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年上海海事大学汉语言文化考研真题
一、选择题
1、汉字的构造有六书的说法,下面·一组是最重要的
A 象形.指事.会意.
B 象形.会意.形声.
C 象形.形声.假借.
D 象形.指事.形声
2、下面对合成词归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辣身 吮血 无垠 怃然
B 引吭 骑墙 杜撰 衔冤
C 狂嗥 遗老 偏激 修葺
D 亲昵 游弋 遒劲 映丽
3、下面一个复句的第一层划分正确的是
①是的,②我只然自有我的确信,③然而说到希望,④却是不能抹杀的,⑤因为希望是在于
将来,⑧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⑦来折服了之所谓可有,⑧于是我终于答应他做文章了,
⑨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
A ①②/③④⑤⑦⑧⑨
B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 ①②③④GO⑦/⑧O
D ①②③④⑤O⑧/⑨
4、写出下文中采用的修辞方法,并将相应例句序号填入表中(若同一种方法有多个例句,
请将序号一并填写)
①古诗人形容泰山,说"泰山岩岩",
②注解人告诉你∶岩岩,积石貌。
③的确这样,山顶越发给你这种感觉。
④有的石头像莲花瓣,
⑤有的像大象头,
⑧有的像老人,
⑦有的像卧虎,
⑧有的错落成桥,
⑨有的兀立如柱,
⑩有的侧身探海,
11 有的怒目相向。
5、下列诗句的依次诗作者是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A 杜甫 李白 王维 苏轼
B 李白 杜甫 王维 苏轼
C 王维 杜甫 苏轼 李白
D 王维 李白 杜甫 苏轼
6、下列正确的判断是
A 《诗经》原称《诗》《诗三百》,分赋、比、兴三部分。
B 魏署时期的古诗体裁主要是以格律诗为主。
C 巴金的小说《家》、《春》、《秋》称为激流三部曲。
D 巴尔扎克、托尔斯泰、高耳基都是 19 世纪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一“
7、我国告代年龄称谓,从小到大的正确顺序是
A 孩提 童款 弱冠 而立 不惑 知命 花甲 古稀
B 孩提 弱冠 意散 而立 知命 不惑 花甲 古稀
C 童数 孩提 而立 不惑 弱冠 花甲 知命 古稀
D 童散 孩提 弱冠 而立 不惑 知命 花甲 古稀
(8、我国古代称国家为社稷,社稷原指
A 天神与地神
B 土神与谷神
C 天神与谷神
D 水神与谷神
9、从文学常识角度看,下列作品中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聊斋志异》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水浒传》
10、我国目前的文学大奖中设置的短篇小说大奖名称是
A 鲁迅文学奖
B 巴金文学奖
C 茅盾文学奖
D 冰心文学奖
二、简析题(简答要点勿需分析)
1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溴诸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
天下之美为尽在已。顺流而东行,至于北 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
目,望洋向若而叹……
(1)概括这里所描述的两种景象及其关系,说明它的直接作用
(2)庄子展示这两种景象以及河伯态度的转变,主要是想暗示怎样的哲学道理?
(3)从这里可以看出庄子的说理文具有哪些主要特点?
(4)写出这里所包孕的一个成语。
2.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 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
辞使人善辩。"学问变化气质。"
(1)这段议论的论点是什么?
(2)这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这里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三、写作题
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请以孔子之语的 意思为文章主旨,写一篇题
为"论知与不知"的议论文。字数为 500 一 600。卷面必须整洁,书写务必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