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dac8734中文资料.docx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资料共6页,全文预览结束
4通道,16位,高精准,+-16V输出,串行输入DAC8734
注:字母 reg=寄存器 字母后标“\”表示低电平有效 4 通道,16 位,高精准,+-16V 输出,串行输入 DAC8734 双极性输出需要供电+-5--+-18V;单极性输出需要供电+-5--+24/-12V,利用5V的参考电压可 以配置输出+-5V/+-10V/0-10V/0-20V,INL最大+-1LSB,工作温度–40°C to +105°C,低毛刺,低 噪声。可对偏移误差和增益误差进行人工校准。内部集成参考输入缓冲器和输出缓冲器,它符合 能够与DSP或者微处理器通信的最高工作时钟为50MHz的标准高速1.8V,3V,5V的SPI标准。
通道分组; 4 个通道两两一组,DAC0 和 DAC1 一组(A 组),DAC2 和 DAC3 一组(B 组)。A 组的参考电 压来自 REF-A,B 组的参考电压来组 REF-B;‘ 零点误差和增益误差的用户校准; DAC8734 该功能允许用户对系统增益和零点误差进行调整。每个数模转换通道都有一个增益 寄存器和一个零点寄存器,DAC 的输出由对应的寄存器内的值来进行校准。 增益调整带的范围通常是满量程的+-0.195%,每步调整 1LSB。 增益寄存器:
零点编码调整范围是满量程的+-0.0488%,每步 0.125LSB。 零点寄存器: 模拟输出转换函数: 双 极 单 极 型 型 输 输 出 出 : : 注意:输出电压不能高于(AVDD – 1.0V)也不能低于(AVSS + 1.0V),否则输出将被饱和; 输入数据形式: 双极型输出:输入范围-32768到32767; 单极型输出:输入范围0到65535; Gain_code输入:-128到127; Zero_code输入:-256到+255; 输出范围: UNI/BIP引脚决定了每组输出的模式,为高,则为单极性输出,为低,则为双极性输出; 输出可设置是*2,还是*4模式:
若设置成*4模式,则RFB1-x 连到 VOUT-x,RFB2-x不接,在Command寄存器中设置相应通道的 增益位为1; 若设置成*2模式,将RFB1-x and RFB2-x 都连到 VOUT-x, 且相应增益位设置成0; Reset之后增益位是默认为1的; 注意: 1. AVDD要介于4.75-24V之间,AVSS介于-24~-4.75V之间, 2.双极性输出:AVDD ≥ 2 × VREF + 1V, and AVSS ≤ –2 × VREF – 1V 3.单极性输出:AVDD ≥ Gain × VREF + 1V, and AVSS ≤ –2 × VREF – 1V. 输出的更新: 一次有效的写操作完成后,数据由SPI转移寄存器传送到INPUT寄存器,当LDAC\低电平有效 时或者Command寄存器的LD位为1时,数据由INPUT寄存器转移到DAC锁存器,继而转换为模 拟输出。DAC输出可以分别更新也可以同时更新; 单个DAC通道更新:在CS\被拉低的时候LDAC\被拉低,数据被锁存至SPI转移寄存器,在数据 传送结束的同时将CS\拉高,此时input寄存器和DAC锁存器的数据同时被更新; 多通道同时更新:在CS\被拉低的时候LDAC\被拉高,数据被锁存至SPI转移寄存器,在数据 传送结束的同时将CS\拉高,此时input寄存器被更新,dac寄存器不变。在input寄存器被更 新后的任何时刻,当LDAC\被拉低或者Command寄存器的LD位为1时,数据由input寄存器传 输至dac reg; 硬件复位: RST\为low时,芯片被复位,所有值复位到默认状态: 将COMMAND REG的RST位设置为1可以实现软件复位,功能等同于硬件复位,复位完成后, 自动回到0值; 启动复位:所有值也回到默认,同时输出为0v; 模拟输出监控pin--Vmon: 模拟输出监控功能由一个模拟复用器实现,允许四路中的一路输出或者AIN的输入信号被送 至该PIN用于监控。该功能由Monitor REG控制,多个被监控的输出能够并行连接,但一次只 能使能一路监控。
掉电模式: 组掉电模式,不用的通道可以处于掉电模式。当Command REG的掉电位(PD-A或PD-B)设 置为1时,相应的组掉电,但总线接口仍保持激活状态,用于从主控单元接收信号,同时内 部寄存器也能被读写,通过清除掉电位的“1”也可唤醒该组DAC通道。 上电顺序: DVDD ,IOVDD和UNI/BIP-x的上电必须提前于AVSS and AVDD. AVSS至少应和AVDD同时供电。 串口: DAC8734有三线串口控制,最高支持50MHZ时钟,兼容SPI, QSPI™, Microwire™, and DSP™ 标准。 SPI转移REG:24BIT宽,当CS\为低,在每个Sclk的下降沿,数据被送至SPI reg,在CS\被拉高 得上升沿,数据再次被送入内部寄存器。 时序图见手册P9; 独立操作模式: 第一个CS\的下降沿开启一个周期,当在此期间sclk多于24个下降沿出现,则最后24个数据有 效;若少于24个下降沿,则此次数据被忽略,在cs\上升沿,数据被锁入内部REG SDO用于菊花链模式; 读回操作: READ指令被用于读回操作。首先清除Command REG 里的DSDO位数据,使其为0,使能SDO 引脚,再向SPI转移寄存器的R/W\ bit写“1”开始读操作。A0-A3位决定哪一个寄存器被读取, 之后在下一次操作,数据被送至SDO引脚
传说中的Command REG 为0,读DAC-X返回INPUT REG中的值 为1,***********DAC 锁存器中的值 和LDAC\引脚功能相同,当LDAC\为高,则在一次写操作或者 更改过程之后的任何时间,置该位为1则将input reg中的数据 更新到dac latch中。当LDAC\为低忽略该位 已有介绍 已有介绍 已有介绍 向该位进行写操作无效,进行读操作返回0 写1,使对应引脚为高阻;写0,使其为低; 同上 写0,使能SDO PIN,作SPI输出用;写1,使该PIN无效,呈高 阻态 写0/1都无效,在写操作完成后自动返回0,读该位返回0 写1,DAC-3增益=4 写0,*****增益=2 DAC-2 DAC-1 DAC-0 写无效,读返回0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