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7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化学反应工程考研真题A卷.doc

第1页 / 共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料共2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7 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化学反应工程考研真题 A 卷 一、判断题(正确的请打√,错的打×,全打一种符号的不得分,每题 1.5 分,共 15 分) 1.1 所谓数学模型就是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过程中各变量之间关系的方程式。 1.2 在反应器进出口压差较大,以致影响到反应组分的浓度时,必须考虑流体的物料衡算 式。 1.3 连串反应 A  1k L(主产物)  2k M 的收率 YL 随 k2/k1 的增加而增加。 1.4 膨胀因子的大小与惰性气体是否存在无关。 1.5 模型参数 Pe=0 时,为理想置换流动。 1.6 对于 XAf>XAM 的自催化反应,返混使反应转化率增大。 1.7 对不可逆反应,绝热操作时最佳温度序列遵循先高后低原则。 1.8 循环比β的大小说明返混的程度。 1.9 气固催化可逆放热反应在颗粒外表面的温度 Ts 小于气相主体的温度 Tg。 1.10 曲节因子τ与扩散类型无关。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5 分) 2.1 化学反应器按几何构型分类,可分为( )、( )和( )三类。 2.2 反应速率的特点有( )、( )和( )等。 2.3 非理想流动现象沟流、滞留区和短路的 E(θ)图具有的特征分别为( )、( )和 ( )。 2.4 -1 级、0 级、1 级反应的容积效率η分别为( )、( )和( )。 2.5 混合颗粒平均直径的计算方法有( )、( )和( )。 三、简答题(每题 12 分,共 48 分) 3.1 说明转化率、收率及选择性的定义、关系 及它们表明的意义。 3.2 说明停留时间分布函数和分布密度函数的 定义、关系和性质。 3.3 图1和图2对应的是什么反应(器)?两图有何 相同和不同处?并说明图1形成极值的原因。 3.4 说明理想吸附和真实吸附的区别和相同处。 ci/cA0 0.6 0.5 0.4 0.3 0.2 0.1 cA/cA0 ci cA cL/cA0 cL,max cL cM 0 2 4 6 8 t/h 图1 : 0 图2 : topt t 四、推导题(4.1:10 分,4.2:5 分,4.3:9 分,共 24 分) 4.1 由下列机理式导出动力学方程式: (Ⅰ)A+2σ 2A1/2σ,(Ⅱ)B+σ Bσ,(Ⅲ)2A1/2σ+Bσ Cσ+Dσ+σ,(Ⅳ)Cσ C+σ, (Ⅴ)Dσ D+σ
4.2 由动力学方程式导出机理式: r  1( S ppKKk 1 A   B A pK  B pK CC ppKk 2 DCC S 2 1() pK  B A A ) B 4.3 等温变容管式反应器停留时间的计算通式为 τ p  1 1 n  kc A0 级数 X Af (1   0 X Xε A A (1 X  n d) n ) A A ,当反应 n=1,试推导其积分形式 τ p  [(11 k  ε A )ln(1 - X )  Xε A A ] A 。 五、计算题(5.1 题 8 分,5.2 题 16 分,5.3 题 12 分,5.4 题 12 分,共 48 分) 5.1 在一均相等温反应中,反应物A的初始浓度为0.04 mol/L和0.8 mol/L时,在34 min内 转化率为20%,问反应速率常数是多少? 5.2 等温液相反应的动力学方程为rA=kcA 2。已知k=2.78×10-6 m3/(mol·s),cA0=200 mol/m3, Q0=5.56×10-4 m3/s。试比较下列方案,哪一种能达到的转化率最高。 (1)2 m3的PFR后接一2 m3的CSTR; (2)2 m3的CSTR后接一2 m3的PFR; (3)两个体积均为2 m3的CSTR串联操作。 5.3 在体积为VR的反应器中进行均相等温反应A→L,rA=kcA。 (1)当该反应器为CSTR时,XAfm=50%,若将此反应器改为PFR,XAfp=? (2)当该反应器为CSTR时,XAfm小=50%,若将此反应器体积增大6倍(仍为CSTR),XAfm大=? (3)分析计算结果。 5.4 在一直径为 6 mm 的多孔催化剂上发生二级不可逆反应 A→B,反应的动力学方程为 rA=0.1cA 2 mol/(m3·s)。系统总压为 1 atm,温度为 100 ℃,A 的分子量为 58,若催化 剂微孔的平均孔径为 1.2×10-8 m,ρb=0.54 g/cm3,空隙率εb=0.4,比表面积 Sg=240 m2/g,曲节因 子τ=2,求内 扩散效率 因子。R=82.06 atm· cm3/(mol·K)=0.08206 atm·m3/(kmol·K)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