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 学年天津市滨海新区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
中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46 分,请将答案填到题后表格内)
1. 中国的腾飞证明,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是( )
A. 坚持改革开放
B. 坚持共同富裕
C. 坚持扶危济困
D. 坚持可
持续发展战略
【答案】A
【解析】
【详解】中国的腾飞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A
说法正确。BCD 与题干中的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不符,应排除。故选 A。
2. 到 2020 年,我国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
体贫困,让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国家重视并做好扶贫工作
(
)
A. 有利于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B. 能够从根本上消除人们的收入差距
C. 能够彻底消除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
D. 是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唯一出路
【答案】A
【解析】
【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共同富裕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题文中国家
重视扶贫问题,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其中 B、C、D 观点绝对,是错误的, 所以正确答案选 A。
3. 2017 年 4 月 3 日,美国波士顿市政府广场,一辆由中国中车公司制造的波士顿橙线地铁
列车吸引了大批民众驻足。随着高铁“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中国轨道交通装备频频出海。
这说明( )
A. 中国的科技总体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B. 中国已经成为自主创新强国
C. 中国的科技发展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
D. 中国应加快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
造
【答案】C
【解析】
【详解】随着高铁“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中国轨道交通装备频频出海,说明我国实施科教
兴国战略,科技创新取得了重大成就,C 符合题意。我国的科技总体水平还不高,正在努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AB 错误。D 与题干中的科技成就无关。故选 C。
4. 某市政府规定,“凡是市政府发布或经市政府同意以部门名义印发的涉及经济社会发展
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文件,均需进行解读”。强调解读文件“要使用人民群众读得懂、
听得明的语言”。这一措施(
)
A. 有利于人民群众了解和监督政府工作
B. 体现了政府谨慎用权、民主决策的工作态度
C. 能使人民群众直接参与政府决策
D. 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管理权和监督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A 符合题意,政府强调解读文件“要使用人民群众读得懂、听得明的语言”。这一
措施有利于人民群众了解和监督政府工作;B 错误,我国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C 不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人民群众直接参与民主决策;D 错误,这一措施有利于保障人民
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人民群众不享有管理权;故选 A。
【点睛】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属于体现类试题。体现类
的题目需要对题中材料进行详细解读,针对每一部分信息提炼对应教材的相关理论即可,解
答时排除错误选项和无关选项,得出正确选项。
5.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C.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根据所学,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
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据此,B 符合题意。
ACD 与题干要求无关,排除。故本题选择 B。
6.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
A.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 保障和改善民生
D. 打造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走向共同富裕,共享发展成果,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据教材知识,人
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所以 B 说法符合题意;A 说法是党的宗旨,不是奋斗
目标,排除; CD 说法是中国共产党实现奋斗目标的措施,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 B。
7. 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的宗旨是(
)
A. 监督法院审判
B. 为人民服务
C. 民主集中制
D. 树立政
府权威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政府的宗旨的正确认识。根据所学知识,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而
不是树立政府权威,B 观点正确,D 观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监督法院审判,A 观点错
误;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C 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 B 答案。
8. 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
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这需要我们(
)
①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③转变发展方式④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路子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①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就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实
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发展方式,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①②③说法正确。④错误,决
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路子,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故选 A。
9. 中国向遭遇地震海啸灾难的日本提供紧急援助,世博会在中国上海举行,第十六届亚运
会在中国广州举行……这些都表明( )
A. 我国已跻身世界发达国家行列
B.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C. 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在国际事务中起着决定作用
D. 我国的国际地位日益升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题干材料展示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经为国际社会所公认,D 说法正确;A 错误,我国还
是发展中国家;B 选项说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 错误,我国没有在国际事务中起着决定作
用。故选 D。
10. “中国对外开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
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
这段话表明了
①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②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
③我国的对外开放只向“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开放
④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分析材料“中国对外开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欢迎各方共同参与”可知,
体现了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我国坚持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①②④
说法正确。③错误,我国对所有国家对外开放。故选 B。
11. 社会因法治而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 )
A.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B. 坚持以德治国
C. 全面依法治国
D. 推进监
察制度改革
【答案】C
【解析】
【详解】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实行法治是发展市场经
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C 符合题意。ABD 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应排除。故选 C。
12. 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是( )
A. 依法执政
B. 以德行政
C. 依法行政
D. 科学执
政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依法行政。根据所学,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
准则,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
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据此,C 符合题意。ABD 与题干要求无关,排除。
故本题选择 C。
1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确保到 2020 年我国现行标
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这将有利于( )
①实现同步富裕
②共享繁荣成果
③彻底消除贫困
④促进社会公平
A. ①②
【答案】D
【解析】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详解】实现脱贫,有利于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促进社会公平,②④的说法正确
且符合题意,应入选。①的说法错误,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不是同步富裕;③的说法夸大了这一举措的作用。这两项应排除。故该题选 D。
14.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B.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民主进行
了不懈的探索
C. 我国社会主义是从中国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的 D. 人民当家作主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根据所学,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的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据此,
D 符合题意。ABC 与题干要求无关,排除。故本题选择 D。
15. 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引领未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
A. 党的领导、全面深化改革、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B.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行政有机统一
C.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D. 党的领导、全面对外开放、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答案】C
【解析】
【详解】 本题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背景考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
三者的关系。A 选项全面深化改革说法错误,故 A 选项排除;B 选项依法行政说法错误,故
B 选项排除;C 选项说法正确,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关系,故
入选;D 选项全面对外开放说法错误,故排除。综上所述,答案选 C。
16. 1994 年 4 月 20 日,中国正式加入国际互联网大家庭。目前,中国已是网络大国,网民
数量世界第一。这一事实进一步印证了
①科技创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②科技的发展关键靠人才
③靠技术引进,就能建成科技强国
④中国社会进步离不开科技创新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A. ①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科技强国相关知识。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走进千家万户,目前中国的网
民数量第一,这说明科技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从一个侧面也反映
了中国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科技的支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①④说法正确的;②的说
法在题干中没有得到体现;③说法错误的,要想成为科技强国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味
地依靠技术引进只会加重依赖度,不利于自身发展。所以 A 说法符合题意;BCD 排除。故选
A 。
17. 我国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 )
A. 我国人民当家作主
C. 改善我国环境问题
【答案】B
【解析】
B. 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D. 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详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
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B 说法正确。ACD 说法建立和完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无关,应排除。故选 B。
18. 近年来,威海市深入实施精准扶贫:与爱心企业合作,电商进村扶贫,鼓励农民通过劳
动改变现状等。这些举措(
)
①有利于逐步实现我市人民的共同富裕
②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③能保证我市脱贫攻坚目标彻底实现
④有利于解决我市民生问题,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A. ①③④
C.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B. ①②④
D. ①②③
题干表述了威海市深入实施精准扶贫:与爱心企业合作,电商进村扶贫,这些政策的采取,
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也体现了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也有利于解决民生问题,所以
①②④是正确的,③是错误的,这种说法过于绝对了,排除,故选 B。
19. 法治,就是用法律的准绳去衡量规范、引导社会生活。一个国家要走向现代化,必须走
向法治化。这说明(
)
①社会的文明进步需法治保障
②科技改变生活
③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④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建设现代化国家需厉行法治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A.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法治的重要性的正确认识。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
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①④观点正确;科技改变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便捷,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②观点正确
不合题意;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③观点正确,所以本题选
择 B 答案。
20. “38 元大虾”让“好客山东”变成“宰客山东”,成为举国公众对宰客现象不满的发
泄口。面对宰客现象,仅靠法律是不够的,还必须将道德建设作为一项紧迫工程来抓。这是
因为(
)
A. 道德只调整人们的行为
B. 道德和法律都具有强制性
C. 道德是法律的保障
D. 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题
文中的观点表明,道德与法律是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D 观点正确。A 观点错误,
道德不仅调整人们的行为,还具有教化作用;B 观点错误,法律具有强制性,道德不具有强
制性;C 观点错误,法律是道德的保障,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所以正确答案选 D。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要求学生知道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道德
和法律共同发挥作用,法治体现道德理念,道德滋养法治精神等。
21.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
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平常百姓
家”。其根本原因是(
)
A. 人们的生活方式变革,观念进步
B. 城乡人民收入大幅度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