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省级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标准(试行)2019年5月发布.docx

第1页 / 共26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5页 / 共26页
第6页 / 共26页
第7页 / 共26页
第8页 / 共26页
资料共26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3.1 基础地理信息 fundament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3.2 要素 feature
3.3 类 class
3.4 层 layer
3.5 标识码 identification code
3.6 矢量数据 vector data
3.7 栅格数据 raster data
3.8 图形数据 graphic data
3.9 属性数据 attribute data
4 数据库内容和要素分类编码
4.1 数据库内容
4.2 要素分类与编码
5 数学基础
6 数据库结构定义
6.1 空间要素组织管理
6.2 空间要素属性数据结构
6.2.1 省级行政区、市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属性结构
6.2.2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属性结构
6.2.3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属性结构
6.2.4 基期现状用地属性结构
6.2.5 生态保护红线属性结构
6.2.6 城镇开发边界属性结构
6.2.7 主导功能分区属性结构
6.2.8 城镇集聚开发总体格局(点、面)属性结构
6.2.9 产业空间布局(点、面)属性结构
6.2.10 能源体系(点、线、面)属性结构
6.2.11 综合交通设施体系(点、面)属性结构
6.2.12 综合交通设施体系(线)属性结构
6.2.13 防灾减灾体系(点、线、面)属性结构
6.2.14 水生态修复重点工程、矿山环境整治修复重点工程、土地整治与污染修复重点工程、城乡整治与更新重点工程、生
6.3 非空间要素组织管理
6.4 非空间要素属性数据结构
6.4.1 规划文档属性结构
6.4.2 规划指标表属性结构
6.4.3 重大工程安排表属性结构
6.5 数据库属性值代码
6.5.1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级代码表
6.5.2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状态代码表
6.5.3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等级代码表
6.5.4 生态保护红线类型代码表
6.5.5 主导功能区类型代码表
6.5.6 城镇集聚开发总体格局规模等级代码表
6.5.7 产业空间布局类型代码表
6.5.8 产业空间布局级别代码表
6.5.9 规划状态代码表
6.5.10 能源类型代码表
6.5.11 综合交通类型代码表
6.5.12 防灾减灾类型代码表
6.5.13 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类型代码表
7 数据交换文件命名规则
8 数据交换内容与格式
9 元数据
附录A(资料性附录)国土空间规划数据交换格式
A.1交换格式
A.2 交换格式说明
A.2.1 一般规定
A.2.2 文件头
A.2.3 几何数据
A.2.4 注记
省级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标准 (试行) 自然资源部 2019 年 5 月
目 录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数据库内容和要素分类编码 ........................................................................................................2 5 数学基础 ........................................................................................................................................ 5 6 数据库结构定义 ............................................................................................................................ 5 7 数据交换文件命名规则 ..............................................................................................................22 8 数据交换内容与格式 .................................................................................................................. 22 9 元数据 .......................................................................................................................................... 22 附录 A(资料性附录)国土空间规划数据交换格式 ...................................................................23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省级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的内容、要素分类代码、数学基础、数据分层、 属性数据结构、属性值代码等。 本标准适用于省级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 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13923-2006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30319-2013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基本规定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指南 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 国土调查数据库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3.1 基础地理信息 fundamental geographic information 作为统一的空间定位框架和空间分析基础的地理信息[GB/T 13923-2006,2.1基础地理 信息]。 3.2 要素 feature 现实世界现象的抽象[GB/T17798-2007,3.4要素]。 3.3 类 class 具有共同特性和关系的一组要素的集合 [TD/T 1016-2007,3.2类]。 3.4 层 layer 具有相同空间特征和属性的实体及其属性的集合[TD/T 1016-2007,3.3 层]。 3.5 标识码 identification code 对某一要素个体进行唯一标识的代码[TD/T 1016-2007,3.4 标识码]。 3.6 矢量数据 vector data 以坐标或有序坐标串表示的空间点、线、面等图形数据及与其相联系的有关属性数据的 总称[GB/T 16820-2009,5.13 矢量数据]。 3.7 栅格数据 raster data 将地理空间划分成按行、列规则排列的单元,且各单元带有不同“值”的数据集 [GB/T16820-2009,5.14 栅格数据]。 3.8 图形数据 graphic data 表示地理实体的位置、形态、大小和分布特征以及几何类型的数据[GB/T 16820-2009, 5.15图形数据]。 3.9 属性数据 attribute data 描述地理实体质量和数量特征的数据[GB/T 16820-2009,5.16属性数据]。 1
4 数据库内容和要素分类编码 4.1 数据库内容 省级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内容,包括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析评价信息要素和空间规划 信息要素。 4.2 要素分类与编码 要素分类大类采用面分类法,小类以下采用线分类法。根据分类编码通用原则,依次按 大类、小类、一级类、二级类、三级类、四级类划分,分类代码采用十位数字层次码组成, 其结构如下: 其中: a) 大类码为专业代码,设定为二位数字码,其中:基础地理专业码为10,土地专业码 为20,其他专业码为30;小类码为业务代码,设定为二位数字码,空位以0补齐。 土地利用的业务代码为01,土地利用遥感监测的业务代码为02,土地利用规划的业 务代码为03,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业务代码为04,永久基本农田的业务代码为05, 土地权属的业务代码为06,分析评价的业务代码为80,国土空间规划的业务代码为 90;一至四级类码为要素分类代码,其中:一级类码为二位数字码、二级类码为二 位数字码、三级类码为一位数字码、四级类码为一位数字码,空位以0补齐。 b) 基础地理要素的一级类码、二级类码、三级类码和四级类码引用GB/T 13923中的基 础地理要素代码结构与代码。 c) 各要素类中如含有“其他”类,则该类代码直接设为“9”或“99”。 省级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要素与代码见表1。 要素代码 1000000000 1000600000 1000630100 1000640100 1000650100 2080000000 2080010000 2080010100 2080010200 2090000000 2090010000 2090010100 表 1 省级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要素与代码表 要素名称 说明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 境界与行政区 省级行政区 市级行政区 县级行政区 分析评价信息要素 双评价结果要素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空间规划信息要素 基期年现状要素 基期现状用地 2
要素代码 2090020000 2090020100 2090020110 2090020120 2090020130 2090020300 2090020310 2090020311 2090020312 2090020320 2090020321 2090020322 2090020330 2090020500 2090020530 2090020531 2090020532 2090020533 2090020540 2090020541 2090020542 2090020543 2090020550 2090020551 2090020552 2090020553 2090020700 2090020720 2090020721 2090020722 2090020723 2090020730 2090020731 2090020732 2090020733 2090020740 2090020741 2090020742 2090020743 2090020750 2090020751 2090020752 要素名称 说明 目标年规划要素 三条控制线 生态保护红线 永久基本农田 城镇开发边界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城镇集聚开发总体格局 城镇集聚开发总体格局(点) 城镇集聚开发总体格局(面) 产业空间布局 产业空间布局(点) 产业空间布局(面) 主导功能分区 布局支撑体系和重大工程 综合交通设施体系 综合交通设施体系(点) 综合交通设施体系(线) 综合交通设施体系(面) 防灾减灾体系 防灾减灾体系(点) 防灾减灾体系(线) 防灾减灾体系(面) 能源体系 能源体系(点) 能源体系(线) 能源体系(面) 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 水生态修复重点工程 水生态修复重点工程(点) 水生态修复重点工程(线) 水生态修复重点工程(面) 矿山环境整治修复重点工程 矿山环境整治修复重点工程(点) 矿山环境整治修复重点工程(线) 矿山环境整治修复重点工程(面) 土地整治与污染修复重点工程 土地整治与污染修复重点工程(点) 土地整治与污染修复重点工程(线) 土地整治与污染修复重点工程(面) 城乡整治与更新重点工程 城乡整治与更新重点工程(点) 城乡整治与更新重点工程(线) 3
要素代码 2090020753 2090020760 2090020761 2090020762 2090020763 2090020770 2090020771 2090020772 2090020773 2090020790 2090020791 2090020792 2090020793 2090030000 2090030100 2090030200 2090030300 2090030400 2090030500 2090030600 2090030700 2090030800 2090040000 2090040100 2090040200 2090050000 2090050100 2090050101 2090050102 2090050103 2090050104 2090050200 2090050201 2090050202 2090050203 2090050204 2090050205 2090050206 2090050207 2090050208 2090050209 2090050250 要素名称 说明 城乡整治与更新重点工程(面) 生态环境综合修复重点工程 生态环境综合修复重点工程(点) 生态环境综合修复重点工程(线) 生态环境综合修复重点工程(面) 海洋生态修复重点工程 海洋生态修复重点工程(点) 海洋生态修复重点工程(线) 海洋生态修复重点工程(面) 其他整治和修复重点工程 其他整治和修复重点工程(点) 其他整治和修复重点工程(线) 其他整治和修复重点工程(面) 规划文档资料要素 规划文本 规划说明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报告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报告 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报告 国土空间规划风险识别评估报告 专题研究报告 其他文档 规划表格要素 规划指标表 重大工程安排表 规划栅格图要素 规划成果图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图 国土空间主导功能分区图 基础支撑体系规划图 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图 基础分析图 区位图 地形地貌图 行政区划图 土地利用现状图 矿产资源分布图 生态资源现状图 城镇体系现状图 综合交通现状图 人均可利用水资源现状图 地质、水文、矿山、地灾、海洋环境质量等其 4
说明 要素代码 2090050251 2090050252 2090050253 2090050300 2090050301 2090050302 2090050303 要素名称 他现状分析图 海域开发利用现状图 海岛开发利用现状图 海洋环境质量状况分析图 评价分析图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图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图 经济社会及人口分析图 5 数学基础 采用“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 6 数据库结构定义 6.1 空间要素组织管理 省级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采用分层的方法进行组织管理,图层名称、几何特征及属性表 名的描述见表 2。 表 2 省级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要素图层 序号 图层分类 图层名称 几何特征 属性表名 1 2 3 4 5 省级行政区 境界与行政区 市级行政区 县级行政区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分析评价信息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 价 面 面 面 面 面 XZQSJ XZQDS XZQXS ZYHJCZNLPJ GTKJKFSYXPJ 约束 条件 备注 M M M M M 省级包含省、 市、县行政区 以 三 调 成 果 为基础,结合 补充调查,按 照《国土空间 6 基期年现状 基期现状用地 面 JQXZYD O 规 划 分 区 与 用 途 分 类 指 南 》 进 行 转 换,形成基期 现状用地 《 生 态 保 护 7 8 目标年规划 生态保护红线 面 STBHHX O 红 线 划 定 指 永久基本农田 面 YJJBNTTB 南》 属 性 结 构 引 O 用《永久基本 农 田 数 据 库 5
序号 图层分类 图层名称 几何特征 属性表名 城镇开发边界 面 CZKFBJ CZJJKFZTGJD O 城镇体系 CZJJKFZTGJM O 城镇体系 约束 条件 备注 标准》中的基 本 农 田 图 斑 属性结构 《 城 镇 开 发 边 界 划 定 与 管理指南》 O O O 园区布局 O 园区布局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6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主导功能分区 城镇集聚开发总体格局 (点) 城镇集聚开发总体格局 (面) 产业空间布局(点) 产业空间布局(面) 能源体系(点) 能源体系(线) 能源体系(面) 面 点 面 点 面 点 线 面 ZDGNFQ CYKJBJD CYKJBJM NYTXD NYTXX NYTXM 综合交通设施体系(点) 点 ZHJTSSTXD 综合交通设施体系(线) 线 ZHJTSSTXX 综合交通设施体系(面) 面 ZHJTSSTXM 防灾减灾体系(点) 防灾减灾体系(线) 防灾减灾体系(面) 水 生 态 修 复 重 点 工 程 (点) 水 生 态 修 复 重 点 工 程 (线) 水 生 态 修 复 重 点 工 程 (面) 矿山环境整治修复重点 工程(点) 矿山环境整治修复重点 工程(线) 矿山环境整治修复重点 工程(面) 土地整治与污染修复重 点工程(点) 土地整治与污染修复重 点工程(线) 土地整治与污染修复重 点工程(面) 城乡整治与更新重点工 点 线 面 点 FZJZTXD FZJZTXX FZJZTXM SSTXFZDGCD 线 SSTXFZDGCX 面 SSTXFZDGCM 点 KSHJZZXFZDGCD 线 KSHJZZXFZDGCX 面 KSHJZZXFZDGCM 点 TDZZYWRXFZDGCD 线 TDZZYWRXFZDGCX 面 点 TDZZYWRXFZDGCM CXZZYGXZDGCD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