Quick IP Filtering(安全设置- 快速安装设置- 快速IP过滤)
2.10.17 Security Settings - Quick Security setting - PSWC Setting(安全设置- 快速安全设置-PSWC设置)
2.10.18 Security Settings - Quick Security setting - Security Warning Display Setting(安全设置- 快速安全设置- 安全警告显示设置)
2.10.19 External Memory Backup - Import/Export(外部存储器备份- 导入/ 导出)
3. 调整项目列表
3.1 更换进纸辊,拾纸辊,分离辊(纸盒1,纸盒2)
3.2 更换进纸辊,分离辊组件(手送纸盒)
3.3 安装LCT(内置)
3.4 更换接触式图像传感器
3.5 更换成像单元/显影单元
3.6 更换感光鼓单元/K.
3.7 更换转印带单元
3.8 更换定影单元
3.9 更换PH单元
3.10 更换原稿尺寸传感器
3.11 更换扫描器原位传感器
3.12 更换MFP电路板
3.13 更换eMMC电路板
3.14 更换控制面板单元
3.15 更换DF控制电路板(DF-630)
3.16 执行初始化
3.17 添加选购设备
3.18 执行固件更新
3.19 安装DF-630
4. LIST OF SERVICE MODE(维修模式列表)
4.1 List of service mode (outline)(维修模式列表(概述))
4.2 维修模式列表(详细)
4.2.1 机器
4.2.2 Imaging Process Adjustment(成像处理调整)
4.2.3 System 1(系统1)
4.2.4 System 2(系统2)
4.2.5 Counter(计数器)
4.2.6 List Output(列表输出)
4.2.7 State Confirmation(状态确认)
4.2.8 Test Mode(测试模式)
4.2.9 ADF
4.2.10 Network Settings(网络设置)
4.2.11 Machine Update Setting(机器更新设置)
5. SERVICE MODE(维修模式)
5.1 Starting/Setting/Exiting(开始/设置/退出)
5.1.1 Starting procedure(开始步骤)
5.1.2 Setting procedure(设置步骤)
5.1.3 Exiting procedure(退出步骤)
5.2 Time Zone/Date & Time Input mode(时区/日期和时间输入模式)
5.2.1 Use(用途)
5.2.2 Procedure(步骤)
5.3 Search(查找)
5.3.1 Use(用途)
5.3.2 Procedure(步骤)
5.4 Method to cancel the envelope print mode(取消信封打印模式的方法)
5.4.1 Procedure(步骤)
5.5 Machine(机器)
5.5.1 Fusing Temperature(定影温度)
5.5.2 Fusing Transport Speed(定影传送速度)
5.5.3 Heater Control Level(加热器控制等级)
5.5.4 Printer Area(打印区域)
5.5.5 Scan Area(扫描区域)
5.5.6 Printer Reg. Loop Adj.(打印对位波幅调整)
5.5.7 Color Registration Adjustment(色彩对位调整)
5.5.8 Print Head Skew Adj.(打印头歪斜调整)
5.5.9 LD adjustment(LD调整) - LD Light Width Adjustment(LD光线宽度调整)
5.5.10 Manual Bypass Tray Width Adj(手送纸盒宽度调整)
5.5.11 Lead Edge Erase Adjustment(主缘消除调整)
5.5.12 Non-Image Area Erase Check(非图像区域消除检查)
5.5.13 PPM Control Choice(PPM控制选择)
5.6 Firmware Version(固件版本)
5.6.1 Use(用途)
5.6.2 Procedure(步骤)
5.7 Imaging Process Adjustment(成像处理调整)
5.7.1 Gradation Adjust(色阶调整)
5.7.2 Stabilizer(稳定器)
5.7.3 Max Image Density Adj(最大图像浓度调整)
5.7.4 Image Background Adj(图像背景调整)
5.7.5 Paper Separation Adjustment(纸张分离调整)
5.7.6 Monochrome Density Adjustment(单色浓度调整)
5.7.7 TCR Level Setting(TCR等级设置)
5.7.8 Transfer Voltage Fine Adj(转印电压微调)
5.7.9 Charging Voltage Adjustment(充电电压调整)
5.7.10 Thick Paper Density Adjustment(厚纸浓度调整)
5.7.11 Grad/Dev AC Bias V Selection(色阶/显影AC偏压选择)
5.7.12 Manual Toner Add(手动碳粉添加)
5.8 System 1(系统1)
5.8.1 Marketing Area(销售地区)
5.8.2 Serial Number(序列号)
5.8.3 Sleep ON/OFF Choice Setting(睡眠ON/OFF选择设置)
5.8.4 Foolscap尺寸设置
5.8.5 Original Size Detection(原稿尺寸检测)
5.8.6 Install Date(安装日期)
5.8.7 Initialization-Clear All Data(初始化- 清除全部数据)
5.8.8 Initialization-Clear Individual Data(初始化- 清除单个数据)
5.8.9 Initialization-System Error Clear(初始化- 系统错误清除)
5.8.10 Problem Unit Isolation Set.(故障单元隔离设置)
5.8.11 Post card transfer table(明信片转印表)
5.8.12 Warm-up(预热)
5.8.13 Machine State LED Setting(机器状态LED 设置)
5.8.14 TP Level(TP 等级)
5.8.15 Burn Prevention Settings(防灼伤设置)
5.9 System 2(系统2)
5.9.1 HDD(硬盘)
5.9.2 Consumable Life Reminder(耗材使用寿命提醒)
5.9.3 Unit Change(单元更换)
5.9.4 Software Switch Setting(软开关设置)
5.9.5 CCD Calibration(CCD 校准)
5.9.6 LCT (Built-in) Size Settings(LCT( 内置) 尺寸设置)
5.9.7 Paper Reuse Box Setting(纸张重用Box 设置)
5.9.8 Line Mag Setting(线条缩放设置)
5.9.9 ADF Setting(ADF设置)
5.9.10 Image Stabilization Setting(图像稳定设置)
5.9.11 User Paper Settings(用户纸张设置)
5.9.12 Coverage Rate Screen(覆盖率屏幕)
5.9.13 JAM Code Display Setting(卡纸代码显示设置)
5.9.14 Import Config. Data(导入配置数据)
5.9.15 Install Data(安装数据)
5.9.16 Local Interface Kit Setting(本地接口组件设置)
5.9.17 Display Eco Index(显示Eco 指数)
5.9.18 Internal Error. Auto Cancel(内部错误. 自动取消)
5.9.19 Acquiring Settings(获取设置)
5.9.20 Driver Install(驱动程序安装)
5.9.21 Application Change Setting(应用程序更改设置)
5.9.22 Custom Pattern(自定义模式)
5.9.23 Maintenance Mode(维修保养模式)
5.9.24 Smart Fusing Control(智能定影控制)
5.9.25 Cleaning Unit Setting(清洁单元设置)
5.9.26 Fuser roll deform(定影轮变形)
5.9.27 Auth. Function Enable(启用认证功能)
5.10 Counter(计数器)
5.10.1 Common procedure(一般步骤)
5.10.2 Life(使用寿命)
5.10.3 Service Call(维修呼叫)
5.10.4 Service Call(部件维修提醒)
5.10.5 Warning(警告)
5.10.6 Maintenance( 维修保养)
5.10.7 Service Total(维修总计)
5.10.8 Counter of Each Mode(各模式的计数器)
5.10.9 Service Call History (Data)(维修提醒历史记录(数据))
5.10.10 ADF Paper Pages(ADF纸张页数)
5.10.11 Paper Jam History(卡纸历史记录)
5.10.12 Jam(卡纸)
5.10.13 Section JAM(部件卡纸)
5.10.14 Instantaneous Power Failure(瞬时电源故障)
5.10.15 Detail code history(详细代码历史记录)
5.10.16 Recoverable error counter(可恢复的错误计数器)
5.11 List Output(列表输出)
5.11.1 Batch list CSV output(批量列表CSV输出)
5.11.2 Machine Management List(机器管理列表)
5.11.3 Adjustments List(调整列表)
5.11.4 Parameter List(参数列表)
5.12 State Confirmation(状态确认)
5.12.1 Sensor Check(传感器检查)
5.12.2 Table Number(表格编号)
5.12.3 Level History 1(电平历史记录1)
5.12.4 Level History 2(电平历史记录2)
5.12.5 Temp. & Humidity(温度和湿度)
5.12.6 CIS Check(CIS检查)
5.12.7 Memory/Storage Adjustment(内存/ 存储调整)
5.12.8 Memory/Storage Status(内存/ 存储状态)
5.12.9 Color Regist(色彩对位)
5.12.10 Load Check(负载检查)
5.12.11 Adjustment Data List(调整数据列表)
5.12.12 Self-diagnostic(自诊断)
5.13 Test Mode(测试模式)
5.13.1 Procedure for test pattern output(测试样张输出的步骤)
5.13.2 Gradation Pattern(色阶样式)
5.13.3 Halftone Pattern(半色调样式)
5.13.4 Lattice Pattern(格子样式)
5.13.5 Solid Pattern(实心样式)
5.13.6 Color Sample(彩色样本)
5.13.7 8 Color Solid Pattern(8 色实心样式)
5.13.8 CMM pattern(CMM 样式)
5.13.9 Paper Passage Test(纸张路径测试)
5.14 ADF
5.14.1 Original Stop Position(原稿停止位置)
5.14.2 Registration Loop Adj.(对位波幅调整)
5.14.3 Auto Stop Position Adjustment(自动停止位置调整)
5.14.4 Paper Passage(纸张路径)
5.14.5 Sensor Check(传感器检查)
5.14.6 Read Pos Adj(读取位置调整)
5.14.7 Feed Zoom(进纸缩放)
5.14.8 Scanning Light Adjustment(扫描亮度调整)
5.14.9 FD-Mag. Adj. (FD 方向缩放调整)(B)
5.14.10 Skew Measurement(歪斜测量)
5.14.11 ADF automatic Adjustment(ADF自动调整)
5.15 Network Settings(网络设置)
5.15.1 2nd Network Setting - 2nd network card settings(第2 网络设置- 第2 网卡设置)
5.15.2 2nd Network Setting - Network Interface Settings(第2网络设置- 网络接口设置)
5.15.3 Network Setting - Remote Service setting(网络设置-远程维修设置)
5.16 Machine Update Setting(机器更新设置)
5.16.1 Internet ISW - Internet ISW Set(Internet ISW-Internet ISW设置)
5.16.2 Internet ISW - HTTP Setting(Internet ISW - HTTP设置)
5.16.3 Internet ISW - FTP Setting(Internet ISW - FTP设置)
5.16.4 Internet ISW - Forwarding Access Setting(Internet ISW- 转发访问设置)
5.16.5 Internet ISW - Download(Internet ISW-下载)
5.16.6 Internet ISW - Update Start Time Settings(Internet ISW- 更新开始时间设置)
5.16.7 Machine Auto Update setting - Auto Update setting(机器自动更新设置- 自动更新设置)
5.16.8 Machine Auto Update setting - Transmission log Update(机器自动更新设置- 发送日志更新)
5.16.9 Machine Auto Update setting - Update Log Display(机器自动更新设置- 更新日志显示)
5.16.10 Machine Auto Update setting - Manual Update(机器自动更新设置- 手动更新)
5.16.11 Machine Auto Update setting - Machine Import setting(机器自动更新设置- 机器导入设置)
5.16.12 机器自动更新设置-机器导出设置
5.16.13 Machine Auto Update setting - Machine Update Password(机器自动更新设置- 机器更新密码)
5.16.14 Copy Network Settings(复制网络设置)
6. SETUP WIZARD(设置向导)
6.1 Function outline(功能概述)
6.1.1 Setup Wizard list(设置向导列表)
6.2 Starting/Exiting(开始/退出)
6.2.1 Starting procedure(开始步骤)
6.2.2 Exiting procedure(退出步骤)
7. ENHANCED SECURITY(增强安全)
7.1 List of Enhanced Security(增强安全列表)
7.2 Starting/Exiting(开始/退出)
7.2.1 Starting procedure(开始步骤)
7.2.2 Exiting procedure(退出步骤)
7.3 Enhanced Security(增强安全)
7.3.1 CE Password(CE密码)
7.3.2 Administrator Password(管理员密码)
7.3.3 Administrator Feature Level(管理员功能等级)
7.3.4 CE Authentication(CE认证)
7.3.5 Life Stop Setting(使用寿命终止设置)
7.3.6 Memory Data Backup(内存数据备份)
7.3.7 operation Ban release time(操作禁止解除时间)
7.3.8 Administrator unlocking(管理员解锁)
7.3.9 Engine FW DipSW(引擎固件DipSW)
7.3.10 HDD Data Backup(硬盘数据备份)
7.3.11 Data Backup(数据备份)
7.3.12 Customer Type(客户类型)
8. BILLING SETTING(账单设置)
8.1 List of billing setting(账单设置列表)
8.2 Starting/Exiting(开始/退出)
8.2.1 Starting procedure(开始步骤)
8.2.2 Exiting procedure(退出步骤)
8.3 Billing Setting(账单设置)
8.3.1 Counter Setting(计数器设置)
8.3.2 Authentication Device 2(认证设备2)
8.3.3 Setting items that automatically change the setting values(自动更改设置值的设置项目)
8.3.4 Coverage Rate Clear(覆盖率清除)
8.3.5 Manage OpenAPI Authentication(管理OpenAPI 认证)
8.3.6 Coverage Counter Setting(覆盖率计数器设置)
8.3.7 Print Counter Clear(打印计数器清除)
8.3.8 Coverage Counter Detail(覆盖率计数器详情)
9. DEBUG SETTINGS(调试设置)
9.1 List of debug settings(调试设置列表)
9.2 Starting/Exiting(开始/退出)
9.2.1 Starting procedure(开始步骤)
9.2.2 Exiting procedure(退出步骤)
9.3 Debug Settings(调试设置)
9.3.1 Debug Log Output(调试日志输出)
9.3.2 TX Debug Log Settings(TX调试日志设置)
9.3.3 Remote Log Retrival(远程日志检索)
9.3.4 Remote Log Server Settings(远程日志服务器设置)
9.3.5 Enable Core Dump(启用磁心信息转储)
9.3.6 USB Password(USB 密码)
9.3.7 Other(其它)
9.4 Operation of the debug log function(调试日志功能的操作)
9.4.1 Use(用途)
9.4.2 Outline(概述)
9.4.3 Details of the procedure(该步骤的详情)
10. CONTENTS TO BE CLEARED BY RESET FUNCTION(重置功能清除的内容)
11. bizhub C266/C256/C226机械调整
11.1 进纸部
11.1.1 纸盒1/2的对中调整
11.1.2 手送纸盒CD纸张尺寸VR的调整
11.2 定影部
11.2.1 调整定影单元路径的平行度
11.3 扫描器部
11.3.1 扫描器歪斜调整
12. DF-630机械调整
12.1 原稿输稿部
12.1.1 调整ADF的正面歪斜进纸
13. PC-114/PC-214机械调整
13.1 纸张基准位置
13.1.1 目的
13.1.2 Procedure(步骤)
14. PC-414机械调整
14.1 纸张基准位置
14.1.1 目的
14.1.2 Procedure(步骤)
14.2 移位器移动同步带调整
14.2.1 Procedure(步骤)
15. 机器管理列表
15.1 TX设置
15.1.1 E-mail
15.1.2 FTP
15.1.3 SMB
15.2 TX日程设置
15.2.1 正常发送
15.2.2 总计数器
15.3 日志设置
15.3.1 Use(用途)
15.4 测试发送
15.4.1 Use(用途)
15.5 导出/导入
15.5.1 导出
15.5.2 导入
J. 重写固件
1. 确认固件版本
1.1 步骤
2. U盘
2.1 准备工作
2.1.1 系统准备
2.1.2 用于更新固件的U盘
2.2 步骤
2.3 数据传输失败时的对策
2.4 输入机器类型信息
3. Internet ISW
3.1 重写固件的准备操作
3.1.1 概述
3.1.2 服务环境
3.1.3 重写固件的准备操作
3.2 创建固件数据
3.2.1 概述
3.2.2 步骤
3.3 从控制面板重写固件
3.3.1 从控制面板重写固件
4. 自动更新设置
4.1 概述
4.2 服务环境
4.3 使用自动更新功能重写固件的步骤
4.3.1 准备工作
4.3.2 从程序服务器自动下载固件数据
K. 故障排除
1. 卡纸代码
1.1 卡纸代码列表
1.2 没有显示卡纸代码的卡纸
1.3 传感器布局图
1.3.1 bizhub C266/C256/C226
1.3.2 DF-630
1.3.3 PC-114/PC-214
1.3.4 PC-414
1.4 初始检查项目
1.5 1#-##
1.5.1 10-01,10-02,10-40
1.5.2 11-01,11-02,11-40
1.5.3 12-01,12-40
1.5.4 13-01,13-40
1.5.5 14-01,14-40
1.5.6 16-01,16-40
1.6 2#-##
1.6.1 20-01,20-02
1.6.2 20-21
1.6.3 20-22
1.7 3#-##
1.7.1 30-03
1.7.2 32-01,32-05
1.8 6#-##
1.8.1 66-01,66-11,66-21
1.8.2 66-02,66-12,66-22
1.8.3 66-13,66-23,66-33
1.8.4 66-04,66-14,66-24,66-34
1.8.5 66-05,66-06,66-15
1.8.6 66-07
1.9 9#-##
1.9.1 92-01,92-02,92-40
1.9.2 99-01
1.9.3 99-02
1.9.4 99-03
1.9.5 99-04
1.9.6 99-05
1.9.7 99-06
1.9.8 99-07
1.10 双面传送部卡纸
1.10.1 内容
1.10.2 步骤
2. 功能异常代码
2.1 显示步骤
2.2 功能异常代码列表
2.3 S-1
2.3.1 内容
2.3.2 步骤
2.4 P-5,P-28
2.4.1 内容
2.4.2 步骤
2.5 P-6,P-7,P-8,P-9
2.5.1 内容
2.5.2 步骤
2.6 P-14
2.6.1 内容
2.6.2 步骤
2.7 P-21
2.7.1 内容
2.7.2 步骤
2.8 P-22
2.8.1 内容
2.8.2 步骤
2.9 P-27
2.9.1 内容
2.9.2 步骤
2.10 P-33
2.10.1 内容
2.10.2 步骤
3. 故障代码
3.1 显示步骤
3.2 故障重置步骤
3.2.1 通过故障重置键执行的故障重置步骤
3.2.2 通过自动取消功能执行的故障重置步骤.
3.2.3 通过远程操作执行的故障重置步骤
3.3 故障隔离功能
3.3.1 用途
3.3.2 步骤
3.4 故障代码列表
3.5 C0###
3.5.1 C0002
3.5.2 C0106
3.5.3 C0107
3.5.4 C0108
3.5.5 C0109
3.5.6 C0202
3.5.7 C0204
3.5.8 C0206
3.5.9 C0208
3.5.10 C0210
3.5.11 C0211
3.5.12 C0214
3.6 C2###
3.6.1 C2152,C2153,C2154,C2155,C2156
3.6.2 C2253,C2254
3.6.3 C2355
3.6.4 C2414
3.6.5 C2551,C2553,C2555,C2557
3.6.6 C2552,C2554,C2556,C2558
3.6.7 C2559,C255A,C255B,C255C
3.6.8 C2561,C2562,C2563,C2564
3.6.9 C2650
3.6.10 C2A11,C2A12,C2A13,C2A14
3.7 C3###
3.7.1 C3201,C3202
3.7.2 C3302
3.7.3 C3425
3.7.4 C3722,C3725,C3726
3.7.5 C3731
3.7.6 C3825,C3826
3.7.7 C3922,C3925,C3926
3.7.8 C392B
3.8 C4###
3.8.1 C40A1,C40A2,C40A3,C40A4
3.8.2 C4101
3.8.3 C4501
3.9 C5###
3.9.1 C5102,C5103
3.9.2 C5351
3.9.3 C5360
3.9.4 C5370
3.9.5 C5372
3.9.6 C5501
3.9.7 C5601
3.9.8 C5605,C5606
3.9.9 C5610
3.10 C6###
3.10.1 C6102,C6103
3.10.2 C6704
3.10.3 C6751,C6757
3.10.4 C6752
3.10.5 C6756
3.10.6 C6F01
3.11 C9###
3.11.1 C9401, C9402
3.12 CA###
3.12.1 CA051,CA052,CA053
3.13 CC###
3.13.1 CC002
3.13.2 CC140
3.13.3 CC151,CC152
3.13.4 CC156
3.13.5 CC163
3.13.6 CC164
3.13.7 CC170,CC171,CC172,CC173,CC174,CC180,CC181,CC182,CC183,CC184,CC185,CC186
3.13.8 CC190
3.13.9 CC191
3.13.10 CC211
3.13.11 CC212
3.13.12 CC213
3.13.13 CC214
3.13.14 CC216
3.13.15 CC301
3.13.16 CC302
3.14 CD###
3.14.1 CD002
3.14.2 CD010
3.14.3 CD011
3.14.4 CD012
3.14.5 CD020
3.14.6 CD030
3.14.7 CD050
3.14.8 CD110
3.14.9 CD201,CD202,CD203
3.14.10 CD211,CD212
3.14.11 CD241,CD242
3.14.12 CD261
3.14.13 CD262
3.14.14 CD3##
3.14.15 CD38E
3.14.16 CD390
3.14.17 CD391
3.14.18 CD392
3.14.19 CD3C0
3.14.20 CD401,CD402,CD403,CD404,CD405,CD406,CD407,CD411,CD412,CD413
3.14.21 CD601,CD602,CD603
3.14.22 CD701,CD702,CD703
3.14.23 CD705,CD706
3.14.24 CDC##
3.14.25 CDF50,CDF70,CDFA0
3.15 CE###
3.15.1 CE001,CE003,CE004,CE005,CE006,CE007,CE009
3.15.2 CE002
3.15.3 CE101
3.15.4 CE201
3.15.5 CE202
3.15.6 CE203
3.15.7 CE301,CE302,CE303,CE304,CE305
3.15.8 CED01
3.15.9 CEEE1,CEEE3
3.15.10 CEEE2
4. 中止代码
4.1 中止代码的故障排除
4.1.1 内容
4.1.2 步骤
4.2 CF0##
4.3 CF1##
4.4 CF2##
4.5 CF3##
4.6 CF4##
4.7 CF5##
4.8 CF6##
4.9 CF7##
4.10 CFA##
4.11 CFB##
4.11.1 CFB0#
4.11.2 CFB1#
4.11.3 CFB2#
4.11.4 CFB3#
4.11.5 CFBD#
4.11.6 CFBE#
4.11.7 CFBF#
4.12 CFC##
4.12.1 CFC0#
4.12.2 CFC1#
4.12.3 CFC2#
4.12.4 CFC3#
4.12.5 CFC4#
4.13 CFD##
4.13.1 CFD6#
4.13.2 CFD7#
4.13.3 CFD8#
4.13.4 CFD9#
4.14 CFE##
4.14.1 CFE3#
4.14.2 CFE4#
4.14.3 CFE5#
4.14.4 CFE6#
4.14.5 CFE7#
4.14.6 CFEE#
4.15 CFF##
4.15.1 CFF0#
4.15.2 CFF1#
4.15.3 CFF2#
4.15.4 CFF3#
4.15.5 CFF4#
5. INTERNET ISW的错误代码
5.1 Internet ISW错误代码列表
5.2 0x0#
5.3 0x1#
5.4 0x2#
6. Open API相关故障
6.1 概述
6.2 故障类型
6.3 解决方案
6.3.1 使用应用程序时
6.3.2 重写机器固件后
7. 不显示故障代码的故障
7.1 打印机未通电(DCPU操作检查)
7.1.1 内容
7.1.2 步骤
7.2 定影加热器不工作
7.2.1 内容
7.2.2 步骤
7.3 没有向选购件供电
7.3.1 DF-630
7.3.2 PC-114/PC-214/PC-414
8. 其它故障
8.1 固件错误警告
8.1.1 措施
9. 图像质量问题
9.1 如何理解要素数据
9.1.1 表格编号
9.1.2 电平历史记录1
9.1.3 电平历史记录2
9.2 故障排除步骤概述
9.2.1 测试样张打印
9.2.2 自诊断功能
9.3 纠正措施及步骤
9.3.1 图像问题示例说明
9.3.2 白色线条1,白色带1,彩色线条1,彩色带1
9.3.3 白色线条2,白色带2,彩色线条2,彩色带2
9.3.4 浓度不均1
9.3.5 浓度不均2
9.3.6 模糊图像,图像浓度低(ID降低)
9.3.7 色阶再现故障
9.3.8 色彩再现错误
9.3.9 彩色图像对位错误
9.3.10 背景模糊
9.3.11 空白区域,白点
9.3.12 彩点
9.3.13 图像模糊
9.3.14 背面出现痕记
9.3.15 空白副本,黑色副本
9.3.16 间距不均
9.3.17 光泽度不均,粗糙的光泽感
9.3.18 定影性能不佳,位移
9.3.19 毛刷效果,图像出血
9.3.20 细线模糊
9.3.21 波纹
9.3.22 图像歪斜
9.3.23 图像失真
9.3.24 ACS功能不良
9.3.25 异常图像
10. IC保护器
10.1 概述
10.2 IC保护器列表
10.2.1 bizhub C266/C256/C226
10.2.2 DF-630
L. 零件/连接器布局图
1. 零件布局图
1.1 bizhub C266/C256/C226
1.1.1 扫描器部
1.1.2 前侧
1.1.3 后侧
1.1.4 左侧
1.1.5 右侧
1.1.6 手送纸盒
1.1.7 纸盒1
1.1.8 纸盒2
1.1.9 定影/出纸部
1.1.10 双面器部
1.2 DF-630(选购件)
1.3 PC-114(选购件)
1.3.1 电路板/开关/传感器/其它
1.3.2 负载
1.4 PC-214(选购件)
1.4.1 电路板/开关/传感器/其它
1.4.2 负载
1.5 PC-414(选购件)
1.5.1 电路板/开关/传感器/其它
1.5.2 负载
1.6 CU-101(选购件)
2. 连接器布局图
2.1 电路板连接器布局图
2.1.1 bizhub C266/C256/C226
2.1.2 DF控制电路板(DFCB)
2.1.3 PC控制电路板(PCCB)
2.1.4 清洁单元驱动电路板(CUDB)
2.2 中继连接器布局图
2.2.1 bizhub C266/C256/C226
M. 时序图
1. bizhub C266/C256/C226
1.1 彩色打印时的时序图
N. 电路图
1. bizhub C266/C256/C226
1.1 主机
2. 选购件
2.1 DF-630
2.1.1 DF-630
2.2 PC-114
2.2.1 PC-114
2.3 PC-214
2.3.1 PC-214
2.4 PC-414
2.4.1 PC-414
O.ADC265/C225操作原理
1. 接口部
1.1 正面/右侧
1.2 后侧/左侧
2. 扫描器部
2.1 配置
2.2 驱动
2.3 操作
2.3.1 曝光单元
2.3.2 电源开启时
2.3.3 按下开始键时的控制
2.3.4 原稿扫描区域
2.3.5 原稿尺寸检测控制
2.3.6 图像处理
3. 写入部(PH部)
3.1 配置
3.2 操作
3.2.1 概述
3.2.2 激光曝光处理
3.2.3 激光发射时序
3.2.4 激光发射停止
3.2.5 激光发射区域
3.2.6 色彩对位控制(色彩偏移校正)系统
3.2.7 色彩歪斜校正控制
3.2.8 歪斜调整/歪斜调整重置
3.2.9 PH单元温度检测控制
3.2.10 PH窗口清洁
3.2.11 图像处理
4. 光电导体部
4.1 配置
4.2 驱动
4.3 操作
4.3.1 光电导体驱动机构
4.3.2 消电LED控制
4.3.3 光电导体清洁
4.3.4 静电充电器控制
4.3.5 充电辊清洁
4.3.6 单元检测
5. 显影部
5.1 配置
5.2 驱动
5.2.1 显影部/K驱动机构
5.2.2 显影部/Y,M,C驱动机构
5.3 操作
5.3.1 显影单元/K加压/释放机构
5.3.2 显影剂流向
5.3.3 自动提炼显影系统
5.3.4 显影偏压
5.3.5 防止碳粉飞溅
5.3.6 显影冷却
5.3.7 碳粉浓度控制
5.3.8 单元检测
6. 碳粉供应部
6.1 配置
6.2 驱动
6.2.1 碳粉盒驱动
6.2.2 碳粉料斗驱动
6.3 操作
6.3.1 碳粉补充概述
6.3.2 从碳粉盒将碳粉补充至碳粉料斗
6.3.3 碳粉从碳粉料斗补充至显影单元
6.3.4 碳粉料斗的辅助碳粉补充控制
6.3.5 显影单元的辅助碳粉补充控制
6.3.6 防止碳粉溢出挡板
6.3.7 碳粉盒冷却机构
6.3.8 前门机构
6.3.9 碳粉盒检测
6.3.10 碳粉即将耗尽状况检测
6.3.11 碳粉耗尽状况检测
6.3.12 重置碳粉即将耗尽和碳粉耗尽状况
7. 第一转印部
7.1 配置
7.2 驱动
7.3 操作
7.3.1 转印带驱动
7.3.2 第一转印辊控制
7.3.3 打印模式下的加压/缩回控制
7.3.4 第一转印控制
7.3.5 转印带清洁
7.3.6 防止废碳粉溢出挡板
7.3.7 转印带冷却
7.3.8 清洁刮板异物清除控制
7.3.9 转印带新部件检测
8. 第二转印部
8.1 配置
8.2 驱动
8.3 操作
8.3.1 第二转印控制
8.3.2 转印辊的碳粉应用控制
8.3.3 转印辊清洁
8.3.4 消电以及纸张分离
8.3.5 防止纸张卷绕导板
8.3.6 转印辊新部件检测
9. 碳粉收集部
9.1 配置
9.2 驱动
9.3 操作
9.3.1 废碳粉盒驱动机构
9.3.2 通过废碳粉盒的废碳粉传输控制
9.3.3 废碳粉盒到位检测
9.3.4 废碳粉盒已满检测
9.3.5 废碳粉盒新部件检测
9.3.6 防止废碳粉溢出挡板
10. 进纸部(手送纸盒)
10.1 配置
10.2 驱动
10.3 操作
10.3.1 升/降控制
10.3.2 进纸控制
10.3.3 纸张尺寸检测控制
10.3.4 缺纸检测控制
11. 进纸部
11.1 配置
11.1.1 纸盒1
11.1.2 纸盒2
11.2 驱动
11.2.1 驱动
11.2.2 传感器和辊布局图
11.3 操作
11.3.1 升/降控制
11.3.2 进纸控制
11.3.3 纸张尺寸检测控制
11.3.4 剩余纸张检测控制
11.3.5 缺纸检测控制
11.3.6 进纸盒锁定机构
11.3.7 拾纸辊缩回机构
11.3.8 分离辊缩回机构
11.3.9 纸盒拆卸机构
11.3.10 加热器HT-509
12. 垂直传送部
12.1 配置
12.2 驱动
12.3 操作
12.3.1 垂直传送控制
12.3.2 传送离合器控制
12.3.3 操作时序
12.3.4 右门机构
13. 对位部
13.1 配置
13.2 驱动
13.3 操作
13.3.1 对位控制
14. 定影部
14.1 配置
14.2 驱动
14.3 操作
14.3.1 定影速度校正
14.3.2 定影加压/缩回机构
14.3.3 纸张分离机构
14.3.4 定影带防变形控制
14.3.5 定影温度控制
14.3.6 智能定影控制
14.3.7 防止温度异常
14.3.8 定影PPM控制
14.3.9 定影单元新部件检测
15. 出纸/反转部
15.1 配置
15.2 驱动
15.3 操作
15.3.1 传送控制
15.3.2 纸张冷却机构
15.3.3 空气过滤系统
16. 双面器部
16.1 配置
16.2 驱动
16.3 操作
16.3.1 纸张传送控制
16.3.2 双面循环控制
17. 图像稳定控制
17.1 概述
17.2 控制描述
17.2.1 IDC传感器调整控制
17.2.2 最大浓度调整控制
17.2.3 LD(激光二极管)光强调整控制
17.2.4 色彩对位控制(色彩偏移校正)
17.2.5 Gamma校正控制
17.3 控制内容
17.3.1 图像稳定类型(模式)
17.3.2 各模式下的控制序列
17.4 操作时序
17.4.1 预驱动操作
17.4.2 打印周期期间
17.4.3 维修模式
17.4.4 专家调整
18. 图像处理
18.1 扫描器部图像处理块状图
18.2 写入部图像处理块状图
19. 电源部
19.1 主电源开关
19.2 电源键
19.2.1 配置
19.2.2 操作
19.3 电缆
20. 风扇控制
20.1 配置
20.1.1 正面图
20.1.2 后视图
20.2 功能
20.3 控制
21. 计数器控制
21.1 操作
22. 指示灯功能
22.1 配置
22.2 控制
22.2.1 电源键及开始键指示灯部
22.2.2 警告状态指示灯部
22.2.3 操作状态指示灯部
P. FD-503操作原理
1. 各部配置
2. 纸张路径
2.1 单面纸张路径
2.2 双面纸张路径
3. 配置
4. 驱动
4.1 概述
4.2 原稿进纸驱动
4.3 对位驱动
4.4 原稿读取驱动
5. 操作
5.1 原稿进纸部
5.1.1 原稿尺寸检测
5.1.2 原稿到位/缺纸检测
5.1.3 拾纸辊升/降控制
5.1.4 原稿进纸/分离控制
5.2 原稿对位部
5.2.1 原稿对位概述
5.2.2 原稿对位波幅的形成过程
5.3 原稿读取部
5.3.1 传送机构
5.4 原稿反转/出纸部
5.4.1 原稿反转/出纸机构
5.4.2 原稿反转/出纸切换机构
5.5 纸张路径操作
5.5.1 单面模式
5.5.2 双面模式
Q. PC-114/PC-214/HT-509操作原理
1. 配置
1.1 各部配置
1.1.1 PC-114
1.1.2 PC-214
1.2 主要电气零件配置
2. 纸张路径
2.1 PC-114
2.2 PC-214
3. 驱动
3.1 PC-114
3.2 PC-214
4. 操作
4.1 进纸部
4.1.1 进纸驱动机构
4.1.2 纸张提升操作
4.2 纸盒部
4.2.1 纸张尺寸检测
4.2.2 纸盒止动器释放机构
4.3 轮脚锁定机构
4.4 加热器HT-509
4.4.1 功能
4.4.2 控制
R. PC-414/HT-509操作原理
1. 配置
1.1 各部配置
1.2 主要电气零件配置
2. 纸张路径
3. 驱动
4. 操作
4.1 进纸部
4.1.1 进纸驱动机构
4.2 主纸盘部
4.2.1 升降机构纸盘升/降机构
4.2.2 升降机构纸盘下限检测
4.3 副纸盘部
4.3.1 移位器驱动机构
4.3.2 移位器停止位置检测
4.4 剩余纸张量显示
4.5 缺纸检测控制
4.5.1 主纸盘缺纸检测
4.5.2 副纸盘缺纸检测
4.6 轮脚锁定机构
4.7 加热器HT-509
4.7.1 功能
4.7.2 控制
S. AU-102/AU-201S操作原理
1. AU-102
1.1 配置
1.2 操作
2. AU-201S
2.1 配置
2.2 操作
2.3 规格
T. EK-608/EK-609操作原理
1. EK-608
1.1 配置
1.2 操作
2. EK-609
2.1 配置
2.2 操作
U. UK-215操作原理
1. 配置
2. 操作
2.1 概述
2.2 第2网络接口结构
2.2.1 仅有线
2.2.2 仅无线
2.2.3 有线 无线(副模式)
2.2.4 有线 无线(简单AP模式)
2.2.5 有线 无线(Wi-Fi直连)
2.3 ErP自动电源关闭模式操作
2.3.1 有线 无线(副模式)
2.3.2 有线 无线(简单AP模式),有线 无线(Wi-Fi直连)
2.3.3 打印机驱动程序设置
V. CU-101/MK-748操作原理
1. 配置
2. 操作
2.1 排气控制
2.2 过滤器配置
2.3 气流
2.4 操作时序
【资料预览】
ADC265/225 维修手册 上海震旦办公自动化销售有限公司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