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年江苏盐城小升初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资料共12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0 年江苏盐城小升初语文真题及答案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题 号 基础检测 积累运用 口语交际 阅读理解 作文 总分 得 分 试卷说明: 1、测试时间 90 分钟,测试题满分 120 分。 2、答题前,请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在密封区内写上学校、班别、姓名等内容。 3、答题时,请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作答。 一、基础知识检测(本题共计 30 分,每小题 5 分) 1、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毁”字用( )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第四笔的笔画名称是( )。 “毁”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烧掉;②破坏,损害;③诽谤,说别人的坏话;④败坏。在“毁 誉参半”这个成语中应选第( )种解释。“毁约” 这个词语中应选第( )种解释。 2、按要求完成诗句。 1、朋友分别之时间想到你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你悲伤的时候想到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达对父母恩情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达人物志向或精神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先比一比,再各组两个词语写下来。 框( ) 峻( ) 蝉( ) 债( 眶( ) 竣( ) 婵( ) 绩( ) ) 4、选择题。 1、依次填入下列空格处的短语,搭配最恰当的一项是( )。
美是广泛的,_______,烟雨楼阁,可谓之为美;_______,碧天黄沙,可谓之为美;_______, 倾国倾城,可谓之为美;_______,潇洒从容,也可谓之为美。但美的答案,远远不止于此。 A.姑苏江南 大漠孤烟 明眸皓齿 羽扇纶巾 B.大漠孤烟 姑苏江南 明眸皓齿 羽扇纶巾 C.姑苏江南 大漠孤烟 羽扇纶巾 明眸皓齿 D.大漠孤烟 姑苏江南 羽扇纶巾 明眸皓齿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云就像天上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B、“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 美的色彩!这真是贵重的衣服!” C、为了这样一个脆弱和卑微的生命,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 么的一丝不苟啊! D、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B、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C、嫦娥三号向太空飞去,美丽的月球已经遥遥在望。 D、我独自一人形影不离地来到思源广场。 4、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B、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 C、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 D、那一颗心就宛如一片欢腾的大海;那一双眼就仿佛两道溃决的河流。 5、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然后按要求写成语。 (1)写与这些成语相关的人物。 卧薪尝胆( ) 破釜沉舟( )
纸上谈兵( ) 指鹿为马( ) (2)与“小心翼翼”结构相同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与孔子教育思想有关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 6、根据要求填写诗歌。 从古诗文中古人对待朋友离去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不同的人生观:子期死,伯牙谓 世再无知音,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觉到伯牙的消极人生观:而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劝勉朋友的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却能感觉王勃的乐观态度。 二、知识积累运用(本题共计 20 分,每小题 5 分) 1、按要求写句子。 (1)闰土回家去了。我还深深地思念着闰土。(用合适的关联词组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改成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月亮升起来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改写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会将成语补充完整,使它们成为一条“龙”。 1、博闻强( )忆犹( )仇旧( )之入骨 2、异想天( )门见( )穷水( )善尽美 3、水深火( )火朝( )经地( )不容辞 4、栩栩如( )离死( )具一( )格不入
3、按要求在句子中填上合适的词语。 (1)这两个人总是一起做坏事,真是_________呀!(与“动物”有关的的成语) (2)是他让我做成了这个艺术品,又是他打碎了这个艺术品,真是_________呀。 (写出有关历史人物的成语) (3)虽然路上有许多( ),但谁也别想( )我们前进的脚步,我们是不会受到 一点( )就放弃的。(用“阻”字组成的词语填空,不得重复) (4)( )考试不难,( )方法和规范很重要,( )我们要认真审题,注 意分点,让自己和知识变成得分。(填关联词) 4、辨析选择。 1.下面的4个句子,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1)王平不知道老师是在批评他。 (2)王平知道老师不是在批评他。 (3)老师不是在批评他,王平不是不知道。 (4)老师是在批评他,王平是知道的。 A.(1)(2) B.(3)(4) C.(2)(3) D.(1)(4) 2.一个秋雨连绵的日子,安尼想观察一下晶莹透明的雨水里有些什么,他看了一眼显微 镜 下 的小 水 滴 后禁 不 住 惊叫 起 来 :“_____________ ”…… 你 认 为最 恰 当 的一 句 应 是 ( )。 A.别看小水滴那么清澈,原来里边有小虫子呀! B.小虫子那么多,而且都在动! C.小虫子!那么多小虫子都在动! D.我真没想到,小水滴里是有虫子的。 3 . “ 我 们 要 学 习 文 件 ” 是 有 歧 义 的 句 子 , 接 在 它 后 面 能 消 除 歧 义 的 一 项 是 ( )。 A.请做好准备。 B.请把电视机关上。 C.小说不要带来。
D.请你告诉小王。 三、口语交际表达(本题共计 10 分,每小题 10 分) 1、口语交际。 进入六年级后,学习压力渐渐加大了。可每次捧起心爱的课外书,沉浸其中,都会 让自己收获许多。但是有的同学过于沉迷,耽误了学业;有的家长认为读闲书作用不大,也 极力反对。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你想对沉迷其中的同学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想对极力反对的家长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想对自己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用上格言警句就更好了。) 四、阅读与理解(本题共计 30 分,每小题 10 分) 1、名著阅读。 家里面一切都是严格地分开的:今天是外祖母出钱买菜做午饭,明天就该外祖父买 菜和面包。轮到他买的那天,午饭照例要坏些,外祖母买的全是好肉,而他总是买些大肠、 肝、肺、牛肚子。茶叶和糖,各人保存各人的,但是在一个茶壶里煮茶,外祖父惊慌地说: “别忙,等一等!你放多少茶叶?”他把茶叶放到手掌上,细细地数,说道:“你的茶叶比 我的碎,所以我该少放,我的叶子大些,多出茶色。”他十分注意外祖母倒给自己的和倒给 他的茶是不是同样的浓度,倒在两个茶碗里的分量也要平均。 “喝最后一杯吧?”在倒浄所有的茶之前,她问道。外祖父看了看茶壶,说道:“好 吧,喝最后一杯!”连敬圣像点的长明灯的油也是各买各的。在共同劳动了五十年之后,竟 干出这等事!看着外祖父这些鬼把戏,我又好笑又厌恶,而外祖母只觉得可笑。“你算了吧!” 她安慰我说,“怎么回事啊?老头儿越老,反倒越糊涂!他八十岁的人了,也同样倒退八十! 让他糊涂去吧,看谁倒霉;我来挣咱们俩的面包,怕什么!” 1、以上文段选自_____(国家)著名作家_______的小说《 》。 2、文段中画线句子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列举出这部小说中的另一个让你印象深刻的情节,并谈谈你对这部小说的阅读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理解。 独享“体罚”的秘密 ①弗洛斯特女士,是全镇男女老少心中的严师。我不知道她是如何走进大家心里的。 至于我,那是因为一次难忘的体罚:挨板子。 ②那是一次数学考试。考试前,弗洛斯特女士照例从墙上把那著名的松木板子取下 来,比试着对我们说:“我们的教育以诚实为宗旨。我决不允许任何人在这里自欺欺人,虚 度时日。这既浪费你们的时间,也浪费我的时间。而我早已年纪不轻了,奉陪不起──好吧, 下面就开始考试。”说着,她就在那张宽大的橡木办公桌后坐了下来,拿起一本书,径自翻 了起来。 ③我勉强做了一半,就被卡住了,绞尽脑汁也无济于事。于是,我暗暗向好友伊丽 莎白打了招呼。果然,她传来了一张写满答案的纸条,我赶紧向讲台望了一眼──还好,她 正读得入神,对我们的小动作毫无察觉。我赶紧把答案抄在了试卷上。 ④晚上,我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早就听人说过,教室里一只蚂蚁的爬动也逃不过弗 洛斯特女士的眼睛。这么说,她现在只是故意装聋作哑罢了。思前想后,我打定主意,和伊 丽莎白一起去自首。 ⑤第二天下午,我们战战兢兢地站到了老师身边:“我们知道错了,我们以后永远 不做这种事了,就是……”(没说出口的是“请您宽恕!”) ⑥“姑娘们,你们能主动来认错,我很高兴。这需要勇气,也表明你们的向善之心。 不过,大错既然铸成,你们必须承受后果。否则,你们不会真正记住!”说着,弗洛斯特女 士拿起我们的试卷,撕了,扔进废纸篓。“考试作零分计,而且要接受惩罚。” ⑦看到她拿起松木板子,我们都惊恐得难以自持,连话也说不清楚了。 ⑧她吩咐我们分别站在大办公桌的两头。“现在你们都伏在自己身边的椅背上,把 眼睛闭上!”她说。 ⑨我抖抖嗦嗦地在椅背上伏下身子。听人说,人越是紧张就越会感受到痛苦。老师 会先惩罚谁呢?“啪”的一声,宣告了惩罚的开始。看来,老师决定先对付伊丽莎白了。 ⑩我尽管自己没挨揍,眼泪却出来了:“伊丽莎白是因为我才受苦的!”接着,传来 了伊丽莎白的呜咽。 ⑪“啪!”打的又是伊丽莎白,我不敢睁开眼睛,只是加入了大声哭叫的行列。
⑫“啪!”伊丽莎白又挨了一下──她一定受不了啦!我终于鼓起了勇气:“请您别 打了,别打伊丽莎白了!您还是来打我吧,是我的错!──伊丽莎白你怎么了。” ⑬几乎在同时,我们都睁开了眼睛,越过办公桌,可怜兮兮地对望了一下。想不到, 伊丽莎白竟红着脸:“你说什么?是你在挨揍呀!” ⑭怎么?疑惑中,我们看到老师正用那木板狠狠地在装了垫子的座椅上抽了一板: “啪!”哦,原来如此! ⑮这便是我们受到的“体罚”,并无肌肤之痛,却记忆至深。我想,有幸受过这种 板子的学生一定都会像我们一样:在成为弗洛斯特女士的崇拜者的同时,独享这一份秘密。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写在下列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无济于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第5至第14自然段的内容,用文中的词语填写“我们”接受惩罚的经过。 战战兢兢 → ( ) → ( ) → 恍然大悟 4.默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想一想:弗洛斯特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读 完全文 ,我们 感受 到弗洛 斯特女 士不仅 是一位 严厉 的老师 ,同时 也是一 位 ___________的老师。 3、课内阅读。 《卖火柴的小女孩》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 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 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 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
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 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 的火柴梗。 1、本文段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他被人们誉为“ ____________ ”。你还读过他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这两部作品。 2、通过阅读和理解,你发现,本文段中,小女孩的心情经历了这样的变化:起初,为檫 不檫火柴而( ),随后,为火柴带来的温暖而( ),后来,又为火柴的熄灭而( )。 3、“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 抽出了一根。”这句话让你体会到______________。 五、作文题(本题共计 30 分) 1、思考一下,写一写。 美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都有美。请用你的眼睛去发现身边的美,以感动为话题, 写一篇记叙文。可以写自己所见的或所闻的,要写出真情实感,字数450字以上。题目自拟。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