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卷第2期
2006年2月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Systems Engineerkng and Electronics
V01.28
No.2
Feb.2006
文章编号:1001—506X(2006)02—0184.04
机载SAR实时多普勒中心估计原理及硬件实现
(1.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北京100080;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汪 亮1一,禹卫东1
摘要:针对机载SAR多普勒中心实时估计问题,提出了基于相关函数算法的实现方案,分析了影响估计精
度的因素。该算法通过计算回波信号的方位向自相关函数来得到多普勒中心值,避免了对回波信号功率谱的计
算,显著降低了运算量。该方案对不同距离子条带的数据进行估计,获得了多普勒中心在测绘带内的变化情况。
给出了基于TI嘲20C6415芯片的硬件实现方法,对实际探测数据的估计结果表明该方案满足了精确度和实
时性要求。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多普勒成像;相关函数算法
中图分类号:TN957
文献标识码:A
Doppler centroid real-time estimation and its hardware
implementation for air-borne SAR
WANG Lian91,一.YU Wei—don91
(1.Inst.ofElectron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80,China;
2.Graduate School,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39,China)
Abstract:To implement Doppler centroid real—time estimation fo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a scheme
based on correla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and the analysis on the factol嚣that affect the estimation precision is given.
The algorithm derives Doppler centroid by reckoning auto-correlation function of echo signal in azimuth bins.hence
avoiding Fourier transform and reducing computation cost dramatically.The scheme gets exact Doppler centroid change
in the whole swath by estimating in 4 different sub-swaths in range bins.The method to implement this scheme on TI
TMS32006415 chips is described in detail。and the estimation results of SAR detection data demonstrate that the
scheme satisfies the precision and real-time requirements.
Key words:synthetic aperture radar;Doppler imaging;correlation algorithm
O 引 言
合成孑L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广泛用于
军事及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如军事侦察、环境监测、土地
资源管理等。SAR通过对大的时宽信号匹配压缩获得高的
距离向分辨率,对回波信号的多普勒历程进行匹配压缩获
得高的方位向分辨率。其中,方位向匹配滤波器的构成要
求已知回波信号多普勒历程的多普勒参数(多普勒中心频
率和多普勒调频斜率)。此外,在SAR斜视模式成像中,得
到准确的多普勒中心频率(以下简称“多普勒中心”)是精确
克服方位向频谱翻褶问题的关键,否则,就会对二次距离压
缩和距离徙动校正造成非常大的误差,在距离向和方位向
上造成严重的散焦,降低图像质量。因此,得到准确的多普
勒中心对SAR成像是至关重要的。
收稿日期:2005—02—06;修回日期:2005—06—28。
理论上,多普勒中心可由成像几何关系和载机飞行速
度确定,但实际中存在的各种误差,包括天线指向抖动误
差,天线功率增益图与设计不完全一致、平台飞行轨迹偏离
方位向而产生其它方向上的速度分量等因素,都会造成实
际多普勒参数与理论值之间的误差。因此,需要实时跟踪
多普勒中心,以调整方位向匹配滤波器,避免因此造成的图
像信噪比损失和分辨率降低。
本文围绕多普勒频率中心估计问题,首先建立了多普
勒中心估计的空间几何模型,然后研究了多普勒中心估计
的原理和方法uq J,分析了影响估计精度的因素,最后完成
了基于TI TMS320C6415芯片的DSP硬件实现方案。对
SAR实际探测数据的处理表明,本文的实现方法具有高的
实时性和精确度,可以满足机载SAR实时多普勒中心估计
要求。
作者简介:汪亮(1980一),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结合实时成像处理器的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算法。E一耻lil:liang—wangcn@hotmail
万方数据
第2期
汪亮等:机载SAR实时多普勒中心估计原理及硬件实现
·185·
1多普勒中心估计原理
1.1多普勒中心计算几何模型
如图1所示,在理想情况下,载机沿方位向以速度"19匀
速直线运动,天线的指向中心与航线垂直方向的夹角为侠,
发射信号波长为A,则多普勒中心,击的理论值为
,)。.
厶=一。5-“sin(敬)
(1)
但在实际探测过程中,由于:①天线指向会有抖动,与
系统要求的斜视角有A0的偏差;②载机飞行轨迹沿方位向
的运动不是理想的匀速直线运动,会在偏离方位向的0。方
向上有Av分量。这样,式(1)就成为
厶=一竽Sin(臼。+△臼)一竿sin(口;一氏)(2)
、
实际天//1
线指向/i:∥V嗵
向
△
图1天线指向与飞行航迹几何模型
以上因素会影响实际的多普勒中心,使之偏离理论值。
于是回波信号的方位向功率谱就会随多普勒中心的不同而
发生平移,如图2所示。多普勒中心估计,就是从回波信号
方位向中得到多普勒中心的过程。还应注意到,式(2)中3
个误差参量都是随着方位时间变化的,并且厶在测绘带内
随距离r而变化,因此多普勒中心估计应在不同距离单元
上分别进行。
P/ \
S(六,)
,×笊,
·
,
,
/
.一
●
\
图2不同矗方位向功率谱函数关系图
1.2多普勒中心估计算法
多普勒中心估计算法分为图像域估计和原始数据域估
计两种。在图像域进行估计,可以避免部分孔径效应,但需
要迭代运算,收敛速度不确定,无法满足实时处理要求;在
原始数据域进行估计,不需要迭代运算,处理速度快,能够
满足SAR实时成像处理的要求。
在原始数据中估计多普勒中心的算法主要有【1 J:能量
均衡法、匹配相关法、最大似然法、相关函数法以及符号相
万方数据
关法。其中,前3种算法的思想是通过找出信号方位向功
率谱的质心来得到多普勒中心,需要对信号进行傅氏变换,
计算量大;相关函数法和符号相关法则是利用方位向回波
信号的自相关函数中包含了多普勒中心信息,通过计算自
相关函数的相位,得到多普勒中心,不需要进行傅氏变换,
计算量远低于前3种算法。
综合考虑估计算法的计算量和精确度要求,本文采用相
关函数法进行多普勒中心估计,下面就对该算法作一介绍。
设SAR方位向的回波信号为S(t,r0),则变换到距离一
多普勒域后,信号的功率谱函数为S(f一丘,ro)。这里,ro
是目标距飞行轨迹的垂直距离,t是方位向时间,.厂是方位
向频率。因此,当丸=0时,S(,,ro)为实对称函数,并与
天线增益图形状相似,设其对应的回波信号的自相关函数
为ro(r)。当厶vao时,信号的功率谱函数与矗=0时的
功率谱函数关系如图2所示。根据维纳一辛欣定理,随机
过程的功率谱函数与其自相关函数互为傅氏变换关系,有
下式成立
r(r)=Fq{E[S(f一厶,ro)]}_ro(r)·exp{j2丌fdcr}
(3)
因此,可以通过计算r(r)的相位,得到多普勒中心频率
丘=盟掣
(4)
1.3多普勒中心估计精度分析
多普勒中心的估计精度主要受以下三个因素的影响。
①估计算法的精度。相关函数法的估计方差上限为[1]
咄㈨<(警)紫 ㈣
其估计标准差为
std{丸}=~/var{丸}
(6)
式(5)中:No——估计长度,G(,)——双向天线增益图的频
域表达式,当探测地面为均匀背景时,有
G(舻sin。z(警),厶一孕≤厂≤五+孕
(7)
式中:D——天线在方位向的长度,职卜一脉冲发射频率。
②估计长度。估计的点数越多,计算量越大,则估计
精度越高,但平均效应也越大,时效性降低,无法实时跟踪
多普勒中心的变化情况。例如,在PRF=2 000 Hz,可=
100 m/s,D=0.4 m时,多普勒中心估计的标准差与估计
长度Na的关系如表1所示。
表1多普勒中心估计标准差与估计长度的关系
所以,综合考虑精度与时效性,估计长度取1 024点。
③探测区域的地面状况。当测绘带区域背景比较均
匀时,其反射率趋于同质,则整个测绘带中不同条带上丘
·186·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第28卷
的估计值基本相等;但当测绘带内地面反射率差异较大,则
不同条带上的丘估计值差别较大。实际探测中,在相同数
据长度下,星载SAR测绘带覆盖面积大,其矗估计值方差
较小;而机载SAR的覆盖面积小,受地面反射率影响大,,出
的估计方差就比较大。
2实时多普勒中心估计的硬件实现方案
实时多普勒中心估计中,为了更准确地观察从测绘带
近端到远端多普勒中心的变化情况,发现某段测绘区域带
来的突变影响,方案中把测绘带在距离向上分为4个子条
带,分别对每个子条带进行估计,以得到准确的多普勒中心
估计值,从而调整天线波束指向和方位向匹配滤波函数。
图3给出了基于相关函数法的实时多普勒中心估计硬
件实现方案框图,主要包括:①距离向累加平均模块,即对
每个回波数据做4个距离段平均,作为不同子条带的估计
数据;②多普勒中心估计模块,估计长度为1 024点;③多
普勒中心历史的更新和存储模块,由4个子条带上的多普
勒中心值平均得到,存储长度为2 048点,存储类型为16 bit
整数;④方位向功率谱计算,计算长度为1 024点,存储为
32 bit无符号整数。该模块是为了在估计中实时观测回波
信号方位向功率谱形状,以判断目标中是否有强反射点。
图3 实时多普勒中心估计硬件框图
实时成像处理器中,采用一块以TI TMS320C6415芯
片为核心的处理板来实现多普勒中心估计模块。该芯片为
32 bit定点运算芯片,其主频为400~500 MHz,片内提供了
8 Mb存储空间。
3多普勒中心估计结果验证
3.1算法估计精度仿真
在CCS开发环境中产生采样频率.疋=l 024 Hz,调频
带宽B=f/3≈341.333 3 Hz的线性调频波。改变线性调
频波的频率中心,采用相关函数法的DSP程序估计结果如
表2所示。
表2相关函数法对线性调频波频率中心的估计结果/I-lz
由表2可知,相关函数法对信号频率中心估计的误差
≤1 I-Iz,满足精度要求。
3.2实际数据估计结果
机载sAR发射信号波长A=0.019 m,Ku波段,脉冲重
复频率PRF=1 600 Hz,载机速度u=100 m/s,回波采样频
率疋=125 MHz,每个回波的采样点N=4 096,测绘带宽度
S=c·N/(2f:)=4 915.2 rn。
如图3所示,输入的距离向原始数据为8 bit有符号整
数,每段累加平均结果量化后仍存为8 bit有符号整数,.忽
估计结果为浮点数,取整数部分,存储为16 bit有符号整
数,存储长度为2 048点,相当于记录了1.28 S的多普勒中
心历史。图4是在CCS环境中,DSP程序对实际机载SAR
数据的估计结果,给出了4个子条带和整个测绘带的多普
勒历史估计值,并标注出了多普勒中心值(左边纵轴),及其
对应的天线波束指向角度(右边纵轴)。
经过验证,飞机惯性导航系统记录当时的天线波束指
向在一1.9。左右,说明估计的结果是准确的。
图5同时给出了对测绘带中4个子条带上的方位向功
率谱经过低通滤波后的形状,每个功率谱质心对应各自的
多普勒频率中心。图中近端子条带的功率谱能量比远端
万方数据
第2期
汪亮等:机载SAR实时多普勒中心估计原理及硬件实现
‘187·
3.3实时性分析
在CCS2.0中对代码进行函数级优化后,距离向累加
平均模块需要2 996个时钟周期;多普勒中心估计和更新
模块需61 476个时钟周期;多普勒中心历史的存储需要
990个时钟模块;方位向功率谱计算需要30 875个时钟周
期。共需约96 337个时钟周期,按照时钟频率400 MHz计
算,以上4个模块的计算需要约0.241 ITIS,可以满足P砒^≤
4 152 FIz的实时处理要求。
图4实际数据的多普勒中心频率估计结果
4结束语
大,这是因为天线方向图在近端增益较大,实际得到的图像
中,近端也比远端明亮。子条带1的功率谱中存在一个凹
口,经分析,这是由于天线经过天线口径发射的波束增益在
近端投影到方位向上,存在凹进去的部分,而不是部分孔径
效应的影响。因为在整个成像的时间段内,对子条带1的
数据进行1 024点滑动求功率谱,该功率谱凹口形状都存
在,所以可以判定不是部分孔径效应的影响。
在SAR实时成像系统中,通过对多普勒中心的估计,
可以及时调整天线波束指向,或者直接在实时成像处理中
对多普勒中心进行补偿,以得到高分辨率和高信噪比图像。
本文研究了多普勒中心估计的原理和算法,分析了影响估
计精确度的各因素。基于TI TMS320C641 5芯片的多普勒
中心估计处理板上实现了实时估计以及功率谱分析功能。
对实际SAR数据的处理结果表明,本文的实现方法具有高
的实时性和精确性,满足了机载SAR实时成像处理器对多
普勒中心估计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禹卫东.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处理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匦
熟
瓣
罄
方位向频率J/Hz
子条带1;一:子条带2;…-:子条带3;一一:子条带4
图5不同子条带的方位向功率谱
(上接第183页)
4结论
本文针对普遍存在的高频地波雷达工作频段内的外界
噪声和弱目标信号受强目标信号旁瓣干扰这两个问题,提
出了一种代价函数为三阶统计量的新的自适应滤波处理方
法。该方法很好地利用了频谱监测部件的作用,通过彷真
结果说明该方法可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19 dB的信噪比,
实现了对进入接收机的噪声干扰进行抑制。弱目标信号受
强目标信号的旁瓣干扰这一问题也得到较好的解决。为了
提高系统的实时性还可以考虑采用并行的F]rF RLS算
1997.
[2]Ne㈣skiyLB,Ix6tOValOVMJ,№l啦SV.The extended atgomtrns
,
for&】pphcentroide鲥瑚吐∞[c].EUSAR,20041 607—610.
[3]Befizzi F,Corsini G,I)iani M,et a1.New time-domain clutter-lock
algorithm[J].IEEB优.RadaT",SonarNavig.,1997,144(6):
341—347.
[4]郭微光,粱甸农,董臻,等.一种基于机载SAR原始回波的多普
勒参数估计方法[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3,25(3):41—44.
[5]程玉平,保铮.一种改进的多普勒中心频率估计方法[J],西安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9.(1):47—51.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3(10).
[2]位寅生,刘永坦.随机断续高频雷达波形设计和处理[J],电子
学报,2002(3).
[3]张贤达.现代信号处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4]Lee D,Friedlander B.Recursive laeast squares ladder Estimation a1.
gorithms[J].IEEETrans.OnASSP,1981,29(6):467—481.
[5]Giannakis G B,Mendel J M.Identification of nonminumum phase
systems using higher order statistics[J].IEEE Trans.On Signal
Processing,1989,37(3):260—377.
[6]Cioffi J M,Kailath T.Windowed fast transversal filters adaptive a1.
gofithmswithnorrnalization[J].IEEETrans.OnASSP,1985,33
法L7J和KaGEt RLS算法ⅢJ。
(6):607—625.
参考文献:
[1]李辉,杨子杰.高频地波雷达频谱监测系统的前端电路设计[J]
[7]TakdeN k,Ftmrkawa T.A lⅫralld fast algorithm of Volterm adaptive
filters[J]./EEE International Symlnsium on上sG蟠,2002,12.
[8]Skidmork I D,Proudler I K.The KaGE RLS algorithm[J].A.
coustics,SignalProcessing,2003,51(12):2094—3104.
万方数据
机载SAR实时多普勒中心估计原理及硬件实现
作者:
汪亮, 禹卫东, WANG Liang, YU Wei-dong
作者单位:
汪亮,WANG Liang(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北京,10008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39), 禹卫东,YU Wei-dong(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北京,100080)
刊名: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英文刊名: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年,卷(期):
2006,28(2)
0次
被引用次数:
参考文献(5条)
1.禹卫东 合成孔径雷达信号处理研究[学位论文] 1997
2.Neronskiy LB.Dostovalov M J.PeresleginSV The extended algorithmsfor Doppler centroid estimation
2004
3.Berizzi F.Corsini G.Diani M New time-domain clutter-lock algorithm 1997(06)
4.郭微光.梁甸农.董臻 一种基于机载SAR原始回波的多普勒参数估计方法[期刊论文]-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2003(03)
5.程玉平.保铮 一种改进的多普勒中心频率估计方法[期刊论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01)
相似文献(10条)
1.学位论文 吴仲谋 星载SAR成像算法仿真及SCANSAR系统参数设计 2003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是一种以卫星为平台的,工作在微波波段的主动式遥感器.由于它具有其它遥感器所不具备的优点,因而在许多方面都得到了
广泛的应用.该文主要研究了条带式星载SAR的成像仿真及扫描式星载SAR(SCANSAR)系统参数设计.该文的最后给出了成像实验结果.采用SEASAT参数实现
了点目标、点阵目标仿真成像,并给出了成像质量指标.通过点目标的仿真成像可以考察各成像算法质量;通过点阵目标成像仿真可以考察距离徙动和聚焦
深度对成像结果的影响.
2.期刊论文 卢光跃.保铮.Lu Guangyue.Bao Zheng 机动目标ISAR距离瞬时多普勒成像实现方法 -系统工程与电子
技术1999,21(7)
ISAR成像的目标通常为非合作机动目标,采用距离瞬时多普勒方法可以对机动飞行目标进行成像[1].利用基于信号分量自适应短时谱估计技术,通过
对每个距离单元某一时刻回波频率的估计来得到瞬时像;由于该方法采用FFT快速计算,而且不受信号分量形式的限制,故能够快捷有效地得到瞬时像,对实
验ISAR处理的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3.学位论文 张蕾 超分辨SAR成像研究 2001
距离多普勒成像雷达的距离分辨率取决于发射信号的有效带宽,横向距离分辨率取决于目标相对于雷达视线在相干处理区间内的转角.结合传统FFT方
法的稳健性和计算简单的特点和最大熵谱估计法的超分辨特点,出现了一种实用的线性预测外推方法.在傅立叶变换之前用线性预测进行数据外推,然后对
外推过的数据作离散傅立叶变换以得到较高的分辨率.该文研究这一方法在合成孔径雷达中的应用,结合雷达信号处理理论和现代信号处理方法,讨论这一
方法在合成孔径雷达中的应用,结合雷达信号处理理论和现代信号处理方法,讨论这一方法在原理上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用外场数据进行成像,表明该方法
在合成孔径雷达中能产生超分辨效果,并分析了实际运用中遇到的问题.
4.期刊论文 张劲林.许荣庆.刘永坦.Zhang Jinlin.Xu Rongqing.Liu Yongtan 适于大斜视角星载SAR系统的改进距
离-多普勒算法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9,21(8)
分析了当天线斜视角增大时,导致传统距离-多普勒成像算法性能下降的主要误差来源.提出了一种适合大斜视角星载SAR系统的改进距离-多普勒算法
,并给出了处理仿真点目标数据得到图像质量的比较.结果表明,在大斜视角情况下,改进算法的性能远大于传统的距离\|多普勒成像算法.
5.学位论文 于化林 机载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信号处理算法研究 2007
本论文以机载ISAR成像信号处理算法为研究对象,对海面目标ISAR成像中的平动补偿、散射点越分辨单元走动校正、目标三维转动对ISAR成像的影
响以及适合于目标三维转动情况下的距离瞬时多普勒成像算法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思想和方法并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结合投影平面概念和回波多普勒的表达式,详细分析了目标三维转动对ISAR成像的影响。指出在目标三维转动情况下回波多普勒会产生额外的线性
频移和调频率的变化以及两部分影响和投影平面变化的对应关系,给出各部分影响的处理原则。
对现有的包络对齐算法和相位校正算法进行了理论分析、仿真及实测数据验证。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使用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
了利用通信系统中早迟门比特同步电路中寻找时间同步点的思想改进平动补偿的方法。验证了各种平动补偿算法在机载ISAR成像模式下的适用性。
详细地分析了产生散射点越分辨单元走动的原因以及在目标存在三维转动情况下进行越分辨单元走动校正可能存在的困难。对现有的PFA算法和
keystone变换算法校正走动的原理进行了分析和仿真验证,指出了这两种算法的局限性。为了解决三维转动情况下MTRC校正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子孔
径和子回波包络校正的算法。
针对三维转动目标ISAR成像问题,引入距离瞬时多普勒成像方法。讨论了基于Radon—Wigner变换的成像算法以及chirplet分解成像算法。在此基础
上给出了一种结合参数估计和局部搜索的chirplet分解快速成像算法。
分析了基于时频分析的距离瞬时多普勒算法所提供信息的冗余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结合分数阶傅立叶变换和dechirp技术直接获取成像时刻瞬
时多普勒分布的距离瞬时多普勒ISAR成像算法。
6.期刊论文 董勇伟.梁兴东.丁赤飚.DONG Yong-wei.LIANG Xing-dong.DING Chi-biao 一种调频连续波SAR的非线
性距离-多普勒算法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0,32(7)
频率非线性是制约调频连续波雷达距离分辨率的一个关键因素.针对系统非线性误差对调频连续波(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
FMCW)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成像处理的影响以及雷达系统实时成像处理的需求,对存在频率非线性误差的调频连续波SAR回波
信号进行了建模,分析了调频连续波去斜接收模式下的回波特性,深入研究了系统非线性误差校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调频连续波SAR的非线性距离-
多普勒成像处理算法.该算法通过非线性误差滤波器校正距离向非线性误差,具有计算量小,处理精度高的特点,适合实时成像处理.最后,通过理论推导和
仿真分析,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7.学位论文 陈安 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问题研究 2004
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是指固定雷达对运动目标成像.它能全天时、全天候、远距离地获取目标形状的细节特征,它是现代雷达技术的一项重要突破
,在军事和民用上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结合中国实测ISAR数据,针对非合作运动目标的ISAR成像在运动补偿和大转角谱域成像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归
纳起来,该文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介绍了成像雷达的发展历史,简要评述了国内外在这方面研究的主要成果.2.介绍了逆合成孔径雷达运动补
偿的概念,重点分析包络对齐和相位补偿.3.深入研究了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的距离-多普勒成像原理和模拟方法.4.深入分析了逆合成孔径雷达的散射点
距离单元走动问题,提出了极坐标插值的方法,对成像结果做出了改进.5.对全文工作进行总结,指出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8.期刊论文 林幼权.倪晋麟.张光义 SAR成像中R-D方法与信号带宽之间的关系 -电子与信息学报2001,23(4)
该文通过对R-D成像方法的分析,推导了在R-D成像方法下雷达工作频率,信号带宽与成像角之间的关系,并用计算机仿真进行了验证.
9.学位论文 李洁 微波成像算法研究 2002
该文以ISAR成像为基础,讨论了微波成像算法.在旋转目标成像算法方面,研究了直角坐标距离多普勒成像、极坐标—距离多普勒成像和层板成像
.直角坐标距离多普勒成像在直角坐标下经两次一维傅立叶变换进行成像.极坐标距离多普勒成像是用极坐标形式记录空间的观测样本插值后进行成像
,在转角较大的情况下也可以得到清晰的图像.通过数值计算,比较了两种成像的结果.层析成像是利用物体从不同角度观测时得到物体的轴向分布投影
重建图像,给出了层析成像的点扩散函数(PSF)和用层析法对圆柱的成像结果.最后讨论了实用ISAR系统构成.
10.期刊论文 黄小红.姜卫东.邱兆坤.陈曾平 基于时频的逆合成孔径雷达的距离-瞬时多普勒成像方法 -国防科技
大学学报2002,24(6)
为了对机动目标进行ISAR成像,以在时间和频域同时具有高分辨率的时频变化替代傅氏变换作谱分析,得到机动目标距离-瞬时多普勒像.实测数据处
理结果表明,与直接用距离-多普勒(R-D)算法相比,该方法得到的图像质量有明显提高.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xtgcydzjs200602007.aspx
授权使用:国防科技大学(gfkjdx),授权号:f87dd97b-6355-4e30-ae8c-9e5500fd4147
下载时间:2010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