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7年北京普通高中会考生物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资料共1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07 年北京普通高中会考生物真题及答案 第 I 卷(机读卷 共 50 分) 1.考生要认真填写座位序号。 考 生 须 知 2.第 I 卷包括一道大题,共 4 页。答题前要认真审题,看清题目要求, 按要求认真作答。 3.第 I 卷各题均须用 2B 铅笔按规定要求在“机读答题卡”上作答, 题号要对应,填涂要规范。 4.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试卷和“机读答题卡”按要求放在桌面上, 待监考员收回。 .....(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要求的。) 一、选择题 ............................ 1.下列属于分子水平上取得的生物学成果是 A. 人类基因组草图 C. 克隆羊多莉 2.动物细胞中重要的储能物质是 A.葡萄糖 C.糖元 B.试管婴儿 D.杂交水稻 B.乳糖 D.淀粉 3.下列可用于鉴定蛋白质的试剂及反应呈现的颜色是 A.苏丹Ⅲ染液;橘黄色 C.碘液;蓝色 B.斐林试剂;砖红色 D.双缩脲试剂;紫色 4.DNA 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A.氨基酸、葡萄糖、含氮碱基 B.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 C.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酸 D.核糖、含氮碱基、磷酸 5.下列属于生命大分子物质的是 A.糖、结合水 C.纤维素、蔗糖 B.脂肪、无机盐 D.蛋白质、核酸 6.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植物必需的大量矿质元素是 B.N、S、H、P D.Ca、N、P、K A.P、N、Mn、K C.Fe、S、P、N 7.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在于 A.细胞体积的大小 C.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B.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D.细胞器的种类及其结构 8.能增大细胞内膜面积,并能够作为细胞内蛋白质通道的细胞器是 A.核糖体 C.内质网 B.线粒体 D.中心体 9.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 B.细胞周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C.抑制 DNA 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D.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10.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产生差异 B.细胞的衰老和死亡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 C.细胞分化仅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 D.所有体细胞都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 11.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氧的作用是 A.与葡萄糖中的碳结合生成 CO2 C.参与酶的催化作用 B.与[H]结合生成 H2O D.氧化葡萄糖形成丙酮酸 12.若判定运动员在运动时肌肉细胞是否进行了无氧呼吸,应监测体内积累的 A.ADP C.CO2 B.乳酸 D.O2 13.自养型生物与异养型生物在同化作用方面的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需要光 C.能否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D.能否将有机物转化成所需的物质 B.是否需要 H2O 14.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后的最终产物是 A.氨基酸 C.尿素 B.丙酮酸 D.CO2 和 H2O 15.将洋葱表皮细胞置于质量浓度为 0.3g/mL 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将会 A.吸水 C.质壁分离 B.胀破 D.质壁分离复原 16.高大树木顶端的叶片细胞能够不断得到根吸收的水分。引起水分上升的动力主要来自 A.呼吸作用 C.渗透作用 B.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 17.人体进行各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源于 A.蛋白质 C.ATP B.葡萄糖 D.脂肪 18.为确定镁元素是否为植物生活所必需,用人工配制的缺镁营养液培养植物,应该 A.以土壤为基质,浇灌缺镁营养液 C.以砂石为基质,浇灌缺镁营养液 B.大田种植,浇灌缺镁营养液 D.用缺镁营养液培养,不需基质 19.落叶中钾的含量比植株上正常叶中钾的含量低,其原因是钾在叶片中 A.呈离子状态 C.形成不稳定的化合物 20.ATP 的正确简式是 A.A-P-P-P C.A-P-P~P B.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D.只能利用一次 B.A-P~P~P D.A~P~P~P 21.人体内代谢终产物 CO2 的形成场所是 A.中心体 C.内质网 B.核糖体 D.线粒体 22.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关系是 A.能量代谢一般发生在物质代谢之后 B.物质代谢依赖于能量代谢 C.物质代谢必然伴随着能量代谢 D.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是交替进行的 2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刺激 C.反射弧 B.反射 D.条件反射
24.给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子番茄。这个现象说明 A.果实发育与受精作用有关 C.果实发育需要生长素 B.果实发育与种子形成有关 D.生长素抑制了种子生长 25.能够使被阉割公鸡恢复公鸡特征和行为的激素是 A.促性腺激素 C.生长激素 B.睾丸酮 D.甲状腺激素 26.给正常生活的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出现休克现象,要使其及时复苏可适量注射 A.甲状腺激素 C.生理盐水 27.下列动物腺体中都能产生激素的是 A.胰岛和甲状腺 C.汗腺和甲状腺 28.能分泌促性腺激素的部位是 A.垂体 C.卵巢 B. 葡萄糖液 D. 生长激素 B.肝脏和唾液腺 D.卵巢和唾液腺 B.睾丸 D.下丘脑 29.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 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导致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兴奋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抑制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抑制 30.哺乳动物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A.卵细胞 C.胎儿 B.受精卵 D.新生儿 31.某生物的体细胞含有 42 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细胞内含有的染色单体、染色体 和 DNA 分子数依次是 A.42、84、84 C.84、42、42 B.84、42、84 D.42、42、84 32.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发生在 A.减数分裂间期 C.第二次细胞分裂后期 B.第一次细胞分裂后期 D.同源染色体联会时 33.欲观察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下列可选用的材料是 A.马蛔虫受精卵 C.蝗虫的精子 B.小鼠睾丸 D.鸡的血液 34.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对维持其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起重要作用的生理活动是 A.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C.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 B.无丝分裂与有丝分裂 D.无丝分裂与受精作用 35.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 C.豌豆的红花和豌豆的高茎 B.人的右利手和人的左利手 D.羊的黑毛和兔的白毛 36.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 A.诱导染色体多次复制 C.促使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 B.抑制纺锤体形成 D.抑制细胞板形成 37.果蝇的下列细胞中,只含一个染色体组的是 A.受精卵 C.精原细胞 B.精子 D.体细胞
38.同源染色体是指 A.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C.形态特征大体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B.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D.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的两条染色体 39.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 A.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B.自然选择的作用 D.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40.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未能解释的是 A.生物进化的原因 C.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B.现存生物适应性的原因 D.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41.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 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但当气温上升到 25.5℃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大 大提高。这说明 A.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取决于环境 C.环境的变化对突变体都是有利的 B.突变是不定向的 D.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42.某些虫媒花与给它传粉的昆虫表现了惊人的相互适应,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种内斗争的结果 C.种内互助的结果 43.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 B.定向变异的结果 D.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A.同种生物所有成熟个体的总和 C.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 B.所有生物成熟个体的总和 D.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 44.浅海中海藻、节肢动物、牡蛎、鱼类等生物生活在一起,这些生物构成了 A.群落 C.生态系统 B.种群 D.生态因子 45.自然林区内的马尾松一般不容易发生虫害,但在一些人工马尾松林中却常会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危害, 其主要原因是 A.松毛虫繁殖力强 C.人工林营养结构简单 B.马尾松抗虫能力差 D.当地气候适宜松毛虫生长 46.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曲线。下列有关种群“S”型曲线的正确叙述是 A.“S”型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 B.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 C.“S”型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和时间无关 D.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 47.火灾常给森林带来较大危害,但某些寒带地区的森林却要对残枝落叶等进行有限度的人工火烧,以对 森林进行资源管理,这种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消灭森林病虫害 C.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分解过程 B.刺激树木种子萌发 D.提高森林的蓄水能力 48.在某池塘生态系统中,因污染导致水生植物大量死亡后,池塘中首先减少的物质是 A.CO2 C.硝酸盐 B.O2 D.磷酸盐 49.下列对环境不会产生污染和危害的商品是 A.含铅汽油 C.含氟冰箱 B.含磷洗衣粉 D.含碘食盐 50.目前大气中 CO2 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C.化石燃料和木材的燃烧 B.人和动物的呼吸作用 D.臭氧层被破坏 第 II 卷(非机读卷 共 50 分) 一、(共 15 分,每空 1 分) 1.下图是真核细胞中两种重要细胞器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d 是 ,e 是 。 (2)a、b、c、d、e 的化学成分与细胞膜的化学成分相比,有显著差异的是 (用字母 表示)。 (3)A、B 两种细胞器都和细胞内的 转换有关,在能分泌蛋白质的细胞中 (A、 B )的数量大大增加。 2.某同学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下图。回答下 列问题: (1)该图为显微镜 倍镜下观察到的根尖细胞;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是 (用 字母表示);DNA 复制和蛋白质合成最活跃的细胞是 (用字母表示)。 (2)制作装片时,应切取洋葱根尖 mm 的部位,以便获得根尖的 区细胞。 3.下列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两组实验,实验装置均放在 30℃的环境中,8~10h 后, 两组装置中的石灰水都变混浊。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两组装置的石灰水混浊程度,实验一 (高于、低于)实验二,说明 (实 验一、实验二)中的酵母菌以有氧呼吸为主。 (2)产生酒精较多的是 (实验一、实验二)中的酵母菌。 (3)引起两组实验结果差异的外界因素是 (4)实验一中酵母菌的繁殖方式主要是 。 。 得分 阅卷人 二、(共....20..分,每空....1.分.). 4.下图为植物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色素分子分布在叶绿体的 上;表示 CO2 的 。 (2)光反应的产物中,不参与暗反应的物质是 。
(3)在光照下,若停止 CO2 供给,细胞内的 C3 含量将会 。 (4)在黑暗环境中,图中不能发生的反应是 。 5.下图为动物和人体内糖代谢示意图,其中 a~h 表示过程,~表示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人的血糖含量一般在 mg/dL 的范围内,维持血糖含量相对稳定的激素主要 是 和 。 (2)图中 c 和 d 发生在 细胞中。 (3)若给某动物饲喂用 14C 标记的淀粉饲料,一段时间后,除葡萄糖外,还能在 中 检测到放射性(用图中数字表示)。 6.下面是某个耳聋遗传的家族系谱图。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用 d 表示。回答下列问题: (1)II 1 的基因型为 ;II 2 的基因型为 ;II 3 的基因型为 。 (2)理论上计算,II 2 与 II 3 的子女中耳聋患者的概率应为 。 (3)假定 III2 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III2 与一耳聋、色觉正常的男性婚配,子女中两种病 都不患的概率应为 。
7.下面为两个特殊的生态系统能量金字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只表示出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还应包括的 成分有 。 (2)生态系统 A 和生态系统 B 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 (3)假定生态系统 A 和 B 中的玉米数量相同,按能量最大传递效率计算,生态系统 A 最多能 养活的人口为 10000 人,则生态系统 B 最多能养活的人口约为 人,由此说明, 人食用植物比食用动物对生态系统总能量的利用率 (高、低)。 得分 阅卷人 三、(共....15..分,每空....1.分.). 8.有人对生活在海洋潮间带岩石上的两种软体动物藤壶 A 和藤壶 B 做了下列实验: ①将两种藤壶同时放在一块岩石上,一段时间后,藤壶 A 占据岩石的上部,藤壶 B 占据岩石 的下部。(如下 图所示)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