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8-2019年福建地理高二水平会考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资料共12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8-2019 年福建地理高二水平会考真题及答案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题号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得 分 一、选择题 “一国两制”促成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也势必会加快宝岛台湾回归大陆的步伐。据此完成 下列问题。 1.为了庆祝香港回归十六周年,某中学的黑板报开设了一个“是真是假”栏目。其中反映香 港真实状况的是 ①香港位于珠江口西侧 中心 ②是国际贸易中心 ③香港是世界著名的工业和航运 ④香港人多地少 ⑤香港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 A.①②③ C.①③⑤ B.②④⑤ D.③④⑤ 2.下列等值线图能正确反映台湾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和某月气温分布情况的分别是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A.①③ 【答案】 1.B 2.A 【解析】 试题分析: 1.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是国际贸易中心,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航运中心,香港人多地少,香 港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组合正确的是选项 B,故答案选 B。 2.台湾岛东侧为迎风坡,多阴雨天气,获得太阳辐射少,西侧为背风坡,晴天多,获得太阳辐射 比东侧多,分布规律如图①所示;台湾岛的气温主要受纬度和地形两个因素影响,纬度因素
影响下,气温由南向北递减,台湾岛中部为台湾山脉,中部地势高,气温低,东西两侧气温 高,如图③所示,故答案选 A。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 3.下列我国部分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正确的( ) A.傣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 C.羌族主要分布在青海省 B.布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 D.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傣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A 错误;布依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B 错误;羌族主要 分布于四川省,C 错误;维吾尔族主要分布于新疆,D 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少数民族分布。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知识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地区即可判 断。 4.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省区是 A.滇、桂、粤、台 C.台、粤、桂、滇 【答案】A 【解析】 B.滇、桂、闽、台 D.滇、粤、闽、台 试题分析: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省区是滇、桂、粤、台。 考点:主要考查了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省区。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省区。 5.我国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的河流,丰水期都在夏季,其主要原因是 A.受气温的影响,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B.受季风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雨热同期 C.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 D.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的影响,西部受夏季高温的影响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我国外流区的河流主要以降水补给为主,故河流流量受降水的影响,而由于受季 风气候影响,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故河流形成夏汛;而我国内流区的河流主要以冰川融水 补给,河流流量受气温的影响,夏季气温高,故河流流量大,形成夏汛。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河流。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我国内流区河流和外流区河流的主要水源补给,并结合其 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和气温的变化分析即可。
6.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 A.亚洲和太平洋 C.南极洲和北冰洋 【答案】C 【解析】 B.北美洲和大西洋 D.亚洲和北冰洋 试题分析:南极洲位于南极点周围,故跨经度 360°,为跨经度最多的大洲,而北冰洋位于 北极点周围,故跨经度 360°,为跨经度最多的大洲。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概况。 点评:本题难度低,知识性试题,抓住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位置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极 点周围的经度跨度大。 2012 年 1 月 1 日是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两周年纪念日, 两年来贸易区发展非常迅速,读甲、乙两图回答题。 甲 乙 7.M 湖与东南亚最大河流——湄公河相通,M 湖水面面积处于增加的时期一般出现在 A.全年 C.5—10 月 B.1~6 月 D.10 月—次年 5 月 8.乙图景观最可能出现在甲图的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9.下列属于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合作的有利条件的是 ①东南亚各国华人、华侨众多 理环境相同 ②中国与东盟各国自然地 ③中国与东盟各国在资源和经济上具有互补性 ④基于“反恐”的需要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A.①② 【答案】 7.C 8.B 9.C 【解析】 试题分析: 7.东南亚是热带季风气候,其降水主要是每年受西南季风的影响,集中在每年的 5—10 月, 在这个时间段内河川径流量大,河水水位高于 M 湖泊的水位,河水补给湖泊。故选 C
8.乙图中的植被茂盛,以高大的乔木为主,最有可能是热带雨林,根据所学的有关东南亚的 气候与自然带的相关知识可知,图中只有②地为热带雨林气候,植被为热带雨林。而①地、 ③地、④地的气候都是热带季风气候,③地的植被为热带季雨林,④地、①地所在的自然带 是热带草原带。故选 B 9.本题的解题方法最好是用排除法,首先“中国与东盟各国自然地理环境相同”这一说法一 定是错误的,无论从哪一方面来分析中国与东盟各国自然地理环境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故凡 有②的选项均被排除。故排除选项 A B。“反恐”不属于经济合作的领域范畴,故排除含有 ④的选项。选 C 考点:区域地理特征 点评:本组题首先要求考生掌握东南亚的两种气候类型、两种自然带及其对应的植被类型, 熟悉河流与湖泊之间的补给关系,了解区域经济合作的区域条件等相关知识,试题属于中档 性的题目 该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0.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11.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 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 A.稻田 【答案】 10.C 11.A 【解析】 试题分析: 10.根据不同高度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差异判断该地发展了立体农业,主要受地形条件的影 响。 11.城市扩大后,市场扩大,产值更高、效益更好的城郊农业类型如花卉、乳畜、蔬菜等面 积将扩大,则粮棉种植面积缩小。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和区位因素的变化。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抓住图示和题干的基本信息,结合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 素:地形和市场等内容分析即可。 12.欧亚两洲的分界是 A.乌拉尔山、乌苏里河、乌拉尔河 B.乌苏里河、乌拉尔河、高加索山 C.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
D.乌拉尔山、乌拉尔河、伏尔加河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亚欧两洲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为 界。 13.下面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请判断坡度最缓的是 ( )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地图。图示等高距相同,故水平距离越大,则坡度越缓;结合比例尺,比 例尺越小,表示的实际距离越大,故 A 图的比例尺最小,坡度应最缓。 14.读“三幅经纬网示意图”,图中①~⑤各地,地理坐标可能相同的是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经纬网。利用图示经纬度的变化判断各点的地理位置依次为①(30°S, 30°W);②(0°,0°);③(30°N,30°E);④(30°S,30°W);⑤(60°N,90° E)。 评卷人 得 分 二、双选题 15.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风力侵蚀作用的结果 B.人口的迅速增长,植被的破坏是造成黄土高原环境恶化的最重要的原因 C.治理黄土高原必须从合理利用土地着手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 D.在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沟谷地区,应实施育林育草和修筑水平梯田相结合,既拦截、涵蓄 径流, 又发展林果业生产 【答案】BC 【解析】 试题分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形态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A 错误;在水土流失最严 重的沟谷地区,应实施育林育草和打坝建库,结合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保持水土,拦蓄泥 沙,D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生态环境问题。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措施的分 布,并结合排除法分析,选择恰当的解题方式有时可以事半功倍。 16.下列关于下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北极看地球 B.M 昼长于 N C.N 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 M 地 D.M 点正处于黄昏时间 【答案】AD 【解析】图示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地球俯视图,自转方向是逆时针自西向东的,是北极为中心 的北半球图;此时北极圈以北是极昼,纬度越高,昼越长,M 的昼长小于 N;此时太阳直射 北回归线,M 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 N 地;图示 M 是在昏线上,N 是在晨线上。选 AD 正确。 【点晴】本题主要考查日照图的判读。读图要先看自转方向,由自转方向判断所属半球;再 根据自转方向判读晨昏线,顺着自转方向由昼进入夜是昏线,由夜进入昼是晨线,可知图中 M 是昏线,N 在晨线上;昼夜长短的判读,要结合图示节气的判读,图示北极圈以北是极 昼,所以纬度越高,昼越长,M 的昼长小于 N;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M 的正午太阳高度 大于 N 地。 17.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台风气压或气流状况的天气系统是 A. B. C. D. 【答案】AC 【解析】台风是强热带气旋,是强热带低气压中心;A 是低压中心,B 是高压中心;低压中 心盛行上升气流,易凝云致雨;下沉气流,温度增高不易凝云致雨。选 AC 正确。 18.中国首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同俄罗斯“福布斯—土壤”探测器于北京时间 9 日 4 时 16 分在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搭乘俄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如果“萤火一 号”探测器能进入火星轨道,则它属于 A.太阳系 B.地月系 C.总星系 D.银河系 【答案】ACD 【解析】若“萤火一号”探测器进入火星轨道,它将成为火星的一颗卫星,与火星形成火卫 系;火星属太阳系一颗行星;太阳系又是银河系一员;银河系存在于总星系中。选 ACD 正 确。 下图中图乙为甲图中 M 区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9.M 地区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有 A.洪涝灾害频率增加 C.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B.候由暖干变为冷湿 D.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加剧 20.下列措施有利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是 A.扩大开垦,提高湿地生产能力 C.依靠科技,加快发展绿色农业 B.退耕还湿,恢复自然生态环境 D.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答案】 19.AD 20.BC 【解析】试题分析: 19.M 地区的湿地面积减小,农田用地增加,建设用地增加,说明了湿地读河流的调蓄作用 减弱,会导致洪涝灾害频繁,气候由冷湿变为干冷,环境的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农田 及建设用地增加导致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的加剧,故选 AD。 20.若扩大开垦,将导致环境更加的恶化,A 错。退耕还湿,恢复自然生态环境,有助于环 境的保护,B 对。依靠科技,加快发展绿色农业,对环境保护有利,C 对。提高农业机械化 水平,有助于提高生产率,但对于环保作用不大,D 错。故选 BC。 【考点定位】湿地的环境效益及保护湿地的措施 评卷人 得 分 三、填空题 21.旅游景区的交通条件一旦得以改善,游客量一般都会 。 【答案】增加 【解析】本题考查交通条件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交通可达性的改善,会促进旅游业的发 展,游客数量一般会增加。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 年 8 月 8 日晚 8 时,第 29 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开幕,经过 16 天的精彩角 逐,圆满完成各项赛事,于 8 月 24 日晚胜利闭幕。此次奥运会各项工作获得世界各国一致 好评,奥运场馆鸟巢、水立方等成为北京的新地标,北京现已进入后奥运时代,正在享受奥 运带来的精彩。 材料二 奥运场馆效果图
22.材料二中的奥运场馆成为北京新的旅游景点、旅游热点,游客络绎不绝,这体现出旅游 资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性。 23.为主办奥运会而修建的京津城际铁路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奥运会为京津地 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答案】 22.非凡性 可创造性 多样性 23.社会经济 交通更加便利;创造了一些新的旅游资源;地区接待能力增强;旅游资源地 域组合条件更好等 【解析】 22.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的特性。作为我国乃至世界独特的体育竞技场馆,水立方与鸟巢具有 其非凡性的特点,同时,奥运场馆的功能为体育竞技,开发为旅游景点体现了旅游资源的可 创造性与多样性。 23.本题重在考查旅游活动的影响。建设现代化的京津城际铁路,其主要目的是满足社会经 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其建设的主导区位因素为社会经济因素。奥运会的举办带动了当地及 周边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交通条件,提高了当地的旅游接待能力,同时,建设的众 多竞技场馆成为新的旅游景点,带动了京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本题的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较 高。 24.旅游资源的核心是 。 【答案】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解析】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的定义。旅游资源的核心是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25.读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该图是以______极点为中心的示意图,P 点地方时为______时,此时,北京时间是 ______时。 (2)弧线 MPN 为晨昏线,其中 PM 是______线,PN 是______线。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