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江苏扬州大学语言学理论考研真题 A 卷
一、名词解释(共 30 分,每题 5 分)
1.语言的社会功能
2.非音质音位
3.词的形态
4.话题和主语
5.语言的谱系分类
6.语言联盟
二、判断说明题(共 30 分,每题 5 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正、误的理由。)
1.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语言的底层是由音和义结合而成的最小单位,即语素,是构成更
大音义结合体的基础;语言的上层包括由语素构成的词,由词构成的短语以及由词或短语构
成的句子。
2.语言是由语音、语义、词汇、语法等要素构成的系统,但从符号学角度看,并非语言系
统内的所有单位都是符号,如音素、音位就不是语言符号。
3.送气和不送气这一对发音特征指的是辅音发音时气流的强弱情况。辅音发音时气流的
强弱会引起声带状况的变化,送气音发音时声带振动,而不送气音发音时声带不振动。
4.在有形态变化的语言(如英语)中,名词、动词、形容词通常有词形变化,这种词形变化
是不同类的词自身要求的,与词与词的组合没有必然联系。
5.词义的模糊性指的是语言运用过程中有些词的意义含混不清,让人难以捉摸,这种现
象会严重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
6.民族共同语通常是在该民族语言内部某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但何种方言会成为该
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则主要取决于经济因素。
三、分析题(共 42 分)
1.以下是普通话中的一个辅音音位聚合群,请写出①、②、③三处音位的国际音标,
并分析这些辅音音位形成双向聚合的原因。(8 分)
2.指出下列各词中的派生词缀和屈折词缀,并分析这两种词缀的作用。(8 分)
(1)working
(2)worked
(3)worker
(4)workers
3.以下三例都是"处所词语+动词+着+名词”的格式,请运用变换的方法分析它们之间的
区别?(8 分)
(1)墙上挂着画
(2)外面下着雨
(3)台上摆着酒席
4.以汉字记录汉语和拉丁字母记录英语为例,分析意音文字和表音文字(拼音文字)的异
同。(8 分)
5.结合下面这段话分析古今汉语语法组合规则的差异:(10 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日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
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旦日,客从外来,
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四、问答题(共 48 分,每题 12 分。)
1.为什么说"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组成语言系统的一个纲,是我们观察、分析、归纳错
综复杂的语言现象的一把总钥匙”?
2.归纳一种语言或方言中的音位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3.词语之间能否搭配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
4.地域方言和亲属语言有何联系与区别?