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0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五四制).doc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0 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五四制) 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l 5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 30 分) 1.将下面词语正确、工整地抄写在方格内。(2 分)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2.阅读下面的语段,按照要求回答(1)~(4)题。(6 分) 我们默默伫立在哀乐声中,遥望幔天风云。那 的风云或许是玉树地震中死难 同胞的魂灵?我们向他们告别,我们送他们远行。国家哀悼日,这个令我们心碎的日子。这 一天我们 但是我们不恐惧。当灾难猝然降临,当命运的面孔瞬间变得狰狞,当打击不可抗据,我们知 道,我们并非孤岛,在我们身后,有着整个的国家! 长空,用我们的目光,为他们照亮通向天国的路。我们沉痛,我们哀伤, (1)给加点字注音。(1 分) 同胞. (2)语段中有两个书写有误的字,请将改正后的字写在下面。(1 分) 瞬. 间 (3)请结合语境,理解下面画线词语的含义。(2 分) 我们知道,我们并非孤岛,在我们身后,有着整个的国家! 孤岛: (4)从备选词语中选择最恰当的两个,分别填写在文段空白处。(只填序号)(2 分) 备选词语:A 翻滚 B.滚动 D.眺望 C.遥望 3.下列两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将改正后的句子写在原句下面。 (2 分) (1)经过全市人民共同努力,使我市的空气质量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2)这篇文章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滥杀动物、破坏自然。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有志之士到了那里一定会大有作为的。 B.我们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使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 C.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令人不可思议的现象,正等着科学家们破解。 D.每逢税务大检查,总有一些不法商人随机应变,弄虚作假,躲过应有的惩罚。 5.根据语境,在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2 分) 一本好书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一本好书是色彩缤纷的花园,让人流连忘 返;一本好书是 6.名著阅读与积累。(3 分) , 。 “她长得虎头虎脑,因此吓住了男人……她什么都和男人一样,连骂人也有男人的爽快, 有时更多一些花样。” 这段文字节选自 的《骆驼祥子》。描写的人物的名字是 ,在作品 中,她的主要性格特点是 7.古诗文填空。(12 分) (1)俱怀逸兴壮思飞, (2) ,只有香如故。 。 。 (《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 (《卜算子·咏梅》)
。 (《终南山》) ,骨肉流离道路中。 (3)白云回望合, (4) (5)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6) (7)相望始登高, (8) (9)晏殊在《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慨叹时光流逝,蕴含生活哲理的句子是: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秋登万山寄张五》) ,梨花落后清明。 (《望月有感》) (《破阵子》) ,君子好逑。 (《关雎》) 。 , 。 (10)《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引用典故,希望朝廷能够重用自己,给自己机会建功立业的 句子是: 二、阅读(满分 60 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 8~11 题。(12 分) , 。 曹岁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 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 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 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 分) (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4)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 ( ) ( ) ) ) 9.“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可翻译为 曹刿 10.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来表现曹刿这一人物形象:以“乡人”对比突出曹刿 的 11.文中鲁庄公也有许多优点,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学到哪些优点?(请至少 说出两点)(2 分) ;以鲁庄公的“鄙”对比突出曹刿的 的性格特点。(2 分) 。这句话表现了 。(4 分) (二)阅读选文,回答 12--16 题。(15 分) 一个人的坚持 ①我 l 7 岁时,他 l 9 岁。那时,我们是同学,是学校闻名的两支笔。我 21 岁,他 23 岁,我们师范毕业,成了小镇同一所学校的教师。在小镇,我遇见了自己心仪的女孩,含羞 带娇,是一朵天然的百合花,开放在临水的一个商铺里,经营着一间小店。于是,教学之余, 我就会钻进小店,经营起自己的爱情,也经营起小店的生意。他呢,依然初衷不改,喜好文 学。白天教书,晚上写作,稿子一篇篇发出,文章一篇篇见报,成了县里有名的文人。 ②生活,不会总是直线,有时,也会弯曲。不久,他调走了,一床被子,一箱书籍,到 了一个偏僻的山里学校任教。那地方,我去过一次,是一个很闭塞的地方,白屋粉墙,“只 堪图画不堪行”。他仍然教书、写文章、游山玩水,过着古代文人笔下的田园生活,从来不 去经营自己的人际关系。我,依然在小镇经营着自己的小店,自己的日子。他再调回来时,
已经是几年后了。回到小镇,他依然是一箱书,后面,是他的妻子,一个眉眼如画的少妇。 他没有多大改变,唯一变化的,是鼻梁上多了一副眼镜,身上的书卷气更浓了一些。而我, 领着一份教师薪水的同时,已经拥有了一个不小的商店。 ③我们后来的分别,则是由于市重点中学的招聘。市重点中学,离我们学校 200 多里。 既然是重点中学,毫无疑问,无论是教学资源还是教师福利,都远远优于普通中学。教师不 是圣人,我不是,他也不是。我们都加入到应聘的队伍中。当时,他信心十足:他是市里有 名的文化人,又是市政协委员。应聘被招,非他莫属。大家也都这样想。但是,结果却出乎 意料:我们同去的几个人都应聘成功了,而他,却落聘了。 ④他很沮丧,也很惭愧,一直到第二年招聘,为鼓励他再次应聘,我才揭穿了谜底:“现 在的招聘,谁看才?都是看‘财,。”我把财字咬得很重,提醒他。他听了,愣了一会儿,然 后坚决拒绝了我的好意:“人,总得有个道德底线。做教师的都这样,怎样面对学生?” ⑤我苦笑,十几年过去了,他仍是校园里当年那个青葱..的青年;而我,已成熟老练....得连 我自己也不敢相认了。生活,总是这样,让人无奈地改变,又让人反躬自省,难以心安。 ⑥带高三的那年,学校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一天,学校领导来找我,特意告诉我:上 学年,他在普中带高三,带得很好。他的班上,除一部分考上大学外,还有一部分成绩不错 的复读生。今年,他担当着复读生的班主任。领导的意图,明显不过——把那些复读生挖过 来。我虽觉得这样做不地道,但也无奈,还是去了。 ⑦以我的鬼精明,挖他的墙脚,还不是易如反掌?几天暗地里活动,他的学生中,有很 大一部分都答应跟我走。大家大概都觉得不好意思和他说吧,商量的结果是先走,然后再给 他打电话,告诉实情。 ⑧走的时候,是个雨天,我特意雇来一辆公交车。我们准备走时,他来了,打一把伞, 来送行。一切,都在他眼底。我站在那儿,红着脸,很惭愧。学生们也低着头。他笑笑,很 豁达,说:“去吧,如果你们觉得这样对你们的发展有利,就去吧。不过,无论走到哪儿, 都要注意身体,好好学习,不要让我失望。”他的眼圈红了,孩子们的眼圈也红了。然后, 他走近我,拍拍我的肩:“孩子们都交给你了,一路注意啊!” ⑨车子走了好远,回过头来,看见他仍立在细雨中,静静地、孤独..地、落寞地、倔强..地 站着。 ⑩有个学生说:“我们的老师真可怜!”一句话,车里响起了一片啜泣声。那一刻,我的 眼圈也红了,为他,为我,也为了孩子的话。 12.这篇小说主要写了“他”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2 分) 13.联系全文,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你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4 分) (1)十几年过去了,他仍是校园里当年那个青葱..的青年;而我,已成熟老练....得连我自己 也不敢相认了。 (2)车子走了好远,回过头来,看见他仍立在细雨中,静静地、孤独..地、落寞地、倔强.. 地.站着。 14。选文中的“我”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3 分) 15.下面各项对该篇小说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 分) ( ) A.小说中的两个人有着相同的起点,相似的经历,但在生活中却有着不同的境遇.这源 于他们对生活有着不同的认识与追求。 B.小说中的“他”是一个与诗书、田园为伴,乐情山水,从来不去经营自己的人际关系, 不想改变自己命运的人。 C.因学校之间的竞争而挖墙脚一事,把小说情节进一步向前推进,学生的一句“我们的
老师真可怜”,不仅会给读者带来一阵心灵伤痛,也会让读者陷入深思。 D.文章题目“一个人的坚持”中的“坚持”,表明“他”始终坚守做人的道德底线,坚持 自己的信念,是一个令人尊敬的人。 16.品读文章最后一段画线句子,请你用第一人称写一段话,描述“我”此时的心理。 (3 分) (i)阅读下面选文,回答 17--21 题。(18 分) 公共品的悲剧 ①在伊拉克南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交汇处是一片广阔的沼泽地带,盛产稻米 和鱼类。在传说中,这里就是《圣经》中所说的伊甸园。但是现在,这个伊甸园已经由于排 水道的兴建以及上游来水的减少,变成了一片有利于美军坦克长驱直入的荒漠。残存的一小 点沼泽。也很有可能在 10 年内完全消失。 ②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只要翻开报纸,就能发现类似的事情比比皆是,可谓触目惊 心.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阅读此类新闻的过程中也都经历了一个“心理强化”的过程, 时间一长.难以在人们内心激发出更强烈的情感了。 ③但是河流们并没有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坚强,相反,它们越来越脆弱。埃及的尼罗河、 中国的黄河、巴基斯坦的印度河、美国的科罗拉多河和格兰德河这样的大江大河都变成了沙 地中的涓涓细流。全世界的江河正在发生某种剧变。 ④在中国.仅仅过去 50 年所修筑的黄河大坝,其总规模就相当于 13 条长城,但是这对 于多沙的黄河来说,根本不是一条长远的治理之道。在美国,菲尼克斯的 300 多万居民虽然 生活在沙漠里,但是挥霍起水来毫不在意,他们不但造出大量私人湖泊,开发商还争相提供 绿草如茵的高尔夫球场、繁茂的花园和高大的喷泉,这一切的代价是科罗拉多这条大河被抽 成细流,入海水量下降到几近为零。在约旦河到达约旦之前,以色列人正在用管道把它抽干; 恒河流域连年干旱,因为印度在旱季抽干了这条圣河中所有的水;伟大的阿姆河号称中亚的 尼罗河,被改变了流向,引入沙漠之中,导致成海干涸。 ⑤何止是地上的河流不再奔腾,水井也在干涸。美国中部大平原地区抽取的地下水,需 要 2000 年的降雨才能加以补充;在印度,农民们如今需要在岩石层里开凿超过半英里深的 井,往往还找不到水,而他们的父辈从前用一个吊桶就能从井里取水 c 同样的情况在中国的 腹地华北平原一样存在,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华北平原的农村处处掀起了打机井的新高 潮,因为.快速下降的地下水位让老机井都走向了报废。 ⑥)长期以来,大多数人都会以为水是被工厂消耗掉的,其实,今天,70%从河里和地 下抽取的水被用来浇灌 6.7 亿英亩的土地,生产出全球 l/3 的粮食,因为在“绿色革命” 后普遍种植的矮秆小麦等高产作物都需要大量的水来灌溉。世界粮仓填满了,但是,一扇门 打开,就有一扇门关闭,河流干涸,尤其是地下水的消失.将带来比粮食匮乏更为严重的后 果。仅印度、巴基斯坦和中国三个国家,每年就有 l 500 亿到 2000 亿立方米的水缺口无法 得到补充。地下水的干涸将是灾难性的,而这一危机并未被政府或者援助机构摆上议事日程。 ⑦伊甸园正在消失。没有人知道,哪一棵才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长期以来,人 类只是将水单纯视为“可资利用”的客体。这是一个典型的“公共品悲剧”,每个人都在追 逐短期财富,即使损失他们长期的、共同的未来也在所不惜。今天,我们需要一个全新的水 文伦理观。西班牙人为反对调引埃布罗河而发起行动,他们的行动理念是“珍爱水,尊重河 流”。当然,如果要寻找一种最有效的使江河避免枯竭的办法.那就是古老的、老生常谈的, 但被今天的物质充裕世界所遗忘的生活理念——节约、简朴。 17.阅渎全文,完成下面图表。(3 分) 18.品读相关文段,按照要求做题。(4 分)
(1)第②段中“心理强化”指的是 (2)第⑥段画线句子“一扇门打开,就有一扇门关闭”在文中指的是什么?(2 分) 。(2 分) 19.第⑤段采用了列数字、 (3 分) 20.通读全文,说说题目“公共品的悲剧”中“悲剧”在本文中指的是什么?(4 分)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和 。 21.除了本文所提及的“公共品”发生危机以外,请试举一例发生在你身边的“公共品的悲 剧”,并拟写一条警示语,以引起人们的关注(要求:简洁凝练,富有感染力)。 (4 分) (1)举例: (2)警示语: (四)阅读下面选文,回答 22--25 题。(15 分) 世界读书日。中国的寂寞呼唤 ①没有任何意外.翻了许多报纸和逛了几个知名网站,除了少数几个媒体,传媒世界似 乎根本就不知道 4 月 23 日是什么日子。我也是迟至去年,才从热心于推动中小学阅读的朋 友那里记住了 4 月 23 日。l 2 年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议将这一天定为¨世界读书日”。 我们引进了许多节日,但这个节日却备受冷遇。有调查表明,我国知道这个节日的人仅有 6%。 ②知不知道“世界读书日”并不重要。在没有这个节日之前,全世界的书虫说不定比今 天还多。重要的是,对于我们这个正快速前进的民族来说,社会上有多少人真诚地热爱书籍, 有多少人始终保持求知的热望,有多少人身上熏染了书香? ③不幸的是,我们看到的是这样的数据:40%的家庭藏书量不到 20 本,l 8~19 岁年 龄段的人群有 45.9%居然“不习惯”读书。 ④我以为这些依然还是比较乐观的数据。在我所见过的家庭里,可以有高清晰度的电视、 高档的家具,但很可能看不到书架,找不见书影。而一些农村,除了中小学课本,绝大多数 家庭没有收藏任何书籍——那里是书的荒漠。 ⑤此外,我们还把阅读极力功利化了。“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几乎尽人皆知。从上幼 儿园的那一天起,孩子就被告知:读书是为了找到一个好工作,为了出人头地。为了挣得一 个好的前程。几乎没有家长、老师会说:读书也可以只是为了心灵的快乐.只是为了寻求生 活的意义。于是读书的功用就被窄化为追求“黄金屋”“颜如玉”,一旦目标达到,就弃书籍 如敝屣。 ⑥书香酿造文明。西方哲人说:“我爱我师,但更爱真理。”其为知识而知识的态度令人 敬畏。孔子也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孜孜不倦地求知并用知识改变实践,本身就是 幸福。文明之所以不坠并发扬光大,正是因为有一代又一代的读书分子前赴后继。遗憾的是, 每当检讨我们悠久的历史,一些人就只看到专制或者是称霸世界的经济规模、四大发明,而 不注意古代士人对于民族精神血脉接续的关键作用;探寻别国崛起的根源,就只对政治、经 济的因素兴奋莫名,对于精神层面的东西视而不见。 ⑦我们要造就新的文明,就再不能忽略心灵、精神,就再不能仅仅崇奉“仓廪实而知礼 节”的逻辑。 ⑧我们要造就新的文明,就必然需要“熏”出新一代的读书分子,更准确地说,是需要 培育出新的一代文化心灵:他们将给予书籍必要的敬意,他们对知识和生活怀有同样的热情, 他们经常与历史、现实中最优秀的心灵对话,他们将浇灌出我们时代伟大的书业~一有伟大 的书业,才有伟大的时代。 ⑨4 月 23 日,或许需要这样寂寞的呼唤。 22.文章主要采用了 (4 分) 23 . 作 者 指 出 我 国 在 读 书 方 面 存 在 两 个 严 重 问 题 : 一 是 是 。(4 分) 和 的论证方法,阐明了 的观点。 ; 二
24.阅读第⑤⑥两段,按要求做题。(4 分) (1)说说作者认为读书的意义是什么。(2 分) (2)请为第⑥段再补写一个论据。(2 分) 25.根据提供的资料,回答问题。(3 分) 资料链接:孩子是最应读书的,但现在孩子的阅读兴趣普遍存在问题,由动画片改编的 “电视书”最受孩子追捧。此外,如漫画、鬼怪类书籍等,在孩子们中间也很有市场。一位 致力于儿童阅读推广的作家感叹道:现在的学生只有时间去看“作文辅导”“习题解答”,或 者只看那些轻松浅薄的读物,根本没有时间去阅读那些对他们的心灵有着养育作用的经典名 著。 (节选自《半月谈》) 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上述资料反映了什么问题。请你为学生阅读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三、写作(满分 60 分) 26.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如果你种下的是葵花,秋天收获的是一片金黄;如果你种下的是甘蔗,秋天收获的定是 蜜糖;如果你种下的是莠子。秋天收获的是一片杂草;如果你什么也没种,秋天收获的则是 一片空白…”请以“收获”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要求:①文体不限。600 字左右。(如果写诗歌,不少于 20 行)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③书写优美,字迹工整,卷面整洁。(达到此项要求,评分时可酌情奖励 2 分) 参考答案 (评分:1 分。每个 0.5 分) shùn(评分:1 分。每个 0.5 分) 1.依据书写是否规范、优美、工整,分别赋 1~2 分 2.(1)bào (2)漫 拒 (3)孤独无助的群体。(2 分) (4)A C(评分:2 分。每处 l 分) 3.(1)经过全市人民共同努力,我市的空气质量状况有了明显改善。(2)这篇文章列举了大 量事实,控诉了人类滥杀动物、破坏自然的恶行。(评分:2 分。每小题 1 分) 4.D(3 分) 5.示例:旋律优美的音乐让人沉浸其中(评分:2 分。) 6.老舍虎妞厉害、泼辣、有同情心(评分:3 分。每空 l 分) 7.(1)欲上青天揽明月(2)零落成泥碾作尘 (3)青霭入看无 (4)田园寥落干戈后 (5)不尽长江滚滚流 (6)窈窕淑女 (7)心随雁飞灭 (8)燕子来时新社 (9)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0)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评分:12 分。每空 l 分) 8.(1)鄙陋,指目光短浅 (2)案件 (3)可以凭借 (4)同“遍”,遍及,普遍 (评分:4 分,每小题 1 分) 9.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辙印,又登上车前横木嘹望齐军(的队形)沉着、冷静、谨慎(评分:
2 分。每空 l 分) 10.责任感和爱国热忱(或关心国家大事) 深谋远虑(有卓越的军事才能)(评分:4 分。每 空 2 分,大意对即可) 11.示例:广开言路,礼贤下士;尽职尽责,取信于民,知人善用,用人不疑;虚心求教, 不耻下问。(评分:2 分。答出 2 点即可,每个要点 l 分) 12.应聘失败;送别学生。(评分:2 分。每个要点 l 分) 13.(1)“青葱”喻指“他”充满朝气,纯洁正直;“成熟老练”暗讽“我”变得世故圆滑, 功利心重。(评分:2 分。每个要点 l 分,大意对即可)(2)“孤独”既指“他”一个人孤零 零站在雨中,又指像他这样坚守做人道德底线的人很少。“倔强”表现他虽遭挫折仍不随波 逐流,顽强坚持,不改初衷。(评分:2 分。每个要点 l 分,大意对即可) 14.“我”在文中主要起到衬托对比作用,突出了“他”这个人物形象。(3 分) 15.B(3 分) 16.提示:应围绕“我”对“他”同情、敬佩,对自己羞愧、自责的心理来描写。(3 分) 17.a 河流 b 地下水 C 过度开发利用(评分:3 分。每空 l 分) 18.(1)水资源遭破坏的消息听得多了,人们心理麻木,不以为然 (评分:2 分。大意对即 可) (2)指的是人们虽然解决了粮食问题,但却引发了水资源危机。 (评分:2 分。大意对 即可) 19.举例子作比较地下水枯竭严重(评分:3 分。每空 l 分) 20.一方面指由于人们过度开发利用,水资源正在枯竭;另一方面指人们面对这种严重局面 却还没有觉醒,只顾眼前利益,不考虑后果。 (评分:4 分。每个要点 2 分,大意对即可) 21.(1)示例:由于大量污染气体的排放,空气质量越来越差。 (2 分) (2)示例:不要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戴着防毒面罩外出。 (评分:2 分。简洁凝练 l 分, 富有表现力 1 分) 22.举例论证(摆事实)道理论证(讲道理)(评分:2 分。每空 l 分)我们要传承和创造文明, 就必须热爱书籍,保持求知的热望(2 分,大意对即可) 23.中国家庭藏书量太少(青少年喜欢读书的少) 把阅读极力功利化了(评分:4 分。每空 2 分) 24.(1)为了心灵的快乐;寻求生活的意义;传承和创造文明。 (评分:2 分,意思对即可) (2)示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评分:2 分。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均可,必须典型) 25.反映的问题:当前学生读书过于追求娱乐化和功利化。 化。(2 分)建议:应多读对思想情感具有熏陶作用的作品,多读名著,与历史、现实中最优 秀的心灵对话。(1 分)(评分:3 分。大意对即可) 26.略。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