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8考研历史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资料共5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8 考研历史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在铭文中明确记载周武王伐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青铜器是 A 毛公鼎 B 何尊 C 散氏盘 D 利簋 【答案】D 2.为《三国志》作注的学者是 A 颜师古 B 裴松之 C 陆法言 D 刘孝标 【答案】B 3.最终结束十六国割据局面的北魏皇帝是 A 道武帝 B 明元帝 C 太武帝 D 孝文帝 【答案】C 4.中国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是 A 《农书》 B 《农政全书》 C 《农桑楫要》 D 《农桑衣食撮要》 【答案】C 5.明末清初来华的西方传教士中,参与编纂《崇祯历书》的是( ) A 汤若望 B 南怀仁 C 张诚 D 白晋 【答案】A 6.洋务运动初期,清政府设北洋大臣专管北方三口通商事务,三口是指( ) A 天津 牛庄 登州 B 牛庄 登州 烟台 C 天津 登州 烟台 D 天津 烟台 牛庄 【答案】A 7.甲午战争后三国干涉还辽事件中的三个国家是指( ) A 英 美 法 B 俄 法 德 C 英 法 德 D 英俄 德 【答案】B 8.孙中山正式确定“中国国民党” 党名的时间是( ) A 1912 年 8 月 B 1914 年 7 月 C 1919 年 10 月 D 1924 年 1 月 【答案】C 9.1923 年中国知识界发生的一次著名论战是( ) A 问题与主义论战 B 科学与人生观论战 C 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 D 民主与独裁论战 【答案】B 10.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 ) A 1950 年中苏签订友好互助同盟条约谈判期间 B 1953 年中印就两国在中国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谈判期间 C 1954 年日内瓦会议期间 D 1955 年亚非会议期间 【答案】B 11.在《圣经·旧约》的记载中带领以色列人走出埃及.回到迦南的领袖是( ) A 亚伯拉罕 B 摩西 C 大卫 D 所罗门 【答案】B 12.在中国古代史书中,罗马被称为( ) A 大秦 B 大夏 C 大食 D 安息 【答案】A
13.拜占廷废除军区制,改行“普罗尼亚” (监领地)制是在哪个王朝统治时期( ) A 希拉克略王朝 B 巴列奥略王朝 C 伊苏里亚王朝 D 科穆宁王朝 【答案】D 14.反映俄罗斯早期历史的编年史是( ) A 《往年记事》 B 《伊戈尔公远征记》 C 《征服地志》 D 《关于强大君主的记实》 【答案】A 15.胡斯战争中代表下层民众的政治派别是( ) A 塔波尔派 B 阿拉比派 C 保罗派 D 圣杯派 【答案】A 16.地理大发现后,影响亚欧大陆居民生活的美洲农产品有( ) A 花生 亚麻 玉米等 B 西红柿 玉米 胡椒等 C 花生 马铃薯 胡椒等 D 马铃薯 西红 柿 玉米等 【答案】D 17.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导致汽车工业和石油工业兴起的发明是( ) A 蒸汽机 B 电动机 C 汽轮机 D 内燃机 【答案】D 18.19 世纪 90 年代,英国军队在镇压苏丹马赫迪起义,时使用的新式武器是( ) A 来复枪 B 马克沁机枪 C 芥子毒气 D 加农炮 【答案】B 19.下列国家和地区中,参加过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的是( ) A 保加利亚 B 克罗地亚 C 黑塞哥维纳 D 阿尔巴尼亚 【答案】A 20.1930 年,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突破口是( ) A “独立日” B 乔里乔拉村事件 C 解救贱民工作 D 食盐长征 【答案】D 二、名词解释:21~28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 21.夷陵之战 【参考答案】夷陵之战:三国初年蜀、吴间的一次战役。由于吴袭杀蜀将关羽,占领荆 州,蜀主刘备亲率大军征吴。吴将陆逊在夷陵用火攻之法大败蜀军。此役将蜀的势力遏制在 长江三峡以西,三国鼎立的局面最终形成。 22.“三饷”加派 【参考答案】“三饷”加派:明末加征的三种赋税,即辽饷、剿饷和练饷。辽饷用于辽 东的军事需要;剿饷和练饷用于镇压农民起义。这一掠夺性财政措施加重了社会危机。 23.少年中国学会 【参考答案】少年中国学会:五四时期的著名社团。成立于 1919 年 7 月,以“创造少 年中国”为宗旨。1923 年后出现分化,其左翼多数加入中国共产党,右翼多数加入中国青 年党(国家主义派)。是五四时期会员最多、分布最广、存在时间最长的社团。 24.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参考答案】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日战争时期组建于昆明的一所著名综合性大学。由 南迁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合组而成。精英荟萃,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被誉为 战时大后方的“民主堡垒”。抗战胜利后解散,原三校分别回迁复校。 25.圣像破坏运动 【参考答案】圣像破坏运动:8 世纪上半期,拜占廷皇帝立奥三世发动的反对圣像崇拜 的社会运动。这场运动的实质是军事贵族与教会之间土地与财产再分配的斗争,持续到 9
世纪中期,加速了帝国封建化进程。 26.圣德太子改革 【参考答案】圣德太子改革:6 世纪末 7 世纪初,日本圣德太子辅佐推古女皇进行的改 革。积极吸收中国文化,制定冠位十二阶、宪法十七条等,为大化革新准备了必要条件。 27.德雷福斯事件 【参考答案】德雷福斯事件:19 世纪末发生于法国的排犹事件。1895 年,法国陆军部 诬陷犹太裔军官德雷福斯向德国提供军事机密,将他判罪流放。经法国知识分子和民众长期 斗争,终使政府于 1906 年为其平反,促进了法国的民主化进程。 28.卡德纳斯改革 【参考答案】卡德纳斯改革:20 世纪 30 年代,墨西哥总统卡德纳斯推行的资产阶级民 主改革。在农村废除“债役制”,实行土地改革;把国内部分企业和外国控制的铁路、石油公 司收归国有;在全国实行教育改革和扫盲。促进了墨西哥民族资本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史料分析题:29-30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60 分。 29.阅读材料 材料一: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 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州都郡正以才品人,而举世人才升降盖寡,徒 以凭藉世资,用相陵驾。都正俗士,斟酌时宜,品目少多,随事俯仰。……岁月迁讹,斯风 渐笃,凡厥衣冠,莫非二品,自此以还,遂成卑庶。--选自《宋书·恩幸传》 材料二:魏氏……立九品之制,粗且为一时选用之本耳。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 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中间渐染,遂计资定品,使天下观望,唯以居位 为贵。 ——选自《晋书·卫璀传》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解释材料一中的“魏武”.“都正”指什么? (2)解释材料一中“凡厥衣冠,莫非二品”一语的含义。 (3)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九品中正制设立的背景及其影响。 【答案要点】 (1)“魏武”,即曹操。“都正”为“州都郡正”的简称(州都指设立于各州的大中正;郡 正指设立于各郡的中正)。 (2)在九品中正制评定的乡品当中,一品属于虚设,二品实为最高品。只有二品可称为 上品,自三品以下均属下品。“凡厥衣冠,莫非二品”,指二品高位为世家大族所垄断。 (3)背景:东汉末年政治动荡,汉代实行的乡举里选之制难以实施。曹魏政权将此前由 士大夫主导的“清议”官方化、正规化,建立由朝廷控制的人才评定体系,并与选官制度紧 密结合。 影响:在世家大族势力膨胀的社会背景下,评定乡品时,德、才越来越被忽视,门第逐 渐成为唯一的因素,九品中正制成为进一步巩固世家大族势力的工具。世代当权的显贵家族 子弟大多被评为上品,垄断高官,门阀士族就此形成。 30.阅读材料: 材料一:18 世纪中叶英国著名法学家威廉·布莱克斯通对英国政体的论述: 由此可见,英国政体实有优越之处,它使各方面互相牵制。在立法机构中,人民牵制贵 族,贵族牵制人民。两院则防止行政机构越权,……就这样,我们国家机器的各个部件,支 持着其他方面而又得到其他方面的支持。控制着其他方面而又被其他方面所控制……,好像 三种权限不同的修理工,他们在各自不同的方面,各尽其能,协力发动国家机器。 ——转引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 210 页。
材料二:托马斯·潘恩对英国政体的论述: ……如果我们耐心考察一下英国政体的组成部分,就会发现他们是……两种暴政的残 余。 第一,由国王所体现的君主政体暴政的残余。 第二,由上议院所体现的贵族政治暴政的残余。 第三,由下议院所体现的新的共和政体的成分;而英国的自由便是以下议院的效能为基 础的。 ——引自《潘恩选集》,商务印书馆,1989 年版,第 6~7 页。 材料三:1844 年恩格斯对英国政体的论述: 在这个国家里,真正的贵族目前还尽可能地在人民意识较为充分发达的条件下维护着自 身地盘,因此,在大陆上人为地恢复起来的并艰难地支撑着的立法权的三位一体,在这个国 家里却不折不扣地存在着。 ——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1956 年版,第 680 页。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恩格斯所说的“三位一体”分别指英国立法机构的哪些部分?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布莱克斯通和潘恩各自的观点。 (3)分析 1844 年以前英国政体演变的特点。 【答案要点】 (1)分别指英国君主、贵族院和平民院(下院)。 (2)布莱克斯通认为立法权的三个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约,具有优越性;潘恩认为下院 是英国自由的基础,但对君主和贵族院持否定态度,认为它们是暴政的残余。 (3)1844 年以前,英国虽然经历了第一次议会改革,但总体上民主化进程缓慢。下院虽 能对王权和上院有所牵制,但贵族依然在政治生活中起重要作用。 四、简答题:31-34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120 分。 31.简述元代的行省制度及其意义。 【答案要点】 (1)全称“行中书省”,初为元中央最高行政机构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后成为地方最高行 政区划。除京师及附近地区直隶中书省外,全国设岭北、辽阳、甘肃、云南、河南、湖广、 江浙、四川、江西、陕西等十大行省;辖区辽阔、军政合一;置丞相、平章等官总领该地区事 务;下设路、府、州、县。 (2)意义:有效巩固了元朝的大一统;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省制的开端。 32.略述晚清政府发展近代工商业的措施。 【答案要点】 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以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 工矿交通企业。 戊戌变法时期,清政府设农工商局,保护农工商业,奖励发明创造;设铁路矿务总局, 修建铁路,开采矿产;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等。 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设农工商部,陆续颁布《商律》、《商会简明章程》、《奖励公 司章程》等一批经济法规,保障工商业者权益和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33.简述公元前 3 世纪至公元前 2 世纪罗马的扩张及其影响。 【答案要点】 扩张:公元前 3 世纪前期,罗马发动对意大利南部希腊城邦的战争,统一意大利半岛。 后又通过第一、第二次布匿战争击败迦太基,控制地中海西部地区。公元前 3 世纪后期和公 元前 2 世纪前期,通过马其顿战争征服了希腊,又通过第三次布匿战争消灭了迦太基,征服
了北非。 影响:罗马成为地中海世界的霸主。大庄园和奴隶制经济发展,小农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导致罗马共和制的危机。 34.概述 20 世纪初欧洲在世界上优势地位的主要表现,并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这种优 势地位的影响。 . 【答案要点】 欧洲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欧洲列强将世界瓜分完毕,主导世界政治。欧洲是世界工业中 心和金融中心,英镑是世界贸易的通行货币。俄、法、德、英是世界军事大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优势地位的影响:德国战败,俄国发生革命,英国丧失了海上霸 主地位,法德矛盾尖锐,欧洲传统强国被削弱。美国和 El 本开始分享欧洲对世界事务的主 导权。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削弱了欧洲宗主国力量。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