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4年上海师范大学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doc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料共3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4 年上海师范大学语言学概论考研真题 一、判断题(只要求回答"对"或者"错")(1 分×15=15 分) 1.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认识成果的贮存所。 2.先天聋哑人也能进行思维的现象,证明了抽象思维可以不以语音作为依托。 3.符号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具有线条性。 4.说话时声带振动,产生基音的频率通常叫基频。基频决定了整个音的音色。 5.发半元音时有些音带一点摩擦,另一些音基本上没有摩擦。这决定了有些半元音应 归为辅音,另一些半元音其实应归为元音。 6.语法范畴是词的形态变化所表示的意义的聚合。 7.并非所有语言都有办法把几个名词性词语连在一起,把几个动词性词语连在一起。 8.词义的引申大体上是通过隐喻和换喻两种方式实现的。 9.屈折语不必借助于虚词来表示词和词之间的关系。 10.汉语中双音节词的产生,导致了轻声、儿化、实词词缀化等现象的产生。 11.维吾尔语和蒙古语都属于阿尔泰语系。 12.共同语是社会打破地域隔阂,走向统一时出现的语言形式,又叫通用语。 13.不同的语言之间,不仅词可以借用,结构规则也可以借用;结构规则不仅可以借用,还可 以仿造。 14.语言的演变像波浪一样从一个中心向外扩散。 15.句法同义是指几个句子格式表示相同或相近的结构意义。 二、简答题(回答请简明扼要,除要求举例的题目外,不必举例)(3 分×8=24 分) 1.什么是语言结构的二层性? 2.什么是复辅音?并请举一例。 3.什么是语法组合的递归性? 4.什么是词的词汇意义? 5.请概括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的异同。
6.洋泾浜语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分别有什么主要特点? 7.什么是语法发展中的类推作用? 8.词语的替换也就是词义的转移吗?为什么? 三、论述题(6 分×3=18 分)∶ 1."语言能力"可以理解为∶每个人都有的掌握语言的能力,这样的能力人类才有。请你论述 一下∶(1)这种能力的性质,(2)何以证明只有人类拥有这种能力,(3)这种能力和修 辞能力的区别。 2.能全面、完整地记录语言的文字体系,从造字方法上考察,经历了表意——表意兼表音— —表音三个发展阶段。请你论述一下∶ (1)在这三个阶段的任一阶段中,是否出现过一个字记录一个句子的现象,为 什么? (2)在这三个阶段的任一阶段中,是否出现过一个字只表意而不表音的现象, 为什么? (3)从总体上看(即排除少数现象),表音文字是否兼表意,为什么? 3.语言的融合是一个重要的语言现象。请你论述一下∶ (1)语言融合的性质。_. (2)语言融合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 (3)语言融合过程中重要的、富有特征性的现象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四、分析题(6 分×3=18 分)∶ 1.请观察下列音素(用汉语拼音表示)在普通话中的分布情况,然后指出∶ (1)如果把 j、g,q、k,x、h 分别归为三个音位,其依据是什么?如果不把 j、g,q、k, x、h 分别归为三个音位,其依据是什么? (2)由此可以得出一条概括音位的什么原则。 2.下表反映了英语从 1400 年代到 1700 年代以后元音音位系统的主要变化情况。
请你看表后回答如下问题∶ (1)和前后阶段相比,中间阶段(1450—1700 年代)的音位变化总体上呈现出哪两个特点? (2)和 1400 年代相比,1700 年代以后的元音音位总体上呈现出哪两个变化的结果? 3.分析要求如下∶ (1)请指出藏语(拉萨话)和侗语(榕江话)在语法上的四组异同(不讨论语音 上的特点), 并用汉语以概括性的话语表述出来(如∶"副词状语+表示修饰关系的 虚词+形容词中心语")。 (2)仅就此处提供的材料看,造成藏语(拉萨话)在二、三、四方面语序不一致 的原因, 以及侗语(榕江话)在二、三、四方面语序不一致的原因,最可能和什么 因素有关?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