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斗星),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韩非
D.孙武
2.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措施中,调整生产关系的措施是
A.兴修水利工程 B.推行重农抑商
C.承认土地私有 D.推广牛耕生产
3.不能从右图中获取的信息是
A.中央对地方实行分郡管理
B.王朝的都城位于西部的咸阳
C.灵渠沟通了长江与珠江水系
D.修建的长城西端点是陇西
4.中国 1902——1904 年翻译西方书籍统计简表
类型
哲学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应用科学
杂录
数量
327 种
112 种
56 种
38 种
比重
61%
21%
11%
7%
由统计简表可知,这一阶段的翻译著作
A.侧重学习西方自然科学技术
C.全面宣传实业救国经济思想
5.下表是 1978 年宪法与 1982 年宪法部分内容比较表。从比较可知,1982 年宪法
B.重点关注中国未来政治发展
D.深刻反思鸦片战争失败原因
1978 年宪
规定“……生产资料所有制现阶段主要有两种: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社会主
法
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把“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列入总任务。
1982 年宪
法
增加:“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 ,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
补充。”“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
按比例地协调发展。” 把“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等内容删除。
从比较可知,1982 年宪法
①注意纠正“左倾”思想错误 ②促进公有制向私有制的全面转化
③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④适应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其显著特点是
①近代工厂制度的确立②重工业时代的到来
③欧美诸国同时展开④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下列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生的战役,其先后顺序是
①莫斯科战役②百团大战③斯大林格勒战役④柏林战役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D.②③①④
8.二战后到七十年代,西欧和日本经济快速发展,其相同的原因不包括
A.利用最新科技成果 B.利用美国经济援助
C.组建区域经济组织 D.制定合适的经济政策
9.右图 Dragon(中国龙)是美国人绘制的,龙身上
写着“China Economy”(中国经济),它的尾巴上吊
着的公牛身上写着“Wall St。”(华尔街),代表美国
经济。美国人绘制此图的意图是
A.称赞中国经济充满无限活力
B.肯定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
C.揭示中美经济互利互补关系
D.希望美国遏制中国经济发展
10.他建议美国政府利用其理论研发原子弹,以打击
法西斯势力。当原子弹在日本爆炸后,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理论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而高兴,
而是反思科学的消极影响。这位科学家是
A.牛顿 B.爱因斯坦 C.奥本海默 D.爱迪生
二、材料解析题(第 11 题 10 分,第 12 题 10 分,第 13 题 10 分,共 30 分)
11.文明在传承与交流中发展。
材料一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
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此可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
(1)结合所学举出唐朝诗人李白赞美四川的诗作和北宋写下“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名句的四川词人。(2 分)如果说楚辞、汉赋和唐诗是贵族文学,那么宋词、元曲和明清小
说属于什么文学?(1 分)
材料二 人文主义者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中发现了以人为本、勇于追求、乐观向上的
精神;又从《圣经》里找到了早期基督教的理想:人们不分种族、无论贵贱,在上帝面前一
律平等……
——张跃发主编《近代文明史》
(2)据材料二归纳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内涵。(3 分,不得摘录原文)并
概括文艺复兴与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关系。(1 分)
材料三 中国古代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今天这种说法已经通过计算
机网络变成了现实。人们可以在网上浏览新闻、查询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料,进入浩瀚的知识
海洋;迅速的电子邮件可以把信件在几秒种之内传到千里之外, 并能在屏幕上做长时间的
通话,……互联网……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它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据材料三归纳当今人类文明传播的特点及形成原因。(3 分)
12. 近代化主要表现为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和思想理性化
材料一 议会决定将英国王位共同授予威廉和他的妻子玛丽,作为条件,新君主接受了
《权利宣言》,该宣言后来扩充为《权利法案》,《法案》包含了许多重要原则。它规定国王
未经议会批准而中止法律、征税和维持常备军的行为非法;它保护议会内的言论和辩论自由。
——摘编自弗兰克·萨克雷等主编《世界大历史:1571-1689》
(1)有人认为《权利法案》是一个限制权利和维护权利的法案,依据材料一分别进行说明。
(4 分)
材料二 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
年份
农业税收入
工商税收入
其它收入
1849
1885
1911
数额
3281
3071
4810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77
40
16
969
3923
20441
23
51
69
714
4445
9
15
——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工商税收入变化的趋势。(1 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商税收入
发生变化的原因。 (2 分)
材料三 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
向西方学
习层次
器物
事件
基本主张
洋务
运动
③
制度
①
②
辛亥革命
新文化
运动
变法
革命
民主科学
(3)材料三中的①②③的具体内容分别是什么?(3 分)
13.世界格局不断发展变化。
材料一 巴黎和会知识结构图
对德和约
巴 黎 和 会
巴 黎 和 约 对 奥 匈 保 土 和 约
“②体系”
建立“①”(组织)
(1)材料一中①②对应的内容各是什么?(2 分)结合材料一概括巴黎和会的实质。(1 分)
材料二 所谓“冷战”,是指 20 世纪 40 年代中后期至 90 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
以及分别以它们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文化乃至科学
技术等一切方面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徐蓝《美国大战略与对外政策调整》
(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列出两大集团在经济(或军事 )方面的对峙表现,(2 分)并
谈谈近半个世纪两大集团对峙与竞争状态的积极与消极影响。(2 分)
材料三 冷战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成为世界领袖,重新制定了全球战略。……另一
方面,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
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人民教 育出版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3)据材料三,指出冷战后形成的世界政治局面。(1 分)面对现在的世界局势,谈谈你对
中国增强经济实力的建议。(2 分)
三、组合题(10 分)
14.掌握历史学习方法是中学历史学习的任务之一。
(1)根据“周年记忆”方法,完成下列填空。(2 分)
①最近国务院规定,今年 9 月 3 日全国放假一天,这是为了纪念中国
周年。
(2)根据“辩论法”理解罗斯福新政。请选择下列一种观点进行论证。(2 分)
胜利
材料 :罗斯福新政措施知识结构图
调整工业——防止盲目竞争
整 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
缩减农产品产量——稳定价格
兴建公共工程 ——解决工人失业问题
观点:甲方,新政维护了资本家的利益。
乙方,新政维护了工人的利益。
(3)根据“计量史学”方法来理解经济发展,下列对表中数据理解正确的有(3 分,每点 1
分)
年份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万亿美元)
中国在世界的排名
①它反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趋势
③它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效
⑤它反映了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
2003
1.64
6
2005
2.26
5
2006
2.71
4
2007
3.49
3
2008
5.93
2
②它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④它反映了第三次科技 革命的作用
(4)根据“因果关系”方法理解历史事件,并完成下列填空。(2 分)
①
②
萨拉热窝事件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导火线
导火线
(5)运用“史论结合”方法时,要讲究史实与结论的一致性,下列搭配符合这一要求的有 (1
分,只选一个)
选项 史实
结论
①
②
③
④
1787 年,美国制定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它宣告了美国的独立。
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
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业的生产面貌等。
它是中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
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不断发展,使资本家人数和工人
人数不断增加。
它为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奠定
了阶级基础。
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职 责是审查成员国的贸易政策和法
规;监督执行贸 易协定;解决贸易争端等。
它是一个国际金融组织。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B
C
D
B
C
D
A
C
D
B
11.(1)诗作:《蜀道难》。(1 分,其它合理的均可)词人:苏轼。(1 分)文学:市民(或世
俗、大众、平民、民众)(1 分)
(2)内涵:以人为中心,追求现实生活,追求进步,追求平等。(3 分, 每点 1 分)关系:
继承关系(1 分,其它合理的均可)
(3)特点:范围广,容量大,速度快(快捷性),具有互动性,网络化(信息化)。(2 分,
每点 1 分)原因:互联网(第三次科技革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推动
12. (1)限制了国王权利,(1 分)如限制 国王停止法律权、征税权、军权等。(1 分) 维
护了议会权利,(1 分)如维护了议会的征税权、立法权、言论自由权等。(1 分)
(本题中观点与说明不对应的部分不得分。)
(2)趋势:工商税收入总额和比重均呈上升趋势。(1 分,只答总额或比重均可)
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外商企业的设立,洋务企业的开办,中国民族工业的发
展。对外贸易的发展。自然经济逐步解体。(2 分,每点 1 分,言之成理即可。)
(3)①文化(或思想、思想文化)(1 分) ②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维新变法运动)(1
分)③自强(或求富、师夷长技)(1 分)
13.(1)内容:①国联(1 分) ②凡尔赛(1 分)实质:帝国主义国家的分赃会议。(1 分)
(2)表现:经济方面,马歇尔计划与经互会。
军事方面,北约与华约。(选择一方面即可,对应作答给 2 分,其它正确的仅给
1 分。)
积极影响:促进世界科技的发展。维持了相对稳定的世界局势。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
展。(1 分,每点 1 分)
消极影响:给世界和平带来巨大威胁。世界处于核战争的阴影之下。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
济全球化。(1 分,每点 1 分)
(3)局面:一超多强。(1 分)
建议: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鼓励科技创新等。
(2 分,每点 1 分,其它言之成理即可。)
14.(1)抗日战争(1 分) 70(1 分)
(2)示例(选择一方即可,措施选择与说明 1 分。选择观点与措施对应 1 分。)
同意甲方观点。如调整工业,防止盲目竞争 ,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所
以,新政维护了资本家的利益。
同意乙方观点。如兴建公共工程,解决工人失业问题,保障了工人生活。所以,新政
维护了工人的利益。
(3)①③④(在选三项的情况下,每选对一项得 1 分,选四项及以上,不得分。)
(4)①第一次世界大战 (1 分) ②五四运动 (1 分)
(5)③(1 分,选两项及以上均不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