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年12月10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浙江分行经济金融岗面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资料共5页,全文预览结束
2020 年 12 月 10 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浙江分行经济金融岗面 试题及答案 考情读题形式,未塑封,但不允许勾画,8 分钟 3 道题 第一题: 在公共场所设立收费的装置,有人说方便更多人获得更优质的服务,有人说这是公共资源, 不应该收费。你怎么看? 答题思路 本题属于综合分析中的双观点题目,就在公共场所设立收费的装置,给出了两种不同看法, 我们需要考虑这两种看法是否矛盾,如果矛盾,选择其中之一进行阐述;如果不矛盾,则要 看两者之间是否有一定的联系。 参考答案 我认为题目中的两个观点都有道理。 首先,公共场所是公众共享的公共建筑、场所与设施,是一个并非私人空间的地方,这个地 方不属于任何商家,这些场地属于全民共有,属于城市的公共空间, 在城市的公共空间应 该是每一个市民都有的权利,应该以公益为目的,而不能以营利为目的。 但有些公共场所人员集散地,人流量大、影响面广,其服务水平、服务质量、服务性价比等 直接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品味,也折射出了城市的精神风貌。收费了,就意味有人管理,有一 些设备需要投入维护,服务收费无可厚非。 问题症结在于,在公共场所“圈地收费”的现象比比皆是。比如火车站里,本来就拥挤不 堪的候车厅被围起一片,布上沙发、电视等,变作了“贵宾室”,旅客要想进来休息,就要 交服务费。马路边、商店前画上了泊车线,有专人看守收费。甚至有些自然景区也被人修墙 围起来,进门要交费…… 对公共场所的管理应做出具体明确的规定,使之成为禁止少数人侵占谋利行为的高压线,也 成为公众维权的法律依据。在此原则下,再面对具体情况做出具体规定:什么地方能圈建, 什么地方可以收费,怎样收费。这些,都应从维护公众权益角度考量,让公众在公共场所的 权益落实到具体的管理规定上。
第二题: 某家商业银行准备评选最美柜员,你准备怎么筹备这次活动 答题思路 本题属于组织管理题型,但要注意的是,这里并不是要求考生做好评选活动组织工作,而是 要求考生做筹备工作,也就是评选前的所有准备工作,其实本质上与一般的会议类组织管理 题目无差别,考生需要注意时间链条和语言表述,将具体的活动环节转变为活动方案制定即 可。即:活动前准备-----制定活动方案-----通知参与活动-----总结提升。 参考答案 “最美柜员”评选有利于塑造柜台服务标杆榜样,促进服务水平与客户体验全面提升, 提高 群众的认知度和美誉度。如果由我来负责此次活动,我一定会认真做好筹备工作,保证活动 顺利进行。 首先,做好前期准备。一方面,我会向单位领导询问本次评选工作的具体要求和开展活动的 注意事项,认真听取领导的建议。同时,我也会向本行、分行等组织过类似评选活动的同事 询问相关经验,及时做好记录。另一方面,我会在收集柜员的相关信息,并且通过调查,了 解柜员的具体工作和对群众服务过程中取得的成绩,为宣传动员做好准备工作。 其次,宣传动员工作。我会将收集到的柜员信息中选也表现突出、考评优秀、取得优异服务 成绩的人员作为候选人,放到银行官网,并设置专门模块进行宣传,宣传这些柜员开展工作 过程中做出杰出贡献、取得突出业绩、体现一线柜员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的优秀事迹。 再次,组织评选活动。本次评选活动分为线上投票和线下投票两种方式进行,时间为一周。 我会利用投票宝或者问卷星的方式开展线上投票,通过在银行官网、公众号上传链接,让群 众通过点击投票链接进行投票。同时,在服务器后台设置 IP 地址权限,每个 IP 地址只能投 票一次,防止出现刷票行为。线下投票可以通过设置投票站点的方式进行现场投票,将站点 设置在银行门口、柜台等位置,方便更多的群众现场投票。另外,线下投票使用实名制填写 投票单页,提高投票信息的有效性。在投票活动结束后,我会对本次投票结果进行汇总,同 时,将投票数据在网上做好公示。根据投票结果,邀请领导对本次评选活动中获得投票数最 多的优秀柜员进行颁奖,并且颁发“最美柜员”锦旗进行鼓励。
最后,在评选活动结束之后,我会将本次评选活动中所拍摄的图片、视频及时发布在银行网 站上,让更多的群众了解本次评选活动中的相关信息,并且邀请获各获选柜员在银行官网上 发表获奖感言,向更多柜员传授服务群众的工作经验,从而扩大社会效应。另外,我也会建 议领导,在今后工作中定期开展类似活动,从而发挥优秀柜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第三题: 2008 年以来,世界利率持续下行,你认为有哪些原因? 参考答案 回顾历史,我们发现,从长期的视角来看,利率总体上处于下降趋势。我认为,全球储蓄过 剩、潜在产出的下降和金融业的发展是这一趋势背后重要的推动力量。 1、全球储蓄过剩 过去 30 年,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总体生育率呈现下降趋势。相关数据 显示,在世界范围内,19 岁以下和 65 岁以上年龄段的总人口占比从 50%下降到 42%。相对 来看,这两个年龄段的人的储蓄倾向更强,从而造成总体上,储蓄率提高。这可以说是莫迪 利亚尼经典的“生命周期理论”的现实演绎。 劳动人口占比与储蓄率的关系 此外,以日本、“四小龙”和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势力强势融入世界经济版图也是储蓄率增加 的又一重要因素。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提前消费、负债生活的理念不同,东亚地区国家深受中 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奉行“勤劳、节俭”的生活态度,从而形成了在国家层面相对较高 的储蓄率水平。 与此同时,在国际化、全球化浪潮下,这些国家积极拥抱广阔市场,充分利用发展机遇,发 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实现了财富的不断积累。在此基础上,这些国家逐渐开始从资本流入国 转型成资本流出国。这些廉价、大量的资本,给全球资金市场带来了广阔的增量资金,同时 也压低了资金成本。 2、潜在产出的下降 利率的变化与一国潜在产出增长率息息相关,潜在产出的变化也会对于利率的长期走势产生 影响。作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引擎之一,近年来,中国经济也在经历潜在产出不断下降的过程。 众所周知,经济的潜在增长主要由劳动供给、资本供给和全要素生产率决定。改革开放以来 的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处于一种“双轨制”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生产要素很难在不同 体制间流通。2004 年的市场化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这种壁垒,实现了要素在不同部门
前的低成本切换。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向城市进行工业生产的浪潮充分享受了人口结构带 来的红利,并且随着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水平。 这一过程在中国经济经历“刘易斯拐点”之后发生了改变。劳动力需要超过劳动力供给抬高 了劳动力的成本,改变了劳动和资本回报率的相对水准。在中国,工作年龄人口(15-64 岁) 占比自 2013 年后开始下滑,农村剩余劳动人口也显著下降。换句话说,中国的劳动力供给 迎来了拐点,从劳动力富裕转向了劳动力短缺。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素,劳动力供给的减 少必然会改变劳动力回报率和资本回报率的相对变化,造成劳动力回报率的升高以及资本回 报率的下降。不仅如此,有研究表明,劳动力供给的减少也会对于全要素生产率形成负面冲 击,从而对经济长期增长的潜力产生负面影响。 这一结构性的变化的后果,即是资本回报率的不断走低。这意味着,同样的资金,进行同样 的投资,获取的收益逐渐减少,反映在宏观层面,就是利率的趋势性下行。 此外,随着潜在产出的下降,经济发展的动能逐渐消退,为维持相对稳定的经济增长,维护 就业市场的稳定,许多国家采取一种可以称为“货币凯恩斯主义”的政策,通过宽松的货币 政策刺激经济的发展。在潜在产出下降、资本回报率不断走低的背景下,宽松的资金激发了 经济主体的加杠杆动力,从而逐渐形成所谓的“负债型经济”。在这一体系下,经济的增长 主要通过不断增加的杠杆来推动,这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会逐步积累债务负担。 3、金融的发展 金融的发展对于利率的趋势性走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其中,金融深化是一个重要方 面。正如我们在回顾历史时看到的那样,很久以前,利率就已经出现在了人们的交易、借贷 行为中。由于相关制度法规的不尽完善、没有覆盖面较广的金融市场,加之不同交易主体之 间信任关系的薄弱,早期的利率更多反映了过高的“信用溢价”或者“风险溢价”。随着全 球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产品的不断丰富,以及人们金融知识的相应提高,借贷的交易 成本逐渐降低,信用风险识别的准确度不断提高。现如今,信用风险基本上反映了借贷双方 对于对手方的信用识别,是一种基于大量信息分析之后的“期望”定价,而非像早期利率那 样,更多的反映出交易双方因为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溢价。 另一方面,金融机构的配置行为也对长期利率走势起到一定影响。这一点,我们可以参考申 铉松教授的相关研究。申铉松教授和国际清算银行的相关研究人员认为,长期投资者在资产 与负债间的不同风险敞口对利率的下行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一般来讲,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 即是通过吸收较低成本的负债,投入较高收益的资产进行获利。金融机构的资产和负债对于 利率的风险敞口并不是完全一致,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负债端具有负的凸度。这意味着,
随着收益率的下降,负债的平均久期的增长幅度要大于资产的平均久期。为了弥补这一缺口, 保持组合整体的资产负债久期平衡,投资者倾向于配置更多长久期的债券,从而产生对于长 期债券的需求。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