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湖北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30 分,每小题 5 分)
1、机会成本
2、外部性内在化
3、边际技术替代率
4、排他性
5、社会贴现率
6、可再生资源
二、简答题(60 分,每小题 15 分)
1、简述对不可更新资源开采的霍特林法则的认识。
2、简述环境收益评价中意愿调查法的适用范围与局限性。
3、比较征收庇古税与征收排污费两种政策手段的异同。
4、试讨论资源勘探和技术进步对可耗竭资源的利用可能带来的影响。
三、计算题(40 分,每小题 20 分)
1、在一个两期动态有效配置模型中,假设某一不可再生资源的需求函数为 P=16-0.4q,其
中,P 为价格,q 为开采数量,边际生产成本为 MC=4。
(1)如果两期有 40 个单位资源可供利用,在动态有效配置和贴现率为 0.1 的情况下,第
一期和第二期将分别开采多少单位的资源?
(2)在上述情况下,两期有效价格分别为多少?每期的边际使用者成本为多少?
2、某水泥厂利润 B 与水泥的产量 x 有如下关系,B(x)=8x-x2。
(1)该水泥厂利润最大时的产量是多少?
(2)在该水泥厂附近是某著名风景区,属于市园林局。由于水泥厂对植被的破坏和噪音、
粉尘污染使到该风景区来的游客不满,风景区的利润 A 与水泥厂的产量 x 间有如下关系∶
A(x)=10-x2,从社会最优的角度出发,水泥厂的产量应该是多少?
(3)风景区经理将该水泥厂买下后关闭,为此,园林局认为该经理能力有限,免去了他的
经理职务,你觉得园林局的做法合理与否?为什么?
四、综合分析题(20 分)
乌素沙漠南缘的石光银、牛玉琴、白春兰,近 20 年坚持不懈地种树治沙,分别营造起大片
生态效益明显的林地。但是由于他们种植的林地被国家列为生态林,"禁伐生态林"政策使"
绿色银行"只能存,不能取,他们都变成了欠债大户,难以继续安心治沙。请结合案例,设
计促进林地资源持续经营利用的政策方案,以调动更多的人参与治沙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