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山东省菏泽市中考生物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20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ABCD)填写在相应的“答题栏”内.
1.(1 分)(2014•菏泽)乌贼遇到敌害时,会释放出大量的墨汁,这一现象说明(
)
A.生物对刺激能做出反应
C.动物遇到危险能释放墨汁
B.动物能够运动
D.乌贼对刺激的反应最敏感
考点:生物的特征.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
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
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乌贼遇到敌害时,会释放出大量的墨汁,是一种防御行为,体现了生物能够对外
界刺激作出反应,可见 A 正确.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来源:学&科&网]
2.(1 分)(2014•菏泽)如图显示的是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操作步骤.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可以简化记忆:“取、放、对、
观”,观察时先下后上.
解答:解:图③没有放玻片标本,眼视目镜,因此是对光.该步操作的目的是使光圈、通光
孔、物镜、镜筒、目镜 在同一直线上.图①是放置玻片标本;
进行图②所示操作时,眼注视图示部位的目的是: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图④的操
作是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显微镜的使用过程分为:取镜与安放、对光、观察和整理五步.
一、取镜与安放:
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 7 厘米左右处).安装
好目镜和物镜.
二、对光,即图中的③: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 2 厘米的距离).
4.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同时画图).转动反
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三、观察:
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即图中的①.
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看着物镜,
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即图中的②.
7.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即图中的④.
四、整理,
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
缓缓下降到最低处.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所以图示中正确的顺序是:③①②④.
故选:C.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是考查的重点内容,平时多使用,多观察,多思考即能做好此类
题.
点评:
[来
源:学
科网]
3.(1 分)(2014•菏泽)下列有关蕨和大豆两种植物共同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细胞构成
C.有根、茎和叶的分化
B.能进行光合作用
D.能利用种子繁殖
考点: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分析: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种
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孢子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
代.蕨属于孢子植物,用孢子繁殖,大豆属于被子植物,用种子繁殖.
解答:解:A、蕨和大豆都属于植物,由细胞构成,A 正确;
B、蕨和大豆都属于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B 正确;
C、蕨和大豆有根、茎和叶的分化,C 正确;
D、蕨属于孢子植物,用孢子繁殖,大豆属于被子植物,用种子繁殖.D 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蕨类掌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特点.
4.(1 分)(2014•菏泽)大面积植树造林不仅美化环境,还能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这是
因为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
)
A.降低空气的温度
C.增加空气中氧的含量
考点:蒸腾作用的意义.
B.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D.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量
分析: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的形式通过气孔散发到大气中的过程,就是蒸腾作用.
解答:解: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根的吸收作用,从土壤溶液
中吸收水分,通过蒸腾作用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雨量.A、B、C 三项不符合题意,
D 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植物体的蒸腾作用也能降低空气的温度,但这一作用与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联系不
大.
5.(1 分)(2014•菏泽)绦虫和蛔虫均为肠道寄生虫;蝗虫对禾本科作物危害很大;青蛙被
称为田园卫士.绦虫、蛔虫、蝗虫、青蛙它们分别属于(
)
A.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爬行动物
B.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节肢动物、两栖动物
C.线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两栖动物
D.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两栖动物
考点:动物的分类.
分析:(1)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
有梯状神经系统(在前端有发达的脑,自脑向后并有若干纵行的神经索,各神经索之
间尚有横神经相联,形成了梯状结构)、无体腔.
(2)线形动物门的动物身体细长,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
组成;体表有角质层;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雌雄异体,
自由生活或寄生.
(3)节肢动物的身体由体节构成,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一对,
复眼一对、口器一个;胸部两对翅膀三对足,腹部柔软,可以弯曲;身体外有外骨骼.
(4)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
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等.
解答:解:虫属于线形动物,绦虫属于扁形动物,蝗虫属于节肢动物,青蛙属于两栖动物.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常见动物的特征和分类,据此可总结出不同动物所属
的类群.
6.(1 分)(2014•菏泽)以下有关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关节囊使关节更加牢固
B.海豚顶球表演是一种学习行为
C.蜜蜂利用舞蹈传递食物信息
D.蚂蚁不具有社会行为
考点:关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分析:(1)关节的结构包括关节囊、关节腔和关节面.
(2)动物行为根据获得途径的不同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3)社会行为是指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
解答:解:A、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是:关节囊及囊里面、外面的韧带将两骨牢固地连在
一起.A 叙述正确;
B、海豚顶球表演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B 叙述正确;
C、通讯是指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
某种行为反应的现象.分工合作需随时交流信息,交流方式有动作、声音、和气味等.蜜
蜂是通过舞蹈传递食物信息的.A 叙述正确;
D、蚂蚁群体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群体中有雌蚁(就是蚁后,是专职的“产卵机
器“)、雄蚁(与雌蚁交配)、工蚁(职能是筑巢、喂养雌蚁、雄蚁和兵蚁)和兵蚁(专
司蚁穴的保卫),具有社会行为.D 叙述不正确.
故选:D.
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动物行为的分类特点.
7.(1 分)(2014•菏泽)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选择恰当的实验材料器具,是保证实验获
得可靠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下列实验选用的材料器具合适的是(
)
A.用碘液检验是否含有淀粉
B.用显微镜观察大豆种子的结构
C.用蝗虫探究动物的取食行为
D.用沸水对天竺葵叶片进行脱色处理
考点: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解剖并观察双子叶、单子叶植物种子验证或探究种子
成分.
分析:本题考查常用仪器及其正确操作方法.结合初中生物实验本题较易作答.
解答:解:A、淀粉遇碘液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可以选用碘液来检验淀粉的存在.故
符合题意;
B、种子的结构较大不需要放大很多就能观察因此可以放大镜观察种子的结构,而显
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因此不能使用显微镜观察种子的结构.故不不符
合题意;
C、蝗虫成虫和幼虫取食禾本科植物的茎叶,一般用蝗虫的幼虫探究动物的取食行
为.故不符合题意.
D、叶绿素能溶于酒精,不能溶于水,因此在植物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应将叶片放入
酒精隔水加热进行脱色处理.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熟记实验中各种材料与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8.(1 分)(2014•菏泽)下列为三种微生物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③可用来制糕点和酒
B.①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
C.②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D.②③在生态系统中主要作为分解者
考点:细菌、真菌等其他生物的分类.
分析:图中①是病毒,②是细菌,③是酵母菌.
解答:解:A、利用③酵母菌发酵可制糕点和酒,A 正确;
B、①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B 正确;
C、②是细菌,细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 错误;
D、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D 正确;
故选:C
点评:掌握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结构即可解答.
9.(1 分)(2014•菏泽)营养学家建议青少年学生要多喝牛奶和多吃瘦肉,主要原因是(
)
A.牛奶和瘦肉中含有较多的脂肪,这是青少年正常生长所必需的
B.牛奶和瘦肉中含有较多的无机盐,这是青少年正常生长离不开无机盐
C.牛奶和瘦肉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青少年生长发育旺盛,需要较多的蛋白质
D.牛奶和瘦肉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这是青少年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
考点:注意合理营养;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分析: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的原料.
解答:解: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受损细胞的
修复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蛋
白质主要从瘦肉、鱼、奶、蛋、豆类和谷类等食物中获得.但糖类是人体的主要能源
物质,人体的 70%的能量是由糖类提供的.
故选:C
点评:此题旨在考查蛋白质的功能.
10.(1 分)(2014•菏泽)如果饮食中缺碘,可能出现的病症是(
)
A.心脏病
B.糖尿病
C.侏儒症
D.大脖子病
考点: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
分析:内分泌腺分泌的对身体具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叫做激素.
解答:解:A、心脏病属于心血管疾病,与碘的多少无关.故 A 错误.
B、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与碘的多少无关.故 B 错误.
C、侏儒症是由于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与碘的多少无关.故 C 错误.
D、大脖子病是由于缺碘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故 D 正确.
故选:D
点评:对于激素的作用以及分泌异常时的症状,可通过列表的方式对比掌握.
11.(1 分)(2014•菏泽)狗用舌头舔伤口,对伤口愈合有一定的作用.下列有关解释正确
的是(
)
A.唾液中含抗生素,有杀菌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唾液中含溶菌酶,有杀菌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C.唾液中含溶菌酶,有杀菌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唾液中含唾液淀粉酶,有消化病菌的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考点: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分析: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例如杀菌物质中的溶菌酶能
够破坏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 ,人体内的吞噬细胞,可以将侵入人体的病原体
吞噬和消灭.据此解答:
解答:解:受伤的小狗经常用舌去舔伤口,这是因为口腔里的唾液含有溶菌酶,能破坏进入
伤口处的病菌的细胞壁,进而杀灭病菌,这种免疫力是天生就具有的,对多种病原体
都有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故选:C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人体第二道防线的作用:通过杀菌物质消灭进入人体的病菌.
12.(1 分)(2014•菏泽)下列属于花序的是(
)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④⑤
考点:花的结构.
分析:花序是指花排列于花枝上的情况,花序最简单的形式是单生花,按照花序的结构形式,
可分为总状花序、穗状花序、柔荑花序、伞房花序、头状花序等.
解答:解 :被子植物的花,有的是单独一朵生在茎枝顶上或叶腋部位,称单顶花或单生花,
如玫瑰、玉兰、牡丹、莲、桃等.但大多数植物的花,密集或稀疏地按一定排列顺序,
着生在特殊的总花柄上.花在总花柄上有规律的排列方式称为花序.花序的总花柄或
主轴称花轴,也称花序轴,从图片可以看出:①③属于单生花,②④⑤属于花序.
故选:C.
点评:此题可根据花序的特点看图来解答.
13.(1 分)(2014•菏泽)果蝇的发育过程与蝗虫的发育过程相比,相同之处是(
)
A.都是有性生殖,不完全变态发育
B.都是有性生殖,完全变态发育
C.都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D.都是有性生殖,变态发育
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分析:果蝇与蝗虫都是昆虫,昆虫的变态发育分为完全不同发育和不完全不同发育;完全变
态发育过程为:卵→幼虫→蛹→成虫(例如:家蚕、蜜蜂、菜粉蝶、蚊、蝇);不完
全变态发育过程为:卵→若虫→成虫(例如:蝗虫、螳螂、蝼蛄、蟋蟀).
解答:解:A、果蝇的发育是完全变态发育,A 错误.
B、蝗虫的发育是不完全变态发育,B 错误.
C、果蝇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蝗虫的发育经历卵、若虫、
成虫三个时期,C 错误.
D、果蝇与蝗虫都是有性生殖和变态发育,D 正确.
故选:D
点评:知道昆虫变态发育的两种方式以及所经历的时期.
14.(1 分)(2014•菏泽)摘除子宫的女性不能再生育,是因为子 宫(
)
A.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
B.是形成受精卵的场所
C.是孕育胎儿的场所
D.能分泌营养物质,有利于胚胎发育
考点:人体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女性的主要性器官是卵巢,卵巢的功能是产生卵细胞以及雌性激素,所以卵 巢又属
于内分泌器官.人体卵巢排出的卵细胞与精子的受精过程是在输卵管内完成的,并发
育成初期的胚胎.所以输卵管,具有输送卵细胞的功能,也是受精作用的场所.
解答:解:A、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卵巢的功能是产生卵细胞以及雌性激素,所以卵
巢又属于内分泌器官;A 错误.
B、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输卵管,所以输卵管的作用是输送卵细胞,形成受精卵的场
所;B 错误.
C、子宫是女性的生殖器官,它是胚胎发育的场所,也是定期形成月经的地方;C 正
确.
D、人在胚胎发育初期和胚胎发育后期的营养物质来源依次是卵黄和母体.D 错误.
故选:C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记忆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5.(1 分)(2014•菏泽)根据自然选择学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田鼠打洞和夜间活动的行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狼和鹿能迅速奔跑是两者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C.狗的牙齿坚硬,是长期磨炼的结果
D.恐龙的灭绝是因为不能适应生存环境骤变的结果
考点: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
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
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源于达尔文于 1859 年发表《物种起源》,其主
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 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自
然选择学说与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被恩格斯誉为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
发现.
解答:解:A、田鼠打洞和夜间活动的行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 正确;
B、鹿和狼各自的特征是在长期的生存斗争过程中形成的,鹿跑的不快、转弯不灵活
便容易被狼吃掉,狼跑的不快就不易捕获食物(鹿),在长期的生存斗争和相互选择
中,鹿和狼发展了自己的特征,B 正确;
C、小狗的牙齿坚硬并不是长期磨练出来的,而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 错误;
D、恐龙由于缺乏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在自然选择中被淘汰,导致恐龙的灭绝.因
此恐龙的灭绝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 正确.
故选:C.
点评:生物的变异是随机产生的,是不定向的,而选择则是定向的,选择的过程实质上是一
个淘汰的过程.
16.(1 分)(2014•菏泽)北极熊的毛色是白的,沙漠中骆驼刺的根扎得很深,这些现象所
体现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生物依赖环境
考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分析:生物和环境之间存在着两种关系,环境影响生物,但是生物适应环境也会影响环境,
因此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结合具体的实例分析解答.
解答:解:生物都生活在非常复杂的环境中,时刻受到环境中各种生态因素的影响.生物只
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换句话说,自然界中的每种生物对环境都有一定的适应性,否
则早就被环境淘汰了.
不同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方式是不同的.北极熊的毛色是白的,不易被天敌发现 ,
沙漠中骆驼刺的根扎得很深,沙漠中的骆驼刺根扎得很深,是生物对沙漠缺水的适应,
因此这些现象所体现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生物适应环境.
故选:A
点评:对于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的关系,要从两方面去理解,不要过偏的理解某一方面.
17.(1 分)(2014•菏泽)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丁 4 种生物之间存在食物关系,经检
测这 4 种生物体内残留某种有机农药的情况如表所示,那么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
)
生物体
甲
有机农药浓度 0.05
乙
7
丙
0.51
丁
68
A.[来
源:Zxxk.Com]
丁一丙、乙一甲 B.甲、丙、乙一丁 C.丁、乙一丙一甲 D.甲一乙一丙、丁
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析:(1)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并逐渐富集积累会增加.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
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
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解答:解: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沿着食物链积累,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含量越高;
营养级别越低,有害物质含量越少.表格中有害物质的由少到多依次是甲 0.05、丙
0.51、乙 7、丁 68.因此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甲→丙→乙→丁.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有害物质沿着食物链积累,逐渐富集.
18.(1 分)(2014•菏泽)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
A.物种多样性
B.环境多样性
C.遗传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考点:生物的多样性的内涵.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多样性的内涵,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多样性的表现方面来分
析.
解答: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
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
我国已知鸟类就有 1244 种之多,被子植物有 3000 种;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
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遗传)
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可见 B 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19.(1 分)(2014•菏泽)以前,由于冬季蔬菜供应匾乏,人们常在蔬菜上市旺 季购买大量
番茄,切成条块装入瓶中,上笼蒸约半个小时后,取出立即加盖密封,以备冬季食用.这
样做能够保存较长时间而不腐烂变质的原因是(
①外界微生物很难进入瓶中
②瓶中为真空状态
③瓶中过于 干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