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3年河南普通高中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资料共6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3 年河南普通高中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4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90 分) 1.下列哪一种不是矿物 第Ⅰ卷 A.食盐 B.黄铜矿 C.方解石 D.石英岩 2.造成埃及“狮身人面像”严重缺损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流水侵蚀 B.风化和风蚀 C.海浪侵蚀 D.酸雨危害 3.下列选项中,属于常见的地质构造的是:①谷地 ②褶皱 ③山地 ④断层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4.假如人类移居月球生活,下列可能发生在月球的现象是 ①昼夜现象 ②电闪雷鸣 ③朝霞、晚霞 ④日食、月食 ⑤行走如跳远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①⑤ 5.东经 125º比东经 120º的地方一定 A.区时早 B.地方时早 C.先看到日出 D.地方时晚 6.北半球夏至日,全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A.北半球各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B.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C.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D.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7.北京(116ºE)所在的时区的中央经线为 9 点钟,则此刻东京时间(东九区)是 A.10 点 16 分 B.9 点 44 分 C.10 点整 D.8 点整 8.在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折线图中,C 处所示的日期,该地达到一年中极值的是 A.白昼长度 B.正午影长 C.大气温度 D.降水量 图 1 9.图 2 是我国南方某河流的一河段, 若河中有砂金,淘金处可能在 A.① B.④ C.③ D.② 10.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是 A.发光强弱 B.能量大小 C.耀斑大小 D.黑子多少 11.图 3 中,分别反映纬度较高的两条曲线是 A.①③曲线 B.②④曲线 图 2 图 3
C.①④曲线 D.②③曲线 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图 4),回答 12~13 题。 12.该地莫霍面大约位于地下 A.5 千米处 B.17 千米处 C.33 千米处 D.2900 千米处 13.该地地形最有可能是 A.海岸山脉 B.内陆高原 C.海岭 D.海盆 图 4 14.与地球公转远日点最接近的节气(北半球)是 A.冬至日 B.春分日 C.夏至日 D.秋分日 15.某地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一年中只有一天有太阳直射,该地位于 A.北回归线 B.南回归线 C.北极圈 D.南极圈 16.下列日期中,浙江白昼最长的是 A.6 月 1 日 B.7 月 1 日 C.8 月 1 日 D.12 月 22 日 17.按气候统计标准划分,北半球的春季是 A.2、3、4 三个月 C.4、5、6 三个月 B.3、4、5 三个月 D.5、6、7 三个月 18.10 月 1 日,下列地区:①23.5 ºN ②0º ③23.5ºS ④66.5ºN,白昼由长到短依次是 A.①③④②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 图5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19~20题。 19.此时太阳直射的地理坐标是 A.纬度0°,30°E B.纬度0°,60°W C.30°N, 30°W D.纬度0°,120° E 20.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 A.180°经线, 50°W B.0°经线,180°经线 C.0°经线,50°W D.150°W,180°经线 21.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 黄赤交角变为 0°,不可能出现的是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全球全年无四季变化 C.无大气环流现象 D.全球全年都是昼夜平分 22.下图中正确表示1月1日前后日照情况的是 图 5
23.公元前 28 年,曾有记载“三月已末,日出黄,有 黑气大如钱,居中央”。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24.北半球每年从秋分日到第二年春分日,太阳直射点 A.一直向南移 B.一直向北移 图 7 C.先向南移,后又向北移 D.先向北移,后又向南移 25.图 8 为某日某时刻 30°N 纬线圈的昼夜分布状况,则该日 T 地日出时北京时间为 A.14:10 B.15:10 C.15:30 D.14:30 图 8 26.图 9,甲、乙、丙三幅图反映了地处不同纬度的三座房屋冬、夏至阳光照射情况,每幅 图中都画出了冬至和夏至两个节气的阳光,用 A 或 B 表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极地地区 B.乙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 C.丙地位于北半球 D.图乙中阳光 A 表示该地夏至日 27.下列能源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①地热能 ②风能 ③生物能 ④水能 ⑤化石 燃料 ⑥重力能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图 9 28.当地球上出现如图 10 所示光照情况时 A.太阳光直射在北半球 B.该日为北半球冬至日 C.a、b、c 三地太阳高度相等 D.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29.关于地球公转示意图(图 11)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过 A 点时的运动线速度略大于 B 点 B.地球运行至 A 点时大致是 1 月初 C.地球从 A 点出发再次回到原地所需时间是一恒星年 D.地球公转轨道是正圆形 图 10 图 11
30.图 12 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 则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 31.在晴朗的冬夜,农民用熏烟的方法防止霜冻、是因为 图 12 A.烟雾能将地面辐射反射回地面 B.烟雾能将地面辐射散射回地面 C.烟雾能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D.烟雾能使地面和近地面大气加热增温 32.据报道,在挪威、瑞典等北欧国家降的酸雨,大部分是从西欧国家工业区的排放源传 送过去的。其传送途径是 A.东北信风 B.中纬西风 C.极地东风 D.台风 33.下列地质名称按组成和被组成的关系排列,正确的是:①岩石 ②化学元素 ③矿床 ④矿物 ⑤矿产 ⑥地壳 A.②⑤①④ B.②④⑥① C.②④①⑥ D.②③⑤④ 34.以下各种岩石中,成因相同的是 A.花岗岩、砂岩、石英岩 B.砂岩、石英岩、页岩 C.砂岩、石英岩、页岩 D.石英岩、大理岩、片麻岩 35.关于对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云、雨、雪等大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 ②纬度越 高对流层厚度越大 ③飞机、卫星等航天器主要在这一层飞行 ④这一层的热量主 要直接来源于地面 ⑤温度随高度增加而上升,所以空气对流运动旺盛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④ D.①⑤ 36.读图 13 下列各点关系正确的是 A.图中四点气压:A>B>C>D B.高空中空气由 D 处流向 B 处 C.近地面 A 处温度高于 C 处 D.A、B、C、D 之间没有可能形成热力环流 37.当北半球某地近地面大气等压面呈图 14 中状 图 13 态时,此时正是 A.亚洲高压势力强盛的季节 B.北太平洋高压势力强盛的季节 C.北太平洋低压强盛的季节 D.北大西洋低压强盛的季节 38.寒流流动的方向大致是 图 14 A.由南向北 B.由北向南 C.高纬→低纬 D.低纬→高纬 39.以下季风中,不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是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西北季风 D.东北季风 40.下列岩石中都可能含有化石的是 A.花岗岩、石灰岩 B.大理岩、石灰岩 C.石灰岩、页岩 D.页岩、大理岩 图 15 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 41-42 题。 4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42.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 化的主要原因是 图 15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 43.入冬以后,冷锋往往会使我国北方普降大雪而后带来“雪后寒”。下列原因中不属于 产生“雪后寒”的是 A.积雪融化吸热 B.新雪反射率高 C.地形平坦有利于冷空气停留 D.雪后受冷空团气控制 图 16 为台风“桑美”的路径示意图,据次回答 27~28 题。 44.下列各天气系统能表示“桑美”的是 45.当台风“桑美”的中心越过台北逐渐逼近苍南县时,苍南县的主要风向为 A.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图 16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10 分) 二、综合题 46.读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下图中最外圈为赤道,虚线表示回归线与极圈,ABC 代表晨昏 线,黑粗线为日期分界线,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1)在图外围正确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在图 上标出 180°E、45°W 经线的度数。 (2)由此图判断,该日的节气为 。 (3)此日,北京天安门广场旗杆在日出、正午 图 17
及日落时的影朝向依次是 A.西南.正南.东南 B.正西.正北.正东 C.西北.正北.东北 D.西北.正北.东南 答案 1~5 DBBDB 6~10 CCBDD 11~15 BADCB 16~20 BBCAD 21~25 CBACB 26~30 BCBCA 31~35 CBCDC 36~40 CBCBC 41~45 DCCCCC 46.(10 分) (1)(如图 17) (2)冬至 (3)C 图 17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