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9年上海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26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5页 / 共26页
第6页 / 共26页
第7页 / 共26页
第8页 / 共26页
资料共26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09 年上海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第 1—4 页)和第Ⅱ卷(第 5—12 页)两部分。全卷共 12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考生注意: 第Ⅰ卷(共 60 分)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在答案卡上用钢笔或圆珠笔清楚填写姓名、准考证号 校验码,并用 2B 铅笔正确涂写准考证号和校验码。 2. 第Ⅰ卷(1—32 题),由机器阅卷,答案必须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考生应将代表正确答 案的小方格用 2B 铅笔涂黑。注意试题题号和答题卡编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答题需要更 改时,必须将原选项用橡皮擦擦去,重新选择。答案不能涂写在试卷上,涂写在试卷上一律 不给分。 一、单选题(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1 分题(共 8 题) 1.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只含有 C、H、O 三种元素的是 A. 氨基酸 C. 脱氧核糖 B. 核苷酸 D. 磷脂 1.解析:氨基酸由主要由 C、H、O 和 N 四种元素组成,核苷酸由 C、H、O、N 和 P 组成, 脱氧核糖是一种戊碳糖只由 C、H 和 O 组成,磷脂由 C、H、O、N 和 P 组成。 答案:C 2.下列疾病中,由病毒引起的是 A. 白化病 C. 结核病 B. 炭疽病 D. 狂犬病 解析:白化病是一种遗传病,由基因控制;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 引起,二者都是细菌不是病毒;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 急性传染病。 答案:D 3.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 A. 具有新的生理功能 B. 出现新的形态结构
C. 出现地理隔离 D. 形成生殖隔离 解析: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形成生殖隔离。 答案:D 4.基因型为 AaBBccDD 的二倍体生物,可产生不同基因型的配子种类数是 A.2 B. 4 C. 8 D. 16 解析:由基因型可知有四对基因,根据自由组合的分析思路应拆分为四个分离规律,Aa、 BB、cc 和 DD,其产生的配子种类依次为 2、1、1、1,则该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为 2×1× 1×1=2 种。 答案:A 5.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抑制线粒体的功能会影响主动运输 B. 核糖体由 RNA 和蛋白质构成 C. 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有高尔基体 D. 溶酶体可消化细胞器碎片 解析: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能量主要由细胞中的线粒体提供;核糖体是蛋白质形成的 场所,由蛋白质和 RNA 构成;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中主要与细胞分泌有关,在植物细胞中 与细胞分裂有关,并不是只在分泌功能的细胞中存在;溶酶体负责细胞内消化,内含多种水 解酶可以将细胞内一些衰老破裂的细胞器清除掉。 答案:C 6.右图所示的细胞类型转换过程为 A. 细胞融合 B. 细胞生长 C. 细胞分裂 D. 细胞分化 解析:由图示可知是细胞的形态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应为细胞分化。 答案:D 7.用班氏试剂鉴别健康人的下列四种液体,出现红黄色沉淀的是 A. 血清 C. 胃液 B. 唾液 D. 尿液
解析:班氏试剂与还原性糖水浴共热才会生成红黄色沉淀,正常健康人体中血清含有葡萄糖 为还原性糖;唾液中主要是唾液淀粉酶等消化酶,胃液也主要是消化酶,是蛋白质类不具有 还原性;尿液中不含葡萄糖。 答案:A 8.下列人体不同种类的体液之间,电解质浓度差别最大的一组是 A. 血浆与组织液的 3HCO B. 组织液与细胞内液的蛋白质 C. 血浆与组织液的Cl  D. 组织液与淋巴液的 Na 解析:细胞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需要多种酶共同参与,酶大多为蛋白质,因而细胞内液 与组织液在蛋白质浓度上相差较大。 答案:B (二)2 分题(共 20 分) 9.存在于盐湖和热泉中的两类细菌都具有的特征是 A. 在极端环境下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 B. 对利福平敏感 C. 在极端环境下都不进行分裂生殖 D. 都没有细胞壁 9.解析:两类细菌既然能在盐湖和热泉生存,必定适应了环境,一定会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 和分裂生殖;革兰氏阳性菌对利福平效果较为敏感;细菌是有细胞壁的。 答案:A 10.过量摄入糖类会导致体内脂肪积累,其部分原理如右图所示。其中过程 X、物质 Y 和物 质 Z 分别是 A. 糖酵解、丙酮酸、脂肪酸 B. 有氧呼吸、乳酸、脂肪酸 C. 糖酵解、乳酸、胆固醇 D. 有氧呼吸、丙酮酸、胆固醇
解析: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合成的,在生物体内,合成甘油的原料主要来源于糖酵解途径, 则 X 应为糖酵解、Y 应为丙酮酸、Z 应为脂肪酸。 答案:A 11.高的动脉血压引起降压反射。发生降压反射时 A. 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频率降低 B. 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 C. 心排血量和外周阻力降低 D. 依靠正反馈调节使血压相对稳定 解析:动脉血压升高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增多,通过中枢机制,交感神经紧张性活动减 弱,使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动脉血压下降。这一过程应为负反馈 而不是正反馈。 答案:C 12.将刚采摘的乱玉米立即放入沸水中片刻,可保持其甜味。这是因为加热会 A. 提高淀粉酶活性 B. 改变可溶性糖分子结构 C. 防止玉米粒发芽 D. 破坏将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的酶 解析:刚采摘的甜玉米内含有大量将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的酶,这些酶可将可溶性糖转化为 淀粉使其失去甜味,经沸水高温处理使酶失活来保持甜味。 答案:D 13.下列关于人体内血脂代谢及其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可以来自于小肠的乳糜微粒 B. 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偏高会导致高胆固醇血症 C. 脂肪细胞中甘油三酯与葡萄糖可以相互转化 D. 脂高血糖素促进甘油三酯的分解 .解析:高密度脂蛋白可将周围组织的胆固醇转送到肝脏而排出,体内高密度脂蛋白水 平越高,则预示身体清除胆固醇的能力越强,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越小。 答案:B 14.扩豌豆进行遗传试验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 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
B. 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 C. 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 D. 人工授粉后,应套袋 解析:豌豆为雌雄同株,自花授粉且是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都是自交,孟德尔的豌 豆杂交实验是人工杂交,在花蕾期人工去雄。 答案:C 15.某蛋白质由 m 条肽链、n 个氨基酸组成。该蛋白质至少有氧原子的个数是 A. n-m C. n+m B. n-2m D. n+2m 解析:由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一个氨基酸至少有两个 O,形成蛋白质缩合过程中要 脱掉水,2n-(n-m)=n+m。 答案:C 16.在光照下,将等细胞数量的衣藻和大肠杆菌分别接种到只含无机盐的培养液中培养,结 果是(虚线和实线分别表示大肠杆菌和衣藻的生长曲线) 解析:衣藻是低等植物能利用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合成有机物,大肠杆菌是异养 生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摄取现成有机物,在只含无机盐的培养基上几乎不能 生长。 答案:C 17.某条多肽的相结分子质量为 2778,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110,如考虑终止密 码子,则编码该多肽的基因长度至少是 A. 75 对碱基 C. 90 对碱基 B. 78 对碱基 D. 93 对碱基 解析:根据题中条件可知该多肽由 30 个氨基酸组成,则应为 30 个密码子再加上终止 密码子应为 31,编码多肽的基因碱基为 31×6=186,93 对碱基。 答案:D
18.某二倍体动物的某细胞内含有 10 条染色体、10 个 DNA 分子,且细胞膜开始缢缩,则该 细胞 A.处理有丝分裂中期 B. 正在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C. 将形成配子 D. 正在发生 DNA 复制 解析:此时细胞内 10 条染色体和 10 个 DNA 分子,没有染色单体即 DNA 未复制,且细胞 开始溢缩则应处于分裂的末期。 答案:C 19.用测微尺测量某个洋葱表皮细胞的长度时,下列目镜的组合中,视野目镜测微尺每小格 所代表的实际长度最小的是 ①目镜 10× ② 物镜 10× ③目镜 16× ④物镜 40×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放大倍数越大,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越小。 答案:D 20.在牛蛙的脊髓反射实验中,若要证明感受器是完成曲腿反射必不可少的环节,下列操作不 合适的是 A. 环割后肢脚趾尖皮肤 B. 用探针破坏牛蛙的脊髓 C. 用 0.5%HCl 溶液刺激趾尖 D. 剪去牛蛙的脑 解析:该实验是证明感受器是完成屈腿反射的必要环节,则感受器应为实验中的单一变量即 感受器的有无,破坏牛蛙的脊髓无论有无感受器都不会发生屈腿反射。 答案:B 21.下列技术中不能获得抗锈高产小麦新品种的是 A. 诱变育种 B. 细胞融合 C. 花粉离体培养 D. 转基因 解析:花药离体培养获得是单倍体,一般高度不育。 答案:C 22.右图中①和②表示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变异. ①和②所表示
的变异类型分别属于 A. 重组和易位 B. 易位和易位 C. 易位和重组 D. 重组和重组 解析:由染色体图像可判断①中两条为同源染色体②中两条为非同源染色体,①是同源染色 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换部分染色体片段属于重组,②是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部分染 色体属于易位。 答案:A 23.人体内往往存在着针对一种病毒的不同抗体,合理解释的是 A. 病毒表面往往存在多种蛋白质分子 B. 病毒基因在细胞内能高效复制 C. 病毒表面往往存在多个同种蛋白质分子 D. 病毒基因在细胞内能高效表达 解析:一种病毒表面往往有多种蛋白质分子,刺激机体产生针对这种病毒的不同抗体。 答案:A 24.下列关于叶肉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适宜光照下,叶绿体和线粒体合成 ATP 都需要 2O B. 只要提供 2O ,线粒体就能为叶绿体提供 2O 和 ATP C. 无光条件下,线粒体和叶绿体都产生 ATP D. 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 ATP 合成酶,都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光照下叶绿体是通过光反应产生 ATP 不需要 O2,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需要丙酮酸和 O2。 答案:D 25.蓍草是菊科植物的一个种。采集同一山坡不同海拔高度的蓍草种子,种在海拔高度为零 的某一花园中,植株高度如右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原海拔高度不同的蓍草株高的差异表现出物种多样性 B. 不同海拔高度蓍草之间不能杂交或杂交不育 C. 研究遗传差异是否影响着草株高,需原海拔处的数据
D. 图示结果说明蓍草株高的变化受到花园生环境的影响 解析:图示曲线体现的是不同海拔高度的植株在同一海拔的株高,没有原海拔的株高; 不 同海拔的植株仍为同一物种,可以进行基因交流;研究遗传差异影响植株,要有原海拔的株 高与现海拔处株高对比说明;如受花园生境的影响株高应该相同。 答案:C 26.与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的优越性表现在通过有性生殖 A. 可增加遗传物质重组的机会 B. 可保持亲、子代遗传性状的一致 C. 产生的子代都是二倍体 D. 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子代数量 解析:有性生殖指由亲本产生雌雄配子,经过雌雄配子的结合,成为合子(受精卵), 再由合子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过程中会发生广泛的基因的组合, 增加了变异的几率。 答案:A 27.甲型 N1H1 流感病毒能在宿主细胞内繁殖,其主要原因是该病毒 A. 基因组变异过快 B. 基因复制和表达过程过于简单 C. 基因和蛋白质的结构与宿主的相似性很高 D. 利用宿主细胞的酶完成基因复制和表达 解析:病毒是专营性胞内寄生生物,缺少代谢必须的酶及场所,不能独立生存,必须 在宿主细胞内借助宿主细胞的酶系统来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及蛋白质的合成。 答案:D 28.神经电位的测量装置如右上图所示,其中箭头表示施加适宜刺激,阴影表示兴奋区域。 用记录仪记录 A、B 两电极之间的电位差,结果如右侧曲线图。 录仪的 A、B 两电极均置于膜外,其它实验条件不变,则测量结 若 将 记 果是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