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9年江苏高考数学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资料共8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9 年江苏高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注 意 事 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 4 页,包含填空题(第 1 题——第 14 题)、解答题(第 15 题——第 20 题)。本卷满分 16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 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您本人是否相符。 4.请在答题卡上按照晤顺序在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作答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请注意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5.如需作图,须用 2B 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6.请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要折叠、破损。 参考公式: 样本数据 1 , x x 2 , x 的方差 , n 2 s  1 n n  i 1  ( x i  x 2 ) , x 其中  1 n n  i 1  x i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70 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 ....... 置上... z 1.若复数 1 【答案】 20 【解析】略   ,其中i 是虚数单位,则复数 1 ( z 4 29 , i z 的实部为★. 6 9 i   ) z i 2  2 2.已知向量 a 和向量 b 的夹角为30 ,| a b 【答案】3 ★ . a | 2,|  b |  3 ,则向量 a 和向量 b 的数量积 【解析】 a b 2   3   3 。 3 2  2 3  的单调减区间为 ★ . x x   6 33 15 ( ) f x  x 3.函数 【答案】( 1,11)  ( ) 3 x f x     得单调减区间为( 1,11) 1) 0 x y A  0) sin(  在闭区间[ 33 3(  , 【解析】 ( 11)( x 30     x 2 4. 函 数 0, A  ★ .  )( , A x    ,0] 上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为 常 数 , x 11)( x 1)  ,由 。 y 1   2  3   3 O 1 x
【答案】3 3 2 【解析】 T  , T  ,所以 2 3 3 , 5.现有 5 根竹竿,它们的长度(单位:m)分别为 2.5,2.6,2.7,2.8,2.9,若从中一次随机 抽取 2 根竹竿,则它们的长度恰好相差 0.3m 的概率为 ★ . 【答案】0.2 【解析】略 6.某校甲、乙两个班级各有 5 名编号为 1,2,3,4,5 的学生进行投篮练习,每人投 10 次, 投中的次数如下表: 学生 1 号 2 号 3 号 甲班 7 6 则以上两组数据的方差中较小的一个为 2s  ★ . 乙班 7 7 6 6 【答案】 2 5 【解析】略 7.右图是一个算法的流程图,最后输出的W  ★ . 【答案】22 【解析】略 4 号 8 7 5 号 7 9 开始 S  0 T  1 8.在平面上,若两个正三角形的边长的比为 1:2,则它们的面积比为 1:4,类似地,在空间,若两个正四面体的棱长的比为 1:2,则它 们的体积比为 ★ . 【答案】1:8 【解析】略 C y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点 P 在曲线 且在第二象限内,已知曲线 C 在点 P 处的切线的斜率为 2,则点 P 的 坐标为 ★ . 【答案】( 2,15)  上, 10 3    3 x : x S   T 2 S T T  2 S  10 Y W S T  N 输出W 结束 【解析】略 a  10.已知 5 1  2 小关系为 ★ . 【答案】 m n ,函数 ( ) f x x a ,若实数 ,m n 满足 ( f m )  ( ) f n ,则 ,m n 的大
【解析】略  x  A | log 11.已知集合 2 ( , ) c  ,其中c  ★ . 【答案】4 x  ,  2 B   ,若 A B 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 a  ,所以c  4。 4 A  2x  得0 4x  , ;由 A B 知 (0,4] log 【解析】由 2 12.设和为不重合的两个平面,给出下列命题: (1)若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内的两条直线,则平行于; (2)若外一条直线l 与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l 和平行; (3)设和相交于直线l ,若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l ,则和垂直; (4)直线l 与垂直的充分必要条件是l 与内的两条直线垂直. 上面命题中,真命题...的序号 【答案】(1)(2) (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 ★ 【解析】略 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 1 A A B B 为椭圆 , , 2 , 1 2 2 2 x a  2 2 y b  1( a b   的 0) 四个顶点,F 为其右焦点,直线 1 恰为线段OT 的中点,则该椭圆的离心率为 ★ . 2A B 与直线 1B F 相交于点 T,线段OT 与椭圆的交点 M T A2 x M y n a   B2 1( | 1 2 7 5  ,a b c 表示交点 T,得出 M 坐标,代入椭圆方程即可转 q  , 令   若 数 列  nb 有 连 续 四 项 在 集 合 1,2,  53, 23,19,37,82 e  【答案】 【解析】用 , 化解得离心率. 14 . 设  na 是 公 比 为 q 的 等 比 数 列 , | b n   【答案】 9 【解析】将各数按照绝对值从小到大排列,各数减 1,观察即可得解.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计 90 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 字说明、证明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满分 14 分) ) 中,则6q  ★ . n  A1 O a  设向量 (1)若a 与 (4cos ,sin ),    c 垂直,求 tan( 2b b  ), (sin ,4cos  )  的值; c  (cos  , 4sin )  
(2)求| (3)若 tan tan 【解析】由a 与 即 4sin( b c   |b c 的最大值; 16 2b c 垂直, ( a b  ) 8cos(     (sin cos      ,求证:a ∥b . 2 ) 2 0 c a c       , ) 0  , tan( ) 2       ; ,4cos 4sin )    a b 16cos 2   32cos    sin 16sin 2  | 2 |b c    2 2 , cos        sin 2sin cos 17 30sin cos   17 15sin2  |b c 的最大值为4 2 。 最大值为 32,所以| 16 由 tan tan   得sin sin   即4cos sin sin      所以a ∥b . 4cos    16cos cos  0  , , 16.(本小题满分 14 分) 如图,在直三棱柱 ABC A B C 1 1 1  中, E,F 分别是 1 A B,AC 的中点,点 D 在 1 1B C 上, 1 A D B C 1 1 求证:(1) EF ∥ 平面 (2) 平面 A FD 1 ABC  平面 BB C C 1 1 A1 A F E C1 C D B1 B 【解析】证明:(1)因为 E,F 分别是 1 A B,AC 的中 点,所以 EF // BC ,又 EF  面ABC ,BC  面ABC , 所以 EF ∥ ABC 平面 ; 1 ( 2 ) 因 为 直 三 棱 柱 ABC A B C 1 1 1  BB , 所 以 1  面 A B C 1 1 1 BB , 1 A D 1 , 又
A D B C 1 1 A FD 1 平面  , 所 以 1 BB C C 平面 1 1 。 A D  面B B C C 1 1 , 又 1 A D  面 A FD 1 , 所 以 17.(本小题满分 14 分) 设 na 是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 nS 为其前n 项和,满足 (1)求数列 na 的通项公式及前 n 项和 nS ; a 2 2  2 a 3  a 2 4  2 a ,S 5 7  7 (2)试求所有的正整数 m ,使得 1  为数列 na 中的项. a a m m a 2 a 5 ) m   2  a  , 2 4 ( d a 4 2 a 3  a 3 ) ,  2 2  a 4 a 3 由性质得 解析:(1)设公差为 d ,则 3 ( d a  0 d  , a a 所以 4 3 即 12 5 a d 因为 0  , 0  , 又由 7 a S  得 1 7 7  7 6  2 d  , 7 5 a   , 解得 1 2 d  所以 na 的通项公式为 2 )( m  3 )  2 ) 7  2 ( m 4 )( t  t 2 ( m ( t    1  2 na 5 ) 2 n  ,前 n 项和 7 nS  2 n  。 6 n (2) m  2  t t 1  ,令 2 3m   , 8 6    , t a a m m a m a a m m a 因为t 是奇数,所以t 可取的值为 1 , 8 6 3    , 2 5 7 3 t 8 6     ,数列 na 中的最小项是 5 ,不符合。 t    ,是数列 na 中的项; 2m  时, 1m  时, 当 1t  , t   , 15 1 t t 所以满足条件的正整数 2m  。 18.(本小题满分 16 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已知圆 1 :( C x  2 3)  ( y 2  1)  和圆 4
C 2 :( x  2 4)  ( y  2 5) 4  ,且被圆 1C 截得的弦长为2 3 ,求 A (1)若直线l 过点 (4,0) 直线l 的方程; (2)设 P 为平面上的点,满足:存在过点 P 的无穷多对互相垂的 l和 ,它们分别与圆 1C 和圆 2C 相交,且直线 1l 被圆 1C 截 l 直线 1 得的弦长与直线 2l 被圆 2C 截得的弦长相等,试求所有满足条件的 点 P 的坐标. 2 y . 1 O 1 . x 【解析】(1) y  或 0 y   7 ( 24 x  , 4) (2)P 在以 C1C2 的中垂线上,且与 C1、C2 等腰直角三角形,利用几何关系计算可得 (  点 P 坐标为 3 13 , 2 2 19.(本小题满分 16 分) ) 或 ( 5 2 ,  。 ) 1 2 按照某学者的理论,假设一个人生产某产品单件成本为 a 元,如果他卖出该产品的单 价为 m 元,则他的满意度为 m m a ;如果他买进该产品的单价为 n 元,则他的满意度为 .如果一个人对两种交易(卖出或买进)的满意度分别为 1h 和 2h ,则他对这两种交易的 n n a 综合满意度为 1 2h h . 现假设甲生产 A、B 两种产品的单件成本分别为 12 元和 5 元,乙生产 A、B 两种产品 的单件成本分别为 3 元和 20 元,设产品 A、B 的单价分别为 Am 元和 Bm 元,甲买进 A 与 卖出 B 的综合满意度为 h甲 ,乙卖出 A 与买进 B 的综合满意度为h乙 (1) 求 h甲 和 h乙 关于 Am 、 Bm 的表达式;当 m A m 3 5 时,求证: h甲 = h乙 ; B (2) 设 m A m 3 5 ,当 Am 、 Bm 分别为多少时,甲、乙两人的综合满意度均最大?最大的 B 综合满意度为多少? (3) 记(2)中最大的综合满意度为 0h ,试问能否适当选取 Am 、 Bm 的值,使得 h h甲 0 和 h h乙 0 同时成立,但等号不同时成立?试说明理由。
(4) 求 h甲 和 h乙 关于 Am 、 Bm 的表达式;当 m A m 3 5 时,求证: h甲 = h乙 ; B (5) 设 m A m 3 5 ,当 Am 、 Bm 分别为多少时,甲、乙两人的综合满意度均最大?最大的 B 综合满意度为多少? (6) 记(2)中最大的综合满意度为 0h ,试问能否适当选取 Am 、 Bm 的值,使得 h h甲 0 和 h h乙 0 同时成立,但等号不同时成立?试说明理由。 【解析】(1) h 甲 = m A 12  A  m B  m B m 5 , h 乙 = m A  A m m B  m B  3 20 , ( m A  [3,12], m B  [5,20]) 当 m A m 时, B 3 5 3 5 m m B   12 B h 甲 = 3 5 m B  B m  5 2 m B 20)( m  5) B ( m B   m B  m B 20  2 m B 5)( m B ( m B   20) m B 3 5 m B  3 h = 乙 3 5 显然 =h h乙甲 3 5 时, B (2)当 m A m , , h 甲 = 2 m B 20)( m B   5) ( m B  1 )(1   5 m B ) (1  20 m B 100( 1 m B 2 ) 1  , 1  25 1 m B 由 m B  [5,20] 得 1 m B [ 1 1 , 20 5 ] , 故当 1 Bm  即 1 20 m B  20, m A 12  时,甲乙两人同时取到最大的综合满意度为 10 5 20.(本小题满分 16 分) ( ) 2 设 a 为实数,函数 f x (1) 若 (0) 1 (2) 求 ( ) f f x 的最小值; (  ,求 a 的取值范围;   x 2 x a x a  ) |  | .
(3) 设函数 ( ) h x  ( ), f x x 解集.   ,直接写出....(不需给出演算步骤)不等式 ( ) 1 h x  的 ( , a ) 【解析】(1)若 (0) 1  ,则 f  a a | | 1   0 a   2 1 a   1    a (2)当 x a 时, ( ) 3 f x  x 2  2 ax a  2 , ( ) f x  min      ( ), f a a a 3 ), ( f a  0  0  当 x a 时, ( ) f x  2 x  2 ax a  2 , ( ) f x  min 0 ( ), a a f  ( ), f a a   0     0      2 2 , a a  2 2 , a a   0 2  2 , a a   2 2 a  3  ,  0 a  0  0  0 min 综上 ( ) f x 2  2 , a a   2 2 a  3 a  时, ( ) 1 h x  得 2 x 1) 12 8    ) 12( ( , 4 a 3  a a , a 2 2 2   (3) x  2 ax a  2 1 0   , 当 a   6 2 或 a 6 2 时,   0, x   ; ( , a ) 当 6 2    a 6 2 时,   得 0, a     ( x    x a 2 3 2 a  3 a  )( x  2 3 2 a  3 ) 0  1) a  ( 2 2 , 6 2 ) 时, ( , a  x ) 2) [ a   3) ( a   2 2 6 2 a  时, x  [ , 2 2 ] 2 a 3 2  3 ,  ) ,  2 2 ] 时, x  ( , a a  2 a 3 2  3 a  ]  [ 2 a 3 2  3 ,  )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