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3年湖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治经济学考研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资料共8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3 年湖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治经济学考研真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 1.预算线:又称消费可能性线或价格线。表示消费者在一定的个人收入和一定的商品 价格条件下,其全部收入所可能购买到的商品数量的界线。以表示消费的收入,分别为商 品的 1 和商品 2 的价格,分别为两商品的数量,则预算线方程为:,它表示消费者的全部收 入等于他买商品 1 和购买商品 2 的支出之和。 图预算约束线 如图所示,横轴、纵轴分别代表 A,B 两商品,由于收入与价格是一定的,当消费者用 全部收入去购买 A 商品,得到 N 点,用全部收入购买 B 商品,得到 M 点,连接 MN 线便是 预算线。在预算线 MN 左侧的 P 点表示购买两种商品后收入有节余;MN 右侧的 Q 点表示 购买两种商品所需要的费用超过了既定的收入。所以,只有 MN 线上的各点是恰好用尽全 部收入去购买两种商品的各个组合点。 2.边际技术替代率: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 量时把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以表示边际技术替代率,和分别表示资本投入的变 化量和劳动投入的变化量。 等产量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就是等产量曲线在该点的斜率的绝对值。对于 任意一条给定的等产量曲线来说,当用劳动投入去替代资本投入时,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 的前提下,由增加劳动投入量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加量和由减少资本量所带来的总产量的 减少量必定是相等的。 由于劳动替代资本,两者总是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所以,边际技术替代率为负值, 即等产量曲线斜率为负斜率。如果将生产要素投入量看作是可以无限可分的,那么,某一 种生产要素的微量增加可以替代的另一生产要素量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就等于过等产量线 上某一点的切线的斜率。 这是因为,随着劳动替代资本的过程继续进行,劳动数量不断增加,劳动的边际产量 必然呈现递减趋势;而资本投入量越来越少,资本的边际产量(表现为每减少一单位资本 投入量所减少的产量)就越来越增加。这样,在劳动替代资本过程中,边际技术替代率就 同劳动的边际产量成正比,同资本的边际产量成反比。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是由技术 因素所决定的普遍规律,由于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的作用,所以,等产量曲线是一条
向原点凸出的曲线。 3.资本边际效率:资本边际效率指增加一笔投资预期可得到的利润率,是凯恩斯理论 体系中的三大基本定律之一。 4.拉弗曲线:指反映税收与税率之间关系的曲线,由供给学派主要代表之一的拉弗提 出。拉弗认为,在增加生产的各种刺激中,最主要的是税收。税收的多少与税率之间存在 着一种函数关系,它可以用直角坐标曲线表示,即拉弗曲线。图的横轴代表税收收入,纵 轴代表税率。 图拉弗曲线 O 点税率为 0%,税收收入为零;B 点税率为 100%,税收收入也为零;在此税率区间, 税收变化量呈 OAB 形,即为拉弗曲线。图中的阴影为课税“禁区”。“拉弗曲线”的中心意 思是,税率存在一个最佳点,高于和低于最佳点都会减少税收收入。更应引起注意的是, 税率过高将会扼杀税源的正常增长,因而更应尽量避免。由于拉弗曲线是在 1974 年 12 月 的一次午餐会上,拉弗向福特政府的助手切尼讲述其减税理论时在餐桌上画出来的,所以 又称之为“餐桌曲线”。 二、简答题(每题 8 分,共 24 分) 1.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含义。 答:替代效应指—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引起消费者用该种商品去替代那些价格未下降 或上升的商品。比如商品价格提高,而商品价格不变,这使两种商品比价发生变化,即商 品的相对价格降低。由于商品与商品有一定程度的替代性,消费者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就是 进行商品购买的替代,增加商品的购买量,减少商品的购买量,这就是替代效应。假设消 费者实际收入不变,则价格变动使需求量改变可以看成纯粹是由替代效应引起。 收入效应指—种商品价格下降可能产生消费者实际收入提高的效应,因为消费者因价 格下降而导致的购买力的提高使得他有可能改变商品的购买量。比如,X 商品价格提高,消 费者名义收入虽没有变化,但实际收入降低了。这样消费者将因为实际收入降低而改变对 商品 X 和 Y 的购买,这就是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不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而收入效应则表示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发生了变化。
某种商品价格变化而产生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对于该商品的需求量的作用一般来说是同 方向的。需求量在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同方向作用下随价格下降而增加,此种商品称为正 常品。但也有些商品当其价格发生变化时所产生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不是同方向起作用 而是反方向起作用,这种商品称为劣等品。在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反方向变化的情况下, 替代效应的绝对值大于收入效应的绝对值,那么价格降低仍会导致需求量的增加,这种情 况下产生的需求曲线仍是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但是如果替代效应的绝对值小于收入 效应的绝对值,在这两种效应反方向起作用的情况下,价格降低会导致需求量的减少,这 种情况下产生的需求曲线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非正常的需求曲线,具有这种特征的商品被 称为吉芬商品。 2.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答:完全竞争,又称为纯粹竞争,是指不存在任何阻碍和干扰因素的市场情况,亦即 没有任何垄断因素的市场结构。在这种市场中,卖、买方很多,产品无差别,资源自由流 动,具有完全信息。市场价格由整个行业的供求关系所决定,不受任何一个买者或卖者影 响。完全竞争市场需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他们是既定价格接受者而不是决定者。 (2)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同质的。所有卖者向市场提供的产品都是同质 的、无差异的产品,对买者来说没有任何差别。 (3)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所有要素都可以自由流动,进入或退出市场。 (4)信息是完全的。卖者和买者都可以获得完备的信息,双方不存在相互欺骗。 除此之外,还有完全竞争者都具有理性的假设。事实上,这种理想的完全竞争市场很 难在现实中存在。但是,完全竞争市场的资源利用最优、经济效率最高,可以作为经济政 策的理想目标,所以,西方经济学家总是把完全竞争市场的分析当作市场理论的主要内容, 并把它作为一个理想情况,以便和现实比较。 3.政府支出“挤占”私人支出的程度取决于哪些因素? 答:(1)挤出效应指在政府支出增加时,会引起利率的提高,这样会减少私人支出。 所以原财政政策的效果被抵消掉一部分,甚至可能完全不起作用。其发生机制是:①政府 支出增加,商品市场上竞争加剧,价格上涨,实际货币供应量减少。因而用于投机目的的 货币量减少;②用于投机目的的货币量减少引起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上升,结果投资减少。 由于存在着货币幻觉,在短期内,将会有产量的增加。但在长期内,如果经济已经处于充 分就业状态,那么增加政府支出只能挤占私人支出。在 IS-LM 模型中,若 LM 曲线不变,向 右移动 IS 曲线,两种市场同时均衡时会引起利率的上升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是,这一增 加的国民收入小于不考虑货币市场的均衡(即 LM 曲线)或利率不变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增 量,这两种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增量之差,就是利率上升而引起的“挤出效应”。但在经济未 达到充分就业状态之前,“挤出效应”并不明显,此时政府推行的增加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 策仍是有效的。
(2)“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支出乘数的大小、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 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等。其中,货币的利率 敏感程度和投资的利率敏感程度是“挤出效应”大小的决定性因素。“挤出效应”与货币的 利率敏感程度负相关;与投资的利率敏感性正相关。在充分就业时,挤出效应最大,接近 于 1;在没有实现充分就业时,挤出效应取决于政府开支引起利率上升的大小,此时挤出效 应一般在 0~1 之间。一般来说,从 LM、IS 曲线的斜率也可以判断挤出效应的大小。 三、论述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论述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答: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直接由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的水平加总而得到,这是假设生 产要素的价格是不变的。然而,当分析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时,这个假设显然是不合理的。 因为,当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时,整个行业产量的变化有可能对生产要素的市场需求 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生产要素的价格。根据行业产量变化对生产要素价格所可能产生的影 响,完全竞争行业可分为成本不变行业、成本递增行业和成本递减行业。这三类行业的长 期供给曲线各具有自身的特征。下面根据完全竞争厂商和行业的长期均衡点来推导完全竞 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1)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成本不变行业指该行业的产量变化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变化,不对生产要素的价 格发生影响。这可能是因为这个行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只占生产要素市场需求量的很 小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图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在图中,由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短期供给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市场均衡价格为。在价 格水平,完全竞争厂商在曲线的最低点实现长期均衡,每个厂商的利润均为零。由于行业 内不再有厂商的进入和退出,故称 A 点为行业的一个长期均衡点。此时,厂商的均衡产量 为,行业均衡产量为,且有。 假设外在因素影响使市场需求增加,曲线向右移至曲线的位置,且与曲线相交,相应 的市场价格水平由上升到。在新的价格,厂商在短期内沿着既定生产规模的曲线,将产量
由提高到,并获得利润。 从长期看,由于单个厂商获得利润,便吸引新厂商加入到该行业中来,导致行业供给 增加。行业供给增加会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它会增加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但由于 是成本不变行业,所以,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发生变化,企业的成本曲线的位置不变。另一 方面,行业供给增加会使厂商的曲线不断向右平移,随之,市场价格逐步下降,单个厂商 的利润也逐步下降。这个过程一直要持续到单个厂商的利润消失为止,即曲线一直要移动 到曲线的位置,从而使得市场价格又回到了原来的长期均衡价格水平,单个厂商又在原来 的曲线的最低点实现长期均衡。所以,曲线和曲线的交点是行业的又一个长期均衡点。此 时有。市场的均衡产量的增加量为,它是由新加入的厂商提供的,但行业内每个厂商的均 衡产量仍为。 连结、这两个行业的长期均衡点的线就是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 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它表示:成本不变的行业是在不变的均衡价格水平提供产量,该 均衡价格水平等于厂商的不变的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市场需求变化,会引起行业长期 均衡产量的同方向的变化,但长期均衡价格不会发生变化。 (2)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成本递增行业指该行业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会导致生产要素价格 的上升。成本递增行业是较为普遍的情况。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 倾斜的曲线。 图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在图 6-20 中,开始时单个厂商的长期均衡点和行业的一个长期均衡点是相互对应的。 它们表示:在市场均衡价格水平,厂商在曲线的最低点实现长期均衡,且每个厂商的利润 为零。 假设市场需求增加使市场需求曲线向右移至曲线的位置,并与原市场短期供给曲线相 交形成新的更高的价格水平。在此价格水平,厂商在短期内将仍以曲线所代表的既定的生 产规模进行生产,并由此获得利润。 在长期,新厂商会由于利润的吸引而进入到该行业的生产中来,整个行业供给增加。
一方面,行业供给增加,会增加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与成本不变行业不同,在成本递增行 业,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使得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上升,从而使得厂商的成本曲线的位置 上升,即图中的曲线和曲线的位置向上移动。另一方面,行业供给增加直接表现为市场的 曲线向右平移。那么,这种曲线和曲线的位置上移和曲线的位置右移的过程,一直要持续 到它们分别达到曲线和曲线的位置及曲线的位置,从而分别在点和点实现厂商的长期均衡 和行业的长期均衡。此时,在由曲线和曲线所决定的新的市场均衡价格水平,厂商在曲线 的最低点实现长期均衡,每个厂商的利润又都为零,且。 连结、这两个行业长期均衡点的线就是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 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它表示:在长期,行业的产品价格和供给量成同方向变动。市 场需求的变动不仅会引起行业长期均衡价格的同方向的变动,还同时引起行业长期均衡产 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3)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成本递减行业指该行业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反而使生产要素的价 格下降了。行业成本递减的原因是外在经济的作用。这可能主要是因为生产要素行业的产 量的增加,使得行业内单个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从而使得所生产出来的生产要素的价格 下降。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图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以图 6-21 进行分析。开始时,厂商在点实现长期均衡,行业在点实现长期均衡,点 和点是相互对应的。所不同的是,当市场价格上升,新厂商由于利润吸引而加入到该行业 中来的时候,一方面,在成本递减行业的前提下,行业供给增加所导致的对生产要素需求 的增加,却使得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下降了,它使得图中原来的曲线和曲线的位置向下移 动。另一方面,行业供给增加仍直接表现为曲线的位置向右移动。这两种变动一直要持续 到厂商在点实现长期均衡和行业在点实现长期均衡为止。此时,在由曲线和曲线所决定的 新价格水平,厂商在曲线的最低点实现长期均衡,每个厂商的利润又恢复为零,且。 连结、这两个行业长期均衡点的线就是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 给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它表示:在长期,行业的产品价格和供给量成反方向的变动。 市场需求的增加会引起行业长期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还同时会引起行业长期均衡产 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2.论述理性预期学派的基本观点。
答:理性预期学派是作为凯恩斯主义的对立物而出现的,这个学派始于 20 世纪 60 年 代初,在 70 年代中期形成。由于这个学派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与货币学派有密切联系或 相近,因此又称它为激进的货币主义,或称它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其主要代表人物有: 卢卡斯、托马斯·萨金特、罗伯特·J·巴罗和尼尔·华莱士等。 理性预期学派阐述其观点的三个依据: (1)理性预期假说。所谓理性预期是在有效地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做 出的在长期中平均说来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理性 预期假说包含三个含义:第一,做出经济决策的经济主体是有理性的;第二,为了作出正 确的预期,经济主体在作出预期时会力图得到有关的一切信息;第三,经济主体在预期时 不会犯系统的错误。 (2)自然率的假说。自然率主要指自然失业率,按照自然率假说,任何一个资本主义 社会都存在着一个自然失业率,其大小取决于该社会的技术水平、资源数量和文化传 统,而在长期中,该社会的经济总是趋向于自然失业率。 (3)市场出清。市场出清假说是说,无论劳动市场上的工资还是产品市场上的价格都 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可以根据供求情况迅速进行调整。有了这个灵活性,产品市场和劳动 市场都不会存在超额供给。 理性预期学派的观点主要有: (1)宏观经济政策无效论。理性预期学派认为,经济在产期中会处于自然失业率的状 态,宏观经济政策的目的和效果在于使经济社会脱离这个状态。这里姑且不管通过政策来 造成这种脱离是否有必要,即使有必要,也不可能达到目的,即政策是无效的。而政策无 效论结论意味着:要想使政策有效,它必须具有欺骗性,即使人们得不到有关政策的真实 的信息。然而,这一点在事实上又是做不到的,因为政策的真正内容和后果迟早要为公众 所知悉。 (2)适应性预期错误论。适应性预期是指人们仅仅根据过去而预测未来的说法。理性 预期学派认为,适应性预期是错误的,因为人们预期未来时,除了以过去的事实作为依据, 也要考虑事态在将来的变化。因此适应性预期不但不符合现实,而且违反了人们为了追求 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必然会利用一切信息,包括将来的信息,来寻找最精确的预期这一原 则。 (3)反对凯恩斯主义的“斟酌使用”的或者对经济运行进行“微调”的政策。由于理 性预期,人们对将来的事态作出预期时,不仅考虑过去也要考虑未来,即他们估计当前的 经济政策对将来事态的影响,并且按照估计的影响采取对策,即改变他们的行为以获得最 大的利益,行为的改变会使经济模型的参数发生变化,而参数的变化又是难于衡量的,因 此经济学者很难评价经济政策的效果。也就是说,“斟酌使用”或“微调”政策是靠不住的。
(4)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理性预期学派的实际周期理论认为,宏观经济经常受到一些 实际因素的冲击,虽然冲击的具体原因很多,但是它们引起经济波动的途径是有限的:要 么使人们的偏好发生变动,要么改变技术状况(生产率),或者使可利用的资源发生变动等。 实际周期理论认为其中最常见、最值得分析的是技术的冲击。而将技术冲击作为经济波动 源泉。 (5)公债中性论。凯恩斯主义不仅将公债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一个重要手段,而且也 是政府实施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工具。理性能够预期学派认为,在某些条件下,政府无论 用债券还是用税收筹资,其效果是等价的或相同的,这就是“李嘉图等价定理”。政府的任 何债券发行均体现着将来的偿还义务,因此在将来偿还时,会导致未来更高的税收,如果 人们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会把相当于未来额外税收的一部分财富积蓄起来,结果此时人们 可支配的财富数量与征税时的情况一样。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