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6年8月28日山东济宁市纪委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资料共9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6 年 8 月 28 日山东济宁市纪委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20 个,20 分) 主要考察市情国情。 二、多项选择(20 个,30 分) 主要考察公共基础知识。 三、关于 A 市住建局局长因为贪污受贿等,被移送司法机关的案 例,请写一篇案例分析报告。1500 字(20 分) [参考答案](1547 字) 关于 A 市住建局局长 xx 贪污受贿案例的分析报告 当前反腐大环境下,部分党员领导干部不收敛不收手,利用职务 之便大肆敛财,最终受到党纪国法的惩治。从近年来查办的案件中发 现,贪污受贿案件仍居多例,比如:A 市住建局局长 xx 贪污受贿案, xx 利用职务便利,共收受贿赂款 xx 万元......。xx 年 xx 月 xx 日, 被移送司法机关。 xx 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他付出了艰辛的努 力,但无止境的贪欲却让他走上了违法犯罪之路,本来值得自豪的人 生却变成了永远的耻辱。心存侥幸、以权换钱留给 xx 的是痛苦和悔恨, 留给世人的则是深刻的警示与反思。 一、案情回顾 二、案因分析 xx 从一名普通工人成为一名正科级领导,他为党做了大量的工作, 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最终未能战胜心理的防线,被贪欲所害。主要原 因是其长期以来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放松了对世界观的深刻改 造,放弃了党性修养,从而导致理想信念缺失,法纪观念淡薄,贪欲 私心极度膨胀。主要变现有:1、思想观念错位,为钱丧失理智。分析 xx 贪污受贿案,其在利益的驱使之下,经不起诱惑,丧失了理智,最 终以身试法,走上了违法违纪的道路。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只要 有钱经过他手,无论钱多钱少,他都要捞一把;凡求他办事的,必要 给好处费,没有好处费就不办事,不意思意思就不签字。2、 法纪观念淡薄,侥幸心理作祟。贪欲一旦突破了思想道德防线,就会
一发而不可收拾。......为了满足更大的私欲,xx 不择手段,将法律、 纪律全抛在脑后。在不断索贿、受贿的同时,还大肆进行贪污。......。 3、违反规章制度,为贪不择手段。xx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为了满 足个人私欲,无视国家法律和党的纪律。刚开始,他还能按规章制度 办事,可后来为获取更多利益,胆子越来越大,作案手段也越来越直 接,不惜违反规定,弄虚作假,化整为零,进而大肆贪污公款。......。 三、案件警示 xx 给领导和同事们的印象是工作有能力,做事考虑全面。由于他 工作成绩突出,逐步从一名普通工人走上了领导岗位。然而他却没有 珍惜这一切,因为一念之差,毁了自己的前程,给自己和亲人带来莫 大的痛苦。伍兴华所犯的错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和启示。 1、要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是行动的先导。xx 贪污受贿案的发生,再一次提醒我们,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员领导干 部的立身之本,不断加强学习是对党员干部的起码要求。放松了学习, 理想信念就会淡化,精神支柱和追求就会丧失。所以,加强对党员领 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是各级组织的一项长期任务。 2、要加强对党纪法规的学习教育,做到自警、自省、自励。伸手 必被捉。反思 xx 走向违法犯罪的历程,缺乏遵纪守法意识是他贪污受 贿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他看来,贪污受贿的人多了,别人都没事,自 己也不会出事。随着贪欲的增强,胆子也越来越大,逐渐从受贿到主 动索贿,甚至贪污;从被动收钱到主动与对方谈好提成比例再办事。 所以我们要坚持以正面教育引导倡廉、警示教育反省讲廉、文化教育 陶冶思廉。要加强警示教育,观看警示教育片,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 的人。要加强党纪法规的学习教育,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的纪律观念和 法制观念,引导他们切实增强遵纪守法意识,严格规范行为,增强廉 洁从业的自觉性,真正做到依纪依法办事。 3、要健全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制约机制。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 致腐败。xx 作为 A 市住建局局长,手中握有一定权力,大事小事都是 他一个人说了算,在他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的过程中,都存在监督 不力的问题。由此可见,要进一步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和管理, 使其权力始终处于有效的监督之下,做到党员干部的行为延伸到哪里, 监督就跟到哪里。要建立健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全面监督体系, 使事前预防和事中监督充分发挥作用。要充分体现监督的有效性,在 细化和完善内部监控机制上下功夫,规范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从业行为, 防止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 四、论述题(30 分)
2015 年 9 月,王岐山在福建调研时强调,“让咬耳朵、扯袖子、 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2016 年 7 月,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 党问责条例》通知要求,“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两 个常态”指向的都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常态,目的是为了减少和预防腐 败,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 请你运用《党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问 责条例》等党内法规 ,联系我市纪检监察工作实际,以“把握运用两 个新常态,有效减少预防腐败”为题目写一篇论文。 要求: 1、对“两个新态”进行阐述和辩证分析。 2、联系我市纪检监察工作实际,运用《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提 出符合实际的工作思路和措施。 3、字数 2000 字左右。 [深度解读] 反腐败常态化的思考 腐败被称为“政治之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反腐倡 廉建设永远在路上……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努 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政 治生态。”这表明,新常态下,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 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必须实现反腐败常态化,这是全面从严治 党的关键所在。 一、反腐败常态化的重大意义 近年来,一些国家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是重要原 因。大量事实表明,如果反腐败不能常抓不懈,任腐败问题愈演愈烈, 最终必将导致亡党亡国。 第一,反腐败常态化有助于从严治吏。习近平指出“党要管党, 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当前反腐败斗争形 势依然严峻,衡阳的贿选案、山西的塌方式腐败案、广东茂名窝案等 案例深刻启示我们,领导干部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源 于管理上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是纪律松弛、治吏不严所造成的。因 此,对领导干部身上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经常性“咬咬耳朵” “扯扯袖子”,提醒领导干部守住做人、处事、为官、用权、交友的 底线;在执行巡视、审计、民主生活会、诫勉函询等制度中严格落实 “经常”“认真”四字,警示领导干部干净为官、谨慎用权;任何干 部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依纪依法严肃查处;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里,让干部戴上“紧箍咒”、涂上“防腐剂”,造就一支忠诚、干净、 担当的干部队伍。 第二,反腐败常态化有助于从严治党。苏共曾是个有着 90 多年历 史、连续执政 70 多年的大党、老党,在有 20 万党员时夺取政权,在 有 200 万党员时打败法西斯侵略者,而在有近 2000 万党员时丢失了政 权。实践证明,如果不能实现常态化反腐,而是任腐败蔓延,就可能 导致党变质,国变色,执政地位毁于一旦。习近平指出:“党要管党, 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 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对我们党治国理政的考验 之大前所未有,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党,关键在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只有对 腐败常抓常管、抓出成效,我们党才能经受住“四大考验”、应对好 “四大危险”,才能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第三,反腐败常态化有助于依法治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 议》指出:“对违反党规党纪的行为必须严肃处理,对苗头性倾向性 问题必须抓早抓小。”腐败现象像病毒一样侵蚀和干扰社会各要素的 协调统一,及时查处腐败分子,防止党员干部从违纪走向违法,社会 会变得更加规范有序、公平正义。党规党纪是全体党员必须遵循的行 为底线,党规党纪对党员的要求严于国家法律对普通公民的要求,这 有助于建设法治国家。反腐败常态化需要健全的党纪党规,完善党内 法规制定体制机制,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构建以 党章为根本、若干配套党内法规为支撑的党内法律制度体系,提高党 内法规执行力,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深远意义。 二、反腐败常态化的基本要求 (一)拒腐的思想防线常态化道德高尚是领导干部做到清正廉洁 的基础。据中纪委公布,党的十八大以来已有 110 多位省部级、军级 以上领导干部落马,剖析这些落马官员,他们在忏悔中都有一条“忽 视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放松了党性修养”。鲜活的事例昭 示我们,要坚持从教育抓起,以教育引导广大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不断夯实廉政从政的思想道 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特别要引导党员干部将守纪 律讲规矩挺在前面,认真遵守党纪党规,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 行有所止。 (二)惩腐的打击力度常态化党章规定:“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 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因此,实现常态化反腐,必须反对特权思想, 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有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 肃追究和严厉惩处;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做到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
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发 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多少查处多少,不定指标、上不封顶,除恶务 尽。 (三)治腐的制度机制常态化在全世界相对清廉的国家,都有一 套细致严格的反腐倡廉制度和机制。荷兰的“职位制”是公务员敬业 奉献的警示钟;德国的“轮岗制”是公务员贪腐的“防火墙”;新加 坡的“资产宣誓制”是公务员清廉的“紧箍咒”。瑞典的《反行贿受 贿法》,对受贿罪的规定非常具体,如接受礼品不能超过 300 瑞典克 朗,每顿饭每个人不能超过 120 瑞典克朗等。由此可见,要推动反腐 败常态化,就要形成常态化的制度机制,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 严厉惩治腐败,形成强大震慑,形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加强体制机 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强化监督管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 不能腐的有效机制。 (四)反腐的日常监督常态化在比较清廉的国家,社会的清廉均 离不开企业、公民和社会组织的支持和参与。韩国《反腐败法》明确 规定要加强与民间组织的合作,而且成立了公民社会组织——反腐败 与透明公约委员会。北欧国家设置司法总监、国会监察专员及各类专 业监察专员监督政府,芬兰各级政府机构均设立审查官。世界上大多 数国家都成立了独立、权威的审计部门,意大利规定审计过程和审计 结果必须向全社会公开。现实表明,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 增长是合乎规律的经济新常态,领导干部在严格约束和监督下为官用 权也应成为一种“新常态”,应促进党内监督、人大监督、行政监督、 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组织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等,形成科学 有效的权力运行和监督体系,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使每一名党员干 部在监督之下工作和生活。 三、反腐败常态化的主要着力点 (一)核心:坚持依法依规管党治党依法依规管党治党是常态化 反腐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要原则。一要维护党章的严肃性。习近平总 书记强调,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党员领导干 部要增强党章意识,把党章作为指导党的工作、党的建设、党内活动、 党员言行的根本依据、行为准则。二要坚持党纪严于国法。凡是法律 已有明确规定的违反法律的行为,一定是违反党纪的行为;凡是党员 干部违法犯罪的,必是违纪在前。所以,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 部不仅要模范遵守国家法律,而且要按照党规党纪以更高标准严格要 求自己。三要与时俱进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在新修订的《中国共 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规章基础上, 进一步完善各项党纪党规,全面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
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逐步形成党的纪律与国家法律的衔接 机制,推进党纪与国法的协调统一。 (二)根本: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中央提出,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这就 要求,一是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各级党委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 工作作为本职工作,加强统一领导,把反腐败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 同落实、同检查;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支持执纪执法机关 查处违纪违法问题;党委主要负责人要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重 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 亲自督办,当好廉洁从政表率。二是落实纪委的监督责任。各级纪委 要按照党章规定认真履职,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 工作,聚焦主业,执好纪、问好责、把好关,严肃查处腐败问题。三 是增强纪委监督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推进纪律检查体制改革,赋予 纪委相对独立的检查权、问责权、审查权、提名考察权等。四是强化 责任追究。无论是党委还是纪委,都要承担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做到 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要健全责任分解、检查监督、倒查 追究的完整链条,有错必究,有责必问。 (三)重点:用好巡视这把反腐“利剑”习近平指出:“巡视组 要当好中央的‘千里眼’,找出‘老虎‘’苍蝇’,抓住违纪违法问 题线索。”可见,巡视工作的作用,不仅在于能让中央、省委及时了 解掌握情况、发现问题,更重要的在于引导、规范和威慑。根据近年 巡视工作经验,巡视工作应有明确的职责定位,巡视内容不能太宽泛, 要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个中心进行;巡视工作要着力发 现是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违反中央八 项规定的问题,着力发现领导干部是否存在权钱交易、以权谋私、贪 污贿赂、腐化堕落等违纪违法问题;运用好巡视成果,及时反馈巡视 意见,把解决问题的担子压给被巡视单位党委(党组),抓紧跟踪了 解整改办法和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回访以巩固巡视成果。新版《中 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将十八大以来行之有效的巡视工作方针和经 验做法,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有创新, 如常规巡视和专项巡视“双剑出击”、中央巡视和地方巡视“两线作 战”,其核心意义都在于提高寻虎找蝇的精准度,让巡视更好地发挥 利剑作用。因此,要努力贯彻落实新条例要求,使巡视这把利剑更准、 更快、更灵活,形成常态化震慑,推动反腐败常态化真正实现。 (四)关键: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 次全会上强调:“要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严肃查处腐败分 子,着力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围。”深入推进反腐 败常态化,必须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任何人触犯党纪国法都要 依纪依法严肃查处。首先,要坚持抓早抓小。《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
条例》规定:“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对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 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把纪律挺在前面,注重抓早抓小。”不搞“网 开一面”“法外施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能养痈遗患。其次, 要做到有腐必惩。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坚持“老虎”“苍蝇” 一起打,既坚决查处大案要案,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干部中的滥用职 权、腐化堕落案件,又要切实维护号众合法权益,严肃查处损害号众 利益的各类案件。重点查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号众反映强烈, “四风”问题突出的各级领导干部。第三,加强反腐力量。整合办案 队伍,提高对腐败问题揭露、发现和查处的概率,加大惩诫问责力度, 切实改进巡视工作,努力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第四,创新 审查方法。坚持快查快办,查清主要违纪事实,作出纪律处分,对涉 嫌犯罪的按程序移送司法机关;制定“拟立案、初核、谈话函询、暂 存和了结”5 类处置标准,理清纪律审查思路和环节,创新纪委工作方 法等。 (五)基础: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 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没有健全的制度,权力没有关进制度的笼 子里,腐败现象就控制不住。实现反腐败常态化,把权力关进制度之 笼是前提和基础。一是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实行权责对应, 明确权力清单,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二是把制度 笼子扎紧扎密。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制度的配套衔接, 构筑起反对腐败的“天然屏障”,使腐败无处遁形。三是提高制度的 执行力。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不留“暗门”、 不开“天窗”,防止“破窗效应”,对违规违纪、破坏制度的现象和 行为,必须严厉查处,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真正让铁规 发力、让禁令生威。 [参考范文](1995 字) 把握运用两个新常态,有效减少预防腐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 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制定实施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度。 党风廉政建设,党委要负主体责任。各级党委特别是主要负责人必须 牢固树立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严重失职的意识,解决好不想抓、不 会抓、不敢抓的问题,切实担负起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于 2016 年 7 月 8 日起开始实施,《条例》 以党章为根本遵循,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及存在的紧迫问题开展问
责,释放了有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强烈信号,进一步扎紧了全面从严 治党制度笼子,以问责倒逼责任落实,实现了党内问责的精细化、系 统化和法治化,体现了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的鲜明态度和 坚定决心,为管党治党提供了有力思想武器和法规利器,为严肃党内 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提供了重要保障,有利于激发管党治党 责任意识形成工作合力。 “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这一形态强调的是“防致 病”理念,未雨绸缪、无病常防,着眼于监督执纪贵在把功夫下在平 时,既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做到“一日三省其身”,勇于自我批评、自 我反省、自我监督,养成自觉接受监督的习惯,慎独、慎初、慎微、 慎权、慎友,努力不犯错或少犯错,又要求强化组织责任,加大组织 监督力度,严抓严管、真抓真管,从小事小节小错抓起严起,对党员 干部工作、生活、作风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通过开展批评与 自我批评、针对性谈话、常态化管理教育等方式,咬耳扯袖、提醒告 诫,远离纪律和规矩“底线”,防止一时迷失,防微杜渐,防患于未 然。只有实现党内关系正常化、批评和自我批评经常化,才会有真诚 坦荡的咬耳扯袖,才会有心悦诚服的红脸出汗,才能够管住大多数。 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这一形态强调的是执行制度关键 在人,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党的领导是具体的不是 抽象的,“领”就是率先垂范、引领示范,“导”就是要发现问题、及 时纠正。问责条例能否起作用,关键在于各级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能 不能担当、敢不敢较真、有没有战斗性。“己不正,焉能正人。”领导 干部不能只对着下级说事,要把自己摆进去,手电筒对着自己照。以身 作则、以上率下,敢于较真碰硬、发声亮剑,以眼里不揉沙子的认真劲 儿对失职失责现象说不,以敢问责、严问责、常问责的行动徙木立信, 才能树立“有权必有责,失责必追究”的正确导向,把管党治党的政治 责任落到实处。 “令在必信,法在必行。”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必须 强化执行力、彰显震慑力。问责是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的重要手段,不 能感情用事。坚决破除好人主义、一团和气,把该打的板子狠狠打下去, 不搞下不为例、网开一面,不搞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才能形成“问责 一个,警醒一片”的震慑效应,增强广大党员对制度的敬畏之心。始终 保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紧盯问责条例规定的六种问责情形严 肃问责,层层传导压力,对不敢问责的也要问责,才能利剑高悬、震慑常 在,以问责常态化促进党的纪律执行到位。纪委、纪检组也要从自身做 起,肩负起监督执纪问责的职责使命,做到动真格、敢问责,使问责利器 在实践中释放威力、更加锐利。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