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甘肃省张掖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Fe-56
一、选择题
1.2016 年 4 月 22 日,中国签署了《巴黎协定》。中国政府积极落实《巴黎协定》,引领绿色
发展的举措,赢得了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 )
焚烧小麦秸秆
B.垃圾分类回收
C.拒绝一次性筷子
D.发展太阳能电池
【答案】A
【解析】焚烧小麦秸秆,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和烟尘,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
2.以下是我省广受消费者欢迎的食品,其中主要富含糖类的是(
)
A.静宁烧鸡
B.刘家峡草莓
C.陇宝牌当归醋
D.永登丁娃烧饼
【答案】D
【解析】静宁烧鸡富含蛋白质;刘家峡草莓,富含维生素;陇宝牌当归醋,富含醋酸;永登
丁娃烧饼,富含糖类物质。
3.南昌大学研究人员发现,用 2%的小苏打漱口能有效预防口腔粘膜糜烂溃疡的发生或修复
原有口腔黏膜的损伤。小苏打属于( )
A.盐 B.酸 C.碱 D.有机物
【答案】A
【解析】小苏打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故属于盐类物质。
4.2016 年 1 月,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研究开发了一套具有超强水处理净化
能力的装置,下列关于水的净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异味
B.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物
C.硬水通过煮沸可降低硬度 D.蒸馏对水的净化程度最高
【答案】B
【解析】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A 正确;过滤只能
除去水中难溶性的杂质,不能去除可溶性的 钙镁化合物,B 错误;硬水通过煮沸可降低硬度,
C 正确;蒸馏对水的净化程度最高,D 正确。
5.石油除主要含有碳、氢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硫与氦等。下列有关石油的说法不正确的
是( )
A.石油是可燃物
B.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
C.石油不能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
D.油罐起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向油罐喷水,是为了降低石油的着火点
【答案】D
【解析】石油可以燃烧,是三大化石燃料之一,故 A 正确;石油、煤、天然气等化石燃料都
是不可再生能源,故 B 正确;石油燃烧的生成物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不完全燃烧会生
成一氧化碳,故 C 正确;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向油罐喷水,是为了降低环境温度至石油着火
点以下,石油的着火点是不能降低的,故 D 错误。
6.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答案】C
【解析】长颈漏斗漏气,不能用热胀冷缩的原理检验气密性;稀释浓硫酸要酸入水且搅拌;
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中的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三分之一。
7.2015 年 10 月,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化学式
为 C15H22O5)而获诺贝尔奖。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
B.该物质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C.每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 42 个原子 D.该物质中碳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9:4
【答案】B
【解析】由青蒿素的化学式可知,它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 A 正确;青蒿素中
C、H、0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由此可见,其
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 B 错误;青蒿素是由青蒿素分子构成的,1 个青蒿素分子是由
15 个碳原子、22 个氢原子和 5 个氧原子构成的,则一个青蒿素分子含有 42 个原子,故 C
正确;青蒿素中 C、0 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6×5)=9:4,故 D 正确。
8.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Mg+O2=MgO2
B.Cu+2HCl=CuCl2+H2↑
C.NaOH+KCl=NaCl+KOH
D.3H2SO4+Fe2O3=Fe2(SO4)3+3H2O
【答案】D
【解析】A 选项违背了客观事实,应生成氧化镁而不是过氧化鎂;B 选项违背了客观事实,
金属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C 选项氢氧化钠与氯化钾不反应,生成物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
件。
9.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物质
CO2
CaO
所含杂质
CO
CaCO3
NaOH 溶液 Na2CO3
稀盐酸
稀硫酸
A
B
C
D
【答案】B
除杂所选用试剂或方法
点燃
高温灼烧
适量稀盐酸
适量 Ba(NO3)2 溶液
【解析】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点燃,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
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CaCO3 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NaOH 溶液和 Na2CO3 均能与稀盐酸反应,
把杂质除去的同时,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稀硫酸能与适量的硝酸钡溶液反
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不符合除杂原则。
10.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
A.碱的溶液呈碱性,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B.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C.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答案】C
【解析】A 选项碱的溶液呈碱性,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碳酸钠属于盐类,其水
溶液显碱性;B 选项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过氧
化氢制氧气,有单质生成,但属于分解反应;C 选项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
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氯酸钾含氧元素,但不属于氧化物;D 选项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
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二、填空与简答题
1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人体缺乏后会引起贫血的元素;
②两个氢原子;
③三个二氧化硫分子;
④四个氢氧根离子。
(2)在符号“
”中 H 正上方的“+1”表示,H 右下角的“2”表示。
【答案】(1)①Fe ②2H ③3SO2 ④4OH -
(2)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 1 个水分子中含有 2 个氢原子
【解析】(1)①人体缺乏铁元素会引起贫血,铁元素的符号为 Fe;②两个氢原子表示为 2H;
③三个二氧化硫分子表示为 3SO2;④四个氢氧根离子表示为 4OH -。(2)在符号“
”
中 H 正上方的“+1”表示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H 右下角的“2”表示 1 个水分子中
含有 2 个氢原子。
12.如图为干电池的结构示意图,请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碳棒(主要成分是石墨)用作干电池的正极是利用了石墨的性。
(2)干电池的材料很多可以回收利用,例如双氧水与回收的二氧化锰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
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黄铜是铜与锌的合金,其硬度(填“大于”或“小于”)纯铜。将足量的锌片放入硫酸
铜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说明锌比铜活泼。
【答案】(1)导电 (2)2H2O2
2MnO
2H2O+O2↑ (3)大于
锌片的表面生成了
红色的物质,溶 13.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P 点的含义是。
(2)t 3 ℃ 时,将 25 g 甲物质放入 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为。
( 3 )甲物质中含有少量的乙物质,要提纯甲物质,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 4 ) 将 t2℃ 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 ℃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答案】(1) 在 t1 ℃时甲与丙的溶解度相同 (2)20% (3)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
和溶液)
(4)乙、甲、丙
14.A-G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省略。
已知 A 是易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B 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C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
小的氧化物,F 是最轻的气体。
(1)G 的化学式为。
(2)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①;②。
(3)反应③的实验现象是。
【答案】(1)Fe3O4(2)① 3CO+Fe2O3
2Fe+3CO2 ②2H2O
2H2↑+O2↑
(3)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三、实验与探究题
15.下列图示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①②。
(2)C 装置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加以改正。
(3)用改正后的装置继续进行实验。现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发生
装置应选择(填代号),收集装置可选择(从 D-F 中选择,下同)。
(4)欲制取 CO2,B 装置相对 C 装置的优点是;收集 CO2 应选择装置,验满的方法是。欲干
燥 CO2,应将气体通过 G 装置,G 中应加入的药品是。
【答案】(1)①试管 ②锥形瓶 (2)长颈漏斗的下端应浸入液面以下
(3)2KMnO4
K2MnO4+MnO2+O2↑A
D 或 E
(4)可以随时控制反应发生或停止 D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若木条熄灭,证
明已收集满
浓硫酸
【解析】(1)①为试管 ②为锥形瓶。(2)C 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下端应浸入液面以下,否则
制 得 的 气 体 容 易 从 此 处 散 失 掉 。( 3 ) 现 用 高 锰 酸 钾 制 取 氧 气 ,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2KMnO4
K2MnO4+MnO2+O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应该用 A 装置
作为发生装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
收集。(4)与 C 装置相比 B 装置的优点是能够随时使反应进行或停止;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
气大,且能溶于水,所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验满时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若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集满;浓硫酸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
16.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做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一定量的
稀盐酸后,发现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
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只有 CaCl2;
猜想二:;
猜想三:含有 CaCl2 和 Ca(OH)2; 猜想四:含有 CaCl2、HCl 和 Ca(OH)2。
同学们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理由是。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不同的实验方案,证明猜想二是成立的。请你帮他们填写有
关实验步骤或实验现象。
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方案一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
方案二
取少量氧化铜粉末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烧杯中的溶液
方案三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
产生气泡
【反思交流】要使烧杯内溶液的溶质只含有 CaCl2,需要除去杂质,其中的一种方法是向烧
杯中加入过量的,然后过滤,该除杂原理用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猜想】含有 CaCl2 和 HClCa(OH)2 和 HCl 会发生反应
【进行实验】溶液变为红色 黑色粉末逐渐减少,溶液变为蓝色 锌粒(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反思交流】碳酸钙 CaCO3+2HCl=CaCl2+H2O+CO2↑
四、计算题
17.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某铁粉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他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
计算:
(1)混合物中铁的质量;
(2)反应后烧杯中稀硫酸无剩余,请计算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欲用 98%的浓硫酸配制该浓度的稀硫酸 200g,需要水多少克?
【答案】(1)5.6g
(2)19.6%
(3)160g
【解析】(1)由图可知,混合物中铁的质量为 10g-4.4g=5.6g。
(2)生成氢气的质量为:50g+10g-55.4g-4.4g=0.2g,
设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 x
Fe + H2SO4 =FeSO4 +H2↑
56
5.6 g
98
x
56
g6.5
98
x
x =9.8 g
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g8.9
50
g
100%×
%6.19
。
(3)欲用 98%的浓硫酸配制该浓度的稀硫酸 200 g,设需要水的质量为 y,
(200 g-y)×98%=200 g×19.6%
解得,y=160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