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3年湖南长沙雨花区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doc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资料共5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3 年湖南长沙雨花区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 ) 黎民百姓 廓然无累 媚上欺下 惟妙惟肖 强聒不舍(guō) 弥留之际(mí) 重蹈覆辙(fù) 恪尽职守(gè) ) 一、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丝缕(lǔ) 骄气 B.襁褓(qiǎng) 灵柩 C.羡慕(xuàn) 殒落 D.亵渎(xiè) 愚昧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声鼎沸,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B.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落第开放。 C.何大学问也不是不疼爱孙子。他每趟赶马回来,一心盼家,最大的盼头就是享受天伦之 乐。 D.因谣传吃碘可以防核辐射,普通的加碘盐在有些地方竟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的大门。 B.随着河南公安机关侦破“瘦肉精”案件,销售、生产、研制“瘦肉精”的主要嫌疑人陆 续归案,一条完整的“瘦肉精”地下产业链条浮出水面。 C.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和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 D.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4.下列句式变换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A.将“汽车一阵疾驶,溅了他一身泥水。”变换成被字句。(他被疾驶的汽车溅了一身泥水。) B.将“她不能确定这件事是不是他干的。”变换成强调“不能确定”的句子。(这件事是不 是他干的,她不能确定。) C.将“这辈子,我们就是父母的影子。”一句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我们永远是爸爸妈 妈的负担。) D.将“这堂课他完全没听懂。”变为肯定句。(这堂课他一片空白,云山雾罩的。) ) )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因此,发展低碳农业,保护鄱阳湖流域的水质,就应坚持禁止水产养殖使用鱼用化肥,继 续对网箱养殖进行清查并严格控制,根据不同水域采用精养和粗养等养殖方式。 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重要的养殖区,养殖区内的进贤县和鄱阳县都是水产大县。 ③鄱阳湖流域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粮仓,也是我国重要的水产之乡。 ④然而,水产养殖在增加渔民收入、增加就业、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构 成潜在威胁。 ⑤我省每年水产养殖产量达到 200 万吨,占到全国淡水养殖的 10%。 A.②④③①⑤ B. ⑤③②①④ C.③⑤②④① D.④⑤①②③ 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信息,最准确的一项是( ) 15 日至 16 日,省十一届运动会“圣火天使”、礼仪小姐选拔大赛复赛在汇东春华广场进行。 200 名佳丽在复赛中各展所长,最终,60 名佳丽获得参加决赛的资格。决赛将挑选 20 人参 加总决赛。 A. 十一届运动会“圣火天使”、礼仪小姐选拔大赛复赛在汇东春华广场进行。 B. 省十一届运动会“圣火天使”、礼仪小姐 60 名佳丽晋级决赛。
C. “圣火天使”、礼仪小姐选拔大赛复赛 60 名佳丽晋级决赛。 D. 十一届运动会“圣火天使”、礼仪小姐选拔大赛将挑选 20 人参加总决赛。 二、古诗鉴赏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①,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7、根据“晴天雨”的注释和相关诗句提示,说说“夏夜霜”是什么意思。 三、古诗默写 1、八百里分麾下炙,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3、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背灼炎天光。 5、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清照表达愁思,化虚为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为配合班级拟开展的“走近音乐”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试题。(6 分) (1)请从下列古诗词中,为班刊“文学与音乐”专栏选用适用的诗词。(填写序号,多选少选 均不给分)(2 分) 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②商女不知亡国恨,根据犹唱后庭花。③请为父老歌,艰 难愧深情。④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⑤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⑥羌管悠悠霜满地,人 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⑦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⑧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 故园情? ⑨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笆半遮面。 ⑩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适用的信息: (2)下面是某校“学生对音乐兴趣度”的调查情况统计表,请写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2 分) 对音乐 喜欢 想参加 94.5﹪ 42.22﹪ 结论: 喜欢什么样的音乐 不喜欢 不想参加 5.49﹪ 24.44﹪ 民族古典 对乐器, 对学校组织艺术团 81.11﹪ 19.89﹪ 7.77﹪ 25.55﹪ 流行 民族 西洋 (3)在“我喜爱的歌曲”展示中,如果你是节目主持人,请你在第一个节目合唱《歌唱祖 国》和第二个节目独唱《歌声与微笑》间说几句衔接的串词。(2 分) 五、文言文阅读(10 分) 王安石传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 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调知鄞县,起堤 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安石未贵时,名
震京师,性不好华腴,自奉至俭,或衣垢不浣,面垢不洗,世多称其贤。蜀人苏洵独曰:“是 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作《辩奸论》以刺之,谓王衍、卢杞合为一人。 【注释】俾:使。华腴:指美好的生活享受。慝:奸邪。王衍:晋惠帝时居宰辅之位, 周旋诸王之间,唯求自全之计。卢杞:专权自恣,搜刮无度,怨声满天下。 1、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 分) 见 者 皆 服 其 精 妙 2、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3 分) 好( 3、列宁曾称“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其实,他在鄞县任职期间就从两个方面进 行了这种改革和实践,请用自己的话说说。(2 分) 浣( ) ) 刺( ) 4、读完选文,你认为王安石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请简要谈谈。(3 分) 六、现代文阅读 (一) 给最爱的他们安全感 沈奇岚 ①每个孩子都被父母指责过不懂事,那句“都是为了你好”听过千遍万遍,“知道,知 道,我都知道”也答了千遍万遍。为什么这样的事情一直在发生? ②我们的父母有个有趣的标准,听话的就是好孩子,不听话的就是坏孩子。换言之,就 是停留在父母框架里的就是父母喜欢的孩子,任何突破框架的企图都是叛逆、不听话、不懂 事甚至不孝顺。③你想自己做决定,想过自己的人生。但是,在父母的框架里,你常常碰壁。 他们希望你留在那个框架里面,因为他们怕你出去了会不安全。 ④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父母的框架都是保护性的,“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饭前要 洗手”、“听老师的话”,等等。那是他们的人生经验,他们用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来为我们筑 起保护墙。但是任何框架都可能陷入一种惯性。他们习惯了这种保护你的方式,却还没有习 惯你已经长大,世界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你想要空间,不得不和这个框架发生冲突。你没 办法责怪他们,他们的框架都是出于爱。你在他们的框架之内,他们才觉得你是安全的,他 们才有安全感。 ⑤很多年以后,你会发现,父母对我们人生的横加干涉,无非是怕我们做了糟糕的选择 ——他们心里没有安全感,对框架之外的世界没有信心。 ⑥如果你希望父母尊重你的选择,你必须要给他们安全感——你能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可以从小事做起,甚至从妥协做起。独立从来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用脚踏实地的行为挣 来的。让父母有安全感有两条路,一条是最方便的听话之路,父母要求你做什么就做什么。 这条路在你长大之后会越来越难走,你会分不清楚“他们想要什么”和“你想要什么”。 ⑦一条就是有些难度的独立之路,你要比他们更强大。这句话的意思不是你要通过压倒 他们来达到强大,而是你要通过理解他们和保护他们变得更强大,强大到他们能够意识到你 能照顾好自己了,甚至能照顾他们了。不要等他们老了,你才觉得该照顾他们了。说到这里, 你会不会笑——给父母安全感? ⑧真的,试试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你们的关系,就会明白许多的冲突并不是他们不尊重你, 而是他们没有安全感,他们不知道你已经长大。他们的横加干涉可能是一种过度的担心,是 一种婉转但是失败的爱的表达。⑨坦白地说,期待父母因为你而有所改变,恐怕是种奢望。 所以你要更努力,试着去理解自己的父母,理解他们的怕与爱,理解他们的局限、他们的爱 好、他们的愿望。 ⑩其实当父母是世间最辛苦的工作,为了保护他们的孩子,哪怕自己碰得鼻青脸肿也要
努力强大。他们为你提供了那么长久的爱和安全感,现在,轮到你了。长大吧!(选自 2010 年第 19 期《读者》)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 2.本文所说的“父母框架”是指什么?(2 分) 3.第②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 分) 4.作者认为,要给父母以安全感,必须理解他们。我们应该怎样理解父母呢?请用文中的 原话回答。(3 分) 5.文章说,让父母有安全感有两条路可走。你赞成走哪条路?说说你的理由。(3 分) (二) 胡杨之地 人类赋予自己的最为自负的词叫灵魂。 人用灵魂这个词把自己跟动物拉开了距离。因有灵魂,人才有喜悦和悲伤,有良知与禁 忌。人在灵魂的引导下,会哭泣和欢笑。人并没有把“灵魂”这个词送给动物,更不觉得植 物有灵魂。一株草,由青到黄,从春到秋,怎么会有灵魂呢? 但如果你见到胡杨林,这种看法也许会发生转变。我在四子王旗的速亥看到的,与其说 是胡杨林,不如说是一个又一个悲泣的灵魂。 胡杨是树。但它跟其他树最不一样的地方是姿态如人。A 它们似互相搀扶、涉江而来的 妇孺,像仰天太息的壮士,像为自己包扎伤口的士兵。 我来到速亥的时候,夕阳正好,落日把一腔英雄的块垒吐在这片寸草不生的荒沙上。胡 杨树虬曲纠结,坐地视天,身子骨披一层滚烫的金红,让我想起罗丹的那尊雕塑《拉奥孔》 一个壮硕的男子,与身上缠绕的蟒蛇搏斗,其痛莫可名状。我想到了一个词——灵魂。胡杨 树一定因为有灵魂,或者说因有记忆而痛苦过,方有此态。 速亥,蒙古语意为“红柳”,如今是白茫茫的沙地,谁也想不出它 60 年前的样子。这里 的人告诉我,从 20 世纪 50 年代到 70 年代,速亥人的主要工作是打黄羊。上级给牧民们发 冲锋枪,让人们用冲锋枪扫射黄羊;给县里和公社干部没人定指标,打不到规定数目的黄羊 就扣工资。 速亥当年是怎样的植被?风吹草摆,不见牛羊,植被太茂密了。当年打过黄羊的老人说, 速亥这地方黄羊多,它们集群飞跑,不少于几百只。不光有黄羊,还有蒙古野驴,有藏羚羊。 这个地方鸟啊、花啊多的是。当年这里是湿地。 这个老牧人指着白茫茫的沙砾说“当年这里是湿地”时,真的像是在痴人说梦。如今除 了天上的云朵和地上的胡杨属于有形状的东西,其他皆为空荡荡的虚无。 “打死的黄羊呢?”我问老师。 “都让上级拉走了,”老人说,“我们自己养牛养羊,从来不打黄羊。打黄羊变成了政治 任务,肉和皮子都出口换汇了。我们整整打了 20 年黄羊,现在什么野生动物都没有了。那 些年,每天都有枪声。枪声停了,黄羊、鹤、野鸭子、兔子、狐狸……什么都没了。” 我抬眼四望,速亥这地方在一个盆地里,是二连盆地的一部分,依靠的山叫大红山。可 是,打光了黄羊,植物也不能都灭绝啊。 老人说,从 80 年代开始,我们这儿又遭一劫——采发菜。“你想象不到有多少人到我们 这里采发菜,可以叫成千上万。从宁夏来的人,整列火车上全是采发菜的。有人采,有人收, 有人运。运到东南亚一带。发菜这东西怪,这片地上午采没了,落点雨,下午又长出来了。 采的人越来越多,最后这里变成了这个样子。” 老人说“这个样子”的时候,特别不情愿,声音迅速被脚下的沙子吸收了。如果土地和 天空也会死亡的话,就会是“这个样子”。这里的天空虽然高远,却毫无生气,与绿洲之上
湿润的天空绝不一样。没有飞鸟,没有层层叠叠的雨云,这是一片失去了肌肤的天空。土地 上只有沙子,连蜥蜴爬过的痕迹都看不到。见不到土,地已经死去很多年。今天的速亥,不 要以为它默默无闻,它名声大得很,早就传到了北京和天津等地,出现在专家们的文案里。 速亥,现在成了京津风沙最主要的源头。这片土地,每年不知向北京输送了多少沙尘。可谁 还记得当年它堪比肯尼亚野生动物园的情景?谁还相信此前这里竟然是一块湿地呢? 假如黄羊、灰羽鹤有灵魂,野兔、芦苇有灵魂的话,如今它们一定一起附体在胡杨树上。 胡杨死去后为什么不倒?倒了为什么不烂?它实在是有话要说,是无数野生动物与植物的灵 魂请它们保持痛苦控诉的姿态而留在人间。有胡杨的地方,都是动植物们的受难地。可令人 欣慰的是,速亥至今还保持着一“怪”——下点雨,马上就长出绿茸茸的草。B 人们盼着这 里多长草、快长草,一直长出黄羊来。 1、联系全文内容,简要说说文中加点词语“60 年前的样子”和“这个样子”分别是指 什么样子?造成前后变化的原因有哪些?(6 分) 60 年前的样子: 这个样子: 造成变化的原因: 2、“自负”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自许;自以为了不起。”结合全文内 容,说说人类“自负”体现在哪些方面?(4 分) 3、文中说胡杨“它实在是有话要说”,请联系以下链接内容,试用第一人称把胡杨要说 的话拟写出来。(不少于 30 字)(3 分) 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 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4、文中不少语言生动并饱含情感,从文中 A、B 处任选一句进行赏析。(4 分) 七、作文是“面对______,我_______”写一篇记叙文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